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那些發微信不回的人,我當你們都死了……

據說換一個髮型,就相當於整了一個容。

昨晚我終於不堪忍受頭頂的一撮亂毛,到小區門口的“小王子”美髮店找Tony老師整容去了,花了29元。

整容之前是這樣的:

那些發微信不回的人,我當你們都死了……

整完以後是這樣的:

那些發微信不回的人,我當你們都死了……

萌萌噠有木有!

頓時感覺自己清爽了好多,順帶著連年齡都減了,由中年人下降為高齡少年,並且由於整個頭髮的長度變短,顯得髮量似乎也不那麼稀疏了。

本來心情蠻好的,但是後來晚上刷微信,看到這麼一句話: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回覆是禮貌,秒回看情分,有時候,不回覆就是一種回覆。

那些發微信不回的人,我當你們都死了……

確實,人有默認或默拒一說,但那是在面對面交流的情況下好嗎?人的交流,不僅靠語言,包括表情、口氣、動作甚至一個眼神,都能傳達出語言之外的意思。

比如:

“王豬豬,你是不是喜歡XXX?”我不回答。

這就叫默認,不否認就是承認。

”王豬豬,願不願意週末加個班?”我不回答。

這就叫默拒,不答應就是拒絕。

——當然了,我的領導從來不會這麼溫柔地跟我講話,一般都是:“王豬豬,週末過來,加班!”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我的回答也都是:“好的,好的,請領導放心!”

那些發微信不回的人,我當你們都死了……

但是微信不是啊,微信和短信和寫信一樣,它除了文字,什麼都沒有,我連你的面都見不著,那我怎麼能判斷你是默認還是默拒。

我從來不要求發出的信息被秒回,誰還沒個吃飯喝水上廁所洗澡睡覺的時候,或者正在開車、開會、上課……比如我自己中午出去吃飯一般是不帶手機的,因為我希望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吃的大業之中去,有時候也少不了這期間會收到領導的奪命連環call——但一般事後馬上主動回覆並解釋,對方都會理解。

你可以不秒回,但你得回,現在的人,除了老人小孩,幾乎人人手機不離身,你說你沒看到?你10分鐘沒看到ok,你1小時沒看到ok,你2小時沒看到ok,你24小時沒看到??

然後,我看到了。

我看到了你發朋友圈。自拍、曬娃、曬美食、曬風景……嗯,挺悠閒的。

你說因為怕拒絕我讓我生氣,索性就不回覆。嗯,那你無視我就不怕我生氣了?

那些發微信不回的人,我當你們都死了……

你說因為不知道怎麼拒絕?嗯,你長這麼大就沒有拒絕過?隨便編個理由不會嗎?

比如:

“王豬豬,中午一起去吃螺螄粉嗎?”

“哎呀,我最討厭螺螄粉,這股味兒受不了,下次吧,下次換一個別的。”

真相是,老子可喜歡螺螄粉了,老子不是不想去只是不想和你去。

然後下次,“王豬豬,中午一起去吃日本壽司嗎?”

“哎呀,我腸胃不好,吃生冷的就要拉肚子,下次吧,下次換一個別的。”

然後就沒有下次了。

那些發微信不回的人,我當你們都死了……

如果你實在不想編理由,也可以這麼說:“唔,讓我想想……我想好了再回復你。”然後你就一直在想的過程中。

放心,大家都是成年人,都懂的。如是幾次,我不會再來主動找你。你又不是人民幣,值得我這麼追捧。

我爸媽多少也有這方面的毛病,比如我媽從來在朋友圈裡只看不說,親朋好友們集讚的、拉票的,基本上她都怕麻煩裝看不見,可傲嬌了呢,直到需要推廣我的公眾號“豬眼看天下”……

那些發微信不回的人,我當你們都死了……

當然,她現在已有很大改觀了。

還有我爸,交遊圈子可廣了,不知加入多少群,每天幾百條信息轟炸,久而久之,那些紅點他視而不見,就連我點對點發他消息,有沒有回覆,多久有回覆,都要碰運氣。

我多次苦口婆心跟他講,可以將群設為“消息免打擾”,這樣群裡的消息就不會出現在提示條數里,而留下的都是點對點的消息,都是需要你及時回覆的消息。

還有,別人給你的朋友圈留言,不一定每條都回復,但如果是提問式的,則一定要有回答。比如,他曾經把我的《文采風流話高郵》轉發在朋友圈,然後人家問他:“你去高郵了?”他居然就不聲不響。我說,你回一句:“我沒去,是我女兒去的。”不就行了嗎?

還有一種情況,別人給你的朋友圈留言,問的問題你不方便當眾回答,那麼可以轉為私聊,點對點的發給他個人。

發微信不回,相當於什麼?相當於打電話而傳來“您好,您撥打的電話正在通話中”,相當於當面打招呼“嗨,你好”而對方目無表情毫無反應。

什麼情況下會“您撥打的電話正在通話中”?那是對待中介、推銷和電信詐騙的好嗎?你忍心把你的朋友當作中介、推銷和電信詐騙的一樣處理?

