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大專畢業生工作一年了,感覺有些迷茫,怎麼規劃職業、規劃人生?

餓大概19


現在的大專畢業生,在企業裡,一般估計只能到流水線做作業員或技術員,活絡一點的,可以跑跑銷售或開發什麼的。

在我們單位,70%的大專生在流水線做操作工,20%的在做技術員,做做設備維修保養、或者生產工藝維護,還有10%的人,在做銷售員的工作。


由此可見,大專生所做的工作,基本都是最基層的,起點很低,這是現實。工作一年,悟性稍差點的,可能連北都找不到,迷茫是再正常不過的一種狀態。

大專生做職業規劃,有以下幾個方向可以考慮:

01. 繼續學習深造,提高學歷

雖然學歷不是萬能的,但在知識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今天,沒有學歷,起點就會比學歷高的人低,這是不爭的事實。

我前年招過一批自動化專業的大專學歷畢業生,到產線做設備技術員。其中一個男生,看上去文質彬彬的樣子,完全是那種學校裡“好學生”的形象,我問他,怎麼沒讀一個更高的學歷就出來工作?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訴我,高中時他的成績一直都是班上前十名,但家裡經濟條件不太好,他一邊上學一邊還要幫家裡幹活來貼補家用,一直到高考前。

在高考的前三天,他因為幫家裡搶救洪水中被沖走的兩頭豬,結果感染了痢疾,最後身體還沒有復原就強忍著去參加高考。

結果可想而知,他高考發揮失常,最後不得已上了大專。

聽完他的故事,我建議他邊工作邊學習,提升工作技能的同時再提升學歷,因為只有本科學歷才有晉升工程師的資格。


兩年半後,他通過了自學考試,拿到了本科學歷,因為技能考核優異,三年後,他就成功晉升為主管工程師。

缺什麼就補什麼,這是最基本的認知。大專生的短板是學歷,那就通過刻苦學習來補齊短板。

02. 學習一門手藝或技術

對於一些沒有專業技能的大專生,可以考慮去學一門手藝,俗話說,“百藝好藏身”,只要有特殊的專長,不愁沒飯吃,現在高級技工的收入,絕對超過了很多辦公室白領。


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多不如精。普通人,只有把特長髮揮到極致,才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具體學什麼手藝,建議結合個人的興趣和愛好來選擇。

03. 選擇到國外發展

國內如果沒有太多發展空間,可以選擇去一些欠發達國家和地區,比如說東南亞國家尋找機會。


我們公司2015年在泰國建廠,很多技術員申請去那邊工作,不僅有高額的駐外補貼,工作數年後,還可以回國直接晉升更高的職位。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大專生沒有光鮮的“外衣”,就要更加務實和刻苦才行。起點已經輸了一城,就要在中途趕上去,不然,就註定輸一輩子。


職享營


職業可以規劃,人生大概只能經營

如何讓職場不迷茫

做好職業規劃,是大家早晚都要面對的人生課題 就像這幅圖,職業規劃就是讓你更為順利的到達心中的小島。

要做好這些,得弄明白對於不同人而言,興趣能力價值觀是迥然不同的,這就造就了千千萬萬個不同的自我,以及大家心中那個最完美的職業小島。具體來說,我們要面對三個直觀的問題:

  1. 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會面對太多的選擇而容易陷入迷失。
  2. 世俗的成功其實是建立在我們與別人的比較優勢之上的,也就是,你究竟哪裡比別人值錢。
  3. 人生不同階段需要面對不同的挑戰,只有在不同的階段都能擁有成功的職業,才能讓我們輕鬆應對人生的各種壓力。



做好職業規劃,要回答三個問題

  1. 你瞭解自己多少,你的優劣勢都有哪些?
  2. 你對大環境有沒有清醒的認識,社會趨勢性的需求你看到了多少,行業裡面有哪些是核心關鍵,以及當下的企業裡你可以把握住哪些契機。
  3. 你有沒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職業定位,你這輩子想吃哪碗飯?

走好你的職業路,有2個要點要牢牢抓住

  1. 連續的進行職業規劃。近半年你要成長成什麼樣子,1-3年你希望自己處在什麼位子,3-5年你想獲得什麼樣的成就,5-10年希望活成什麼樣子。這些都要花時間在內心冥想,並且身體力行的去落實你心中所想。
  2. 不斷積累和強化你的成功要素。在工作和生活中逐步形成你自己獨有的才幹,牢牢抓住組織能夠給與你的每一次飛躍,盡情的釋放你的職業熱情。這樣你才能越走越遠,越飛越高。

最後一點小建議: 這個世界所謂的幸運,不過是在功成名就後的謙辭。

願大家都能順利抵達心中的那座島。


進取派


從我掌握的情況看,大學畢業一年,不少新人都會迷茫,屬於正常情況。會迷茫,是因為現實擊破了原有的想像,很多事情跟在學校裡想的不一樣,感覺達不到預期、看不到未來。其實解決這個問題也簡單,就是要立志,剛畢業的三到五年屬於儲備期,這時要訂一個三到五年的規劃,併為之付出努力,用心工作、多考證、少玩遊戲,這樣過了幾年差不多到了而立之年,而自己也為事業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所謂立言不如立行!過來人的經驗之談,覺得有道理就給個贊。


每日修身


我都畢業幾年了,也不是啥成功人士。就在這閒扯幾句吧。

首先,不要聽別人說看你喜歡啥,你就朝這個方向努力發展,那些心靈雞湯不頂用。你首先多看新聞,或者多刷刷頭條,看看現在的社會發展朝向。例如現在就是智能化,智能化靠啥實現,就是網絡和電氣自動化。這不就有一個大體的方向了嗎?

