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英國人是如何通過站洋貨幣壟斷清末經濟的呢?

Han-DaiJun


1895年,英國政府利用印度的孟買、加爾各答的造幣廠,香港的造幣廠鑄造了新的貿易銀元,俗稱“站人”。銀元正面中央是一持戟、盾的武士,上端在武士左右有英文幣值“ONE DOLLAR(壹元)”,下有紀年;背面中央為壽字紋,上下為中文“壹圓”,左右為馬來文“壹圓”。重量26.95克,成色90%。



該幣發行後最初流通於粵、桂兩省,1900年以後北方開始使用,特別在京津地區更為盛行,佔領了我國自南到北的大部分地區,換取了大量的白銀。


英國站人貿易銀元的最大特點是,融中、英、馬三國文字“壹圓”於一體,在世界鑄幣史上是罕見的。這種典型的帶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的格局,也正是當時英帝國主義以經濟手段侵略中國和東南亞的有力證明。

由於“站洋”成色高,含銀達9O%。另相對來說,它的版別獨特美觀,確是當時清朝人民鍾愛的錢幣。英國政府則用此幣,大量購買紋銀,碎銀。雖然紋銀成色低,但英政府用超低價收取後,再稍作加工,提純,再用此銀加工成“站洋”,賺取暴利。這給當時的清政府的經濟,帶來重創。特別是普通老百姓的生話,雪上加霜,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任何一個政權,理所當然是發行和使用自已的貨幣。當時的清政府確實是無能的,英國的貨幣在清朝使用了近40年,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拋開政冶,只從審美觀來說,當時英國的科技是先進的,製造業是發達的。他們在印度和香港發行的“站洋”,香港發行的各種錢幣相當美觀,這是收藏愛好者們夢昧以求,情有獨鍾的。


龍抬頭666


提問的問題:英國“站洋”又稱“港元”或“站人”銀元,它實際上是外國商貿銀幣在中國民間的一種簡稱,是清末流行於中國的一款英國銀元。

早在明朝中期,西班牙就已在墨西哥製造“本洋”銀幣(俗稱“雙柱”),至清代乾隆、嘉慶年間,中國對外貿易日趨繁榮,從外國流入中國的銀幣種類也日漸增多。至清朝末年,除“雙柱”外,還有墨西哥“鷹洋”、英國“站洋”、印度支那“坐洋”、日本“龍洋”和德國威廉一世紀念銀幣等品種,其中英國“站洋”以製作精良、圖案美觀而著稱於世。

我的回答:一般都認為任何一個政權,理所當然是發行和使用自已的貨幣。而清朝政府居然能讓這麼多國家的貨幣在中國商貿中使用,一定是滿清政府無能,從而推論出英國的“站洋”壟斷了清朝的經濟。

實際的情況怎麼樣,分析如下。本文有一定的長度,大約4500字,請費心閱讀。

一、明清貨幣的演變

明清兩朝的貨幣都是基於銅和銀幣的雙金屬標準。

明朝(1368-1644)時期,使用白銀作為金錢是非常確定的。

鑑於白銀在中國的產量低,洪武皇帝於公元1375年首次發行紙幣,朱元璋是紙幣由創始人,禁止白銀作為流通貨幣。但由於貶值增加,紙幣基本上變得毫無價值。公元1436年(正統皇帝的第一年)終於取消了對白銀使用的禁令。與此同時,從16世紀開始,通過與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對外貿易,獲得大量的白銀。1581年(萬曆九年)政治家張居正的偉大稅制改革簡化了稅收,並要求所有稅收和徭役均以白銀支付。這可以看作是白銀在明朝貨幣體系的一個標誌。

當然,這要歸功於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墨西哥儲存大量的白銀,這樣,明朝通過西班牙從美洲進口獲得大量白銀,否則,改革就不會取得成功甚至可行。

清朝(1644-1911年)政府為了壟斷貨幣權,控制貨幣價值,繼續使用銀本位的貨幣體系,銀元寶仍在使用,繼承前代政府規定銀錢固定比價的方法,順治四年規定錢值,“每十文,準銀一分,永著為令。”即規定銅錢與白銀的比價為1000∶1。依然從海外進口白銀。

