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衛青死後,漢武帝誅殺了其整個家族?

瀚海說史


漢武帝發洩起怒火來,衛青的家族算什麼,就連自己的妻兒他也不放過。當然漢武帝並沒有誅滅衛青的整個家族,而是給衛青留下了兩個兒子傳宗接代,後來衛青的一部分後代也恢復了爵位。

衛青一生共有3個兒子,分別為長子衛伉、次子衛不疑、三子衛登。公元前127年,衛青奉漢武帝命,率軍十萬出征匈奴,此戰大獲全勝,衛青斬獲匈奴王爵以上十餘人,俘獲匈奴人口一萬五千餘人,牲畜幾百萬。劉徹得知後興奮異常,立刻封賞了衛青,同時還將衛青尚在襁褓中的三個兒子封為了列侯。從此之後衛氏一門顯貴無比,逐漸成長為朝堂上的重要力量。

衛青除了三個兒子之外,還有三個地位顯赫的姐姐,分別是長姐衛君孺,嫁給了宰相公孫賀。二姐衛少兒,生育了冠軍侯霍去病。三姐衛子夫嫁給了漢武帝,並且生育了太子劉據。因此,在朝廷上形成了龐大的勢力,衛氏一門也全部聚集在了太子劉據的麾下。

公元前106年,衛青去世後,很多覬覦太子之位的人都認為劉據失去了最大的靠山,所以開始在漢武帝面前構陷劉據,打擊衛氏勢力。此時的漢武帝可能也認為外戚勢力過大,將來太子劉據登基之後,很可能無法收回權力,所以開始著手打擊衛氏一門。衛青的長子衛伉也因此失去了侯爵,被漢武帝發配邊疆,修築了五年的邊關城池。

公元前92年,新一輪的政治風暴來襲。丞相公孫賀與衛君孺的長子、時任太僕的公孫敬聲,擅自挪用軍費1900萬錢。至於這1900萬錢去了哪裡,史書中並沒有提及。但這件事卻讓公孫敬聲被捕下獄。事後,公孫賀心急如焚,恰好當時長安城中有一名江洋大盜朱世安,累累作案卻逍遙法外,公孫賀向漢武帝請求,以抓捕朱世安將功贖罪,換出自己的兒子公孫敬聲。武帝當時也同意了公孫賀的請求。

很快,公孫賀便抓獲了朱世安,並且將其送到了朝廷司法部門。但朱世安被捕後不僅不悲傷,反而笑著說:“丞相把禍事引到了自己的家中,即將大難臨頭了,終南山的竹子伐盡,也不足以書寫你的罪過。”很快朱世安便爆出了一個驚天的大料,上書漢武帝說:"公孫敬聲與武帝女兒陽石公主私通,且在馳道上埋藏人偶詛咒陛下。”漢武帝晚年對巫蠱之事異常敏感,尤其是權勢日盛的衛氏家族,更是日夜提放,所以便將公孫賀父子二人重新下獄調查。最終公孫賀父子二人都在獄中被殺。

公孫賀父子被殺後,衛氏一門開始受到株連,衛子夫的女兒諸邑公主,衛青的長子衛伉也因為這件事被處死,這就是巫蠱之禍的開端。這件事使得衛氏一門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從此之後一蹶不振,而且太子也失去了所有的外援。於是在幾個月後,與太子劉據有過節的江充誣陷其以巫蠱之術謀害武帝,最終引起了劉據的反抗。而武帝則直接派兵處死了劉據,衛子夫也因此自縊身亡。

縱觀整個事件,衛氏一門,凡是掌握朝廷大權的人全部被處死,但這件事並沒有禍及衛青的次子衛不疑和三子衛登。網上謠傳漢武帝將衛青子嗣全部處死,實際上是大部分人對於《漢書·外戚傳》中“衛氏悉滅”的誤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衛氏一門在朝廷中的勢力被連根剷除。而如果是被誅滅全族的話,漢朝史書一般會採用“族”或“族滅”來表示。

