03.06 崇禎皇帝找人測字,為何連寫了三個,算命先生都說:大明必亡?

亮仔學史


明朝的帝王都比較忙呀,特別是開國太祖朱元璋,和明末崇禎帝朱由檢,那是更加的忙碌。二人身上發生了很多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故事,崇禎測字,便是其中之一。

1643年底,闖王李自成率大軍從陝西出發,一路勢如破竹,連戰連捷。到了1644年初,眼看就要打到北京城下了。

北京城內的崇禎,在接到一個個失利的戰報後,變得心急如焚,坐臥不寧。原本他寄希望在滿朝的文武大臣身上,可是募集軍費,讓大臣們捐個款,個個都是推三阻四的。此時,崇禎對滿朝文武大臣,已經徹底失望了。他為了得到一點精神上的慰藉,就換上了便服,悄悄出宮,準備去找民間的測字先生,卜問一下吉凶。

崇禎在繁華的鬧市中,找到了一位據說測算非常準的測字先生。巧的是,這位測字先生曾經做過京城小官,還曾見過崇禎的真容。他只是因為被人牽連罷了官,這才幹起了測字的營生,了以養家餬口。

測字先生一眼就認出了崇禎,想到自己的境遇,不免心中不平,就準備戲弄一下崇禎。

他忙招呼崇禎落座,非常客氣的說:“先生是要測字麼?”崇禎回答:“是。”測字先生又問:“先生準備問什麼事?”崇禎:“現在賊軍迫近京城,想問國家大事。”

測字先生就讓崇禎寫一個字出來。崇禎心虛,暗想,如果寫出來,萬一解出來不吉利怎麼辦,不如口說,這樣測得不好,還可以改。於是,就問測字先生:“可以口報麼?”測字先生略一沉思,說可以。

崇禎就說:“‘’字。”測字先生寫了下來,沉思一會,說:“不好呀,從這個字看,是造反的人要出頭了。‘反’字的兩撇交叉拉長,突出來,不正好是個‘友’字。”

崇禎連忙改口:“不是朋友的‘友’,是‘’。”測字先生說:“哦,有無的‘有’,這個更加兇險呀,大明江山要失去一半呀。‘大’字去掉一捺,‘明’字去掉半邊,不就是‘有’字。”

崇禎慌了,趕快又改口:“不是有無的‘有’,是‘’。”測字先生聽畢,故作沉思狀,然後猛然一驚道:“請看‘尊’字,無頭無腳就是‘酉’呀,大凶呀。”

崇禎一聽震恐,強辯道:“不是申酉戌亥的‘酉’,是大小由之的‘’。”測試先生一聽,更加驚懼,道:“今年是甲申年,‘甲’字顛倒過來就是‘由’字,這是要天翻地覆了。”

崇禎一聽,突然失神,目光中流露出一絲慘悽,嘆了口氣道:“算了,一人之力也無法改變國運,再測一下個人前程吧,看看天下大亂之時,我該怎麼辦。”測字先生見狀,就說:“請再報一個字。”

崇禎一抬頭,看到旁邊一戶人家的門口有“曲徑通幽”四個字,就隨口道:“幽靜的‘幽’字吧。”測字先生聽聞,猶豫了半天,然後長嘆一聲說:“恕我直言,這個‘幽’字,是‘山’上兩股‘絲’呀。非吉兆呀。”然後,測試先生閉口再不言語。

崇禎聽了不解,看測字先生不再說話,就掏出一塊銀子給了測字先生,起身離去。

不久後,北京陷落。崇禎見狀,就帶著大太監王承恩逃到了煤山之上。當他解下絲絛準備自盡之時,突然看到王承恩也解下了自己的帶子,準備一起殉難。剎那間,崇禎突然明白了測字先生所言,不由得長嘆一聲,和王承恩兩人雙雙吊死在煤山之上。