也就是講明清兩朝的貨幣白銀都是從海外進口,高曉松在《曉說第54期:古代金融之一--貨幣物語》有同樣的表述。

在滿族清朝從1644年統治中國直到它在1912年被辛亥革命推翻,我們可以看到了一個傳統的貨幣體系與現代貨幣體系轉換。鴉片戰爭後,各種外國銀元曾在南部沿海地區通過外貿進入,慢慢開始流行起來。然而,清朝堅決反對鑄造自己的銀幣來替代白銀,直到1890年晚清,第一枚循環銀幣才被廣東省引入。銀幣與墨西哥銀元相當,對於這些銀幣,“兩”仍被視為基本貨幣單位,因為硬幣的面額為0.72 兩。


直到1910年“ 元”正式作為標準貨幣單位公佈,1元細分成10個角或100分,並指定為0.72 兩銀子,1911年,被稱為“大清銀幣”的一元發行,但不久后王朝被共和國取代。

這枚硬幣的設計類似於西班牙銀元硬幣。這些中國的“ 龍元 ”不僅在中國流傳,而且與西班牙銀元墨西哥銀元硬幣一起成為中國與鄰國之間的首選貿易貨幣。

二、清朝時流通的國際銀元

1、西班牙銀元。(Spanish Carolus dollar)

第一個世界貨幣——西班牙元。西班牙元,原名西班牙語比索,也被稱為片8的(西班牙:比索德八條或實德一個八條),是銀硬幣,大約直徑38毫米的,值得8個西班牙語雷阿萊斯,這是西班牙帝國在1497年之後的貨幣改革時鑄造。由於標準和銑削特性的一致性,一些國家簽署了西班牙銀元可以用作當地貨幣。西班牙銀元是原始美元所依據的硬幣,並且在1857年的“ 鑄幣法”之前一直是美國的法定貨幣。西班牙銀元在歐洲,美洲和遠東被廣泛使用,它成為18世紀後期的第一個世界貨幣。

中國沿海地區流通的是西班牙銀元,又稱柱洋、本洋、佛頭。系1535-1821年間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墨西哥、秘魯等地)鑄造的銀幣。1681年至1833年流入中國的達一億枚,絕大部分是雙柱銀元,一元西班牙銀元等於0.72 兩銀子,相當於7200萬兩白銀。《南京條約》賠款用它作為貨幣單位。因此,由於清王朝向外賠款等原因,現存無幾,收藏價值非常高,因此備受收藏者關注。

2、墨西哥銀元(Mexican Dollar)

墨西哥於1821年獨立後,1824年開始鑄造墨西哥銀元,逐漸替代西班牙銀元。因幣面花紋有鷹鳥,俗稱鷹洋,誤稱為英洋,華北各地又稱之為正英。據1856年倫敦造幣廠對中國流通的銀幣的一次化驗,證明墨西哥銀元含純銀371.57英釐(grain),值英幣50.21便士,而西班牙加羅拉銀元含純銀370.9英釐,值英幣50.12便士。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前期,墨西哥銀元取代西班牙銀元成為在中國主要流通銀幣。到了1910年,上海一地幾乎以墨西哥銀元為主幣。清末民初,流入中國市場的鷹洋在4億多枚,當時上海金融市場專門開設鷹洋行市。1905年後,墨西哥採用金本位制,停鑄鷹洋,鷹洋流入中國漸少,1919年後上海金融市場逐停開鷹洋行市。

三、中國貿易銀元(China Trade Silver Dollar)

1、英國的站洋銀元。Stand foreign currency(A Trade Dollar from the reign of Victoria. It is dated 1900 and minted at the Bombay mint)

1866年英國政府開始生產銀港元(香港銀圓),由於這些港幣沒有像墨西哥銀元比索那麼高的白銀含量,這些銀幣被中國商人拒絕,並且在它們被引入後僅僅7年就被迫停用了。

1895年,英國政府利用印度的孟買,加爾各答的造幣廠鑄造了新的貿易銀元,俗稱“站洋”或“站人”。“站洋”銀元先後在英國倫敦、印度孟買和加爾各答等兩國三地製造,集英文、中文、馬來文等三國文字於一體,這在世界鑄幣史上是非常罕見的。特別是將中國古老的篆字記於外幣之上,反映了一個特殊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書法的發展變化。所以,“站人”遠遠超過一個國家,一種銀幣的文物價值。