最後說一下,衛青次子衛不疑在巫蠱之禍後便沒有了記載,但衛青的三子衛登一脈在漢宣帝時期復家,還受到了50萬錢的賞賜。後來衛登的孫子還以長安公乘的爵位做了侍郎。西漢末年,王莽當政時期,衛登的四世孫還被賜爵關內侯。以此可見,衛青後人並沒有被滅門。


我是越關


衛青死後15年,朝廷發生巫蠱之禍,衛子夫和太子劉據被殺,衛青長子受到株連。

題主的說法有三個錯誤,首先漢武帝並未想誅滅衛氏家族,只是衛氏家族收到了巫蠱之禍的牽連。其次漢武帝沒有“急著”動手,是在衛青死後15年才發生的。最後,衛青只是長子被牽連殺死,其餘兩個兒子應該沒事。

題主這個問題傾向性很明顯,大約想說衛青因為功勞太大引起漢武帝猜忌?可是衛青在世時候就有意識不養門客,縮小自己的權勢,讓漢武帝安心。

真正讓衛氏家族倒黴的,是發生在衛青死後10多年的巫蠱之禍。這件事最早是在公元前92年農曆冬天,當時一個被追捕的“俠客”朱安世,上書告發大臣公孫賀(衛青的另一個姐夫)之子公孫敬聲(衛青的外甥)與陽石公主私通,埋藏木偶人詛咒漢武帝。於是,公元前91年春正月,公孫賀父子被滅族。同時還牽連陽石公主和皇后衛子夫所生的女兒諸邑公主,以及衛青的長子衛伉全部被殺。

在這以後,“巫術詛咒”成為宮廷鬥爭的大殺器,動不動就檢舉揭發。漢武帝有一天也做夢夢見自己被木頭人毆打,懷疑有人詛咒自己。酷吏江充和衛子夫、太子劉據有仇,趁機大肆搜捕,拷打致死數萬人。最後,他說在太子宮中發掘出了大批木頭人 。劉據害怕被父親殺死,先下手為強捕殺了江充。但這就構成了造反。漢武帝命丞相調兵鎮壓。一場大戰,長安血流成河。皇后衛子夫自殺,太子劉據兵敗逃亡後也自殺。二位皇孫也一同遇害。衛青的姐姐和外甥死於非命。

不過,漢武帝后來查明是江充汙衊太子,很是懊悔,懷念太子。到了漢宣帝、漢成帝以及漢平帝時期,衛青的後人又得到皇帝的詔書,恢復了富貴。


巴山夜雨涮鍋


為什麼衛青立下赫赫戰功,漢武帝卻在他死後還要誅殺衛青家族?

我認為原因有三點:

第一,衛青確實立下赫赫戰功,在衛青生前,漢武帝沒有對衛家下手。衛家出事,也是在衛青去世很多年以後的事了,所以和衛青並沒有太直接的關係。

第二,衛子夫失寵。衛子夫是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后,給漢武帝生了一子三女:戾太子劉據、衛長公主、諸邑公主、石邑公主。隨著兒女們慢慢長大,衛子夫的容顏慢慢變老,漢武帝開始寵幸其他美人。

第三,漢武帝並沒有誅滅衛家九族,只是因為巫蠱之禍,衛青的長子長平侯衛伉受牽連被誅,諸邑公主、陽石公主坐巫蠱之罪處死,衛長公主之子曹宗亦在連坐之內。衛子夫不願受辱,自殺而亡。但衛伉的子嗣以及衛青次子衛不疑與幼子衛登的家族並沒有受牽連。

從以上事實分析,漢武帝並不是象劉邦、朱元璋一樣誅殺功臣之後,而是因為奸臣江充逼反了太子,假造巫蠱之禍。漢武帝是受矇蔽才釀成這場悲劇的。罪在江充。因為並沒有斬絕衛家之後,所以在漢宣帝、漢成帝以及漢平帝時期,衛青的後人以皇帝詔復家。武帝之後,衛子夫的名譽也得到了恢復。

