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都說清朝誤我華夏三百年,那清朝真的那麼一無是處嗎?

說到這個話題,很多人都是會肯定的說清朝就是個毒瘤,讓國人抬不起頭,賠款割地,被人無情的羞辱了半個世紀。不可否認,中國的近代史是最不願意拿出來說了,是充滿了悲痛的往事,說多了都是淚,這是現實,也是清朝造成的,尤其是清朝出了慈禧太后這樣的逗比,正事做不了,壞事一大堆,她就是清朝的代言人,是腐敗無能,閉關鎖國的罪魁禍首,是清朝讓原本強大的東方雄獅變成了病貓,清朝一無是處,害了中國三百年。真的是這樣嗎?

都說清朝誤我華夏三百年,那清朝真的那麼一無是處嗎?

人們一直不滿的就是清朝的閉關鎖國,誤了大好前程,更是讓明朝的資本主義萌芽給活活枯死了。清朝是閉關了,但並沒有想象中那樣鎖國,首先是對外貿易,清朝是非常謹慎的,關閉貿易港口,只留廣州一處,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兩個原因,第一是防止國外勢力藉此機會入侵中國,雖然北邊已經平定,但是新疆西藏等地的環境特殊,誰也不能保證他們就那麼聽話,興風作浪是一貫作風,明朝後期又多了一個東邊的日本海盜,萬一兩邊同時鬧事,不好應付,關國門和修長城的作用是一樣的,起防禦作用;二是清朝以前是蝸居東北的少數民族,沒有大漢民族的開闊眼光,他認為沒有必要買進外國的東西,大中國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但後來還是改變了觀念,由政府採購國外高科技的東西。受明朝開海貿易的負面影響,官商勾結,擾亂秩序,尤其是對國內市場的衝擊,讓清朝很擔心。

清朝有很多附屬國,這些國家不如中國發達,清朝是允許他們來學習的,而且自己也是派人學習國外的先進知識。派留學生這件事上清朝做的很好,尤其是中後期,逐年增加出國留學生的人數,從美國、德國、英國等吸收先進東西,後來也向日本派留學生。比較著名的有詹天佑、唐國安、蔡紹基、馮如等。但是這會帶回來西方思想,一味的搞變法,宣揚三民主義,動搖皇帝的位子,送他出去留學,回來就要革命。洋槍洋炮的殺傷力很大,那思想過於西方化殺傷力更大,所以慈禧才又一次閉關,甚至是想要把洋人趕出中國,可惜她沒有這個實力。清朝後期來辦了不少工廠學校,正規化的學習西方,並不是把國家鎖的太死。

都說清朝誤我華夏三百年,那清朝真的那麼一無是處嗎?

說清朝賣國,大量賠款和割地換取平安。這是事實,但也有誤會,每一個王朝到了後期都會頹廢,打不過別人是現實,但總要有個解決的辦法,宋朝不還是每年給人家歲幣換取平安嗎?還一再的縮減地盤,怎麼沒人說宋朝也是賣國呢?清朝是沒有辦法才賠款割地的,但並不是賣了土地,也不是白送給人家了,是租借。香港和澳門能夠順利迴歸,說明清朝並不糊塗,因為當初英國和葡萄牙就是打著佔有的算盤的,但清朝死死咬住99年的租期不放鬆,為此大費周折,因為一旦超過100年,按照慣例人家就有藉口賴著不還了。

那些盼著清朝垮臺的人也許還是有點後悔,接下來的民國並不太平,混戰了幾十年,百姓的日子並不好過。清朝雖然腐敗無能,但還能統治國家,小刀會太平天國作亂,還能鎮壓的住,讓老百姓有個安穩的生活環境,清朝一垮臺,沒有絕對的有實力的人來撐起政府,軍閥們誰也不服誰,天天為地盤為權利打仗,什麼北伐東征,什麼中原大戰,以至於後來的兩黨掙權,打的都是自己人,死的也是自己人,只會讓貧窮的中國更加貧窮,這樣的災難比外國侵略還可惡。荊軻為什麼不殺秦始皇?曹操為什麼不殺漢獻帝?就連諸葛亮都能放曹操安全通過華容道,無政府狀態才是最危險可怕的,有個人扛著不會滿盤大亂,即使只是象徵性的政府。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南北朝並立,十八王子亂當家並不是好事,天天打自己人,受苦的還是百姓。

都說清朝誤我華夏三百年,那清朝真的那麼一無是處嗎?

清朝是租借了太多的地盤,但人家也打了不少疆土。清朝入駐中原,自帶東三省的國土,後來又收復新疆西藏,納了蒙古,解決了威脅中國幾千年的西北危害。清朝最鼎盛時期領土1300多萬平方公里,就是垮臺的時候,還有11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至少外蒙和臺灣還在。

清朝是唯一 保存前朝首都的王朝,這才讓故宮存世。唐朝雖然保留了隋朝的大興城作為首都,但是後來還是破壞拆除了,就連引以為傲的大明宮也成了一堆黃土。清朝對故宮保護有加,一直到溥儀退位,故宮建築完好無損,這是世界級物質文化遺產,能留到現在不容易,幸虧是清朝政府保護,如果讓洪秀全佔了,呵呵,只剩下遺址了。

都說清朝誤我華夏三百年,那清朝真的那麼一無是處嗎?