那些發微信不回的人,我當你們都死了……

收到消息(無論是短信微信伊妹兒)要回復,這不僅是情商高低的表現,更是做人的基本素養。

何況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家找你不是為了聊天,是確實有事情,或者是要通知你,或者是要徵詢你。那邊等得十萬火急,你在這裡雲淡風輕?

即使是對方求你辦事,你不想辦,也不要因為不好拒絕而索性裝傻充愣。這是不可能的,當面講話有可能沒聽清,微信上的文字一定會收到。拒絕不會得罪人,無視才是對人最大的精神傷害。

天底下最為難的事莫過於借錢了吧?我就曾收到過這樣的消息。然而我並沒有無視,直截了當地,態度誠懇地,婉拒。人家又能把你怎麼樣?

有一次,朋友A和我準備黃金週裡去江南的一個小城旅遊,A說問問朋友B去不去,去的話訂一個民宿小院子,不去的話我們自己訂一間房。我就在微信上問B,等啊等,24個小時過去了,48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任何迴音,我實在忍不住了最後打電話確認。

“哎呀,不好意思,家裡有事去不了。”

“啊,沒關係,你忙你的吧!”

客客氣氣地掛掉電話,一千頭萌萌噠小動物從我心頭呼嘯而過。

那些發微信不回的人,我當你們都死了……

知道麼?就在這過去的48個小時裡,因為臨近黃金週,不少性價比高的房間已經被訂掉,還有一些房間,上午還是350塊下午就漲到530塊。如果不是為了等這位朋友的回覆,我本來早就可以把自己中意的房間拿到手。現在我不得不付出多花錢的代價。

而且你以為真的只是金錢方面的損失嗎?

順便我也埋怨上了A:都是你多事。

你看,就為了你一時的高冷,一條友誼的小船已經翻掉了,另一條也岌岌可危。

此時此刻你還敢說,不回覆就是一種回覆?

如果你早點告訴我,我根本不會生氣,本來我問你,就是做好了你去或者不去兩種準備。你去我固然高興,你不去我也無所謂。但是你不理我,這就有所謂。

朋友C,多次表示我去看戲的話叫上他。一次,崑曲《桃花扇》全本上演,機會難得,我打聽到了時間、地點、票價、購買方式,悉數告訴了他,問他準備買什麼場次什麼價位的。杳無音訊。後來我把他刪了。本來就是活動中認識的,幾面之緣。

朋友D,工作中結識,合作對象,頗為談得來,遂成了朋友。此君有一特點,經常聊天聊到一半突然消失,沒有任何徵兆,剩下我在那邊自說自話。近來發展到問他工作上的事情,也拖拖拉拉不及時回覆,甚至乾脆不回覆。因他是甲方,只能忍住刪除的衝動。

那些發微信不回的人,我當你們都死了……

諸如此類的,不一一而舉,僅說幾個典型例子。

並非是我玻璃心。易地而處,將心比心,如果我對於你,打招呼沒看見,打電話掐斷,發消息不回覆,你是什麼心情?

我再一次強調,別人問你事,不用做到秒回,但一定要有回覆,一般只要在一兩個小時之內回覆,完全不會引起對方不快。——除非他專門在你晚上睡覺的時候發,不過朋友圈裡有這種不識相的人,可以刪掉了。

如果有些問題不能馬上回答,可以先表示收到,以後再具體展開。

比如:

“王豬豬,我要去北京,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推薦一下唄!”

“好的,我查好了告訴你。”

而不是,你查好了以後再回復他,這時候已經幾個小時過去了。當然,要不要幫他查,查什麼,以及查到什麼程度,取決於你們之間的友誼。

你也完全可以說:“哎呀,不好意思,北京我不熟,這次幫不了你了。”

那麼你又問了,如何體面又禮貌地結束不想聊的天呢?

我且問你,表情包是幹什麼的?發表情包啊!幾個回合,對方就索然無味了,你不叫他走,他也會走。

再不行,就上終極大殺器:嗯,哦,呵呵,哈哈……

——題外話,如果不是想結束聊天,千萬不要用以上四個,尤其是前三個,我有一朋友,就是特別喜歡這麼跟自己的女神聊天,理由是:“讓她知道我在認真傾聽啊!”

話說此君憑實力單身三十六年,我是服氣的!

不過以下這個表情還是要慎用,基本上此大神一出,就是絕交的先兆了。每次看到老孃真誠地發來微笑,我都心中一凜:母上,我哪裡又做錯了?

那些發微信不回的人,我當你們都死了……

嗨,我就是王豬豬,歡迎搜索並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豬眼看天下,查看更多有趣小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