其次,一個大學剛畢業的人,才多大年紀?先找個方向試試水,五年不行就換唄。是藝都養人,怕啥!

最後,找好試水的方向後,要潛心修煉下去。不然你再順應時代發展,你還不行還是不行!

感覺說的實在的請留下您的帥氣吧!😊ི😊ི


胡搗搗


用最接地氣的話來說吧,一切順其自然吧,但時刻都不能忘記要有一顆上進心,慢慢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文藝小興


職業生涯規劃八條原則   

1、利益整合原則。

利益整合是指員工利益與組織利益的整合。這種整合不是犧牲員工的利益,而是處理好員工個人發展和組織發展的關係,尋找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的結合點。每個個體都是在一定的組織環境與社會環境中學習發展的,因此,個體必須認可組織的目的和價值觀,並把他的價值觀、知識和努力集中於組織的需要和機會上。   

2、公平、公開原則。

在職業生涯規劃方面,企業在提供有關職業發展的各種信息、教育培訓機會、任職機會時,都應當公開其條件標準,保持高度的透明度。這是組織成員的人格受到尊重的體現,是維護管理人員整體積極性的保證。   

3、協作進行原則。

協作進行原則,即職業生涯規劃的各項活動,都要由組織與員工雙方共同制定、共同實施、共同參與完成。職業生涯規劃本是好事,應當有利於組織與員工雙方。但如果缺乏溝通,就可能造成雙方的不理解、不配合以至造成風險,因此必須在職業生涯開發管理戰略開始前和進行中,建立相互信任的上下級關係。 建立互信關係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始終共同參與、共同制定、共同實施職業生涯規劃。   

4、 動態目標原則。一般來說,組織是變動的,組織的職位是動態的,因此組織對於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也應當是動態的。在“未來職位”的供給方面,組織除了要用自身的良好成長加以保證外,還要注重員工在成長中所能開拓和創造的崗位。   5、時間梯度原則。由於人生具有發展階段和職業生涯週期發展的任務,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的內容就必須分解為若干個階段,並劃分到不同的時間段內完成。每一時間階段又有“起點”和“終點”,即“開始執行”和“完成目標”兩個時間座標。如果沒有明確的時間規定,會使職業生涯規劃陷於空談和失敗。   

6、 發展創新原則。發揮員工的“創造性”這一點,在確定職業生涯目標時就應得到體現。職業生涯規劃和管理工作,並不是指制定一套規章程序,讓員工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地完成,而是要讓員工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潛能,達到自我實現,創造組織效益的目的。還應當看到,一個人職業生涯的成功,不僅僅是職務上的提升,還包括工作內容的轉換或增加、責任範圍的擴大、創造性的增強等內在質量的變化。   7、全程推動原則。在實施職業生涯規劃的各個環節上,對員工進行全過程的觀察、設計、實施和調整,以保證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活動的持續性,使其效果得到保證。 8、全面評價原則。為了對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狀況和組織的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工作狀況有正確的瞭解,要由組織、員工個人、上級管理者、家庭成員以及社會有關方面對職業生涯進行全面的評價。

職業生涯規劃六步走   

1、自我評估。主要包括對個人的需求、能力、興趣、性格、氣質等等的分析,以確定什麼樣的職業比較適合自己和自己具備哪些能力。   

2、組織與社會環境分析。短期的規劃比較注重組織環境的分析,長期的規劃要更多地注重社會環境的分析。   

3、 生涯機會評估。生涯機會的評估包括對長期機會和短期機會的評估。通過對社會環境的分析,結合本人的具體情況,評估有哪些長期的發展機會;通過對組織環境的分析,評估組織內有哪些短期的發展機會。   

4、生涯目標確定。職業生涯目標的確定包括人生目標、長期目標、中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的確定,它們分別與人生規劃、長期規劃、中期規劃和短期規劃相對應。 首先要根據個人的專業、性格、氣質和價值觀以及社會的發展趨勢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和長期目標,然後再把人生目標和長期目標細化,根據個人的經歷和所處的組織環境制定相應的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   

5、制定行動方案。把目標轉化成具體的方案和措施。這一過程中比較重要的行動方案有職業生涯發展路線的選擇、職業的選擇,相應的教育和培訓計劃的制定。   6、評估與反饋。職業生涯規劃的評估與反饋過程是個人對自己的不斷認識過程,也是對社會的不斷認識過程,是使職業生涯規劃更加有效的有力手段。


中公考研


其實我跟你差不多,我也經常迷茫,也時常制定計劃,也基本上沒怎麼執行,我很佩服那些自律的人,所以想先養成自律的習慣,剛畢業都像無頭蒼蠅,在一點點摸索,多學習,多努力,多堅持,加油!


2018WangLinger


踏踏實實的工作,大方做人,低調做事。


唐青56519747


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所以麼在即將進入社會自己發自內心的想一想,自己到底從事什麼樣子的工作。到底自己擅長什麼。揚長避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