故事很精彩,但這只是一個故事而已,並非史實。這個故事更像一個深諳中華文字內涵的文人,所做的一個解字遊戲,覺得好玩,就假託在了崇禎身上,編成了一則很神奇的故事。

“友、有、酉、由、幽”五字同音,卻不同形,加以拆解組合之後,又演化出了新的意義。也只有中華文明的文字,才有如此深奧的內涵與趣味。

從測字先生的所做所為看,善惡其實就在一念之間,同樣的事情,既可以激勵人,也可以打擊人。

比如‘友’字,如果解成“伖”字,通“帑”,完全可以勸說崇禎,去找到合適的人,自然就有錢了,有錢就可以徵兵、買糧,擊敗賊兵。當然,也可以借天意,讓崇禎跟李自成,或者清軍議和,給個臺階下麼,藉助義軍打清軍,或者藉助清軍打義軍,總好過亡國。

崇禎當時有沒有請人測字,史料上沒有記載。但是,崇禎想過遷都南京,結果遭到了陳演等大臣的反對,錯失了隱忍再發的良機。後來聽說了南京到北京之間赤地千里,廖無人煙的慘狀,崇禎在宮內做了佛事,祈求天下太平,並且下了罪己詔。

在李自成兵臨城下之時,崇禎啟用太監杜勳和曹化淳防禦京城,結果杜勳投降,曹化淳才說:“忠賢若在,時事決不敢壞至此。”崇禎“聞之惻然,傳諭收葬忠賢骸骨”。然後呢?曹化淳也投降了。看來,大多數太監都比較沒用,個別的除外。

最終京城陷落,這才逼得崇禎吊死在煤山。


奕天讀歷史


關於崇禎皇帝找人測字的事,有杜撰之嫌。畢竟有很多文人沒事幹,喜歡從歷史上編一些故事。廣大群眾又喜歡聽,有市場嘛,所以就有人幹,倒不是為了錢,就是圖個樂呵。

測字到底準不準?我的理解就是跟算卦一樣,有人十卦九不準,有人可就厲害了,十卦九準!測字也是如此,本人雖然十卦九不準,也曾算準過,測字也曾測的挺神的,今天借這個問題說說我測字的故事。

說起測字,就不得不提一個網站,叫課命館。那時候我還是普通工人,有大把的時間,無意間進到這個課命館,專門討論命理算卦測字的,很多人在裡面,我也是小有名氣的,說起乙丙丁,很多人點贊。

測字講究看字的組合,一般人都是以拆字為主,偏旁部首越多越容易拆解,越容易聯想編故事。比如有人寫個"謝",那麼就會有人說:寸言立身,說明你說話有思想,能夠說到點子上,但話不多。

就是字越繁,越容易解讀。於是就有人寫非常簡單的字來為難我們這些測字的,記得有一個人誇下海口,說他寫一個字,不信誰有本事能夠測出所以然來,他寫了一個"同"字,一時間沒人上前回話了!

同這個字,怎麼拆?我看了半天,突然來了靈感,筆畫雖少,裡面可以拆成一口呀!外面就算房子吧,於是就打字了:從這個同字可以看出來,你至今單身,應該是出門在外,獨自一個人住在一間小房子裡。

沒過多久,他就回復了:神了,你怎麼測的?我確實住一個房,出門在外,都二十六了,不怕你們笑話,至今還沒有女朋友呢。

我回復:看字呀,不是一間房子裡有一口嗎?這種情況的出門在外的人還少嗎?

