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曹雪芹為什麼要給賈寶玉安排害死金釧這樣毀形象的劇情?

拜孟


賈寶玉從小名聲在外,且並非美名。遠在揚州的親姑姑賈敏在世時早就對獨生女兒林家大小姐黛玉說過,寶玉“頑劣異常、極惡讀書,專愛在內幃廝混。外祖母極溺愛,無人敢管。”

賈寶玉的“劣跡”也不僅僅是愛替丫頭們弄胭脂“吃紅”而已,不好好讀書鬧學、搞基友、逗引戲子等紈絝子弟習氣賈寶玉一樣都不比開始跟他一起借讀書之名在家學中胡混,之後又成日和他在一起吃喝玩樂的薛大呆子少一樣。


鴛鴦姐姐是賈母老祖宗的頭號得意丫頭,大老爺賈赦向母親賈母討都討不到,寶二少爺卻敢有襲人在旁邊動手摸脖子、要“吃紅”、粘到在鴛鴦姐姐身上去了。並且此時寶玉剛才和黛玉“共讀西廂”,襲人來傳賈母的話叫寶玉回怡紅院換衣裳去望大老爺賈赦的病,寶玉回到怡紅院衣裳還沒換就“非禮”了鴛鴦姐姐,急得鴛鴦大喊“襲人快來!”。

賈璉風流成性,對父親賈赦的丫頭秋桐垂涎已久卻不敢有任何企圖,一直等到父親賈赦把秋桐賞給了他,這才像揀了寶似的把尤二姐也放在腦後去了。薛大呆子好色名聲在外,卻從沒有聽說過有賈寶玉這種“調戲母婢”、“調戲祖婢”的事情,也不敢輕易去逗引琪官這樣的“王的男寵”。

賈寶玉乾的“頑劣異常”的事情,還有就是在王夫人屋裡當著抄寫佛經的弟弟賈環的面強行非禮“母婢”弟弟賈環的相好彩霞。彩霞威脅寶玉說再對她動手動腳就要喊人了,寶玉根本不理會繼續“非禮”母婢彩霞姐姐,氣得賈環推倒燈油燙了寶玉的臉。

寶玉捱打,就是因為放著自己屋裡的花襲人姐姐、晴雯姐姐等年輕美貌的丫頭,還去“調戲母婢”父親賈政屋裡的丫頭金釧兒。琪官更是外裡忠順王爺府裡的家養男寵戲子,寶二爺“吃著碗裡 看著鍋裡”不說,還到外面去撈忠順王爺“鍋裡”的琪官。要知道薛大呆子之前見過琪官十來次了,都不敢上前跟琪官搭一句話。

面對賈寶玉的種種“頑劣”行徑賈母、王夫人也都認為寶玉該打,只是“不該打到這個分兒”。面對因金釧兒投井、琪官出逃而捱打的寶玉,哭腫了眼睛的黛玉也只有一句“你從此都改了罷!”

當然王夫人和賈寶玉的初衷都不是要“害死”金釧兒,金釧兒服侍王夫人十年,為“調戲母婢”的寶玉“替罪”,被王夫人稱“勾引寶玉”滿心忿懣委屈投井而死,王夫人是心有愧疚的。賈寶玉也只是惹出麻煩之後,一溜煙兒跑掉了。而在王夫人睜眼起身打金釧兒罵她“勾引寶玉”之前,的確是賈寶玉先對金釧兒講“咱們在一處”,是賈寶玉主動去勾搭“母婢”金釧兒無疑。

第三十回原文:寶玉上來便拉著手,悄悄的笑道:“我和太太討了你,咱們在一處罷。”金釧兒不答。寶玉又道:“等太太醒了,我就說。”

