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了嗎?

鵬老哈


你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了嗎?看到這個問題不由地想起了我的過往。記得05那年我滿懷希望、興奮不已的走入社會,步入工作崗位,剛開始以為自己只要勤快一點,什麼工作都會輕而易舉完成甚至做到更好。只能說每個人的理想都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從剛開始上班,我每天都在水深火熱中度過,她們忙得熱火朝天,而我卻像一個傻瓜一樣在一邊幹看著,有好幾次面對繁瑣的小事我竟亂了順序,有時感覺更無從下手。面對領導的指責批評,同事的鄙夷嘲笑,我無語的低下了頭,只怪自己平常接觸得太少,好多都是不懂,很多新實踐接受起來也很慢。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宿舍,我總在反覆思考,我到底想要什麼樣的人生?我的理想究竟是什麼?


靜坐常思己過,我明確了自己的人生定位,懂得了自己該以什麼樣的心態和態度去實現夢想。在社會上漂,哪有什麼人是萬能的,我要學會能屈能伸,不自怨自艾,更不怨天尤人,我不笨,我應該奮起直追。生命中總有一段時光,充滿溝溝坎坎,除了堅強面對,我們沒有別的選擇。

14年的艱難奮鬥,如今回想曾經的苦難挫折,已發現自己成熟了好多,遇事再也不慌不忙,解決問題總會舉一反三。家裡工作中都會遇到難題,我也學會了迎刃而解。我要努力活出自我,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餘生只有努力奮鬥,期待新的成功,開啟新的人生;那樣才不枉世間走一遭!




G洋芋蛋蛋


人生短短几十年,

過了一天少一天,

回頭看看身後事,

成了一半敗一半。

這是我對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總結。都說祝你好運,心想事成。可是,現實生活是殘酷的,很多事情都是事與願違。

比如,我不應該過早的結婚要孩子,因為很多事情都因此而耽誤了。再比如,我不該在一個單位死守二十年,改行的人都確定了驕人的成績。

回頭看看,遺憾多多。理想和實際的差別總是越來越大。

後悔已經晚了,抱怨毫無意義。怎麼辦?乘著自己還有思想有精力的時候,做好眼前的事情。不要再給自己留下新的遺憾了。

安排好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從小事做起。不要有太多的空閒時間。因為無事容易生非。

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我覺得現在很充實了。

人不能想的太多,想多了就容易亂。

所以,第一,飲食要正常,第二,保證高質量的睡眠,第三,每天出去活動,第四,對興趣愛好適度保持,第五,和別人交流面帶微笑。

好的心態是生活質量的晴雨表。


伊犁大維心理


沒有,這個真的沒有。

初入社會時正是國家實行改革開放的前期,南下打工的熱潮把我裹挾到了廣東,那時,希望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就好。

工作確實穩定,在一家大型港資企業一做就是十二年,從員工做到了中高層管理,身份提高了,待遇也不錯,但是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依然感覺到落魄,跟自己想要的生活想去甚遠。

於是換了一傢俬企,做職業經理人,待遇幾倍的上漲,日子感覺輕鬆和滋潤,這一做又是十二年。房子有了,車子有了,可還是沒有快樂,因為這期間,無數的人自己創業並風光無限,而自己,再好也只是打工,心理落差始終難以平復,不是嫉妒他人,而是檢討自己,為什麼別人可以,而我一直選擇安逸。

人過中年,才選擇改變,放棄原先別人羨慕的穩定,出來自己做貿易,終於是自己做老闆了,但是,跨界的工作,充滿未知,想輕鬆,並不容易。

所以人生一直都在努力打拼和不斷折騰中,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能是一種奢侈的願望。