測字有時候,就是聯繫當時的社會情況,進行推理,雖然說有編故事的成分在裡面,但是編的合理的話,就有可能是真的。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10117042539233920"} --}

乙丙丁6


這是“崇禎測字”的故事,比較好玩。

民間傳說大概是這樣的,李自成兵臨城下的時候,崇禎皇帝束手無策,滿朝文武也毫無辦法。於是,心情鬱悶的崇禎換上便服,到宮外閒逛散心。

走著走著,就遇到了一個算命先生。崇禎心想,來都來了,要不算一卦吧。於是,他就隨便說了一個“友”。

算命先生一聽,趕緊說:這個字非常不好啊,“友”和“反”相像,是“反”字出頭,反叛之人有了出頭之日,朝廷危險了。

崇禎一聽,太誇張了吧,於是趕緊改口說:“你聽錯了,我說的是有無的有。”

算命先生說:那更糟糕了,把“有”字拆開,上面的大沒有了一捺,下面的“明”缺了個日。“大明”缺了一半,肯定不好啊。

崇禎估計這時候臉都綠了,趕緊改口說是“酉”。

算命先生故意找茬一樣,對崇禎說:你說的這個酉,大凶啊!那就是把“尊”字截頭去尾,你想想吧。

崇禎徹底沒招了,又說了個“幽”。算命先生告訴他,“幽”字是山中兩根繩,上吊的意思,不能再算下去了。

……

好吧,怎麼算都是大明必亡,太慘了。民間傳說這算命先生李自成軍事宋獻策(也有說李巖),故意跑去刺激一下崇禎帝的。


這民間傳說你們信嗎?肯定不能信啊!

李自成兵臨城下的時候,崇禎帝根本就沒有閒工夫出宮。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七,李自成軍兵臨城下,開始攻城。第二天,李自成就派投降的太監杜勳進城,找崇禎秘密談判議和,不過當天就談判破裂了。

三月十九一大早,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城門迎接李自成,崇禎帝自縊身亡。

短短的兩三天時間,還有一天是談判。崇禎哪有閒工夫出去遛彎,出去算卦?民間傳說的李自成軍攻打京城很困難,一直打不下來,損失慘重,都是瞎扯的。

第二個問題,崇禎十七年的農曆二三月份,北京城鼠疫高峰期,大街上死屍遍地,到處都是得病的人。就連皇宮中,都出現了鼠疫病人。這個時候,崇禎怎麼敢出門上街?出去看什麼呢,北京城到處都是病死的人,十室九空,哀嚎遍野……不怕傳染,那就上街找死吧。

不過,據說崇禎確實找了道士進宮,但目的不是為了算卦,而是祈福祛災,制伏在宮中流行的“鼠疫”。


七追風


崇禎測字,接連測了哪四個字,算命先生說四字皆預言大明將亡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我來回答。崇禎皇帝也就是明思宗朱由檢在大明即將要滅亡的時候,找一個測字先生來,為自己測字,來測算一下大明朝江山的命運,當時據說是一共測了4個字。而當時測字的先生已經明白皇帝所擔心的事情,就是怕自己的江山不保。

皇帝說我測一個有字,算命先生就說,哎喲這個不好。因為這個有字是大明兩個字去了一撇加一個日字,所以大明江山已經去了一半了。皇帝說不對,我測的是友字,測字先生又說不好,這是反字出了頭,說明反賊立馬就要出頭取代大明瞭。皇帝接著說不對,我測的是酉字。測字先生接著又說還是不好,因為這代表九五之尊的皇帝被砍頭去腳,所以沒得救了。

崇禎皇帝還不死心,說我測的是尤字。測字先生說這個字更不吉利,尤字代表龍字少了一批,這說明大明江山的龍脈都已經斷了,大明江山實際上氣數已盡。因為皇帝是真龍天子,但是龍都少了一撇,這就是要說明皇帝也活不了多久了吧。崇禎皇帝一共測了4個字,但4個字都被測字先生認為是不吉利,代表大明江山要玩完。

這件事情只是野史的傳說,在正史中並不得見,對於這件事情到底有幾分可信還很難說。不過當時的大明江山確實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崇禎皇帝確實為大明江山的未來無比的擔憂。可惜歷史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大明江山已經將近300年,各種問題幾百年間積累了太多,積重難返,所以滅亡也不稀奇。