“站人”銀元圖案精美,內涵深邃。正面一名武士,站立岸頭,傲視世界。左手持米字盾牌,右手執三叉戟,意為能攻能守,戰無不勝。珠圈下左右兩側分列英文ONE-DOLLAR(壹圓),下方記載年號。背面中央有中文篆體“壽”字,上下為中文行體“壹圓”,左右為馬來文“壹圓”。“站人”銀元含銀量一般是在89%--90 %,一般直徑38--39毫米,重量 26.5--27克。

英國“站洋”由香港、新加坡、上海等地的英國銀行發行,總共發行約1.5億枚,最初流通於粵桂兩省,1900年以後北方開始使用,京津較為流行。

2、美國的貿易銀元。(1873 United States Trade Dollar pattern.)

1873年,美國政府創造了美國貿易美元,中國人稱之為“貿易銀元”,這種硬幣專門用於與清朝的貿易。然而,由於其含銀量低於墨西哥銀元比索,其遭遇與銀港元相同的命運,並在其推出14年後停產。

美國貿易美元是白銀(成色 0.900或90%)的美元硬幣,是由雕刻師威廉·巴伯設計。舊金山最接近白銀的來源和銀元的目的地中國,因此在舊金山鑄造的貿易銀元多於卡森城和費城的總和。


收藏家們被警告交易美元反面的鷹看起來與墨西哥銀元的非常相似。

3、日本的貿易銀元(Japanese Trade Dollar dated 1875)

在日本貿易幣是一元硬幣,發行從1875年到1877年,它被鑄造的27.22克銀與細度的0.900(90%)。當時日本國內的日元硬幣有26.96克銀,而且在設計上幾乎與交易美元相同。絕大部分是在1876-77年這種類型的2,736,000枚硬幣是鑄造的。這些硬幣隨後被用於日本佔領的臺灣,韓國和中國的旅順。

4、法國的貿易銀元(French Indochina Piastre 1885)

又稱安南銀元。為了控制1885年法屬印度支那的貨幣供應,法國在整個印度支那中國殖民地引入了新的銀色皮亞斯特商業和相關子公司,以增加貨幣穩定性。

該銀元最初相當於墨西哥銀元。最初法國的貿易銀元的銀標準為1 = 24.4935克純銀。這在1895年減少到24.3克。主要在越南等法屬印度支那和中國的邊境使用。

四、為什麼會有中國貿易銀元

從16世紀開始,在東亞地區廣泛流傳和接受西班牙銀元 ,即使在西班牙帝國在美洲的殖民地結束之後,希望與中國進行貿易的西方國家也認為首選的支付方式是西班牙銀元的繼承者墨西哥銀元。中國也是接受墨西哥銀元。

第一次鴉片戰爭(1839-1842)和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的直接結果。當滿清政府試圖阻止英國走私鴉片進入該國時爆發。失敗方滿清政府不得不開闢一些通往英國貿易和居住的港口,並將香港交給英國。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商人和冒險家湧向這些地區,國際貿易蓬勃發展。與中國進行貿易的西方國家發現從自己的白銀供應中鑄造自己的硬幣更便宜更便利,因此,不再繼續使用墨西哥來源的銀元硬幣,專門發行了貿易銀元,換取中國的白銀,以支付茶葉,絲綢和中國瓷器運往國外,以促進與中國和東方貿易。

由於中國對西班牙銀元和墨西哥銀元的信任度最高,“中國貿易銀元“按照西班牙銀元作為標準鑄造,它們的重量和成色都與西班牙銀元相近,這些所謂的中國貿易銀元規格基本一致,重量為7 mace(錢)梅斯和2candareens(分,約27.2克),和含銀純度0.900(90%)。

五、清政府為什麼會容納外國銀元在中國流通

1、需要大量的白銀支付戰敗賠款。自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清朝與外國列強簽訂了一系列的賠償條約,除了南京條約是用銀元支付外,其他賠償金全部都是白銀。(參見“ 天津條約”,“北京公約”,“馬關條約”和“ 義和團議定書”)。同時還要繼續支付高昂的軍費和其他政府成本,清政府急需白銀。