當然,從客觀上,衛家的勢力在衛青時代達到了高峰,大將軍姓衛,皇后姓衛,丞相也姓衛(衛倌)。衛青的後人,包括外甥霍去病在內五人封侯:三個兒子衛伉、衛不疑、衛登,外甥霍去病及霍嬗(霍去病之子)。這麼強大的勢力,一是遭到漢武帝的防範,二是遭到其他大臣的妒嫉與加害。這也是衛青家族遭到陷害的原因。


生生遊戲解說


首先,我要強調的是,漢武帝並沒有誅殺衛青整個家族,衛青的次子和三子並未被漢武帝誅殺。那麼為什麼還是會有人說漢武帝誅殺了衛青的整個家族呢?這是因為除了這兩人,其他人但凡與衛青有嫡親關係的人,幾乎都被漢武帝殺了。究竟為何漢武帝要殺掉他們呢?這就要說到漢朝的“巫蠱之禍”事件了。

公元前92年,一名俠客名叫朱世安公然從皇宮之上飛過,卻無一人能夠抓住他,皇帝大怒誅殺數人。這時恰逢公孫敬聲擅自動用軍費1900萬銀錢(公孫敬聲是衛君孺和公孫賀的兒子,衛君孺則是衛青和衛子夫的姐姐),他因此而入獄。為了能讓兒子出獄,公孫賀主動請命捉拿大俠朱世安,費盡功夫終於將朱世安捉拿歸案。



哪知這時候,朱世安卻說“丞相將要禍及全族了”,緊接著朱世安就揭發了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的事情,還說公孫敬聲在皇帝所經途中埋下了巫蠱娃娃,經過搜查,鐵證如山,最後公孫敬聲和公孫賀都被誅殺獄中。然而事情還未結束,衛子夫的女兒以及衛青長子均被此事牽連而誅殺。如果放在早年,漢武帝對還不會將這件事情牽連在他人身上,可如今是漢武帝晚年時期,本就特別怕死的漢武帝,怎麼能容忍他人用巫蠱之術害自己呢。


衛子夫的兒子劉據在衛青死後背後勢力就被削弱了,如今丞相公孫賀一死,在外人看來,太子劉據的靠山等於倒下了。於是有人開始蠢蠢欲動,屢次陷害太子,甚至還說太子想要用巫蠱之術謀害皇帝。恰好這時漢武帝年老色衰,開始疑神疑鬼,便相信了他人的謀害引得太子造反,最終太子劉據被漢武帝誅殺,衛子夫也因此自縊而亡。

就算巫蠱之禍沒有發生,我認為漢武帝還是會找時機去除衛青家族勢力。畢竟衛青家族幾乎掌握了半個朝廷的勢力,太子恰好又是衛子夫所出,前朝出現外戚干政的例子太多,漢武帝心中肯定是有忌諱的,肯定也是想要將衛家連根拔起的,而巫蠱之禍就給了漢武帝這個機會。


以史正衣冠


漢武帝誅滅衛青家族,根本原因是其寵信法家思想。



其一、韓非子認為,國君立太子後,太子和王后便希望國君早死,非愛非憎。利在君之死,利君死者眾,則人主危。

也就是說,除了太子外。皇后衛子夫也希望劉徹早死。衛青整個家族都希望劉徹早死。所以,劉徹重用法家酷吏杜周、江充,假借巫蠱之禍,屠戮皇族,包括衛氏滿門。

劉徹也知道太子和衛子夫不信巫蠱。但劉徹認為,不用巫蠱詛咒我。照樣用其他方法詛咒我死。

漢武帝唯一信巫蠱的兒子劉胥,卻活了下來。因為依據法家思想。劉胥最不想讓皇帝死,皇帝一死,太子即位,他就沒戲了。

其二、還是法家思想。

韓非有曰:大臣太重,必易主位。功高震主者,必誅。

韓非又稱:主握度量,所以操生殺之柄。那殺誰?