作為一個末代皇帝,崇禎無疑是非常悲慘的,本來作為一個皇帝,他本身也是非常勤奮,一直想努力挽救大明江山免於滅亡的命運。可惜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渺小的,歷史的大趨勢,並不是單個人就能夠改變的。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崇禎皇帝找人測字”的事是一個民間傳說。事情發生在李自成三十萬大軍圍攻北京城時,也就是崇禎煤山上吊的前幾天。

話說李自成的大軍在北京城外圍了十天有餘,崇禎心中忐忑不安,右眼總是跳個不停。莫非這道坎要過不去?崇禎心中充滿了疑惑,他就想找個算命先生問卜一下大明朝的國運。

崇禎雖然為國事殫精竭慮,但他沒朱元璋會籠絡人才,如果他有劉伯溫這樣的手下,何苦出宮找算命先生呢?



劉伯溫就能測出大明國運,可惜崇禎沒先祖的能耐。沒有劉伯溫這樣的手下。有的是那些只會瞎抬槓的東林人士。

崇禎只好派心腹太監王德化出宮探聽一下消息,順便找一個算命先生卜一卜未來。

王德化扮作一個管家的模樣出宮了。無巧不成書,這一天,李自成的軍師宋獻策也進城打探消息來了。

宋獻策之前是一個算卦先生。後來做了李自成的軍師。“十八子主神器”這句讖語就是宋獻策編造的,意思是姓李的要當皇帝,這個李指的是李自成,還別說,這句話威力很大,人們相信李自成當皇帝是天意。



宋獻策扮作算命先生可謂是本色出演,畢竟算命是他的老本行。而老王則演技差點。這不能怪王德化,“小矮子”宋獻策久在江湖混,王德化哪是他的對手!

宋在城中熱鬧的地方支起了卦攤,專等“客戶”來上鉤。這時老王走了過來,宋的腦子裡開始勾勒這個人的身份。

“嘴上沒毛,喉結不突出,皮膚鬆弛而白皙”一看就是個養尊處優的人。老王走到宋的卦攤錢。尖著嗓子說道“先生給我家主人算一卦,我家主人是做官的,如今這個局勢,不知國事如何?”

宋一聽這聲音心中有數了。

“白白淨淨,40歲的年紀,沒有鬍子,聲音像女人,走起路來扭扭捏捏。”宋獻策很快斷定他是宮裡的太監。宮裡的太監還能是為誰服務呢?分明是崇禎派人出宮想預測一下大明國運。



想到此,宋獻策靈機一動,我何不如此這般,這般如此……

宋獻策滿臉堆笑的遞上了一支筆,說:“請客官寫個字來算算。”

王德化說:“別寫字了,他一指卦攤邊上掛著的布幡,只見上面寫著「管恪為友,鬼谷為師」。

老王說,現成的字,就以管恪為友的“友”字來測一測吧。

宋獻策拿筆在紙上寫下了“友”字,此時宋的腦子裡極速的轉著。他一會掐指,一會摸須,一會點頭,一會洩氣的樣子。老宋的演技堪稱實力派。

過了片刻,老宋開始說話了:“客官若問他事,或許有其他說法,若問國事恐怕有些不妙啊。”



老宋故意沉吟不語。王德化見測字先生有些遲疑,便催促道:“既然來測字,主人已有吩咐,先生但說無妨。

宋這才指著紙上的“友”字說:“友”字遮去上邊那半撇,就是一個“反”字。

客官測的是“友”字,恰恰是“反”字出了頭,若從字形來看,恐怕是“反賊”要出頭了。

宋獻策一語雙關。

王德化一聽急忙改口說:不是這個“友”字,是有無的“有”字。

宋用筆在紙上寫下了“有”字。低聲地說,這個“有”字還不如上一個“友”字呢!客官是不是換一個?

“不換,就這個字”,老王上了犟脾氣。

這個“有”字更加不祥,宋一指“有”字對老王說道:你看這“有”字上面是個“大”字,可缺一捺,下面是“明”字卻無“日”。




老王說,“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就是說“大明”的江山已經去了一半兒,(大缺一捺,明缺日),缺“捺”就是無奈,無“日”就是時日不多了。宋說完望著老王。

王德化聽了頭上直冒冷汗,“乖乖,今出門沒燒香,咋這些不吉利?”

