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琅琊榜》裡梅長蘇那麼聰明,熟知政治人心,為什麼不明白功高震主、皇權至上呢?

皮皮蝦走


不是梅長蘇不明白,而是他父親林燮太忠心,一心為國。可是他卻忘了,這個國是梁帝的!

找錯了角度,人家忌憚,當然容易受夏江等人的蠱惑,從而讓林家在一夜之間成了叛臣。

梅長蘇其實是明白的,否則,他不會向梁帝承諾,他會離開。

梅長蘇回京以後得種種,不過是為了赤焰軍,為了林家。

但是從這個過程看,把梁帝換成其他人,也應該會忌憚林家,忌憚赤焰軍。

別的先不論,說說景睿生日宴上那一幕。

因為涉及南楚的人在場,事情結束後,梅長蘇趕緊提醒景琰和蒙摯,要找機會敲一敲他們,否則讓人覺得梁國內部混亂。

如果不是站在一定的高度,梅長蘇會如此想。但是他明白功高震主,從梅嶺的事情來看,他應該也明白要隱藏光芒。

那麼,林燮又是如何一步步讓梁帝忌憚到滅了林家整個家族?還要置七萬赤焰軍不顧呢?

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原本是兵家常事

林燮對於梁帝的威脅,絕大多數的原因來源於他讓梁帝感受到了他的強大,他的不受控制。

梁帝在與梅長蘇的談話中說過,他老說什麼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

這句話原本是兵家常識,可是當林燮老拿這句話回稟梁帝的時候,梁帝心中就該有想法了。

這個想法就是你已經不受控制了,這麼大的軍隊,竟然不在自己的掌控之內,如何得了?

劇情看來,看似梁帝多疑。那麼歷史上那麼多的皇帝,面對江山,又有幾個皇帝可以不疑心呢?

當然了,梁帝讓幾萬將士冤死,也實在令人寒心。可是坐在那個位置的人,從他的角度出發,考慮的不是這幾萬人吧!

所以,當夏江和謝玉串謀,才會那麼容易成功。

當梁帝覺得林燮已經脫離了掌控,當然不會任由他繼續發展。

林燮記得當初他們追求的天下,卻忘了這個天下首先是梁帝的天下

林燮是和梁帝一起打江山的人,他們有共同的夢想和追求。

是的,林燮幫梁帝打下了江山,讓他坐上了王位。

從林殊在朝堂申冤時背出來的關於林燮的功勳來看,林燮的確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多次救梁帝於危難。

按理說,這樣的人是功臣,是能人,應該是忠心耿耿。

然而,正是因為林燮知道得太多了,功勞也太多了,也知道這江山來之不易,所以很忠心。

因為忠心,所站的立場就不一樣了,到了梁帝那裡,也就變了味道了。

梁帝變了,而林燮還記得當初的情義,他們想要的天下的樣子。可是他忘了,這個天下,已經是梁帝的天下!

別說臣子,就算是皇帝的兒子,也是先君臣,後父子。

後來林殊也曾說,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這話大概也只能是願景。

從梅長蘇回京以後的人脈來看,誰不忌憚?

梅長蘇時隔多年以後,回到京城,把靖王從一個毫不起眼的王子,一步步推上太子之位,靠的絕不僅僅是他無雙的智計。

要辦成這樣的大事,靠的還有人脈。

朝廷上,手握五萬禁軍的大統領,蒙摯,只在赤焰軍中待過半年!但是蒙摯對梅長蘇的忠誠,勝過對梁帝!

霓凰郡主,手握十萬南境大軍,對梅長蘇一片痴心。為了梅長蘇,她敢帶穆王府的人一起反!

不說言候,靜妃,紀王等人的相助,此兩者的分量不輕啊!