且看韓非之言:近愛必誅。刑不避大夫。即首先是國君的骨肉至親,其次才是大臣。

基於以上原因,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張湯、杜周、江充,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盡。其中,大將軍衛青和皇后衛子夫家族,是重點屠戮對象。

此外,衛子夫所生的長公主,是漢武帝最最最最寵愛的女兒。依據法家思想,長公主是太子的親姐姐,她也希望皇帝早死。於是,長公主被腰斬,駙馬全家被滅族。


楊朱學派


如果當時不採取行動,可能西漢真的要改姓衛了。

漢武帝劉徹雖然脾氣大了些,甚至可以說是暴虐了些,但是起碼的智力水平還是有的,而且在解決外戚專權的隱患後,能夠及時禍水東引,嫁禍朝臣,發罪己詔,行雲流水的一套拳法打完,政治隱患已經消滅殆盡,這也忒流暢了些。

至於巫蠱之術,恐怕也只是忿恨這種術法的惡毒用心,雖然古人信奉鬼神者眾,但咒之必死,百試百靈,那是任誰都不會相信的,尤其是劉徹,作為君主,他很清楚,從古至今,妄想謀朝篡位的人多了,都用這招······有史以來的皇帝怕是基本都活不過登基兩年,那還興兵打仗幹什麼,用10萬士卒天天演練咒殺不就得了。

所以說歸根結底,衛青外戚勢力被滅的根本原因是劉徹發現衛青一族的勢力已經太大,且愈發不受控制了,衛青的戰功赫赫,有目共睹,一時之間,不單外虜膽寒,朝臣也是避其光芒,功高蓋主,外戚已經滲入朝堂頗深。

劉徹的擔憂不無道理,以史為鑑,漢代從建國起就有外戚干政情況發生。比如呂后,對皇權造成了極大的威脅。而漢武帝這種暴脾氣的皇帝,滅殺衛氏在朝中的勢力,限制外戚權力、加強皇權的手段由可選項變成了必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時衛氏一族的權柄大到什麼程度呢,衛家又出了五位侯爺,不單重要軍職,連丞相都是衛家“嫡系”,這種文武雙全可當真不妙,必定會讓君王忌憚,一股勢力幾乎已經到了能夠尾大不掉僭越皇權的程度,那無論用什麼方法都要“除惡務盡”。

衛青已死,衛子夫人老色衰,而漢武帝身邊則美女如雲,輪番寵幸,所以那時候劉徹已經不待見衛皇后了,衛家沒了最大的靠山。某些臣子,就想方設法扳倒太子劉據,從而“製造”了巫蠱案,劉徹稱身體不適,據他人說竟然和巫術有關,就命大臣江充撤查,這也就給了江充勢力扳倒太子的機會。

江充便讓同黨造謠說宮中有蠱氣,所以皇帝的病就好不了,於是劉徹就讓江充在宮中找蠱,這又給了江充等人栽贓太子創造了條件,最終······太子宮中搜出木偶人,有口難辨。

劉據假傳聖旨逮捕江充等人下獄。漏網之魚逃脫上報,謊稱太子造反,劉徹遂派劉屈髦誅殺叛逆,於是乎這父子倆就打起來了,雙方會戰,太子兵敗東逃,後自縊而死。衛子夫也自盡了。

劉徹擔驚受怕,滅衛氏外戚勢力後,說妻離子散不為過吧,最後我們的劉病己同學還是“草根逆襲”當上了皇帝,猜測劉病己能夠平平安安恐怕也有劉徹的功勞,如果真是劉據一路把皇位傳下來,劉病己恐怕還真會被外戚禍害了。


