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光伏企業一季度業績憂多喜少 國內市場陷入停滯

眨眼間,2019年已經來到四月份,一季度也宣告結束,又到了企業宣佈一季度業績的時候。經歷了2018年的大震動之後,光伏企業去年的年報可謂是“哀鴻遍野”。那2019年情況有沒有改變呢?

目前一季度剛剛結束,公佈業績的企業並不多,但是從公佈業績的企業來看,獲得增長的企業相對較少,多數企業仍然處於業績下滑的困境中。可見2019年的光伏市場並不如預期的那樣回暖。

憂多喜少

光伏設備方面,多晶硅鑄錠爐等光伏裝備產品的精功科技一季度預虧2000萬元至2800萬元,虧損原因是主導產品太陽能多晶硅鑄錠爐等光伏裝備市場需求趨緩,銷售處於低迷期,從而影響公司總體經營業績。

另一家光伏設備企業捷佳偉創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比上年同期增長15.65%-35.21%,預計盈利8,673.35萬元–10,140.69萬元。捷佳偉創表示,報告期內,整體銷售穩步提升,預計2019年第一季度銷售收入及淨利潤持續增長。

光伏玻璃方面,的中航三鑫在出售連續虧損的子公司股權後,經營情況仍未能獲得實質性的好轉,預計一季度虧損2000萬元至4000萬元之間。針對虧損持續擴大,中航三鑫解釋稱,公司光伏業務去年一季度盈利情況較好,而今年一季度受光伏“531”政策影響,光伏產品產銷量下降,經營虧損導致一季度業績變動。

作為國內首家研發和生產應用納米材料在大面積光伏玻璃上鍍制減反射膜的企業,亞瑪頓也遭遇了虧損,預計2019年度第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2000萬元-3500萬元,上年同期盈利746.03萬元。

針對虧損亞瑪頓表示,一季度由於受春節假期運輸車輛停運,原材料無法運送到公司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產能利用率不足,產銷量大幅下降,固定成本分攤較高,因此造成經營虧損。

光伏大企業中利集團預計2019年一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8239.09萬元-9982.71萬元,而上年同期則盈利2185.96萬元,同比由盈轉虧。

此外還有涉及光伏業務的比亞迪預計光伏業務於第1季度仍有較大虧損;兆新股份預計2019年1-3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935.36萬至-2009.17萬;

當然,除了以上出現虧損的企業,也有不少仍然盈利甚至出現業績增長的亮眼企業。

組件、電池廠商中來股份預計2019年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0.23-0.27億元,同增3.13%-21.07%,其中非經常性損益對淨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700萬元。

恆星科技實現淨利潤1445.18至1613.22萬元,同比增長330%至380%,該企業雖然光伏板塊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但公司金屬製品板塊經營業績有所上升。

光伏逆變器巨頭陽光電源雖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預計比上年同期下降約26%~11%,但是依然保持盈利,預計盈利約:15000萬元~18000萬元。關於業績變動,陽光電源稱,由於國內光伏新政未落地,新增光伏併網量同比下降較大,公司國內業務受到一定影響。

組件廠商協鑫集成預計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0萬元-5,000萬元,相比去年同期,實現扭虧為盈。

電池片產業巨頭通威股份預計2019年一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1.60億元-1.92億元,同比增加50%—60%。

市場靜待光伏政策

由以上可以發現,光伏企業處於虧損的居多,那些仍然在盈利的企業多為產業巨頭。而從近段時間的市場表現來看,一季度海外市場火熱,那些成功將業務拓展到海外市場的企業都有較為良好的發展。

所以上述企業並不能代表全部,起碼那些在海外市場佈局較為深入的企業在一季度賺的盆滿缽滿,只是這些企業尚未公佈業績而已。

而正如逆變器巨頭陽光電源所述,光伏新政一直未落地對市場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一方面,有補貼的項目需要等待政策落地之後才開始申報動工;另一方面,企業對無補貼項目仍處在觀望夾斷,建設積極性不高。兩相結合,國內市場在一季度陷入了停滯。

這樣一來,一季度國內市場的需求幾乎比“531”政策之後的需求還弱,大部分企業在一季度的業績不佳也屬意料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最新消息,2019年的光伏新政將在近期落地,這對國內光伏市場來說是一個好消息。當新政正式落地的時候,國內光伏市場將重新啟動,並有望迎來一波裝機高潮。

更多光伏行業資訊請訪問https://www.solarbe.com/查看

OFweek太陽能光伏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