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古代詩人寫詩是一氣呵成的還是反覆斟酌修改的?

段利東


當然都有的哈,這就跟你寫作文似的,有時候可以運筆如飛,有時候抓破腦袋,孰好孰壞也不能用創作過程來決定。除了一氣呵成和反覆斟酌,還有別的方法,比如事先準備的,分別舉例說明吧:

一氣呵成型

對於一流詩人來說,靈感一來,脫口就蹦出幾句詩,簡直不要太簡單。宋朝大詩人陸游就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可見對一流詩人來說,佳句都是突然蹦出來的。


比如李白的《將進酒》,這就是酒桌上的勸酒詞罷,李大仙喝得興起,看到旁邊的岑夫子和丹丘生要耍賴,他隨口就來:“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換成我們現在就是你給老子喝,一直喝,喝死當睡著。

再比如東坡那句“東坡四年黃州住,何事無言及李琪”,其實就是一群文人騷客喝花酒,這時候一個叫李琪的歌妓出來撒嬌,說坡仙啊坡仙,您能不能送給小女子一句詩呀?東坡二暈二暈的,看著面前嬌滴滴的美人兒,哪捨得拒絕,於是章口就來。要說這李琪也真是命好,本來只是個歌妓,因為東坡一句詩,千古留名了。

大家最熟悉的當然要數曹植的《七步詩》,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哥哥要殺弟弟,弟弟求饒,哥哥說你不是有才嘛,來來來,七步之內作一首詩,我就饒了你。曹植一臉痛苦,其實心裡笑嘻嘻,走了七步,吟了一首詩:“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波穩了!

還有岑參的“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那必須是脫口而來的,哪有時間讓你去斟酌啊。

反覆斟酌型

一般來說,佳句偶得,但是句中用詞有時候需要琢磨,不改其意,但通過對某一字一詞的修改,使句子變得更有意境。最有名的典故就是“推敲”,主人公是韓愈和賈島。

說這賈島同學第一次進京趕考,騎在驢上就即興作了一首詩,有句“鳥宿池邊了,僧敲月下門”,他就想啊,這裡用“敲”字好呢,還是用“推”字更好,就騎在驢上,一邊想還一邊用手做推、敲的動作,入迷了,一不小心撞到了韓愈。韓老大說你幹嘛呢,賈島如實告訴了韓愈。

韓愈思考了一會兒,說還是用“敲”比較好吧。就這樣,留下了這句千古名句,賈島也因此跟韓老大成了好朋友。

還是賈島的詩,“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三年才寫了二句,跟白雲大媽七天憋出六個字有一拼。這也說明賈島作詩的時候真的會反覆推敲,每一句都要仔細斟酌,賈島被稱為“詩奴”,不是沒有原因的。

再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個“綠”字,王安石就很費了一番苦心,他用了“到”、“過”、“去”等等很多字,都覺得不好。後來靈感一閃,用了“綠”字,整句詩就活了起來。




也可自話


我只說一下自已的體會:兩者應該都有。別人的詩我讀得很少,本來就沒有閱歷,是對對聯對出來的。之後官君又問我怎麼寫詩,我也迷迷糊糊的又寫了一點體會。

就從這時起,我就打破臉充胖子,偶爾,看圖寫詩也在寫,自己命題也在編。多數都是生拉活扯硬編的,有時時間多的時候,我就多編幾首,選好的發佈,確實還是感覺要好一點;有的詩我是一看題目,就一氣呵成把它寫出來,自認為也不是好詩,但感覺還是順暢。

真正要寫出好詩,肯定還是要多讀多寫。能一氣呵成的是最好,不能的還是要反覆的、仔細的、不停的下苦功夫去勘酌,直到滿意為止。


用戶92481446533


寫詩我認為:

一般是一吟而就。

除非有命題

而需要構思

吟詩不是為了作作

而是身臨其景

心有所感

而吟出

表達此時心境也

之後反覆斟酌與推敲並修改

是指個別現象

如在某個用字和用詞上可以小動

不能失去原有的意境

懂行人是不會給別人改詩的

除非個別情況

現代詩人

應知“推敲”二字來歷

為賈島,是用“推”字和“敲”字

而得:“推敲”斟酌反覆修改

其實——詩

是不能修改的

過後反覆修改

便失去了當時的意境

寫詩是要有意境時

才有感而吟

不是完什麼工作任務似的

你寫今天寫十首詩

不是那麼回事

當然了

如有命題在前

讓大家寫詩吟對

那就另當別論了

個人觀點,見笑見諒!





