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一歲八個月寶寶疑似自閉症,該怎麼做?

朶雨朶


一歲八個月寶寶疑似自閉症,該怎麼做? 有數據顯示,大約每88位孩童中就有一位被診斷出有程度不一的自閉症。自閉症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障礙,如同有人有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肢體障礙等,自閉症孩子深陷於溝通障礙,通常在3歲前症狀就已出現。

自閉症的表現:

1.為什麼你不能正常對話?

我們無法控制住自己的身體,這就好像我們在遠程控制一個失靈的機器人一樣。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無法恰當地與別人進行對話,但肯定不是因為我們不想說,而是因為我們說不了,找不到表達的方法。

2.為什麼你講話這麼大聲且古怪?

當我“怪聲怪氣”的時候,其實我並非故意,而是一種條件反射。一種是對我看到的事情的條件反射,另一種是對過往記憶的條件反射。而一旦我的“怪聲怪氣”被觸發,就完全沒有辦法控制了,如果我試圖控制,就像掐住自己的脖子一樣,痛苦又憋悶。即使有人命令我們閉上嘴,我們也做不到。

3.為什麼別人跟你說話的時候,你都不理不睬?

對我來說,即便有人正好站在我面前跟我說話,我依然無法注意到。“沒注意到”並不等同於“不理不睬”,我們只是很難通過別人的聲音去判斷有人正站在那裡跟我們說話。所以,在你們跟我們說話之前,最好能先叫一下我們的名字,引起我們的注意。

4.為什麼跟你講了很多遍不要去做某些事情,而你還是會做?

“我跟你說了多少遍了?!”當因為沒有聽別人的話而受到批評的時候,我們會十分難過,但是一下次,我們基本上又會忘了上次的事情。當重複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大腦似乎有某種嗡嗡嗡的電流聲,很舒服。

5.為什麼你說話的時候不跟別人進行眼神交流?

跟別人說話的時候,我在“看”的其實是對方的聲音,我們會把注意力全部放在理解對方意思上,那我們的視線就會在某種程度上渙散,看上去好像是什麼都沒有再看。

6.為什麼你會突然抓狂?

當自閉症者看到自己犯錯後,意識就會立即封閉起來。比如倒水時,有一滴灑出來了,他們會大哭、大喊、吵吵鬧鬧。所以一旦他犯錯了,犯錯這件事情本身就會像海嘯一般地向他襲來。

7.為什麼你討厭被握手被擁抱?

因為他們本來覺得控制自己的身體就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如果再被別人抱住或者被握手,就會覺得更絕望,所以排斥。

自閉症的特徵:

1.喜歡跳來跳去

當我跳起來的時候,我覺得自己身體的各個部分都好起來了,真的讓我感覺棒極了!

2.經常會捂耳朵

當我們持續聽到噪聲,會讓我們害怕,失去方位感,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所以捂住耳朵是我們保護自己的方式。

3.喜歡一個人轉圈圈

日常的景色並不會旋轉,所以能旋轉變化的東西總是讓我們十分著迷。僅僅注視著旋轉的物體就能讓我們獲得長久的喜悅--因為旋轉規律而完美。

4.喜歡電視廣告

因為廣告時間比較簡單,而且經常播放,所以他們能理解並記得住,他們會把熟悉的電視廣告當成樂趣。

5.經常迷路

他們並不十分清楚自己應該在哪兒。無論他們身處何地都不會感到踏實,因此經常會走散、或者跑開,就是未了找到一個讓自己安心的地方。

6.喜歡數字

數字是固定不變的,比如數字1只能是1,簡單又清晰,不會讓他們亂了情緒。對於那些無形的東西,例如人際關係和模稜兩可的表達方式,對他們來說是很難理解的。

如何對待自閉症:

1.要有耐心。

當他們抓狂的時候、不斷重複問問題的時候、喃喃自語你覺得怪聲怪氣的時候,我們要能夠理解,不要斥責。

當我們看到周圍有自閉症兒童時,我們可以把聲音降低,不要驚嚇到他們,也不用上前詢問,裝作若無其事就好,你的若無其事,能夠令自閉症家庭不會感到那麼緊張。

2.不要輕易去觸碰他們的身體。

對自閉症孩子來講,你的擁抱、握手、撫摸等觸碰都會讓他們覺得不舒服。因為他們控制不了自己的身體,更排斥被別人控制的感覺。

4.多關注和陪伴他們。

他們並非真的喜歡一個人待著,一個人畫畫、一個人搭積木、一個人拼數字。如果你呆在他身邊,他會感受到來自你的關愛。

5.不要在他們面前表現出絕望和抓狂。

他們很怕給別人帶來麻煩,當你因為他們而表現出絕望、抓狂或者哭泣的時候,他們會感受到沉重的心理壓力,雖然他們面無表情,但內心絕望。

6.親近大自然。

他們喜歡被自然溫柔包裹的感覺,因為大自然不會批評他,指責他,大自然會給他們前所未有的安全和舒適。融化在自然力,會讓他們忘了自己是一個人,是一個需要別人特殊幫助的人。

我們不需要去追求人人一樣,我們只需要去理解他們,從而改變我們對待他們的方式、改變我們的認知,提升他們生存的環境。他們不是這個星球的孤兒,無論任何時候,請都不要放棄他們!