古今通史


衛青是西漢漢武帝時期大司馬大將軍,是當時掌握軍權最厲害的人物,也是漢武帝最喜歡的人物。漢武帝能夠打敗匈奴,其中衛青可以說是真正決策的元帥,帶領著廣大的漢族將士和匈奴決一死戰,並且取得了勝利。



衛青的家族過於龐大,漢武帝感到了威脅必須要削弱他,更何況衛青的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漢武帝給的,他死後漢武帝收回也是應該的。

衛青本來是一個家奴,是平陽公主養的,而平陽公主是漢武帝的姐姐。這姐弟兩個人是非常的和好,漢武帝在皇宮裡呆悶了,就喜歡到他姐姐這裡去玩,漢武帝當時娶了自己從小定下了婚姻的阿嬌,但是阿嬌脾氣非常暴躁,經常和漢武帝吵架,最後漢武帝逃了出來,在姐姐這裡享了福,得到了衛子夫。

後來衛子夫有了生育,漢武帝把他帶入了皇宮,讓他成為了自己的妃子,在慢慢的衛子夫當上了皇后,而衛青的話也被漢武帝帶到了皇宮,成為了自己的侍衛。漢武帝非常喜歡這一個年輕人,和自己年紀是一樣大的,同時是具有志氣。


漢武帝當時要對匈奴展開決戰,而衛青是他的首要人選,經過了這麼多長時間的考慮,衛青是再合適不過的,這個不僅是因為他們之間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衛青的確是有能力。

衛青的首次出征就奇襲了龍城,打敗了匈奴,在漢初的時候漢高祖都被匈奴搞得要死,都認為匈奴是不可以打敗的,所以就造成了這幾十年來的和親。衛星在之後一站兩站,通過補補蠶食,最終是將匈奴趕出了核桃平原,並且是和他的侄子霍去病重創了匈奴,使匈奴使勁的逃竄。



在匈奴被重創之後,衛青也死了,現在的衛星家族是非常龐大的,所以漢武帝必須要削弱他。

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衛子夫和皇太子也已經死了,衛青的家族是更加具有威脅。

當時的漢武帝因為崇尚迷信,在巫蠱之禍之中,他認為太子想要謀逆,所以就和太子展開了決戰,最終是導致太子自己以及是皇后自殺,漢武帝也懷疑他們的家族也有這樣的心思,就這樣迅速的使衛青的家族衰弱了起來。



雖然最後的是漢武帝發現自己原來是被小人受欺騙了,但是也沒有承認自己錯誤,幸好的是沒有對衛青的家族趕盡殺絕,還是留下了後代,到了後面漢宣帝的時候,就為他們平反了。


汪公說


其實,在衛青還活著的時候,漢武帝就開始打擊衛青後人了。

一開始,衛青是得到漢武帝極大寵愛的。衛青打了大勝仗,還沒有班師回朝,漢武帝就高興地把衛青的三個未成年的兒子封為侯。

要知道,當年劉邦曾和大臣們立過“白馬之盟”,指出,如果一個人不是劉姓,就不能封王。如果一個人沒有戰功,就不能封侯。衛青的三個兒子,不但沒有任何戰功,而且還沒有成年,漢武帝竟然就把他們封為侯,同時,每個人都是食邑1300戶。

(衛青劇照)

衛青是個明白人,知道漢武帝封他三個未成年的兒子為侯,對他的兒子們並不是一件好事。於是一回來,他就推辭。說他的兒子們無功,不能封侯。但是漢武帝不聽,一定要封。

不過,沒過多久,漢武帝都開始打擊衛青的兒子們了。

當然了,功臣的後代,很容易就養成紈絝子弟的作風,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官二代”。“官二代”行為不檢點,作風浮浪,受到皇帝的懲罰,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衛青的兒子們所受到的處罰,似乎並不是“官二代”的那些作為。