幸福居士墨韻齋王雅欣


都有。

反覆修改

白居易有一首詩《同李十一醉憶元九》,收在《白氏長慶集》中。

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
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

這首詩是白居易和弟弟白行簡、朋友李杓直一起春遊時寫的。白行簡寫過一篇《三夢記》,記錄這次春遊。但《三夢記》中,對這首詩的記載是這樣的:

春來無計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
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

這兩個版本一個出自白居易自己的文集,一個來自親歷者的記錄,按說都是可靠的。但為何第一句有差異呢?有人於是推測,白居易在春遊當天,寫的是“春來無計”,但回去之後加以修改,覺得“花時同醉”更好。在他的文集中收入的是定稿。

關於詩人對作品反覆修改,也有直接的記錄。

白居易的詩號稱“老嫗能解”,這裡有個典故,他每寫一首詩,都念給一個老嫗聽,如果她聽不懂,就回去修改,直到老嫗能看懂為止。

(P.S.但白居易不是所有作品都“老嫗能解”的……)

再一個例子,王安石有篇《泊船瓜洲》,其中有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

據《容齋隨筆》記載,有人看過王安石的親筆草稿,“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原稿寫的是“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旁邊註解:“不好”,改為“過”,又改為“入”,又改為“滿”,前後改了十來次,才確定為“綠”。

一氣呵成

古人寫詩,很多時候都是當場寫作,比如在酒宴上賦詩助興,比如在臨別時贈送友人。這種時候,就需要一氣呵成了。

有人說:這也可能提前打腹稿啊,尤其是送別詩。這話不錯。但我們也有一些例子,證明詩人絕對是臨場寫成的。

中唐時期的代表詩人,是“大曆十才子”,他們活動在大曆年間,詩風又比較類似,因此有此稱號。十才子中,錢起,李端都是比較有名的。

(圖文無關)

當時郭子儀的兒子郭曖是駙馬,這人愛好文學,經常召集詩人宴會,用今天的話說,大概可以稱作“文化沙龍”。

一次宴會,李端最先做成了一首詩:

青春都尉最風流,二十功成便拜侯。
金距鬥雞過上苑,玉鞭騎馬出長秋。

薰香荀令偏憐少,傳粉何郎不解愁。
日暮吹簫楊柳陌,路人遙指鳳凰樓。

公主很高興(看這詩意,是吹捧郭曖的),賞賜給他一百匹縑。錢起不服氣,站出來表示懷疑:“李端確實有才,但這首詩寫的太快了,我懷疑他是事先寫成的。”

那怎麼辦呢?錢起提出自己意見,當場給他決定一個韻,讓李端必須按這個字來押韻。因為是臨時確定,這樣肯定就能排除事先寫好的可能性了。至於用什麼韻——就用我錢起的姓吧。

李端不慌不忙,提筆就寫:

方塘似鏡草芊芊,初月如鉤未上弦。
新開金埒教調馬,舊賜銅山許鑄錢。
楊柳入樓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鈿。
今朝都尉如相許,願脫長裙學少年。

錢起表示服了。


北門猿


好詩不厭改!無論古人今人,詩詞文章反覆斟酌修改,都是一件平常之事。

題主所問:“古代詩人寫詩是一氣呵成的還是反覆斟酌修改的?”可以肯定地回答:有一氣呵成者,但更多地是反覆斟酌修改。

  • 最有名的例子,大家耳熟能詳,就是“苦吟詩人”賈島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還創造了“推敲”一詞。

  • 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綠字更是改了十多次,可見斟酌仔細。


  • 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據說也被人提過意見,說是用典太多,但稼軒反覆斟酌月餘,雖未改動,但確實花費功夫斟酌了一番。

當然,一氣呵成也不是沒有,如曹植的《七步詩》。

個人更傾向於認為,大部分流傳千古的佳作,是經過詩人反覆斟酌的,因此用字用詞才無可挑剔。這一點,我在《豫齋詞話》有所表達。

《豫齋詞話·二十五》金粟山人云:詞以自然為宗,但自然不從追琢中來,便率易無味。餘深然之。蓋境生於景,情發於心,而表之以字詞者,豈可不琢磨乎?字斟句酌而又近乎自然天成,佳作之由來也。

豫齋


古代詩人寫詩是一氣呵成還是反覆斟酌修改?以我淺見,多數時候都是要反覆斟酌推敲的。不論是古人今人,不等是詩詞或文章,既使是考試,只要有時間,都要加以修改。“三易其稿”就是說要反覆修改,從文意、句型到字詞,從語法、修辭到邏輯,盡曬達到至瑧完美。

最著名的是“推敲”的故事。賈島反覆吟誦著“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想用“推”又想用“敲”,舉棋不定,不知不覺中衝撞了京兆尹韓愈的儀仗,幸好韓愈大度愛才,不僅不責怪,且根據詩意確定用“敲”字。

還有一個煉字的故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句“春風又綠江南岸”,寫活了春天的景象,成為千古名句。而這個“綠”字是經過反覆斟酌才確定下來了的,開始王安石用了“到”“過“”去”等許多字,總是不夠形象,最後用了“綠”,名詞活用,形象生動。

像唐宋以來的格律詩詞,要顧及平仄,對仗,韻腳及意境等,應以反覆斟酌為佳。

急就章也有,一般都是在特定的場合即席賦就,靠的是思維敏捷,一氣呵成,需要作者有相當高的文學功底。像曹植的《七步詩》,那真是一詩一命呀。心中無限感慨卻以形象之物淺淺訴說,曹丕還好意思下手麼?!