老王仍想討個吉利,急忙改口道:不是這個“有”,是申酉的“酉”。

宋獻策說“客官趕緊回去吧,不要再測了,”

王德化吃驚的問,“主人讓我問國事,現在回去咋回覆?”

宋獻策攤攤手說,這個“酉”字更加不祥,客官還是別問了。

“天機不可洩露!”客官繞過我吧。




老王說:“不就測個字嗎?前面的話都是不佳,興許這個字有好解呢?”先生但說無妨。

宋獻策就是為了勾起了王德化的興趣。王德化果然上當。

宋的臉上閃過一絲笑容,他指著“酉”字說:“客官恕我直言,這“酉”字太可惡了,它是“尊”字的中心,“尊”即是皇上,可這個“酉”字上無頭下無腳,根據字形,豈不是至尊皇上要斬頭截腳嗎?

王德化一聽驚得魂飛魄散,扔下十兩銀子轉頭回宮了,望著老王的背影,老宋由衷的笑了。




回宮後,老王把算卦的情況向崇禎一講,崇禎長嘆一聲頹然坐在龍椅上,喃喃道:“天意,天意啊!老天要亡我大明!”

兩天後,崇禎在起義軍炮聲隆隆聲中上吊自殺,明朝滅亡。


秉燭讀春秋


崇禎找測字先生好吃好喝好招待連寫的三個字分別是"空″、"萌"、"寸"。這三個字都是皇帝處心積慮,絞盡腦汁,挖空心思一晚上老婆姬子都沒動想出來的。俺給你披露一下他的真正目的,可謂用心良苦。

第一個字"空",因為崇禎信佛信得五體投地,廢寢忘食(吃不香,睡不著的意思),堅信一切為空,空為道,道為空,無為而治天下,才能穩天下,強天下。另外他的意思是也是最重要的,"空″,即為家裡(家字頭指天下)有"工″做,指自己的江山老百姓有工做,才能安居樂業,天下太平,可永葆社稷福如東海常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第二個字是"萌″,誰都知道崇禎帝的小名叫"小萌",非常可愛的意思。他是說萬物復甦,蒸蒸日上,裡面又含"明"字,肯定自己的大明王朝萬古長青。

第三個字"寸″,崇禎的理由也很充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很謙虛嘛!讓自己的臣民珍惜好時光,愛國愛皇,腳踏實地,放眼未來。

當時測字師傅看了皇帝的第一個字"空″渾身就打起哆嗦,上門牙和下門牙直打架。崇禎一看吃驚地說:咋弄著呢?先生:皇帝免死才敢測。崇禎:免死。先生說你是皇帝只能照最大的字去詮釋和發揮。"曌″為武則天的名夠氣派了吧!"曌″字去"明″,不是為空嗎?這江山社稷還能有嗎?一切為空,竹藍子打水啊!崇禎一聽"呸"!你這張破嘴,那第二字"萌″呢?先生:"萌"字下面的明字上面都長草了,也就是說大明已大限已到氣數已盡,大概已差不多該進入墳墓了,大明不是要玩兒完了嗎?崇禎:你這張臭嘴,好不拾抬舉,沒大沒小,是不是"半桶水″來著?真瞎了我的皇眼,咬牙切齒地強忍怒火恨恨地"呸呸″!那第三個字"寸″哩?先生:寸和以上二字相對應,時也命也運也,寸離開日已不成時,大明已沒有時日,氣數已盡,時日無多啊!即是用狗血也破不了啊!咱也回天乏術啊!崇禎:你這張Ⅹ嘴:呸呸呸!拉出去午門斬首,這輩子再也不想見到你龜孫了,咒到老子頭上來了。先生一聽,不慌不忙地曉之一理,動之二情: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您老金口玉言,說要免死我的,大丈夫一言九鼎,說話要算數也。