母嬰參考


我姐姐的孩子,也是在1歲半時,發現跟其他小孩不一樣,去武漢的同濟、協和、省婦幼去檢查確診了,是自閉症。



姐姐夫妻倆忍不住在醫院的走廊裡,抱頭痛哭起來。我也很懵,那時對自閉症沒什麼概念,身邊沒有親戚朋友小孩得過自閉症,我們甚至連這三個字,都沒怎麼聽說過。

專家說“目前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建議找一家康復中心,由媽媽陪著,堅持做長期的康復訓練。”



現在孩子4歲半了,還不會喊爸爸媽媽,聽不懂指令,眼睛也不跟人對視。脾氣很暴躁,力氣也大,老是直接往別人家裡跑,翻箱倒櫃搜東西。一旦不隨他心意,就撒潑打滾要咬人。

那段時間我們也做了一大堆攻略,商量康復方案。但因為姐姐一家長期在農村,網上找資料什麼的也不懂。

哪怕我們再怎麼解釋,孩子爺爺思想裡依然覺得“孩子還小,等長大點了就好,誰誰家的兒子六七歲才說話,現在都30多歲了還不是好好的”,還覺得“這不是什麼大毛病”。



所以到現在,姐姐姐夫出門打工,孩子跟爺爺在老家。爺爺不上心,也不陪孩子玩,老是鎖在家裡面,自己出門幹農活打麻將。

我們怎麼勸都沒用,有時想想真替他們一家著急,不知道孩子以後怎麼辦...

扯遠了,現在來說說,寶寶疑似自閉症怎麼辦吧,雖然我們沒有成功的經驗,但我還是有很多想說的~

1.在網上查資料,越多越好,越全越好

相信很多家長聽到醫生說“自閉症”三個字,跟我一樣,都是懵的吧,完全沒有了解過這一塊知識。那就可以通過網上查,瞭解下自閉症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自己心裡先有個大概的認識。

可以知乎、貼吧、頭條、微博或者相關的公眾號去查找,然後加一些家長交流群,日常溝通和學習。

2.找權威的醫院專家去複查,看是否確診

一般初次檢查,醫生都不會百分百確診,很多時候會說“疑似”,或者說“孩子還小要觀察”。家長也不可能一下子接受孩子得了自閉症的結果。

如果有條件,最好去北京、上海的大醫院找權威的專家檢查,看專家有沒有更好的建議。

我那時候建議去上海,我姐他們一家都不想去了,似乎已經接受了醫生的診斷結果。因為結合孩子日常的表現,確實很像是自閉症。

3.找靠譜的康復訓練中心

那時候算了一下,如果在省會武漢做訓練,起碼要租個房子,而且我姐還要陪著,不能上班掙錢。

同時訓練也不是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的事,長期做,也需要不少錢。

所以最後,就在我們那四五線城市找了一個康復中心,做過兩個多月,還是有效果的。

等我家寶寶出生,他會喊兩聲“弟......弟”,對於爸爸媽媽都不會叫來說,這已經很不容易了。

4.爸爸媽媽多看相關的影視劇

比如《爸爸別哭》《海洋天堂》,都是講自閉症的劇,講了一個自閉症兒童家庭的日常生活故事,很真實。




5.爭取補貼和報銷補貼之類

如果孩子之前買了保險的,還可以爭取報銷賠付;如果沒有,再買也來不及了,可能也買不到,因為保險公司能查到就診記錄。

如果是農村的可以去辦殘疾人證明,爭取一些國家補助和補貼之類的。

6.家長多陪伴,尤其是媽媽的陪伴很重要

我也看過一些案例,媽媽陪著孩子做康復訓練,一做就是幾年,效果也很好。

自閉症兒童都是“來自星星的孩子”,雖然不被理解,雖然活在自己的世界,但是他們也獨立地在遙遠漆黑的夜空中閃爍著。

他們孤獨又無助,他們值得更多愛。


滬漂媽媽育兒


我來回答下。

我的孩子兩歲錢都很好,兩歲有一次高燒驚厥,後來就慢慢發生了變化。突然的不再喊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不喊,然後行為舉動和正常孩子不太一樣,但是因為沒有過多影響生活也沒太在意。