就在寶玉拉著金釧兒姐姐的手說“咱們在一處罷”之前,寶玉和黛玉才剛剛“黃鷹抓住了鷂子的腳”,並且寶玉還和黛玉對泣說“我的五臟都碎了”。事實上,曹雪芹安排賈寶玉第一個“非禮”的丫頭是鴛鴦姐姐,此時的寶玉已經與襲人姐姐有性生活三年多了,並且鴛鴦姐姐顯然是知道這事兒的。第二十四回、寶玉不但是摸了鴛鴦姐姐脖子,還粘在鴛鴦姐姐身上,急得鴛鴦姐姐大叫襲人。就是在這一天寶玉剛剛與黛玉“共讀西廂”,對黛玉說了“淫詞豔曲”,惹得黛玉當場生氣紅了眼圈兒,並且口口聲聲要“告訴舅舅舅母去”。寶玉立即向黛玉告饒,之後黛玉破泣為笑,接著襲人來叫寶玉,寶玉跟著襲人剛回到怡紅院就又“非禮”了鴛鴦姐姐。

曹雪芹在安排賈寶玉“非禮”鴛鴦姐姐之後,安排了第二個被賈寶玉在語言上的“非禮”丫頭是紫鵑姐姐,第二十六回、寶玉到了瀟湘館:

原文:紫鵑笑道:“他是客,自然先倒了茶來再舀水去。”說著倒茶去了。寶玉笑道:“好丫頭,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鴛帳,怎捨得疊被鋪床?”黛玉登時撂下臉來,說道:“你說什麼?”寶玉笑道:“我何嘗說什麼?”黛玉便哭道:“如今新興的,外頭聽了村話來,也說給我聽。看了混帳書,也來拿我取笑兒。我成了替爺們解悶的了。”一面哭著,一面下床來往外就走。寶玉不知要怎樣,心下慌了忙趕上來“好妹妹,我一時該死,你好歹別告訴去,我再要說這些話,嘴上就長個疔,爛了舌頭。”

按照賈府的規矩,少爺未成親之先放兩個(虛數)屋裡人服侍,襲人姐姐、晴雯姐姐是賈母指派給了寶玉屋裡的丫頭,寶玉與自己屋裡的貼身丫鬟發現性接觸和性關係都不為“越禮”。 然而紫鵑姐姐、翠縷是給了表小姐黛玉湘雲的丫頭,以後是要跟著小姐一起出嫁做陪房的丫頭。寶玉“非禮”紫鵑,那怕只是語言上的“非禮”都足以把表小姐黛玉給氣哭了,黛玉一面哭一面往外走,寶玉自己就立即害怕黛玉要“告訴舅舅舅母去”。


賈寶玉行為上“非禮”母婢彩霞姐姐、“非禮”祖婢鴛鴦姐姐,語言上“非禮”母婢金釧兒姐姐、“非禮”表妹黛玉的丫頭紫鵑姐姐,這些實在是賈赦、賈璉、薛蟠等都不敢冒犯的規矩呀!沒有任何理由可以為賈寶玉開脫,說他對丫頭們的“非禮”是第七十八回賈母所說的是純粹的不知道“男女的事”、是因為“丫頭託生的”,這不過是賈母為自己極溺愛的“鳳凰蛋”寶玉開脫而已。

曹雪芹“安排”賈寶玉調戲母婢金釧兒,並非“毀形象”的孤立事件,而是表現紈絝子弟賈寶玉“頑劣異常”的一慣作為。

寶玉捱打之後,第三十六回“識分定情悟梨香院”寶玉又遭到了齡官的拒絕,又見證了齡官對於賈薔的痴情,終於認識到了“各得各的眼淚”,不再將自己以為是唯一的“情聖”了。

曹雪芹“安排”賈寶玉的這些“非禮”丫頭、勾搭戲子的種種“劣跡”,無一不在反映出寶玉這個被賈母“極溺愛,無人敢管。”的紈絝子弟曲折的青春成長經歷。到前八十回結束前,第七十八回晴雯芳官等被攆走、寶釵搬出大觀園,此時的寶玉終於又一次感慨此生唯有黛玉襲人這兩三個人可以“同死同歸”了。

紈絝子弟賈寶玉的青春成長史,就是從自以為是“你們的眼淚單葬我”的“情聖”,到闖禍捱打之後逐步明白“只好各人各得眼淚”。寶玉捱打之後,才把目光專注迴歸到了怡紅院之內,繼而再到抄檢大觀晴雯芳官被攆走之後,寶玉只能尋求有限“兩三個人同死同歸”的個人感情歸宿的過程。

