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河北省曾經存在過哪些名寺?

手機用戶8414076963


河北的古寺很多,據說有比白馬寺早的普彤寺,它位於邢臺南宮市,這座廟就年頭比較長。還有一座白雀庵,好像在邢臺南和縣,據說是觀音菩薩(千手觀音)的原型出家的地方。還有邢臺市裡的開元寺,復建了,也是很長曆史的。

邯鄲古廟也不少,因為古鄴城在臨漳縣,留下的北朝寺廟較集中,所以今天邯鄲這裡的寺廟大都是北朝建的。這些廟裡出名的有峰峰鼓山的響堂寺,邯鄲市裡的大乘玉佛寺和爆臺寺等,其中響堂寺是石窟寺。響堂寺石窟是較早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雕塑風格影響了後來的石窟藝術。

永年普會寺建於北魏永平二年,也是較早的寺廟,縣誌記載最早在城西北隅,宋代遷到今址(即夏堡店村西),因位於永年城北俗稱“北大寺”。普會寺高僧輩出,宋代禪師宗賾等等,直到清末也有高人常駐,這些都為普會寺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還有永年城內隋建的保慶寺(今廢),唐代永年人大曆十才子司空曙曾作《經廢保慶寺》一詩記敘。另外永年臨洺關觀音閣和紅魚寺在明清文人筆下經常提到,還有西蘇的安仁寺。近年為開發旅遊,在永年城東關建了一座甘露寺,佔地面積很大,佛像修的很漂亮,是諸多旅遊者打卡的地方。

武安和涉縣屬於太行山區,北朝建的寺廟也有,只不過沒有了解。另外一個,就是在磁縣還是臨漳也記不清楚了,說是發掘魏朝曹奐墓的時候,考古工作者發現這不是不是古墓葬,而是一座塔的遺址。曲周有十方院,廣平和肥鄉也有老廟諸如廣平府志記載的文殊寺等,只不過多數都沒有復建。

要說最著名的,我覺得是成安縣的匡教寺和二祖寺。匡教寺內原存一座說法臺,是北朝高僧中土禪宗二祖慧可大師講經說法的地方,慧可大師圓寂後收葬於二祖寺,寺內原存二祖塔,塔下地宮存放有二祖荼毗後的舍利,後被髮掘。另在縣誌還記載有霧覩(睹)寺等等,聽名字就很有歷史。前陣子看博客,說成安的一個工業區室外地面被一尊佛像給拱起來了,挖掘出來之後就被保護了起來。

除了寺,邯鄲的道觀也不少,各縣都是千年古縣,縣城都有府、州、縣城隍廟,還有名聲大的像原邯鄲縣的黃粱夢,就是故事黃粱夢的發源地,始建於宋朝,現為國保,據說日本宰相田中角榮參與侵華戰爭時曾在此向呂祖求過籤,籤中說他有宰相的命。磁縣崔府君廟,《西遊記》中給唐王李世民行方便的崔判官就是本地人。永年縣南部(今屬叢臺區)的岱宗觀,因位於永年城南俗稱南大廟,志書記載是唐初由尉遲敬德奉李世民命令建設的,和永年西蘇的清都觀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