在衛青的兒子們被封侯第八年的時候,漢武帝就以“矯制不害”的罪名。削奪了衛青大兒子衛伉的侯爵。

“矯制”就是假傳聖旨,“不害”就是沒有造成什麼危害。那麼,衛伉究竟假傳了什麼聖旨?假傳聖旨本來是大害,怎麼會沒有造成危害呢?因此,這個罪名實際上是非常可疑的。更為可疑的是,史書上並沒有給出理由。既然是“矯制”之罪,為什麼卻不給出個理由呢?因此這就很讓人不理解了。更有可能是這個罪不值一說,要是說出來的話,讓大家看明白了,對漢武帝的形象有損害

除了衛伉外,衛青的兩個兒子衛登和衛不疑在衛青活著的時候,也遭到了打擊。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奪了衛登和衛不疑的侯爵。

削奪衛登和衛不疑的理由,是“酎金不如法”,也就是說,獻給朝廷的“酎金”,成色不足。

(漢武帝劇照)

如果說漢武帝打擊衛伉,有些讓人不明所以的話,他打擊衛不疑和衛登,就明顯是一種故意找茬了。

那麼,漢武帝為什麼要故意找茬打擊衛青的兒子們呢?

我們知道,皇帝如果忌憚某個大臣,一般是這個大臣居功自傲。但是衛青恰恰相反,他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從不居功自傲。漢武帝封衛青的三個兒子為侯,而衛青加以拒絕,就是證明。

除此之外,衛青有一次得到了漢武帝一千的賜金,衛青當即把五百金贈送給了漢武帝最寵愛的王夫人。五百金是小事,但是這個行動,表明了衛青在討好王夫人,也以此討好漢武帝,這就是衛青不做大的證明。

另外,衛青也從來不“養士”。當時的“養士”之風很盛行,這是從戰國末期傳下來的一個傳統。但是,當社會發展到漢朝這樣一個大統一的朝代,依然還要“養士”的話,就很有嫌疑了。衛青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再加上他位高權重,因此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養士”。

可以說,一直到衛青去世,他都沒有犯過什麼錯誤,也沒遭到漢武帝的打擊。這在漢武帝的手下,是相當不容易的。

(霍去病劇照)

那麼,既然衛青那麼謹小慎微,為什麼漢武帝在衛青活著的時候,就親自把他封給衛青兒子們的爵位給奪去了呢?

這實際上就是漢武帝的一種“馭臣之術”。他要對大臣隨時保持一種高壓的態勢,讓大臣任何時候,都不敢有非分之想。漢武帝任用過很多宰相,這些宰相都基本上都無一善終,就是一個證明。

畢竟衛青對於漢武帝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要打擊匈奴,還只能靠衛青,以及衛青的侄兒霍去病。漢武帝雖然忌憚衛青,卻不敢把他給拿下。所以只能採用這樣的辦法,不斷地對衛青進行敲打。

當衛青已經去世後,漢武帝對衛青家族就不客氣了。尤其是在後來“巫蠱事件”發生後,衛青家族遭到了重大打擊。《漢書》上說,“衛氏悉滅”。對這句話,後人有兩種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在“巫蠱之禍”中,衛青家族被漢武帝悉數殺光。有人認為說的是“巫蠱之禍”後,衛青家族的勢力全沒有了。但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都說明了漢武帝對衛青後人,給予了沉重的打擊。


張生全精彩歷史


衛青戰功赫赫?衛青斬獲幾個匈奴就成了大將軍?才幾千人而已!典型的裙帶關係上位!