然而,以賈寶玉這樣的被賈母“極溺愛”天性順從“知理”的未成年人,即使他內心的感情歸宿到了黛玉、襲人這兩三個人身上,他也只能任由封建大家族擺佈,最終與黛玉襲人兩個摯愛生離死別了。賈寶玉的出家避世,正是因為他面對世俗世界時的無能為力。


阿丹151014015


《紅樓夢》的優點在於他所刻畫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的人,而非紙面上的形象。賈寶玉(包括其他所有人物)之所以不朽,皆在於他具備一個人的優缺點,並非一味的好或者壞。不能否認,金釧兒之死,是賈寶玉人生最大汙點,他對此難辭其咎。


【一】

金釧兒死前,曹雪芹動用了大量文墨不斷烘托賈寶玉的處境。從打醮清虛觀開始,賈寶玉就開始倒黴,先與林黛玉大鬧了一場,隨後裝病過了薛蟠生日卻碰到薛寶釵,由於和林黛玉吵架尷尬,沒話找話竟惹怒了薛寶釵。釵黛二人都被寶玉得罪了,賈寶玉難得落了單,孤零零一個人跑到王夫人房中,碰到了倒黴的金釧兒。

民間有話:人要倒黴喝口涼水都塞牙,賈寶玉就是那個喝涼水都塞牙的人。他因口角與林黛玉大吵,再因口角惹怒薛寶釵,還不長記性。在王夫人面前言語輕薄金釧兒,直接造成金釧兒被王夫人攆走。

寶玉上來便拉著手,悄悄的笑道:“我明日和太太討你,咱們在一處罷。”金釧兒不答。寶玉又道:“不然,等太太醒了我就討。”金釧兒睜開眼,將寶玉一推,笑道:“你忙什麼!‘金簪子掉在井裡頭,有你的只是有你的’,連這句話語難道也不明白?我倒告訴你個巧宗兒,你往東小院子裡拿環哥兒同彩雲去。”寶玉笑道:“憑他怎麼去罷,我只守著你。”只見王夫人翻身起來,照金釧兒臉上就打了個嘴巴子,指著罵道:“下作小娼婦,好好的爺們,都叫你教壞了。”寶玉見王夫人起來,早一溜煙去了。



【二】

賈寶玉一看出事,早一溜煙兒跑了。可恨早忘了曾說“等太太醒了我就討”。寶玉調戲金釧兒,純屬口花花討口頭便宜。她身邊襲人和晴雯麝月等哪一個都不比金釧兒差,他想要金釧兒並非出自真心,不過金釧兒美人在前,他跑過來討便宜。這是賈家墮落風氣在賈寶玉身上的延續,一個都跑不了,即便如賈寶玉,也不能得脫紈絝子弟所有的壞毛病,賈家上下爛到了何等程度!曹雪芹寫賈寶玉之爛,實是寫賈家之爛。

金釧兒最終因為在王夫人面前和賈寶玉言語無狀,輕浮不軌被王夫人攆走。王夫人的理由很正當:“下作小娼婦,好好的爺們,都叫你教壞了。”金釧兒行為確實不妥,王夫人也沒冤枉了她,但王夫人之所以雷霆震怒還是受到賈寶玉行為的遷怒。

【三】

賈寶玉在金釧兒之事上有三大責任。

第一,不該在王夫人面前挑逗金釧兒。兒子在母親面前調戲母婢,從古自今都是大不敬大不孝。傳揚出去身敗名裂。

第二,賈寶玉完全不考慮金釧兒面臨的風險。無論賈寶玉在王夫人面前做什麼,王夫人都不能拿賈寶玉怎麼樣,只能遷怒丫頭。為避免賈寶玉調戲母婢醜聞傳出去,將髒水潑向金釧兒是必然之舉。

第三,賈寶玉不能承擔責任。明明是他調戲引逗金釧兒,出了事賈寶玉一溜煙兒跑了。沒有擔當,沒有解釋。這固然是十三四歲男孩子正常反應,但不計後果的闖禍卻是紈絝子弟必備的條件。金釧兒如此,晴雯也一樣。