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以及岑參的“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等都是即席口占的佳作。


綺閣書生


古人寫詩也是分兩種情況,一是反覆斟酌修改,二是遭遇重大變故後,此情此景一氣呵成。比如杜甫,有些詩就是一氣呵成,天寶十四年(755年),杜甫被授予一個河西尉這種小官,但杜甫不願意任此“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的官職,朝廷就將之改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低階官職,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長安也十年有餘,為生計而接受了這所學無用之職。十一月,杜甫往奉先(今陝西省蒲城縣)省家,杜甫剛剛進到家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小兒子餓死了。就長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見聞,寫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此外還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等。

  唐朝的賈島是著名的苦吟派詩人。什麼叫苦吟派呢?就是為了一句詩或是詩中的一個詞,不惜耗費心血,花費工夫。賈島曾用幾年時間做了一首詩。詩成之後,他熱淚橫流,不僅僅是高興,也是心疼自己。當然他並不是每做一首都這麼費勁兒,如果那樣,他就成不了詩人了。

  有一次,賈島騎驢闖了官道。他正琢磨著一句詩,名叫《題李凝幽居》全詩如下: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但他有一處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覺得第二句中的“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的“推”應換成“敲”。可他又覺著“敲”也有點不太合適,不如“推”好。不知是“敲”還是“推”好。手一邊做著“推”的姿勢,一邊做著“敲”的姿勢,反覆斟酌。不知不覺地,就騎著毛驢闖進了大官韓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儀仗隊。   韓愈問賈島為什麼闖進自己的儀仗隊。賈島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詩念給韓愈聽,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的事說了一遍。韓愈聽了,對賈島說:“我看還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靜,拜訪友人,還敲門代表你是一個有禮貌的人!而且一個‘敲’字,使夜靜更深之時,多了幾分聲響。再說,讀起來也響亮些”賈島聽了連連點頭稱讚。兩個人並排騎著自己的坐騎回到了韓愈的家,後來二人還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所以古人寫的詩,看情況了,有的是一氣呵成有的是反覆斟酌。


我是一顆螺絲丁


大部分是反覆斟酌的,只有少部分是一氣呵成。許多偉大的詩人,在他的詩作中,都表達過寫詩的艱辛。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是苦吟詩人賈島的“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以及“推敲”一詞的典故。

古詩不像現代詩,它有非常嚴謹的格律。一首好詩首先得合乎格律,如平仄、對仗等等。所以,偉大的詩人們其實是戴著格律的腳鐐在跳舞。即使是天才如李白,都要遵循寫詩的規則,而不是隨意亂寫。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這首《靜夜思》大家都非常熟悉,讀起來朗朗上口,音律優美。句子看似大白話,其實它的格律非常嚴謹;再如《將進酒》,我們現在讀的版本,可能是李白後來完善的稿件(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是後人修改的)。

在敦煌殘卷之中,《將進酒》原名叫做《惜罇空》,“古來聖賢皆寂寞”的原句是“古來聖賢皆死盡”,“天生我材必有用”原句是“天生吾徒有俊才”。敦煌殘卷與最終稿的差異,無疑說明了一首好詩是經過反覆斟酌、修改的。

寫作是件苦事。偉大的詩人,幾乎都會用自己畢生的才學去鍛造最傑出的句子。有時候,他們靈感迸發,一蹴而就,寫出完美的句子。但更多的時候,他們艱苦地在辭海中游蕩,尋覓那最傑出、最偉大的句子。


輝城啊


回答了:

詩人的詩都是觸景生情、由感而發,

一氣呵成的居多數。但是,素材來

源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切身感受。

都是生活歷程中的精華。因為,詩

人觀察力敏銳,觸角過人獨到,感

受力較之常人強烈。所以,歷朝歷

代都會造就出著名詩人和詩作來。

由此可見一斑!





申卜元


古代詩人寫詩是一氣呵成的還是反覆斟酌修改的?