鄉里鄉親那些事兒


沒有。

小時候,家在農村,看著父母整天辛苦,看著無數農村人無比艱苦的生活,便幻想長大了,自己能改變這一切。

可真長大了,只能無奈地出來打工,到處輾轉,遭受過很多艱難和歧視。發現書本上說的,在實踐中往往都是相反的。

社會上很少公理和正義,更沒有真正的平等。人們可以指鹿為馬,可以任人唯親,可以唯財是圖,可以世襲富貴。

所以,我至今無法改變父輩的艱辛,愧對著父母一直的愛護。而且自己也在艱辛中苟且,更在苟且中痛苦著自己的良心。





龍騰鳳祥123456


如果你想要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那就要對不想見到的選擇視而不見很多時候我們跟不想見到的人或事,總是會下意識的想著逃離其中,但是事實很少有人嘗試著去做出一些改變,一味地抱怨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其實在我們能力還不夠時,應該選擇視而不見,不要把他們以及事情太多佔據我們的內心空間,那樣我們或許會更加專注地去做有意義的事情。提升自己的眼光,很多時候人生總是會有太多無奈,總想著把生活過好,把工作做好,但自己由於目光短淺,格局不高,導致有些事情總是沒辦法真正做到讓自己滿意,從一開始我們就要有高眼光的標準,那樣的我們才能更好地去奮戰自己想要的人生。不要太過在乎那些容易失去的東西,珍惜那些讓自己覺得特別美好的事物,如果是不屬於自己的,那麼就趁早放手,省得自己陷入其無盡的痛苦之中,真正屬於自己的,才是我們最應該去珍惜的,也才是我們最應該好好奮鬥的,人生中有太多東西是我們應該放棄的,那些過多在乎的投入只會讓我們變得更加失落。不見得一定非要合群,合群意味著將不再有獨立時間,而這個時代大家的時間都變成碎片化時間,如果還一味地合群,那麼只會讓自己的時間變得更少,而自己的人生節奏將變得不可控,敢於去說出不,因為我們永遠要記得人生總歸是要有獨處時光的。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不要過度跟他人比較自己的生活工作節奏,陷入他人的攀比節奏中,我們只會過得越來越糟,從現在開始,制定當前想要的目標,然後選出能通過一段時間達成的,然後好好付出時間和精力去奮鬥,加油,從現實開始行動起來。


黑了的小白


我沒活成別人家的孩子,我只活成了我自己!


01

在很多個黑暗陰沉的日子裡,當我與父母存在分歧的時候,當我不能讓他們滿意的時候,我就暗暗在心底堅定地、一遍又一遍地、反覆告訴自己:我不必活成別人家的孩子,她們是她們,我是我,我只需要活成我自己想要的樣子就可以了。

這樣的信念,撐著我熬過一個又一個迷茫、彷徨、不被理解的日子。

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學,再到如今獨立生活,我也懵懂過,無知過,幼稚過,甚至愚蠢過。

曾經,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要什麼,但是,我卻一直清楚的知道我不要什麼。

我寧可孤獨地失去,也不願違心迎合。

02


“別人家的孩子”這個詞,是什麼時候闖進我的生命裡呢?是小學的時候。

對於讀書的小孩子而言,學習成績好,就很容易成為“別人家的孩子”。而我,一直都是作為“別人家的孩子”,出現在別人父母的口中,因為在同齡人中,我成績最好啊。

我童年的前半段,從來不存在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因為我就是“別人家的孩子”。但是後來,一切都不一樣了。

大概小學五六年級時,我媽開始說我做家務沒有隔壁小瑤做的好:“你看人家小瑤都能把地掃的乾乾淨淨,你怎麼掃的地總是跟沒掃一樣?”

初中時,我媽的說法加了新的一條:“你看人家小瑤都能幫她媽洗一大堆衣服,你這孩子除了學習好,其它一竅不通啊!”

這些話聽多了,我也會不開心。雖然不敢頂嘴,但心裡會賭氣:

“我學習成績甩她十幾條街,我能考第一名,她能嗎?”

03


中考前夕,我拿到2個高中的保送名額,在我們那裡是排名第2和第3的高中,但父母希望我能去讀最好的高中。

OK,那我就去參加最好高中的提前錄取考試唄,後來成功通過了。我以為我媽會滿意,我以為我可以過一個輕鬆的暑假了,然而並沒有。

整個暑假,我媽都在陸續給我灌輸“你看人家小瑤都會給她媽媽做一大桌飯菜了,你這孩子整天就只會熬粥、切個菜”。我就不甘心,心想:“我倒是想炒菜來著,可你不是嫌我炒的味道不好吃嘛!”

過幾天,我媽半開玩笑的跟我說:“你這簡直是十指不沾楊春水啊,以後怎麼過日子啊?”我一下子就較真了:“我以後會請保姆的,想吃什麼做什麼。”

我媽懟我:“你大學畢業能賺幾個錢?你請了保姆你喝西北風嗎?”我繼續較真:“我可以下館子,去外面吃。我以後會賺很多錢的,我總會請得起保姆的。”

我媽只當小孩子講的笑話聽,我卻認真立定心志:“我才不要整天圍著廚房買菜,做飯,洗碗呢。我一定會拼命工作,過另一種人生的。”

04


到了高中,“別人家的孩子”又多了一個,我家對面的小萌。

我媽跟我說:“你看人家小萌多靦腆,說話輕聲細語,慢條斯理的,坐著、站著、走路就是一個女孩子。你這整天坐沒坐相、站沒站相,走路帶風,跟個男孩子一樣。”

從此,我整個高中都斷斷續續聽到這種“來自我媽的教導”:成績是要力爭上游,但言行舉止也要調教,否則以後嫁不出去的。


當年我還不夠伶牙俐齒啊,女漢子、女攻,大女主,女王這些詞還都還沒有滲透到我的生活裡,我就默默的聽著“來自我媽的教導”。我承認,每次當我媽說我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好,對我而言,那是一種莫名的失落感。