金釧兒之死對賈寶玉來說是成長的煩惱必要經歷的一個事件。賈家這樣的豪門,人命如草芥。哪個人手上沒有一兩條人命?王熙鳳害死尤二姐,賈璉連累鮑二家的…這些都是縮影。尤其通過賈寶玉害死金釧兒更折射出豪門內部的黑暗。對賈家這些貴人來說,丫頭奴才根本不是人,打死打殺毫不手軟,何況只是攆走了事。金釧兒從始至終只是被害的角色。雖說她自己難辭其咎,到底還是事出在賈寶玉。金釧兒也和晴雯、林黛玉一樣,成為賈寶玉人生的三大憾事,帶給賈寶玉的震撼效果實在排名第一不為過!

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為您帶來更多紅樓故事!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君箋雅侃紅樓


寶玉與金釧調情,王夫人聽到金釧挑唆寶玉去捉賈環和彩雲的不是,王夫人大光其火,對金釧又打又罵,寶玉卻乘亂逃走,完全是一個沒擔當,沒責任感的怯弱形象,曹雪芹為什麼要安排這樣一個破壞寶玉完美的情節?



細讀《紅樓夢》,發現《紅木婁夢》作者從來不刻意美化也不刻意醜化一個人,更不評論一個人,而是通過變化多端的寫法,讓讀者自己去探索,去發現文中的奧秘。因而出現了各種牌本的解讀,這一個情節也是如此。



曹公寫寶玉也好,其他人物也好,都是儘量貼合人生的發展軌跡。人非聖人,誰能無過,金釧被王夫人打罵一頓後趕了出去,又羞又辱,投井而死,這成了寶玉成長路上的一個汙點,即使在金釧之死這件事上,寶玉的責任並不大,依然使寶玉溫潤如玉的光輝形象有了不光彩的一個印跡。



我不知道別人從哪一個角度,怎樣解讀,但我認為,這段劇情也不過提醒讀者,不要只看到寶玉這個人物的溫和多情,博學多識,而忽略了他的不負責任,沒有擔當的另一面,他也並不完美。也在警告世人,不要只看到那些小丫頭得寵時的洋洋得意,不可一世,也要看到她們風光後面潛在的一些危險。



另外,通過這個環節,我們不僅看到了寶玉的人格缺陷,同時也看到了王夫人和寶釵不為人知的一面。


萍風竹雨123


《紅樓夢》為什麼要安排賈寶玉害死金釧的毀形象情節?

1.這個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因為寶玉遭殃的女同胞太多了。

2.第一個就是秦可卿,因為寶玉在秦可卿臥室睡了,後果不堪設想。王夫人都說“那可是你侄兒媳婦”而且秦可卿出身貧寒,不知道賈府的規矩,終因這一睡,陪了性命。

3.晴雯也是因為寶玉遭殃的。

4.男的有秦鍾哥們兒,他的玻璃,還有柳湘蓮,蔣玉菡等。

5.賈府發生的事情是假的,隱去的才是真的。也就是被刪掉的部分。包括秦可卿的死因,還有很多甄寶玉做了事情,賈寶玉想到的,在甄寶玉都做了。書中刪了。

刪改了十年,可以想象原來寫了多少東西。

6.美化沒有用,再怎麼美化,人性就是如此。沒有任何意義。寶玉不是同性戀,是雙性戀,這個在當時很流行。金榮就是薛蟠的男寵。蔣玉菡是王爺府的,柳湘蓮不願意,就出家去嘍。


紅樓夢方言考


這是一個好題目。

首先,重申一個觀點:好的文學作品,塑造人物成功的關鍵在於人物的有血有肉、活靈活現,而不在於人物的完美無缺、高大上。

近期回答過類似的問題,比如《曹雪芹對林黛玉提出過批評嗎?》,還有《曹雪芹偏愛薛寶釵九分,一分厭便讓其入冷宮,是為什麼?》,中心思想在於:文學巨匠與普通寫手的區別,在於前者並不隨心所欲編派自己筆下的人物的劇情,而是順應筆下人物的性情,忠實地“記錄”發生在人物身上的事情而已。