2、開動印鈔機器引發通貨膨脹。清朝是銀本位的經濟制度,為了解決白銀不足問題,清廷就想了個辦法,那就是“印錢”。清朝鑄造銅錢,當然還發行了紙幣。咸豐皇帝開始就發行大量新鈔(戶部官票和大清寶鈔)來代替白銀並大量發行,“錢”就出來了。而後為了降低“印錢”成本,清朝還特意漠視了銅錢的面值與白銀價值對稱的舊規,強制規定銅錢幣值,並強制流通,強制“結匯”(市面銅錢、外國貨幣不能實際兌換白銀),這樣清朝的錢就只要印就能有了。於是大量賠償給外國人的白銀有了,國內流通的錢也有了。財源滾滾之下各方面的財政支出都有了。大清有了這個好方法後,開始不停的發銅錢,支撐經濟快速發展。等時間一長問題就出現了,也就是這不可避免地導致大規模的通貨膨脹。

1814年1銀外幣的市值基本在723到800箇中國銅錢,或1個外國銀幣可以交易0.72 兩的白銀。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匯率一直再上升,一枚外國銀幣的價值將在1,500至1,900中國銅錢之間。

3、清政府需要外國銀元留在中國。很簡單,就是清政府通過發行不足分量的銅錢和紙幣,從民間強制換取白銀,而民間不能用手中的銅錢和紙幣與政府換取白銀。市場需要的白銀由外國的銀元來補充。民間為了防止通貨膨脹,用銅錢來換外國銀元,外國銀元從外貿進入了商業流通領域。這樣形成了本國貨幣和外國貨幣均在清朝使用的景象。

六、清朝的GDP和財政收入

1840年-1890年,清朝的年財政收入從白銀4500萬兩增加到9000萬兩。

1899年突破一億兩大關,接著1908年突破二億兩。

1912年1月初,清廷度支部公佈了1911年財政收入:30191萬兩銀子。

這是個史無前例的數字,清朝財政收入喜破三億大關。

一個多月後,即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詔遜位,至此,清朝結束了對中國268年的統治。

七、英國人通過站洋貨幣壟斷清末經濟的可能性

1、英國的“站洋”是1895年流入中國至1911年流通量總共發行約1.5億枚。相當於相當於1.08億兩白銀。僅是1899年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不到1899年GDP的20分之一,流通貨幣的佔比更低。

2、墨西哥銀元是1860年前流入中國市場有4億多枚,相當於2.88億兩白銀。是英國“站洋”的2.67倍。

3、英國站洋等中國貿易銀元是專門服務於與中國貿易之用,如果不被中國市場接受就會被淘汰,如果流通數量少,鑄造成本就會上升。英國站洋的前身港元銀元和美國貿易銀元都慘遭淘汰。

4、英國站洋等中國貿易銀元和外國銀元使用的地域大都集中在沿海或南方的邊境,從事商貿交易,對中國大部分省份經濟活動沒有構成實質性影響。

5、英國的站洋等中國貿易銀元進入中國開始,滿清的GDP和財政收入進入快速增長的模式,金融給與的支持是正面的。壟斷意味著控制,如果英國的站洋能夠壟斷滿清的經濟,那GDP和財政收入一定不會增長。

閱讀到這裡。讀者一定很清楚答案是什麼。

小結:滿清政府與列強發生戰爭時,軍事素養和戰術都有問題,屢戰屢敗。面對戰爭失敗賠款的恥辱,滿清政府運用銀本位體制,發揮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和優質的物品,吸引資本(白銀)留在中國。包括中國貿易銀元和墨西哥銀元,可以看成是外匯儲備。即做到彌補市場白銀的不足又抑制通貨膨脹,推動白銀在中國國內有效循環體系,建立了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的金融體系。

最後,感謝提出此問題的頭條用戶,讓我查閱了國內外大量的歷史資料,包括貨幣、經濟、戰爭等多方面。學習了很多知識。

讓我們在頭條的悟空問答平臺上,為還原歷史共同進步。謝謝大家閱讀!


蔣南強讀歷史


奧地利特雷莎女皇帝的外號是大奶媽洋


大腳汽車


因為當時沒有機器選錢幣,所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