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胃鏡活檢見異型細胞,一定就是胃癌嗎?

艾去醬


不一定是。

經常會看到胃鏡活檢報告,黏膜可見少許異型細胞。首先來說,這不是正常的現象。既然是異型,就說明和正常的胃黏膜上皮細胞有變化。只是變化的程度不同。

胃粘膜上皮的異型增生是指胃粘膜上皮細胞在各種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偏離正常分化,在細胞的形態結構甚至功能上出現了改變。上皮細胞的異型增生不同於單純性增生及腫瘤性生長。單純性細胞增生只有細胞的過度生長,但沒有結構上的改變;腫瘤性生長則為細胞的不受控制的自主性生長,同時伴有細胞的結構上明顯的異型性。上皮細胞的異型增生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交界性病變。

根據胃黏膜上皮細胞的異型程度,分為輕度、中度、重度異型增生。

(1)輕度異型增生:輕度異型增生是胃粘膜對各種刺激因素的增殖性反應,比如常出現於潰瘍,糜爛性胃炎的情況。大多屬可逆性範疇,在口服抑制胃酸藥物和胃黏膜保護劑後,甚至不吃藥改善飲食後,會自行恢復。

(2)中度異型增生:胃黏膜上皮細胞的中度異型增生,一般來說細胞異型性比較明顯,常見有於慢性萎縮性胃炎、腺瘤性息肉。雖然有的病例在經過治療後是可逆的,或長期保持原狀,但是也有部分患者會進行性加重,最終會有癌變的風險。

(3)重度異型增生:有時會認為就是原位癌,與粘膜內高分化癌不易鑑別。這種情況主要見於胃癌灶周圍黏膜或者腺瘤樣息肉,繼續發展會成為浸潤性癌。如果病理確診是重度異型增生,建議內鏡下切除。


【張成海醫生】所有文章均為原創,追求真實、客觀,普及健康知識,歡迎關注和轉發,持續提供有用的醫療健康(腫瘤防治)科普和腫瘤科工作內容。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很多胃部不適的患者在做完胃鏡活檢以後,活檢報告單上有:少量細胞輕度異型性增生或者大量細胞重度異型性增生。

胃鏡活檢發現胃部有慢性炎症局灶,可見異型增生細胞,這種情況臨床上很常見,最重要的是分辨輕度的,還是中度重度的。

如果是輕中度的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最好定期三個月做一次胃鏡複查。

如果是重度細胞異型增生,很大程度上就是“癌前病變”。





漢偉友醫


作為一個胃鏡醫生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如果胃鏡醫生活檢胃粘膜組織病理報告出看見異型增生的細胞。一般來說還是建議好好保養短期內複查一下胃鏡再活檢一次,最好複查精查放大胃鏡,因為在放大胃鏡下可以更精準的活檢胃粘膜,這樣檢查的結果也更準確。

因為異型增生細胞就是不正常的細胞,異性增生有分為輕度異型增生、中度異型增生還有重度異性增生。輕度異性增生有可能是炎症、輻射等導致細胞輕度發育異常導致。如果是重度異性增生就說明說細胞已經像噁心腫瘤細胞改變的傾向了,如果病理顯微鏡下看到大量重度異性增生的細胞那基本就可以考慮是癌症了。如果只是見到幾個異性細胞,要麼病理活檢夾取的胃粘膜組織不夠多,要麼就是細胞要炎症損傷修復過程出現個別異性的細胞,不一定都是癌症。癌症組織是由幾萬甚至上百萬個細胞堆積起來的,如果顯微鏡下看到一整團癌細胞,也就是看到癌巢,癌症的老巢,那就可以肯定診斷。

但不管怎樣,最好1-3個月左右複查一下胃鏡重新活檢會比較明確一點。具體複查時間最好要聽胃鏡醫生的。因為胃鏡醫生他親眼看過你的胃,對你的胃粘膜改變情況相對比較瞭解,複查的時候心中也比較有數。

最後回到題主給出的問題:胃鏡活檢如果檢查出異性細胞,不一定都是癌症,但最好要複查一下才比較放心。


消化內科葉醫生


胃鏡檢查越來越多,不少胃鏡檢查報告會寫到“可見異型細胞”,病人一看懵圈,“異”就是不正常,這種不正常會不會是癌?在門診經常會遇到病人諮詢我“醫生,我這個是不是很嚴重,會不會變成胃癌?”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胃鏡活檢見到異型細胞,不一定就是胃癌!

異型細胞,顧名思義,就是顯微鏡下見到形態異常的細胞,但不好界定是不是癌?一般來說,鏡子下可見的異型細胞大致有以下幾種?①可見形態異常細胞,但組織量不夠,從細胞異型性上很難判斷是不是腫瘤性改變,可根據情況必要時重新胃鏡檢查,重新活檢,並進一步明確診斷。②可見形態異常細胞,但胃粘膜糜爛和炎性改變很明顯,是腫瘤性病變還是非腫瘤性病變很難區分,這種情況病人多合併HP陽性,就是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臨床可考慮消炎殺菌治療後,重新活檢,並進行隨訪、觀察。第三,可見形態異常細胞,但組織擠壓和損傷明顯,是腫瘤性病變?還是非腫瘤性病變?病理醫師無法確定,可結合免疫組化做出判斷,不行的話,也需要再做一次胃鏡,或者叮囑患者再過一段時間來做檢查。

因此,對於胃鏡檢查見到異型細胞,不必惶惶不可終日。應該和你的醫師溝通,看需不要進一步治療,需不需要再次胃鏡檢查,尤其是合併HP感染者,多數輕度異型性細胞考慮為反應性所致,可以先根除HP,服用一段時間的胃粘膜修復藥物,然後再複查胃鏡,多數情況下異型細胞可以消失!!

腫瘤何大夫


不一定就是胃癌,活檢都沒確定是否是胃癌的話,那麼只能是觀察病情情況後期在做檢查確診。


東大肛腸陳年秀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