題主提的這個問題其實不分古人和今人,我以為寫詩應該是有幾種現象。

一、出口成章

有的詩可以“援筆立成”、出口成章,寫詩肯定有人或者有時候能夠隨口吟出的,例如傳說中曹植的七步詩的故事,如果當場不能做出,可能就身首異處了。

1、《七步詩 》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又如黃庭堅評價秦觀和陳師道:

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溫飽未,西風吹淚古藤州。

一三句說的是陳師道作詩慢,二四句說的是秦觀,第二句說秦少游對客揮毫,相比較而言,看來秦觀作詩比陳師道快得多。

3、又如蘇東坡為歌女當席作詩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裡記載的一個故事

有一次在黃州為他送行的筵席上,一個歌妓走到他面前,求他在她的披肩上題詩,但是蘇東坡從來沒聽說有此一歌妓。立即吩咐她研墨,拿筆立即開頭寫道:  東坡四年黃州住,  何事無言及李琪。  至此停下,接著與朋友說話。在座的人以為這是很平淡無味的起頭,而且僅僅兩句,全詩尚未完稿。東坡繼續吃飯談笑。李琪上前求他把詩寫完。東坡又拿起筆來,將此首七絕的後兩句一揮而就:  卻似西川杜工部,  海棠雖好不吟詩。

這首《贈黃州官妓》全詩是:

東坡四年黃州住,何事無言及李琪。卻似西川杜工部, 海棠雖好不吟詩。

二、查找資料 反覆斟酌

當然也很多的詩是經過反覆斟酌修改的,還要查找很多資料,所以並不是每個大詩人都能夠隨時口占一絕、援筆立成的。

1、李商隱在《漫成五章》首章中評價初唐詩人:

“沈宋裁辭矜變律,王楊落筆得良朋。當時自謂宗師妙,今日惟觀屬對能”

其實屬對能也是李商隱自己的特點,李商隱怎麼作詩呢?宋·吳炯 《五總志》記載李商隱作詩,各種史書、典籍、工具書堆在眼前查找資料:

“ 唐 李商隱 為文,多檢閱書史,鱗次堆集左右,時謂為獺祭魚。”

2、這一點有點像上文說到的陳師道,據《文獻通考》陳師道作詩,孩子要抱到鄰居家,貓狗都要打跑,這樣肯定不會一氣呵成的:

世言陳無已每登覽得句,即急歸臥一榻,以被蒙首,惡聞人聲,謂之“吟榻”。家人知,即貓犬皆逐去,嬰兒稚子抱寄鄰家。徐待詩成,乃敢復常。

3、另有賈島“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賈島《題詩後》寫到:


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這首五絕,是賈島寫完“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後加的注詩。三年得已屬不易,據說左思的文章《三都賦》十年寫成,要想引得洛陽紙貴,期間需要經過多少次修改?

4、清朝的西河先生毛奇齡:

“凡作詩文,必先羅書滿前……﹝其夫人﹞曰:‘君等以 毛大可為博學耶?渠作七言八句,亦須獺祭乃成。’

毛夫人說的很實在,你們真的以為我老公那麼博學強記嗎?他作七言律詩,也是要翻書(獺祭)查找資料的。

三、檢查字的平仄 紅樓夢詩韻匣子

大家知道作詩是要押韻的,而且很多字的發音一直有變化,韻書那麼多字,誰也不能完全背過,所以古人拿不定的字也需要查詢。例如聲律啟蒙、笠翁對韻等依照平水韻寫成有利於記憶的書就出現了。

在唐朝,白居易《醉吟先生傳》中寫過

:“好事者相過,必為之先拂酒壘,次開詩篋。”

“詩篋”是什麼東西?據說“詩篋”就是《紅樓夢》第三十七回中的“韻牌匣子”。每個不同韻部的字分別裝在不同的匣子裡,作詩的時候拿出來挑韻腳。

可見寫格律詩一氣呵成是很不容易的,很多字的平仄和韻部記住很不容易。

四、提前有準備

還有一種現象是所謂的“宿構”,可能以前就寫過相似題材,或者如同高考作文一樣,搞出一個模式或者準備幾句成句,無論什麼題目,稍微改一下即可。

第二天當場吟出,看似不加思索,其實你不知道他早就打好了腹稿,有的可能是押題壓中了,有的可能本來就知道題目,提前寫好。

例如滕王閣序的故事,主人其實已經準備好的文章,就等大宴賓客之時,讓自己的女婿露一次臉,沒想到被王勃攪了局,成就了一篇千古絕唱。

至於王勃本人是不是提前有準備,那就不得而知了。

後記 改詩有僻的人

據說宋朝韓駒喜歡改詩,有的詩作寄給朋友數年,他仍舊追取回來,修改幾個字然後還給人家。韓駒、字子蒼,宋江西派詩人。 其詩云:

世上無情似有情,俱將苦淚點離樽。人心真處君須會,認取儂家暗斷魂。

第一句押“情”字,@老街味道 不解,有明白人嗎?

@老街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