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維權難!全州一農民在靈川買到假農藥,討說法時遭“踢皮球”

去年4月,桂林市全州縣果農熊冬林向靈川縣一農資公司購買7種農藥。他先用3種農藥噴施,誰知這種本該是保花保果的農藥竟然沒多大效果,熊冬林所種的67畝砂糖桔因大量落果損失慘重。因熊冬林是在靈川購買的農藥,使用地又在全州,到底歸靈川管還是全州管,產生了爭議。

3月28日,經桂林市農業執法支隊協調,決定由全州農業執法大隊完善材料後再移送全州縣公安局。

维权难!全州一农民在灵川买到假农药,讨说法时遭“踢皮球”

部門認定當事人買來的是假農藥

3月25日,熊冬林向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介紹,2018年4月13日,靈川縣桂北商貿城內的廣西青正農資公司業務員龍某向他推銷農藥。他買了7個品種,共花費1.62萬元,龍某將農藥送到果園。4月15日,他按龍某指導的方法,將3種農藥分別給砂糖桔樹噴施。數天後,果樹出現嚴重的落果現象。

熊冬林向全州縣農業局投訴後,去年5月17日,全州農業執法大隊答覆,因經銷商在靈川,他們不能跨縣調查,已將投訴轉給靈川農業執法大隊。

熊冬林隨後找到了廣西青正農資公司老闆韋某。韋某承諾會與生產商聯繫,讓他回家等電話。一天後,韋某回覆稱,龍某不是他公司業務員,所推銷的農藥與該公司無關。而靈川農業執法大隊在收到投訴5天后去調查,發現該公司門店已關門。

熊冬林又將問題農藥拿到湖南省化肥農藥質量監督檢驗授權站檢測,結論是這3種農藥都不合格,其中赤黴酸水劑中的赤黴酸質量分數竟然“未檢出”,沒有保花保果的藥效成分。

去年10月,全州縣農業局成立調查小組認定,上述3種農藥是假農藥。結合當時全州並未出現高溫、降雨等異常天氣,認為熊冬林果園果樹落果與噴施這3種不合格產品有一定關係。

經銷商出事後更換了招牌

3月26日,靈川農業執法大隊長陽文軍告訴記者,去年5月17日,接到全州轉來熊冬林的投訴,同年5月22日去調查,發現廣西青正農資公司門面停業了。兩天後再去調查,未發現熊冬林所投訴的農藥品種。同時,該公司負責人韋某稱,龍某已於2018年3月底離職。

桂林盛春農資公司負責人韋某介紹,公司代理青正農資的產品,所以店面裡有廣西青正農資公司字樣。韋某表示,龍某之前是公司的業務員,後來離職。韋某堅稱龍某推銷給熊冬林的農藥,不是盛春農資公司的。

龍某則稱,他曾是廣西青正農資公司業務員,月工資3000元,出售給熊冬林的農藥都是從公司拿的貨。

據記者瞭解,此前,韋某經營的店面掛出的招牌是廣西青正農資公司,事發後,他的招牌更換成了桂林盛春農資公司。

跨縣購買農藥遭遇維權難

3月27日,靈川縣農民康某說,2018年4月9日,他曾在廣西青正農資公司買了2瓶農藥,拿回家給果樹噴施,果樹落果。事後找公司維權,只得部分肥料和農藥作為補償。同樣,臨桂區農民龔某說,他於2018年4月7日在廣西青正農資公司買了1瓶農藥,回家用了也不保果,後來公司賠償了2萬元。

熊冬林說,經全州縣物價局評估,他果園損失達81萬餘元。農藥經銷商在靈川,使用地在全州,全州縣農業執法大隊做了不少工作,但無權去靈川縣調查。他到靈川縣公安局定江派出所報案,警方答覆,農藥使用受損地在全州,應該由全州管。全州縣農業執法大隊將相關材報送到全州縣公安局,結果又被退了回來。維權近一年,鑑定費以及路費花了近2萬元,一直無果。

3月27日,全州縣農業執法大隊長文鴻說,今年2月,他們將此案材料移送給全州縣公安局,3月被退回,對方讓補充材料。對此,全州縣公安局經偵大隊相關負責人稱,案件材料不齊全,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裡有生產、銷售偽劣農藥罪,但這件事的生產、銷售都不在全州,應該由靈川警方管。

3月28日,靈川縣農業局相關負責人稱,經桂林市農業執法支隊協調,決定還是由全州農業執法大隊負責處理,完善證據材料後再移送全州縣公安局。

來源丨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 鄧振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