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3歲喪母、11歲喪父,考上清華又被開除,他29歲不顧妻兒跳江而亡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確實如此,一個經常違背規矩、不走尋常路的人是很難受到命運之神眷顧。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民國才子朱湘,他是清華四子之一,和徐志摩齊名。但是他的一生卻過得十分辛苦。

3歲喪母、11歲喪父,考上清華又被開除,他29歲不顧妻兒跳江而亡

朱湘的父親是一個二品官員,母親也是出生名門的大家閨秀。生長在這種家境下的朱湘按道理應該有一個非常美好的童年,但是卻不然。朱湘三歲的時候母親便去世了,十一歲時父親也去世了,失去雙親的他一下子就成了孤兒,之後他便一直由堂大哥照顧。可能是因為寄養的原因,朱湘的性格非常孤僻,不喜歡和別人一起玩耍,而且還非常敏感,一點點小事他就會聯想到自己。這樣的性格如果是放到現代,可能會有一個全新的名詞來解釋,那就是抑鬱症。而朱湘處在硝煙瀰漫的民國時期,沒有人會關心他的心理問題,久而久之人也越來越孤僻。

因為朱湘自幼沒什麼朋友,文字成為了他唯一抒發情感的方式,讓他養成了作詩、寫作的習慣,只有通過文字才能發洩出自己內心的苦悶。而朱湘的堂大哥對他非常好,雖然堂大哥是個沒有什麼文化的人,但深知文化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所以拿出自己的積蓄供朱湘完成學業。

3歲喪母、11歲喪父,考上清華又被開除,他29歲不顧妻兒跳江而亡

1920年,朱湘考入了清華大學留美預科班。在大學裡朱湘學習到了很多全新的知識,也開闊了他的視野,甚至他的詩得到雜誌社的欣賞,很快就在《小說月報》上刊登了。朱湘也因此成為了人們眼中的清華才子。就在大家都覺得朱湘的前途一片光明時,最終還是因為自己的性格毀掉了一生。

當時的清華校規非常嚴格,每天早餐都必須點名,而朱湘覺得這個制度非常不人性化,於是拒絕遵守。在朱湘整整遲到了27次後,學校決定將他開除。對於學校做出的決定,朱湘毫不在乎,好友多次勸他,他反而說清華這個地方沒有半點的人情味,只是一味追求分數,而他履次破壞校規也是故意的。

3歲喪母、11歲喪父,考上清華又被開除,他29歲不顧妻兒跳江而亡

沒了學上的朱湘回到了老家,恰巧此時他的堂大哥給他介紹了一門婚事,姑娘名叫劉霓君。朱湘這麼叛逆的人,又怎麼會甘於安排呢,為了逃避這場婚事,他放棄了半年後去美國留學的機會,轉道去了上海。可緣分這種東西可是上天安排好的,到了上海之後,朱湘在見過這個姑娘後,反而自己愛上了劉霓君。當時的劉霓君因為家庭變故的原因也居住在上海,靠著自己的力量養活自己,就是這一舉動激起了朱湘的同情心,兩個人很快便結婚了。

3歲喪母、11歲喪父,考上清華又被開除,他29歲不顧妻兒跳江而亡

婚後,夫妻二人過得非常幸福,在妻子生下一兒一女不久,朱湘去了美國學習,在美國這段時間他堅持給自己的妻子寫信,還寫下了許許多多的情詩。而那個時候國內受到列強侵擾,外國人根本不把中國留學生放在眼裡,朱湘常常會因為教授的辱華言行而憤然離席,到後面索性直接離開了學校,以至於他留學三年,連一個文憑都沒有拿到。

回國之後,朱湘憑藉自身能力,去了安徽一所學校擔任英語教師,月薪三百。在當時這個工資足以讓一家人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是他卻因為學校將“英文文學系”改成“英文學系”而離開了這個學校。作為妻子的劉霓君徹底爆發了,因為朱湘的不安定,導致他們的小兒子沒東西吃活活餓死,身為母親的劉霓君自然悲痛萬分。

3歲喪母、11歲喪父,考上清華又被開除,他29歲不顧妻兒跳江而亡

​而後來,朱湘找工作處處碰壁,劉霓君要他做一些臨時工來維持最起碼的生活,但卻遭到了朱湘的拒絕。在朱湘看來,他這一輩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寫文章了,就算是稿費不多,也不能放棄。

在一次吵架後,朱湘喝得爛醉,跳入了滾滾江水之中,結束了自己年僅29歲的生命。而在朱湘跳江之前,他用自己所有的錢買了酒、買了書、還買了一點劉霓君最愛吃的飴糖。後來受到各種打擊的劉霓君不堪痛苦,遁入空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