崇禎氣急敗壞地:滾。

所以,測字先生連測崇禎寫的三字都是一個大明亡矣!人家也沒虛構及誇張,認認真真都是參閱鬼谷子下山裡面照本說的。


劉會賓


崇禎是一個悲劇皇帝,他從他的木匠哥哥手中,接過皇權時,大明的江山,已經風雨飄搖。

雖然除掉了宦官魏忠賢,結果卻是好事還變成了壞事。有人分析,魏忠賢是個斂財的好手,只有這樣的壞人,才能解決國庫空虛的問題。

北方大清虎視眈眈,國內李自成的軍隊已兵臨城下,在內憂外患之時,滿朝文武,唉!竟然沒有可用之人。

可這能怪得了誰。有人說要怪他哥怪他爸,人都千古了,怪他們有用嗎?史學家分析,主要還是怪他自己。

崇禎在位總十七年,這十七年他雖然勵精圖治,但對沉痾已久的大明,卻用藥太猛。古人云,人非聖賢,豈能無過?

可他不管這麼多,認為只要出了事,就必須有人承擔責任。在他面前,不要講什麼勞苦功高。他用你為官,你做得再好,都是應該的。而做錯了,就是不可原諒,對官員的錯誤,他一向是零容忍。

他的霸道政策:“錯一事罷一官,丟一城殺一將”,讓國家的可用之才越來越少,著名將領袁之煥,就是這樣被殺的。朝堂上,崇禎看著滿潮大員,在那嘰嘰喳喳,他怒氣衝衝地甩出一句狠話:天下文人皆該殺,如果大明亡了,就先殺他們陪葬。

大臣們這才停止議論,有膽大的,勸他先遷都南京。畢竟南方還有大明的百萬雄師,北方邊關還有吳三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崇禎一聽就火了,把那個出主意的大臣,臭罵了一頓,發誓要與北京共存亡。因為大明曆代皇上的陵墓都在北京,如查北京丟了,他有何面目去見先皇。

下朝以後,憂心忡忡的崇禎皇帝,剛剛睡下就做了一個夢。他夢見自己來到北京城的大街上,大街上坐著一個算命先生。

“測字算命”的幌子,在攤前被風吹得左右搖擺著,崇禎想著心事,就決定為自己卜上一卦。

算命先生讓崇禎皇帝坐下,並拿出紙筆,讓他寫一個字。於是他提筆寫了一個友字,算命先生問他,測國事還是家事?崇禎說要測國事,算命的聽了,捻著鬍鬚不禁皺了皺眉,崇禎見他半天沒言語,就讓他話儘管直說。

算卦先生這才說道,這個字於國可是大大的不利,友字就是“反”字出頭,反賊有了出頭之日,那朝廷可就危險了。

聽了算命先生的話,崇禎大吃一驚。他立刻就想到,李自成這個反賊。如今他已另立朝廷,建了大順國,如果真讓他順了,大明的江山豈不是要玩完了。

想到這,崇禎心有不甘,遂決定再算一次,於是又寫了一個有字。算命先生沉吟半刻,沒有言語。

在崇禎的催促下,算命先生這才解釋道:“把有字拆開,上面是大字缺了一捺,下面是明字沒了日。這相當於大明少了半壁江山,沒了日就是沒有希望,說明大明有亡國的可能呀。”

算命先生的話,讓崇禎想起那位大臣的建議。如果真的遷都南京,那肯定就是丟了半壁江山,但他寧願亡國,也不願意這樣做。他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當年皇太極派人前來議和,願意“去帝稱汗”歸附大明,他都沒同意,現在豈能把半壁江山,拱手讓給李自成。