所以,好的文學作品,真實感很強。而那些真實感很強的人物,就不可能是平面化、模式化、完美無缺和高大上的,因為現實中不可能有這樣的人物。

賈寶玉是《紅樓夢》裡唯一的男主角,在書中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人物。但這並不代表這個人物本身沒有毛病,相反,很多讀者以現代觀點代入,還覺得賈寶玉是濫情的渣男呢。他的性格特點就是不愛讀書,專愛跟女孩子廝混,還有親暱起來“愛紅”也就是吃胭脂的習慣。這樣的人物,和金釧有拉耳墜、喂丹藥這樣的親暱舉動,實在是太正常了。如果硬要寫成寶玉見了金釧不苟言笑,那才不符合人物性格。

是什麼樣的人就會有什麼樣的舉動,不能因為有毀主角形象就不寫,這就是《紅樓夢》之所以成為經典鉅著而不是茶餘飯後的消遣小說的原因之一。真正的文學作品,沒有“主角光環”,人物討喜不討喜,由讀者去評判,作者只負責如實寫出來。

其次,寶玉在書中離經叛道的怪誕之事做得不少,金釧之死不是他直接造成,也算不上有多毀形象。

正因為在書裡,寶玉是“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頑石一般,非要跟當時的主流價值觀對抗到底的人物,所以他做的很多事情,在當時都是相當出格的。相比之下,金釧這件事其實並不算最嚴重。

金釧之死,嚴格來說不是寶玉的責任。他和金釧的小親暱,放在今天來看根本不算什麼,因為寶玉本身沒有冒犯女孩子的意思,金釧自己也樂在其中。是王夫人作為當時的衛道士,實在看不慣這種舉動,並且上綱上線扯到金釧帶壞她的寶貝兒子,當時就將金釧驅逐出去了。這完全就是歪曲事實,而且也是對金釧實際利益和名譽的嚴重損害,金釧為了表示自身的清白,跳井自殺。所以,造成金釧之死的是王夫人,是她的迂腐觀念和自私心理造成的,賬不能算在寶玉頭上。

當然,寶玉有責任,這責任就在於他沒有維護金釧,而是事不關己地躲開了。但他一來是根本沒有和王夫人對抗的意識和能力,二來也壓根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那種地步。金釧跳井,與她的性情有關。換了一個臉皮比較厚的角色,大概就不會那麼幹了。

所以,一切還是人物性格帶動,不是作者隨意編排。如果說這麼一件事寶玉就“毀形象”了,那麼晴雯被攆,還生生氣死,又怎麼說?更不必說為了寶玉淚盡而亡的黛玉了。難道也要說她們都是被寶玉害的?那形象如此糟糕的賈寶玉,還值得書中的女孩子為他鐘情,還值得讀者為他的愛情悲歌而嘆息嗎?

賈寶玉是很沒能力,是完全負擔不起他的感情,也完全無法守護他眼中那些代表著世間極致美好的“水做的女孩兒”。但是,他的這種審美觀和價值觀,就是他本人的價值所在了!有心無力不是他的錯,但這份“心”,已經是超越了他的時代,也超越了大部分人的庸常見識了。

《紅樓夢》之所以是我國古典文學的高峰,跟這本書的思想高度是分不開的。個人認為,把寶玉看成是尋常的紈絝公子,把黛玉看成是尋常的柔弱閨閣,把寶黛愛情看成是尋常的“自由戀愛在當時的社會不被允許“所產生的悲劇,都是沒有領會到書中的深意。寶玉和黛玉固然有很多缺點,但作為書中的男女主角,他們真正的魅力,其實在於他們的思想。

可以參見之前回答的《如何看待賈寶玉這個人物,賈寶玉對於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感情是怎樣的?》。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回答。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圖文、問答、視頻,海闊天空隨便聊。