等到幼兒園中班,老師說他在學校不和其他孩子玩耍,比較孤僻,不會畫畫,我們覺得問題嚴重了。我在網上看了很多資料,也下載了測試孤獨症的問卷,我發現孩子應該屬於輕度孤獨症。去了腦科醫院做了檢查,發現是屬於高功能孤獨症,因為他對數字非常敏感,計算能力非常強。

我的孩子從小不愛看動畫片,只看廣告,重複不聽的看一個。喜歡反覆開關燈,原地轉圈,不愛喊人,語錄表達不暢,只能用短語代替句子。

有這些的孩子家長需要注意。

好在謝天謝地,醫生說老師沒讓他退學就可以了,慢慢引導吧。這麼多年,我經常帶他外出和我的朋友玩,讓他自己跟別人提需求,已經好了很多,基本能夠和人正常溝通。

所以我覺得輕度一些的孤獨症孩子家長不要悲觀,可以基本恢復的不錯的


Flamingo-Design


作為一名特教老師,身邊每天都會接觸大量的自閉症孩子以及自閉症父母。說實話,看到這份診斷書的時候我的心裡咯噔一下,因為又一個家庭要因為孩子的症狀而四處奔走了。

雖然說自閉症孩子要到3週歲才確診,但是通過家長的描述可知,孩子的表現其實也已經很明顯了。我首先要告訴家長的是,自閉症是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的,因此希望家長不必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求醫問藥了,目前唯一的方法就是進行科學的干預訓練。

由於孩子發現的比較早,這時候的可塑性還是非常強的,因此希望家長要調整好心態,要對孩子有信心。首先你需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為孩子選擇一家靠譜的康復機構。選擇機構的時候一定不能太草率,因為這直接影響著孩子將來的發展。可以向一些老家長求助,然後自己再去實地考察一下,考察的因素包括:機構的軟硬件設施,教學質量,家長的口碑以及是否是殘聯的合作單位。另外需要提的就是,目前國家針對自閉症孩子有一個0-6歲的搶救性計劃,如果是殘聯合作的單位,你可以申請要一筆資金,這個資金可以用來支付孩子訓練的費用。具體情況還需要諮詢當地的殘聯,這樣至少可以為家庭減輕一點經濟壓力。

除此之外,你需要自學自閉症的相關訓練方法,最基礎的就是ABA(應用行為分析法)。如果你不知道從哪裡下手,一開始可以請教機構的老師。孩子每天上完課回家之後,你要用這個方法給孩子鞏固和泛化。另外還要學習一些與孩子交流互動的方法,因為自閉症最核心的障礙是社交障礙,如果在在交流互動中提高了孩子的社交能力,那你就成功一大半了。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娟說育兒


我兒子也是一歲八個月,看你說的症狀我兒子基本都有,別嚇我!!!我兒子到現在也就會說幾個詞,不過這可能是遺傳,我老公包括他家的孩子說話都晚。我兒子就喜歡玩車,推著車玩,別的玩具玩不了一會兒,一整天基本都是玩車!叫他他也不應,偶爾應一聲。不過平常說什麼都懂,跟他說什麼指令,讓他幹嘛,他都幹,叫他拿掃把拖把,扔垃圾,端碗,拿什麼東西,他都會按我說的去完成!但是你要喊他,他就不像別的孩子一樣答應一聲。可是你說什麼他也都知道,出門知道主動跟我說拜拜,也跟別的小朋友玩,但是玩不了兩分鐘就又跑了。跟人對視這事沒注意,但是他特會看人臉色,我要是瞪他兇他,他會立馬老實。特別會找人告狀,摔倒了碰到了就會跑過來找我告狀,還會指著摔倒的地方跟我咿咿呀呀的說,我有時候打他一巴掌或者兇他了,他會跑去找姥姥告狀,指著我對著姥姥撇嘴……那這樣我兒子是啥情況啊?嚇人啊,有知道的回覆下