就好像我生長在一片向日葵花田,自己美美地朝著太陽,花瓣盡開,孩子們跑進這個花田,一起和向日葵們照相。

正當向日葵很開心地享受著陽光和孩子們的笑聲時,其中一個孩子突然說:“隔壁有一朵玫瑰花,比你們長得好看”。

很久後我才明白,每個生命都有它獨特的紋理,或深沉厚重,或天真爛漫,都因歲月的雕琢和經歷的打磨而蘊藏深意。不存在一條比另一條更美麗的紋理,也沒有一顆比另一顆更高貴的靈魂。

如今經歷了生活的淬鍊,我才知道:我不是要做一顆隨便被豬拱了的白菜,而是要成為一綻放著的鏗鏘玫瑰。

05


回想上一次被“別人家的孩子”攻擊,是一個高中小夥伴考上北大研究生的時候。

那時候的我,正處在2年的“間隔年”,我才只走完其中四分之一的路而已,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信心的腳蹤,我自己都不知自己未來如何。

那天晚上,我媽突然電話打過來,告訴我別人考上北大研究生了,問我最近在做什麼,問我到底要不要考研,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話越說越急,語氣越發咄咄逼人。

起初我還在努力解釋著,幫她平復情緒,可是我越解釋,她反而越生氣,我都不知道怎樣才能讓她心平氣和地與我溝通。那一瞬,覺得很無力。

通話到一半的時候,我突然就開竅了,思路一下子就翻轉了,我放棄了一切的爭辯。她說,我聽著,她生氣,我受著,她兇我,我忍著。

我知道她在氣什麼,我知道她希望我做什麼,可是我也知道:我!不!能!我有我當走的路。如果她發洩了能讓她舒服,那我如她所願。

我媽講的每一個字都在衝擊著我整個人,我能感受到我全人都在發熱,我拼命的持守著我心底的信仰,不讓我媽的話動搖我分毫。

我知道我媽有多看重我,我知道她有多愛我,我知道她為我付出很多,犧牲很多,我知道我虧欠她太多,可也是在那一刻,我清楚的知道了:我這一生,都不可能按照我父母的心意去生活了。

掛了電話,我同伴在洗手間洗衣服,我走過去,不知所措的站在門口,看著她,哇的一聲大哭,話都講不清楚。我斷斷續續的問她:”怎麼辦?我媽好生氣!我媽可能不要我了!“

那晚,夜深人靜時,我心力交瘁:我終究,還是讓我爸媽失望了,而且一生都不得逆轉,不得回頭,再無退路。

自此,我繼續前行在我當走的路上。

06


父母都捨不得孩子吃苦,怕孩子走彎路,急切地想用他們的認知和三觀來指導孩子的人生,幫孩子規避風險。

可惜,他們忽略了,自己的認知不一定就是對的。當父母都不知道什麼對孩子才是最好的選擇的時候,又如何引導孩子走康莊大道呢?

他們也忽略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附屬品,父母想要孩子擁有的人生,不一定就是孩子想要擁有的。

能活成“別人家的孩子”的人生不值得一過,因為你只是複製黏貼了一段人生而已,唯獨沒有尋找到你自己存在於人世間的意義和價值。


如今,我每天努力地生活,認真對待自己的人生,有目標,有方向,過得每一天,都是我想要的。我沒活成別人家的孩子,我只活成了我自己。


若初的星辰大海


我活出自我的精彩人生!從小家教嚴,父親是三十五年工齡的老教師,十六塊錢的工資養活了五個子女,沒有關係,一個孩子都沒能夠接班。都來京當北漂,因為家裡窮我十六歲就不上學來北京打工學技術,上學。以全班第一的成績考取五級汽修證書。在北京從底層一點點幹起,賣過菜,換過啤酒,做過很多小生意。吃過很多苦,熬了二十多年現在在北京開公司,買房買車,娶一個北京本地媳婦生了一個北京娃,不過還是房奴欠銀行二十多萬。繼續努力加油在北京奮鬥!已經活出自我精彩人生了!苦難經歷絕對可以寫本書了!


手機用戶64249266618


活出過,但很遺憾,到了才發現原來不是我想要的。


老老的月光


要什麼都沒有,只有健康


預知昊海


活到了,本人,山溝溝裡的,從小勵志好好學習,爭取以後再大城市定居,07年以654分,靠上南開大學,畢業去了世界五百強,找了個跟我一樣奮鬥女同學,工作幾年,在天津郊區買的房子,買的車,都是貸款,到目前,還欠18萬,17年開車回東北老家,結婚!現在每個月收入,挺好的,偶爾出去旅旅遊吃點東西!!特別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