海闊天空詩酒花


如果我們把寶玉看成年少時作者的模樣,那麼,作者在書中塑造金釧這樣一個人物,就是在為自己年少時曾以做下的荒唐事表示歉疚,述說心中的虧欠之感。

《紅樓夢》中害死金釧的應該是王夫人,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吃人禮教,正像魯迅先生所說的到處都寫著“吃人”二字。但是,我們也別忘了,導致金釧跳井的導火索卻是寶玉,這是毫無疑問的,也是寶玉無法推託的。

那個王夫人午睡的下午,寶玉挑逗了金釧。他先是把金釧耳朵上的墜子一摘,接著又把自己荷包裡的香雪潤津丹掏出來送向金釧口裡,接著又說“我明日和太太討你,咱們在一起吧。”寶玉的說和做可能在他和丫頭們之間早已成為某種習慣,於他而言,是年少輕狂時無心的玩笑,這樣的玩笑,寶玉可以開得,而在王夫人眼裡,丫頭們卻開不得。所以,寶玉在輕薄金釧跟她說這些話的時候,王夫人並沒有反應。只是,當金釧說出“金簪子掉在井裡頭,有你的只是有你的”和“你往東院去拿環哥兒和彩雲去”的時候,王夫再也忍不下去了。她起身給金釧一個嘴巴子,並罵她是“下作的小娼婦”。

更加嚴重的是,寶玉這個惹 起事端闖禍的人,這時候選擇的卻是“一溜煙去了。”

作者在寫到這裡的時候,也許就在回憶自己青春年少的時候是多麼的沒有擔當,曾經也害得某個丫頭或者某些個丫頭丟了性命。所以,在王熙鳳生日那樣熱鬧的日子,寶玉偷偷地跟茗煙兩個人跑到郊外祭奠金釧,也是多少來贖回內心的那麼一點點愧疚吧。

成長的道路上誰不會犯下一點錯?那是成長付出的代價。作者如此寫來,既是表示對自己的自責,也是對這個家庭的控訴。如果王夫人當時不是一味地偏袒寶玉,及時制止寶玉的行為,也就不至於導致後來金釧的死。這麼一個逝去的生命,對作者產生的觸動,所以在書中必須大書一筆。賈寶玉要的不是光輝形象,而是真實的人生,而真實的人生當中,很有可能就少不了這些。

我是蘇小妮,喜歡我的回答請點擊關注並轉發分享!


蘇小妮


《紅樓夢》金釧兒之死的故事情節安排起著承上啟下、矛盾爆發、聚焦視點、焦點輻射的重要作用。

一、承上啟下

在第2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章回,冷子興介紹賈寶玉時說道,寶玉抓周時“伸手只把些脂粉釵環抓來玩弄”,他話來也奇,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這個就是借冷子興之口交待了寶玉的性格特點。



金釧兒事件發生在第30回,那天午歇時辰寶玉到王夫人房裡,見幾個小丫頭手拿針線卻已打盹兒,王夫人在涼床上睡著,金釧兒在傍捶腿也斜眼亂恍,寶玉把她耳朵上的墜子一摘,金釧兒醒過來,兩人說起話來。開始金釧兒還擺手示意他出去,寶玉卻戀戀不捨,往荷包裡掏了一丸香雪潤津丹往金釧兒嘴裡,還說“我和太太討了你,咱們在一處吧?”金釧兒說“有你的只是有你的”、“拿環哥兒和彩雲去”。王夫人一翻身打了金釧兒嘴巴,罵她“好好兒的爺們,都叫你們教壞了!”並把金釧攆了出去,金釧兒不久就跳井自盡了。寶玉自幼出入王夫人房中,和王夫人房中的丫鬟金釧兒熟絡是很自然的事,喜歡的討做陪房或妾也是古代正常的事,但此事為王夫人所不容,從此揭開了《紅樓夢》主暗線的矛盾所在。

二、矛盾爆發

王夫人迫死了金釧兒,表明寶玉的婚姻必須服從父母之命,寶玉自己作不了主,影射主線寶黛自由戀愛的命運,必遭王夫人為代表的封建勢力扼殺。而此時恰忠順王府因追討戲子小旦琪官來到賈府強與寶玉扯上了關係,加上賈環口舌金釧兒跳井事件,賈政不分青紅皂白把寶玉狠狠地笞撻至重傷。揭示出《紅樓夢》暗線忠順王府和北靜王府鬥爭的矛盾,賈府與忠順王府形成了對立,換言之暴露了與北靜王府結成政治同盟的危機伏線,實在驚心動魄。