清朝的社會是很和諧很穩定的,因為能出現人口大爆炸絕對不是兵荒馬亂的年月。明朝中期人口達到2億,但是明朝末年的天災人禍讓人口下降到一億多點,清朝初期各種制度確實不行,一個蠻荒之地的沒見過世面的部落突然有了中原大地,除了興奮還很慌亂,治國是大事,他們沒這個本事。但是後來任用了大量漢人做官管理國家,出現了康乾盛世的年景,人口紅利是清朝的一大貢獻,道光年人口突破四億,其中百分之九十八的人是漢人。你可以說是玉米和番薯的貢獻,但明朝已經有玉米種植了,人口也猛增了,但是明末還是出現了人口急劇減少,因為社會不穩定造成的。

清朝是多民族的揉和王朝,已經有56個民族團結的景象。多民族國家的一大顧慮就是團結問題,這也是歐洲無法建立大統一王朝的根本原因,拿英國來說,巴掌大點地盤,還天天鬧著要獨立,玩不到一塊去。在對待漢人的問題上,女真人傷盡了腦子,因為他們人少,想把漢人完全打壓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做法就是哄著,讓漢人治理漢人。清朝施行民族隔離,字面上看是限制了漢人的發展空間,但暗地裡還是保護了漢人,把西北少數民族隔離了,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漢族人的正常生活,不被他們打擾。就拿現在來說,完全開放自由了,沒有多少中原人往西北不毛之地跑,反而是那邊的人慢慢遷徙滲透到中原再到東南沿海,介於團結問題,後果我不敢說了,相信很多人是有意見的。清朝的政策就是,你還在那待著,缺啥我給你送過來,但是不能亂跑,讓漢地十八省安心發展。

都說清朝誤我華夏三百年,那清朝真的那麼一無是處嗎?

清朝的皇帝沒有昏君,只是能力不行,他們也盡力了,雖然最後的結果是任人欺負。康熙王朝還是可圈可點的,國內安定,主要是對外征討,把國界向北推了幾百裡,新疆和外蒙的拿下,減輕了首都北京的威脅,天子守國門的情況不存在了。唐朝明朝那麼能打,還不是被人捉了皇帝,原因就是沒有緩衝的邊防地帶,這一點清朝還是有眼光的。道光以後就不行了,尤其是那個老婆娘慈禧干政,讓國家軟弱,讓人民受苦。清朝後期的狀況是很複雜的,並不是一兩句就能整清楚的,即使是後來的喊著三民主義怎麼怎麼好,民國還不是一盤散沙,民不聊生?後來的幾十年,人民還不是窮的叮噹響?憑一己之力能夠拯救一個國家的人鳳毛麟角,晚清皇帝不是這樣的人,所以註定被欺負。

文化上清朝還是有貢獻的,把漢文化放在第一位,最起碼比只會騎馬殺人的蒙古蠻子強多了。康熙和乾隆是漢文化的忠實粉絲,尤其乾隆皇帝,痴迷書法字畫,還天天搗鼓詩文,一輩子寫了三萬多首詩,平均一天好幾首,可惜底子不行,悟性也差,都是垃圾。《四庫全書》《律歷淵源》《古今圖書集成》等經典典籍的編修,對中華民族漢文化的傳承起了空前的作用。清朝從建國到完蛋,沒有讓滿文取代漢語,但也出現了控制文化的文字獄,打擊了文化人。始終擺脫不了偏安一偶的土匪氣,滿清還是害怕漢文化的威力,挑詞摘句來坑害文人,無中生有強加罪行,其目的就是給文化和文人帶來壓力和奴役,讓其專門為滿清皇權服務,但這樣的後果就是思想禁錮,阻礙文化的正常發展進步,造成社會恐慌。

都說清朝誤我華夏三百年,那清朝真的那麼一無是處嗎?

清朝是個具有爭議的朝代,有些野史過於貶低,但二月河等作家又過於美化它,虛虛實實之間讓人分不出真假。它有很大的貢獻,但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關閉國門,王者自居,嚴重脫離了現實,跟不上西方的發展節奏,其結果就是等著捱打。奴役漢人,政治腐朽,導致對外戰爭畏首畏尾,根本發揮不出應有的水平,雖然的閉關了,但以當時的實力和武器裝備,完全可以打敗侵略者,一次次的被比自己弱的對手完虐,以至於見了老外就哆嗦。清朝的士兵不弱,武器也不弱,但是當家的窩囊,帶兵的是飯桶,導致優秀的勇敢的士兵白白犧牲,先進的武器被戶部鎖在倉庫發不到軍隊,槍炮睡覺,讓士兵拿著大刀衝鋒,這就是他媽的奇葩王朝,不割地賠款才怪!一功抵一過,清朝前半部分還行,後半部分就是垃圾,所以嚴重的拖了中國發展的後腿,有了無法抹去的屈辱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