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人到五十,讀懂兩句古訓,後半生順風順水,福氣自來!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五十,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一言一行更應當謹小慎微,否則前半生辛苦建立的一切,都可能毀於一旦,甚至自己都晚節不保。

《菜根譚》中有兩句古訓,說透了人生哲理和處世智慧。人到五十,讀懂兩句古訓,後半生順風順水,福氣自來!

人到五十,讀懂兩句古訓,後半生順風順水,福氣自來!

一、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處,務加讓三分之功。

釋義:在走不通的地方,要懂得退讓一步的道理;在走得通的地方,更要有讓三分好處的胸襟。

人的一生就像走一條崎嶇蜿蜒的山路,要經歷起起伏伏,更可能遇到艱險難走的狹路。當這條路只能通過一個人的時候,如果兩個人都互不相讓,那麼最終雙方都走不了,只能落得兩敗俱傷的下場,這條路便成了死路一條。

既然已經行不通,又何妨主動退讓一步。退一步海闊天空,當別人通過時,這條路便也通了。讓別人先走,表面上是輸了,實際上卻是雙贏的結局,何樂而不為呢?人生哪有什麼輸贏之分,懂得成全別人,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人到五十,讀懂兩句古訓,後半生順風順水,福氣自來!

二、圖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業;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將來之非。

釋義:與其圖謀尚未實現的功績,不如保住已經成就的基業;與其把時間用來悔恨以往的過失,不如思考如何防範將來可能出現的錯誤。

在面臨重大的人生選擇時,我們的腦子裡總會出現兩個對立的念頭。一個是激進冒失,想要奮力一搏,不惜一切代價,達成一鳴驚人的成就。另一個是保守穩妥,小心其中的風險,守住當前的事業。

人到五十,讀懂兩句古訓,後半生順風順水,福氣自來!

如果在年輕時,我們一無所有,尚且可以冒險嘗試第一種做法。即便輸了,也不過是重頭再來。畢竟我們還年輕,一切都輸得起,還有大把逆襲的機會。

然而,人到五十,我們的事業有了一定的基礎,更何況肩上還有家庭的責任。在做決定的時候,不能只考慮自己,更要想想自己肩上的責任。因此,做事應當謹小慎微,千萬不可激進冒失。一步踏錯,就可能再也難以東山再起。守住當前的事業,才是對自己和家庭負責任的體現。

人到五十,讀懂兩句古訓,後半生順風順水,福氣自來!

另一方面,對於過往發生的事,我們無法挽回。浪費再多時間,悔恨當初為什麼沒有做好,也是於事無補。不如把精力放在當下和未來,思考如何消除隱患,防止將來再出現類似的過錯。

這兩句古訓,是古人從自己一生的經歷中總結而來。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和處世智慧,足夠我們受用一生。人到五十,謹記這兩句古訓,後半生平安順遂,福氣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