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西安和日本有什麼淵源嗎?為什麼有那麼多日本友好城市?

孤獨的機器人


確實是這樣的,1974年,西安與奈良成為友好城市,同年還與京都成為友好城市,1994年,西安與船橋成為友好城市,2004年,與小濱成為友好城市。

眾所周知,在唐朝時期,中日之間的文化交流達到了頂峰,日本派遣了大量遣唐使來中國學習制度,曆法,文化等,日本的京都甚至是仿照唐朝的長安建造的,可見其對中土文化的推崇。

聯繫西安與日本還有一個重要紐帶就是佛教,唐朝時,玄奘取經歸來,長安成為中土佛教最興盛的地方,包括興善寺,大慈恩寺,青龍寺,香積寺等都是佛門祖庭,日本信徒也絡繹不絕來取經,包括著名的空海法師,最澄法師等,回國後也都創立了各自門派,至今,每年仍有不少日本信徒來西安祖庭進行參拜。

西安在日本人的心中是特殊的存在,可以這麼說,日本的文化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唐朝,這也是日本人割不斷的“長安情結”,如今,大慈恩寺遺址公園是1988年日本船橋市出資修建的,相應的,在西安興慶公園,有阿倍仲麻呂紀念碑,在青龍寺也有空海法師紀念碑等。

可以說,西安與日本的文化交流是剪不斷的,歷史的脈絡註定了西安永遠是日本人的精神聖地。







高校集結號


在與我國建立友好城市關係的世界各國中,日本以251個排名榜首,其次是美國和韓國。日本成為“中國好友城”延續了兩國友城關係的歷史淵源。中日兩國文化交流歷史久遠,特別是盛唐時期,日本與大唐的交往,最重要的應是其遣唐使。618年唐朝建立後,很快出現國力強盛、各方來朝的局面。623年,曾為遣隋使成員的惠日上書天皇,認為“唐律令齊備”,應派遣使者。630年,朝廷任命犬上御天田為最初的遣唐使,出使唐朝。一直到894年菅原道真建議停止派遣唐使,日本前後共任命19次遣唐使節團,成行15次。唐朝也10次派使節團訪問日本。日本的奈良,京都等城市受唐都長安影響,建設規模完全模仿長安,甚至街道的寬度與排列方法也幾乎一樣,也有“朱雀街”“東市”“西市”等名稱。

近代爆發日本侵華戰爭後,中國大地無不團結一致(像某地繳了國軍的械並歡迎日本人進城的情況畢竟是少數,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浴血抗戰,打擊日本侵略者。新中國成立以後,中日雙方的領導人吸取歷史教訓,也告誡後人,只有和平友好往來,雙方民族才會共同進步與繁榮。所以作為盛唐時期的代表城市古都西安先後和日本同時期的代表城市奈良,京都都先後建立友好城市關係,不過在西安二十多個友好城市中,日本所佔比例不過1/5而已,而鄰居省份日本友好城市已經佔到一半,所以西安在中日關係上已經落後鄰省。


承德印象


我發現東峴匠擺明是仇視陝西人,既然這樣,怎麼還恬不知恥的回答那麼多關於陝西,西安的問題?還扣上犬戎的帽子,地域歧視都這麼明顯了?果然沒教養的人,在哪裡都沒教養,和所受教育沒有關係


樂樂97047


唐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很深遠的,文化這種軟實力是不可估量的,它比武力的影響深遠!


陝西大碗茶


政府行為,不是百姓左右的!


紫氣東來197151732


就和洛陽與韓國一樣


動感超人43911158


日本人心中的聖地


用戶3579655326


西影路青龍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