想起與清兵議和之事,他就非常生氣,他之所以斷然拒絕議和,都怪袁崇煥那小子,要不哥哪來的自信呀。

袁崇煥那句五年之內平遼的大話,讓他聽得熱血沸騰,沒想到這小子是滿嘴跑火車,連他都敢忽悠。

當時遼東的真實情況,大明是在被動防守,皇太極主動求和,對他來說,應該是天大的好事。

雖然皇太極求和,只是緩兵之計,想先解決朝鮮和他們內部的問題,回頭再來對付大明,但他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時機,先解決掉國內那些反賊的問題。

他當時不僅聽信了袁崇煥之言,還把尚方寶劍給他,結果害了大明的另一個能臣。毛文龍雖然人品不咋地,但他卻是一個讓清軍很頭痛的人。就因為他不贊成明軍向清軍進攻,結果被袁崇煥給斬了,袁崇煥最終被凌遲處死,可以說死得一點不冤,這就是吹牛皮的代價。

但他的代價卻更大,如果袁崇煥不死,他哪會陷入今日這種,無將可用的局面。

崇禎還不死心,於是又寫了一個酉字,讓算卦的接著算。算卦先生看了,先是搖了搖頭,然後嘆了一口氣說:

“酉字是把尊字掐頭去尾,皇上乃是九五之尊,這說明皇上有性命之憂啊。”崇禎聽了驚出一身冷汗,就從夢中醒了過來。

這時外面喊殺聲四起,太監慌慌張張地跑進來報告,李自成的軍隊,已攻進紫禁城了。


史之策


這只是一個民間傳說而已,一來為了諷刺崇禎皇帝臨時抱佛腳。二來為了表示大明氣數已盡。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崇禎末年天下大亂,內有已經發展壯大的農民起義軍,外有關外滿清虎視眈眈,身為一國之君的崇禎皇帝早已經焦頭爛額。

隨著李自成大軍的日益逼近,或戰、或撫、或遷都,崇禎有些拿不定主意,朝堂上不同的意見讓崇禎非常頭疼,聽說京郊萬壽山有一算命先生非常靈驗,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崇禎找到算命先生,占卜吉凶。

”測字“是一種流傳已久且非常便捷的算命方式,求測人隨便用筆寫一個字,然後讓測字的人為其分析占卜吉凶。

關於崇禎所寫之字就有很多版本,我們隨便舉一個例子吧。

崇禎給測字先生寫的第一個字是”有“,求問社稷,算命先生看罷連連搖頭,崇禎急問道:”先生但說無妨“,算命先生沉默了一會兒說到"此字依我測算看不詳,這個有字,實際上是一個大字,去了一捺,明字去了個日字,暗射大明江山去了一半。"。崇禎一聽這不是明擺著讓我封李自成為王嗎?這絕對不可能。

於是趕忙改口到我要測的字是友人的“友”,算命先生又嘆了一口氣說到:“此友乃“反”字出頭,造反的人都有出頭之日,依我看社稷不保啊。”崇禎一聽更急了,再度改口說到先生我要測的是“幽”並不是“有”,算命先生看到“幽”字面色大變,說道:”恐怕有血光之災啊,幽字是山間兩根繩,我看難保不測啊“

崇禎聽後臉色大變,手下太監見狀連忙打發了算命先生。

為何說這件事只是傳說

首先測字在我看來不過是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所謂占卜吉凶不過是文字遊戲罷了,再說面對農民軍和滿清,崇禎皇帝早已焦頭爛額哪兒有功夫聽算命先生信口開河,在當時的情況下枉言國事是要掉腦袋的,即便是真有不測,算命先生恐怕也不敢直言。