三、聚焦視點

金釧兒事件後,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襲人向王夫人“告密”,說寶姑娘林姑娘大了,建議王夫人將寶玉遷出大觀園怡紅院,正是雲雨情心虛,卻正中了王夫人關於金釧兒的心病,襲人由此成為王夫人的心腹耳目並被晉升獎賞了!襲人已從賈母代表寶黛“木石前盟”的一方,投靠了王夫人為代表的“金石良緣”一方了。王夫人當著黛玉、寶釵的面盤問王熙鳳關於襲人的月例,由一兩一吊錢提高到二兩一吊錢,並明確今後趙姨娘周姨娘有的,襲人也有。這等於說暗中承認了襲人的身份,襲人正式成為姨娘也指日可待了。襲人的人物形象正是影射寶釵的人物形象,而影射黛玉人物形象的晴雯,因為身邊有一個“告密者”,正危機四伏。


四、焦點輻射

金釧兒事件後,又發現了繡春囊,這又觸動了王夫人的心病,下令抄檢大觀園,結果查出了迎春丫環司棋與表弟潘又安自由戀愛的證物,司棋被攆,最終與潘又安雙雙殉情而死。王夫人還不放心,親自到怡紅院把長得眉目象黛玉的晴雯、芳官和“與寶玉同日生日”的四兒一併攆走,導致最終晴雯含冤病死。追求自由戀愛的司棋、晴雯,在封建勢力面前,只能以死反抗、至死不渝。抄檢大觀園輻射出賈府抄家、封建家族大廈傾覆的危機。晴雯病死也輻射出黛玉之死的結局。

金釧兒事件所起的作用,並非安排毀寶玉形象的劇情,而是連結了影響故事結局的重要人物王夫人,她既是賈府靠山貴妃元春的母親,也是主宰寶玉婚姻“父母之命”的決定人物,支持“金玉良緣”的當權派,其獨斷專橫、冷酷無情、任人唯親的性格特點由始至終影響和決定著眾多紅樓女子的命運。


方哲健康生活



金釧兒是賈寶玉母親王夫人的丫頭,伏侍了王夫人十來年,平日裡做事兢兢業業,極有分寸,深得王夫人喜好。王夫人本來心宅仁慈,善待下人,也因那日一時心迷,發起性子來,扇了下人金釧兒的耳光,並斥責喚她母親白老媳婦領了下去。


賈府的下人好像都以在賈府做事為榮,極不願意離開,即使到了婚嫁年齡也不例外。襲人就是不讓她家裡人贖回去,就是不用銀子的“領走”,放她出去,她也不肯走的。

也難怪,一大群的丫頭婆子熱熱鬧鬧慣了,不愁吃不愁穿,雖然乾的是服侍人的活兒,但主子善良,並不把下人當狗使喚,丫頭婆子個個生活無憂,不願意離開賈府純屬正常,何況她們也沒有身為“下等人”可悲可嘆的意識。



在那個社會里,只要能吃飽肚子已然不錯了,況且,離開了賈府,就少了依附,丫頭們自小生活在那裡,出去之後幹什麼去,還不得不失業,下場會更難堪!金釧兒又是被趕了出來的,更加沒有了面子。一時性急,便投井自殺了。




寶玉輕輕走了過去,逗醒了金釧兒。金釧兒見是他,抿嘴一笑,擺手叫他出去。寶玉天生是個花痴,此時無聊,好不容易逮著個女伴兒,豈肯輕易離開。他偷偷看見王夫人正熟睡,便把荷包裡帶的香雪潤津丹掏了出來,送到金釧兒口裡。寶玉上來便拉著金釧兒的手說:“我明日和太太討你,咱們在一處罷。”金釧兒不答。寶玉又道:“不然,尋太太醒了我就討。”金釧兒睜開眼,將寶玉一推,笑道:“你忙什麼!金簪子掉進井裡頭,有你的只是有你的。這句話語難道也不明白?我倒告訴你個巧宗兒,你往東小院子裡拿環哥兒同彩雲去。”寶玉笑道:“憑他怎麼去罷了,我只守著你。”

