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萬里長城到底有用沒用?皇太極用親身的慘敗告訴你,長城是偉大的

過去我們對長城的理解,就是《康熙王朝》裡面的一句詩“萬里長城萬里空,百世英雄百世夢”。很多人認為長城作為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體系,真正起到的作用好像並不大。其實,不光是普通人有這樣的印象,就是很多的歷史學家他們也同樣這樣認為,比如美國有一位叫沃爾德隆的歷史學家,他在《長城:從歷史到神話》這本書中就寫到,在歷史上長城的文化和政治意義遠大於軍事意義。日本也有位叫杉山正明的歷史學家,他也表示,在歷史上長城幾乎沒發揮過實際功效。

萬里長城到底有用沒用?皇太極用親身的慘敗告訴你,長城是偉大的

甚至在網上,有很多的網民說,修長城就是農耕民族沒有進取心的表現,它是一種保守的,固步自封的消極精神的表現。網上的這種說法其實也可以理解,因為長城大多數人看來就是一堵牆嘛,它像是一堵圍牆一樣把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分開來,你過你的,我過我的。而遊牧民族本身就是不斷遷移的,機動性很強,他們不需要長城。農耕民族因為是定居的,房子土地等帶不走,所以就需要一堵牆來保護自己,不讓外面的人進來。這麼理解長城也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再多站在軍事的角度深想一層,長城的作用可不僅僅於此。

萬里長城到底有用沒用?皇太極用親身的慘敗告訴你,長城是偉大的

第一點,長城不是一堵普通的牆,它上面有很多的預警系統,一旦發現敵人,白天放狼煙,晚上點火。這在古代信息不發達的情況下,已經是速度最快的軍事預警的方式了。

第二點,除了大家都知道的烽火臺預警作用外,長城還有另外一個重要作用,可惜被大多數國人忽略了,長城不光是預警系統,還是一個高效的運兵渠道。你想想看,長城一般都建在險要的崇山峻嶺上,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增加遊牧民族翻越長城的困難了,而農耕民族的軍隊不需要直接在崇山峻嶺上艱難的行軍,因為長城相對於那樣的環境,本身就是一個高速公路。長城不僅是長和高,它還很寬,一般有5米到8米寬,上面都是平坦的磚石路面,無論是步兵還是騎兵,都可以在上面快速的奔走。一旦內地的軍隊收到軍事預警了,它最快的速度就是走到離它最近的長城上,然後一路朝著預警的方向快速前進就可以了。

萬里長城到底有用沒用?皇太極用親身的慘敗告訴你,長城是偉大的

因此,阻攔跟防禦只是長城的基礎功能,加上預警和高效的運兵方式,長城就成為了非常實用的軍事防禦體系了,這對於有著長達萬里的邊境地帶的中原王朝來說,大大節約了國防成本。

在歷史上只有唐朝和清朝是不重視修長城的,清朝好理解,因為關裡關外都是它的,就不需要修長城了。而唐朝不重視修長城的結果是什麼,就是它必須在邊關地帶,要塞地區普遍的駐軍,光是漢人軍隊還不夠,還得用胡人,比如安祿山。如此大規模的邊關駐軍,國家財政根本負擔不了,於是就讓各地節度使自籌軍餉了。如此一來確實是不用修長城也能保證邊關的強大了,但是唐朝最後就是讓這些藩鎮給滅了。

萬里長城到底有用沒用?皇太極用親身的慘敗告訴你,長城是偉大的

同樣,宋朝也沒有修長城,因為它的疆域還沒有到達長城,長城根本就不在它手上,所以宋朝為了自保也只能大規模的擴軍了,通常是養兵百萬,耗費了大量的國家財政。

其實除了防禦,長城在進攻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因為一旦有了長城,中原的軍隊不管是防守還是進攻,都可以以長城為依託。在長達萬里的邊境線上,長城的高效的運兵渠道也使得中原軍隊有了跟遊牧軍隊一樣,甚至是更高的機動性。

萬里長城到底有用沒用?皇太極用親身的慘敗告訴你,長城是偉大的

過去我們總是說,長城太長了,遊牧民族只要集中兵力找一點進行突破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反過來想,中原軍隊進攻草原是不是也更加容易呢?因為長城任何一個關口都是中原軍隊的一個軍事基地,而且每個關口又靠長城鏈接著,這樣一來中原軍隊可以在任意一個關口集中兵力進攻草原了,退守之後又可以迅速的分兵佈防。

所以,歷史上遊牧民族根本不敢在長城附近活動,往往要退到離長城好幾百裡的地方才可以。

秦始皇的時候,中原軍隊打匈奴就是用這種方式打的,大軍先抵達長城附近,然後以長城為依託,打贏了我就繼續推進,失利了我就退到長城防守。要是匈奴進攻我某處關隘,我可以迅速在長城上調兵遣將,火速馳援,對匈奴進行夾擊。史書上記載,匈奴每次失敗,就要退卻700多里以上,他們根本不敢留在長城附近,可見,長城作為中原軍隊可攻可守的高效的軍事體系,在實戰中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萬里長城到底有用沒用?皇太極用親身的慘敗告訴你,長城是偉大的

對於長城,我們還有最後一個誤解,就是一旦遊牧民族突破了長城,長城就沒啥用了。我們之所以這麼想,還是犯了把長城當成一個簡單的圍牆來想的認知錯誤。實際上並不是的,因為你可以突破長城,但是你不能摧毀長城這個體系,只要長城還在,你一旦突破了長城,長城擺在你的後方,你就陷入了巨大的危險當中,因為你的後方很容易被中原軍隊迅速的集結堵住切斷。

萬里長城到底有用沒用?皇太極用親身的慘敗告訴你,長城是偉大的

因此,歷史上的遊牧民族即使是突破了長城,也不敢在長城以內長期的逗留駐軍,長城以內的地盤他們也不敢長期的佔領,除了在內地搶劫一圈外,什麼都做不了,因為你是孤軍,在長城以內停留的時間越久,對你就越不利。而且,事情還遠沒有這麼簡單,就如同一隻蚊子飛進了一個瓶子裡,它飛進瓶子的時候簡單,但是想要出去就很難了。歷史上中原軍隊也不是吃素的,遊牧民族突破長城了,中原軍隊一部分在遊牧軍隊的前方阻擊,一部分沿著長城火速的調兵遣將,集結到關口封住遊牧民族出去的路,這樣一來就對遊牧民族的軍隊形成甕中捉鱉之勢了。

萬里長城到底有用沒用?皇太極用親身的慘敗告訴你,長城是偉大的

這不僅僅是個設想,實際中歷史上的皇太極就吃過長城的虧。清軍曾在皇太極的指揮下前前後後突破過長城六回,但每次,不管他們是幾萬大軍,進長城以內了能做的就只有破壞和搶劫,除此之外,佔不到什麼便宜。在第五次的時候,清軍搶劫回去的路上,就在長城附近,中了明軍的埋伏,數員大將戰死。第六次的時候更慘,清史上記載,這一次清軍回瀋陽之後,城內是哭聲連屋。

如果有人說長城在軍事上發揮不了實際作用,恐怕連皇太極都不會答應的。

萬里長城到底有用沒用?皇太極用親身的慘敗告訴你,長城是偉大的

因此,中國古人傾全國之力建造的長城不可能是一個愚蠢而無用的東西,在當時的歷史情境中長城是有著巨大作用和意義的。我們今天的人之所以輕率的去否定長城,是因為我們沒有站在當事人的視角去認真的推演過長城的價值。

萬里長城到底有用沒用?皇太極用親身的慘敗告訴你,長城是偉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