一點點歷史


友是友,怎麼屈解李自成會當皇帝?有是有,怎麼屈解大明必亡呢?酋,怎麼屈解崇禎必死。這是李自成軍師戲弄明太監的拿手好戲,想不到崇禎皇帝太迷信,聽了太監這個傳聲筒,傳話筒,不加以認真思考推敲,輕信,誤信李自成軍師的一汳胡言的謊話,就中了李自成陷阱,圈套,套路,李自成進佔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殺。如果崇禎皇帝一身正直,正直無私,問心無愧,就不會相信算命先生的鬼話。其實,崇禎皇帝十分殘忍自私,心胸狹小,公報私仇,殘忍殺害為大明立下天大之功的袁崇煥大將,名將,他自斷手足,自取其辱,作賤並作死自己。這三個字,正是祟禎皇帝兇殘成性,殘殺忠良的罪證,寫照。崇禎皇帝多行不義必自斃,作惡多端,罪有應得。罪大惡極,不得好死,最後身敗名裂慘死在荒山野林。祟禎皇帝以莫須有大漢奸謀反罪,十分兇殘,心狠手辣,陰險歹毒地為大明立下天大之功的袁崇煥大將,名將。從此,崇禎皇帝永遠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不得翻身,袁崇煥天大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名垂青史,永垂不朽,在人們心中永遠活上千百萬上億年。


中國美6220


崇禎並非連寫三字,而是五字,算命先生還送一個“逃”字。這個算命先生就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奇人宋獻策,當時被李自成拜為軍師,精通奇門遁甲及圖讖等術,李自成奉若神靈。

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立國,定國號“大順”,封宋獻策為“開國大軍師”。次月,李自成大軍東渡黃河,向大明京師北京挺進。

這時,宋獻策提議,自己先行前往北京,待探明大明京師動向後,再行進軍。為此,他化裝成算命先生,混進了北京城。

一日,崇禎皇帝因各地災害屢發、後金及李自成等內憂外患,心煩意亂之下,換上百姓便服,帶著提督太監王承恩,走上街頭,打算散散心。無意中發現街邊有一測字先生,便打算測測國運。但他又不太相信這些街邊測字的,畢竟朝中也有欽天監,同樣有精通易經周天等術的官員,只是近期這些官員常常稱病不朝。

正所謂:“病急亂投醫。”崇禎也顧不了那麼多,隨走上前去,用腳在地上畫了一橫,沒想到測字先生俯身而拜,環視一下四周,輕呼:“皇上萬歲!”

崇禎大驚:“你如何得知?”

算命先生道:“土上加一橫,不就是王嗎,所以得知皇上駕臨。”

崇禎暗歎:“真神人也!”隨撩衣坐下,揮筆先後寫下四字,即:友、有、酉、幽。見算命先生心神忐忑,他又當即表示:“自古算卦不留情,留情多是卦不靈。儘管說來,無論結果好壞,聯定不怪罪。”

宋獻策心下大定,隨逐一進行解卦:“友 ,意為反賊出頭,國家不保;有,大、明二字各少一半,意為大明不保;酉,九五至尊少頭缺腳,對皇上極為不妙;幽,山中兩根繩,乃上吊之物。”

崇禎聽後,悲傷不已,呆坐無語。宋獻策悄悄寫下一個“逃”字,手捂腹部,表示內急,彎腰對著二人一禮,慌忙離開。

這時,太監王承恩輕喚崇禎,問他要不要將這個算命先生抓起來殺了。崇禎表示,國家都要亡了,何必難為一個算命先生。又見桌上留下一個“逃”字,他一把撕碎,咬牙道:“國君死社稷,聯絕不做那貪生怕死的逃亡之君。”

數日後,宋獻策趕回李自成身邊,表示崇禎皇帝將會逃跑,應當急速攻打北京。

李自成聞言大喜,立即向北京進軍,於同年三月一日破大同;六日佔宣府,太監杜勳投降;十五日,大學士李建泰投降,大軍包圍北京;十九日凌晨,攻破北京城;當日拂曉,崇禎皇帝於煤山上吊自盡,自此大明滅亡。

原本,宋獻策想要嚇嚇崇禎皇帝,逼迫他逃命,好順勢佔領大明京師。誰知,崇禎皇帝的結局竟然和他所測的“幽”字極為巧合,竟然真得吊死在了煤山之上。其實,他早已通過畫像認出了崇禎皇帝,同時所測的五字,也可以有許多的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