此時候,王夫人醒來了(也許王夫人壓根就沒有睡熟過),聽到這些話兒,照著金釧兒臉上就摔“嘴巴子”,指著罵道:“下作小娼婦,好好的爺們都叫你教壞了。”寶玉見王夫人起來,早一溜煙去了。




突然在想,金釧兒、玉釧兒這兩姐妹,正和金玉二字,會不會是暗示金玉良緣呢?如今金沒了,只剩玉,不是在說寶釵、寶玉不會長久嗎?

覺得白金釧和薛寶釵名字正好一對,她應該是寶釵的一個分身。



雖然金釧死的早,但這個人物還是給我留下很身的印象。特別是那句“金簪兒掉在井裡頭,有你的只是有你的”。


若單論金釧之死,寶玉負主要責任。

有時會覺得金釧的姿態氣節要比晴雯還高,可惜死在前面,筆墨太少。但也同時佩服曹雪芹,筆墨不多,但是很有特點。



金釧是寶釵的另一個借影。金釧之名正與寶釵相對,由小說交代可知,金釧本姓白,即“白金釧”,正可與“薛寶釵”三字相對。“白”,“雪”之色也,“金”與“寶”均示其貴。“釵”為頭簪,“釧”為手鐲,都是女子首飾之物。



其實,脂硯齋早就看出了這樣一種奇妙的對映關係。金釧一出場,他(她)就批道: 金釧、寶釵互相映射。妙!(甲戌本第7回側批) 我理解也許就是暗示“金玉因緣”成真,因為“金簪子”金釧掉到了井裡頭。所以才有寶釵令一個“金簪子”有你的只有你的,也就是金玉成真。


悅言紅樓


個人覺得這才是當時的社會現實。因為當時封建王朝的老百姓是沒有人權。換句話來說,人是不平等的。這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現在雖然人的貧富差距很大,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很難花點錢就能買一個大活人。對於賈寶玉這樣的富貴公子之家,金釧這樣的丫鬟是不值錢的。賈寶玉不要說對金釧調情,哪怕是強行拉她領略雲雨之事,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王夫人之所以責備金釧是因為她擔心金釧這樣的女子勾引自己的寶貴兒子,把寶玉帶壞了,寶玉行為本身實際上並沒有什麼過錯。換句話來說,金釧的死活對王夫人來說,根本不重要。不要說金釧這樣的丫鬟,連趙姨娘這樣的,就因為是妾,和王夫人地位千差萬別。封建時代的等級不是隨便說說的。

賈寶玉在紅樓夢中形象還算不錯的,對大部分的人也算是有情有義。但是賈寶玉再好,也難以超越當時的時代。畢竟寫書的是曹雪芹,他再偉大,也不可能和現代人一樣。

金釧之死並不損害賈寶玉的形象。因為在當時的社會價值觀就是如此。


歷史是什麼


這是一個好題目。

我們首先要估量一下,在促成金釧之死的過程中,誰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最大。個人的理解,金釧之死,與其說是寶玉害的,莫不如說是王夫人直接“下的手”,寶玉不過是個導火索,而趙姨娘、賈環等在旁邊起到了必不可少、不可忽視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我覺得作者在寫這個情節時,出發點並非是損害寶玉的形象(雖然客觀上給賈寶玉抹上了一點點瑕疵),其真實目的反而是對王夫人冷酷、保守、狹隘、自私——一切能對她兒子帶來她所認為是“負面”影響的人,都該死——的性格的初步刻畫,為後來王夫人攆出並“逼死”(我們姑且把導致死亡的後果就視為“逼死”)晴雯,間接參與“逼死”黛玉……等一系列劊子手、妖魔式、沾滿年輕女孩子鮮血的無恥行為的鋪墊和伏筆。

所以說,我更傾向於把這件事理解為是作者對王夫人的控訴的一個開始和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