奇襲右賢王是李蔡這一路立功,衛青這一路無功,然而部隊尚未返回,漢武帝派人半路上授予衛青大將軍,生米煮成熟飯。

漢武帝這麼做,無非是愛屋及烏。可是衛青真的以為自己有多厲害,定襄之戰武帝讓李廣給衛青壓陣,衛青就是不用,結果損失士馬十幾萬。

霍去病卻嶄露頭角,然後衛青被擱置,衛青還不服氣,漠北之戰要和霍去病較個高低,讓霍去病先選大將精兵,沒想到霍去病硬氣的很,只要5萬騎兵,一個將軍都不要,牛。憑著李敢等一眾校尉領兵,把十萬匈奴主力打成渣。衛青卻幾十萬大軍被單于三萬戲弄,損失士馬十幾萬,弱爆了!不用李廣,還逼死李廣,武帝表面不說,心中氣惱,李敢也被超火箭速度提拔為郎中令,提升速度超過霍去病衛青。這也是對衛青的一種責備。

接下來發生的事讓武帝忍無可忍,丞相李蔡莫須有的罪名自殺,李敢被霍去病背後暗箭射殺,殺了生死兄弟,又知道殺錯了,以霍去病的內向性格,抑鬱而死概率很大。

短短時間失去4大神將,武帝怎麼會給衛家好臉色,從衛青兒子的侯爵被擼去開始,衛家的結局已經註定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衛青和漢武帝之間是沒有什麼大的矛盾的,所以,漢武帝也沒有必要誅殺衛青的衛氏家族。更不會在衛青死後誅殺衛氏家族。

要知道漢武帝是出了名的愛殺人,他在任的時期用了十幾任宰相。但是,一多半的宰相都是被他給殺了的。

所以,依照漢武帝的性格,他是沒有必要在衛青死後對他們的家人進行屠殺的。

但是,事實上漢武帝確實是在衛青死後殺了衛氏家族。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說實話這次漢武帝誅殺衛氏家族,和衛青的關係不大。因為這次漢武帝殺的人,都涉入到了巫蠱之禍當中。

可以說在漢武帝朝不管是誰,只要涉及到巫蠱之禍當中,就沒有能活的,不官是誰只要和巫蠱沾邊,漢武帝就會把他們全部給除掉。

既然這個巫蠱這麼恐怖,那麼什麼才是巫蠱呢?

巫蠱就是一種封建迷信,類似於扎一個小人,然後痛恨誰就在小人上寫下他的名字,日夜詛咒他,這個被詛咒的人,就不會有好下場,就會得病。或者不得好死。

漢武帝晚年的時候,身體一直不好,所以,他就覺得有人詛咒他。

因此,他也比較重視巫蠱之禍。

畢竟,誰的命都沒有自己的值錢。

但是,巫蠱這玩意又不好找證據,若是辦案的人員說誰涉入到了巫蠱之禍當中,可以說誰就被寫在了死亡名單上。

衛家的人,基本上就是這樣被殺了的。

這件事的起因是有一個叫朱安石的大盜被抓,他是被宰相公孫賀逮捕的。因為要打擊報復公孫賀,所以,他就把公孫賀的妻子搞巫蠱的事情,給捅了出來。

公孫賀的妻子,就是漢武帝皇后衛子夫的姐姐,也就是說,這是一場涉及到皇族犯罪的事情。

漢武帝就把這個事情,交給了酷吏江充來處理。

正是江充把巫蠱事件給擴大化了,他因為給太子劉據有過節。所以,他想把劉據也給拉入到巫蠱之禍當中。

最終,這場災難涉及了三萬餘人。三萬餘人,全部被殺了。

其中這三萬人,就包括宰相公孫賀的的一家人,衛青的長子衛伉,衛子夫和漢武帝的兩個女兒,再加上太子劉據,也就是衛子夫的兒子,這些人全部都在這場災難當中死去。

太子劉據被殺之後,衛子夫也被漢武帝給罷免了皇后,因為她覺得這是平生最大的恥辱,所以,他也自殺了。

似乎看上去,有很多姓衛的人被殺,是針對衛青來的。

但是這場災難的來臨,是和衛青沒有任何關係的。衛青總共有三個兒子,只是衛伉在這場災難中被殺了。

其他人的死,和年老昏庸的漢武帝有關。

不過漢武帝在後來,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還建了一個思子臺,來悼念他的太子劉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