醜魚小漠


不要太早的給孩子下結論,即使確診,也要去權威的大醫院看看。我兒子兩歲半了一個字都不會說,想要什麼或者幹什麼都是用手指一下,不管怎麼引導就是不說話,特別怕人,不跟別的小朋友玩,我也一度懷疑孩子是自閉症,去我們市裡的醫院看醫生做了測評說不是自閉是是語言智力發育遲緩,要求做康復,我不放心又去婦幼保健院看醫生說孩子只是說話晚沒啥毛病,但當時都兩歲半了不會說話性格孤僻,別家小朋友早就會說話會玩會鬧了,我心裡著急,又去省兒童醫院看,想著如果真要是發育遲緩就該做康復做康復,該怎麼辦怎麼辦,結果在省醫院我們一進門醫生說把門關上孩子自己就去關了,醫生就說這孩子一定不是自閉,至於其他的要進一步檢查,查了一圈下來沒毛病,不過需要多進行語言誘導,回來後我們就報了早教託班,特別跟老師交代了一下情況,讓老師多關注多誘導,半年下來性格也開朗了,啥都會說了,和小朋友也能融洽的玩耍了。所以說,別太早給孩子下結論,多給孩子看看,多誘導,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麻辣香鍋766


我兒子小時候很難帶,說話也晚,你說的好多症狀都有,在報名幼兒園的時候他的種種表現都讓老師覺得是自閉症,我就帶他去了兒童醫院心理科,結果進醫院門口的時候有賣那種卡通氣球的,他非要,我說我們去跟醫生阿姨聊聊,聊完就買,他就不高興一直叨叨要買氣球,到了醫生那裡他一直指著外面要走,我把原因跟醫生說了,醫生讓我先買完氣球再回來,等回來時候,醫生問我兒子氣球上的圖案,因為他感興趣馬上就回答說是“美洋洋”,就這一句話醫生斷定我兒子沒事兒,我們就走了,醫院有很多家長在帶著孩子做各種測試和填表。後來我們上了幼兒園以後語言能力突飛猛進,什麼都會說了,但是我覺得發育一直有點兒滯後,現在上小學二年級了,學習成績一般,整體能力一般,就是個什麼都很一般的孩子,但是他興趣廣泛,喜歡學習新知識,我覺得隨著孩子的成長,落後的一定可以追回來的,別太擔心了


飄香香的


我不是專業的,但是孩子從小學開始一直和自閉症兒童同學,據患兒家長說融合教育對孩子比較好。

孩子小學同學中有一個自閉症患者,剛上一年級時聽放學回家的孩子,那孩子上課時不是叫喊就是滿教室瞎跑,再不就在地上打滾。

後來慢慢和那孩子家長熟悉了才知道,那孩子是上幼兒園時被老師發現的,然後告訴家長說帶去檢查一下,結果確診為自閉症患者。從此,她們倆口子就對孩子下了很大的心血去陪伴和教育。

但即使家長如此,孩子在學校表現依然會影響別的孩子,校長為此也找過家長,想動員她把孩子轉去特殊教育學校,但孩子父母不同意。

孩子的媽媽是學醫出身,她希望給孩子做融合教育,所以堅持讓孩子在普通學校的環境裡學習。為此,每次家長會她們也會和各位家長抱歉,因為孩子確實上課比較鬧。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在課堂上表現也是越來越好。並且,在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發現了孩子對於繪畫有強烈的興趣,於是兩口子又送孩子學了畫畫。

小學畢業後,她家孩子又和我家孩子電腦派位進了同一個中學,而且又是一個班。班裡除了這個小孩,還有一個自閉症患者。這個自閉症孩子比小學那個貌似更嚴重,上課時間經常莫名其妙哭泣。

聽其家長說,孩子小時候是不說話的。後來也是家長的耐心,慢慢的孩子才開始說話。


芝麻辰小七


我老婆哥哥家的兒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發現疑似是自閉症。因為很大了還不會說話。後邊我丈母孃就帶著他,經常外出到人多的地方。然後教他說話叫他與別人溝通。後面慢慢長大後,說話完全沒有問題。在很小的時候,感覺就像自閉症。但是慢慢長大後,發現說話溝通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和常人還是有點不一樣,不知道是哪邊問題,我感覺更像是多動症。比如說現在上學了,你讓他背一本書都沒問題。但是他考試就是考不好。我覺得他是很缺乏那種獨立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比如說我家的小孩,我跟他說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他以後再遇到這樣的事情,他自己會判斷。但是他家的兒子就不會。





廈禾路燈


你好,我家寶寶2歲11個月查出來,當時孩子沒有語言,也不會個人進行社交,然後就開始在當地的婦幼保健院接受了訓練,包括操作,感同,個訓,遊戲四節課,到2018年8月就訓練2年了,效果真的很明顯,不但有語言,還可簡單社交,可表達自己的基本需求,目前上幼兒園小班,我要說的是,如果真的是自閉症,訓練是最有效的,而且越早越好,6歲前,黃金時間,過了孩子就廢了,抓緊時間,康復希望很大,你們還不到2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