江湖上,梅長蘇自己經營的江左盟,高手如雲,在江左地界,江左盟威望一年強過一年。江左盟能夠如此強大,也是因為江左盟裡有赤焰軍舊部的緣故。

不說別的,就說一天之內,甄平一人就能把卓鼎風請進京城的人都打敗,足以證明江左盟實力。

琅琊閣,一個天下信息的匯集點,可以得到很多的信息。恰巧,這個地方的老閣主與梅長蘇父親林燮是好友,而少閣主藺晨與梅長蘇是好友。

你看,這些人脈資源,又有多少人可以隨便擁有?比如譽王,費盡半生心血,也是艱難。

反觀梅長蘇,這些對他來說,不過就是人脈而已!

看看這些人脈,怎麼能不讓人忌憚?幾年以後林殊回來都如此,何況當年的林帥?!

所以,不是梅長蘇不明白,而是林燮沒有明白,這個天下是梁帝的天下,而不是當年打江山時候他們共同希望的天下了。

因此,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所站的角度。不刻意隱藏自己的鋒芒,但是也要看清自己所站的位置。


無心浪味仙


琅琊榜中,沒有一個人是蠢蛋,只不過大家都低估了梁帝的狠毒。

在琅琊榜中,一個能和言侯爺一起陪伴梁帝長大,幫助他打下江山,並且把大梁的赤焰軍培養成戰力這麼強大的軍隊的林燮肯定不是普通人,而林殊這個天才少年,更不是。我想,他麼也是明白功高蓋主,皇權至上的,只不過,這麼多年的信任,陪伴,一起打江山的兄弟情,以及這麼多親情在,所以他們一直都相信梁帝不會至他們於死地的。

更何況,那時候的林殊,也還只是一個19歲的孩子,他的眼裡心裡,梁帝就是舅舅,也是姑丈,是至親的親人,加上,他一心放在戰場上,根本就不會想這些所謂公告蓋住的事,更加不會預料到,梁帝的狠毒,足以滅掉他們這些所有人,六親不認到這個地步。

還有一點,可能大家都沒料到的,他們忽略了另一個親人的野心和一個朋友的狠辣。這兩個人就是謝玉和夏江。

謝玉也是林殊的至親親人啊,是他的姨丈呀,這些人都是看著自己長大的,而當年的夏江因為各種原因,跟他們父輩也是好朋友,可誰也想不到,最後會是這兩個人聯手,給七萬赤焰軍,給祁王,給林燮滿門一個沒法迴轉的死局。

林殊他們只知道帶兵打仗,卻忽略了朝廷上的很多暗潮洶湧,甚至也忽略了祁王在梁帝心中的不討喜,忽略了梁帝對皇權的緊張在意。

最致命的一點是,他們沒有想到,自己忠君愛國,光明磊落,親族和睦,卻會引起別人的忌憚。以至於他們忘了一點:功高蓋主不可怕,可怕的是功高蓋主,還被抓到忽視皇權,覬覦皇權,甚至是有謀反之心的“證據”。

這些才是他們走到那個下場的根本原因。


兮言小姐


《琅琊榜》中,梅長蘇是明白功高震主,皇權至上的,只是林殊不明白。

鋒芒過盛的林殊

在他還是林殊的時候,他是皇城中無比耀眼的星星,父親是赤焰軍主帥,統領幾十萬大軍,母親是當朝公主,他從小跟皇子公主們一起玩耍長大,是當之無愧的皇親國戚。

彼時的他,神采飛揚,作為赤焰軍少帥,不僅帶兵打仗能力一流,而且他的文采也是相當的好。紀王爺曾說,他當時是皇城內最風光無兩的公子。可見,彼時的林殊,是不懂得鋒芒太盛易招人嫉妒的。

不懂人心的林殊

在林殊的心裡,他和他的父帥是一心為國的。雖然他更敬重皇長兄,然而國家還是排在第一位的。

然而也許是他的前半生太過順風順水,他沒辦法體會到經歷過皇權爭鬥的梁王的心思的複雜性。

一個他稱呼為舅舅的人,一個從小抱著他放風箏的人,一個他視為親人的人,他根本沒有想過他會對他們產生猜忌之心。

不僅他沒想過,連他的父帥,他的祁王兄都沒有想過。

深諳皇權鬥爭的梅長蘇

在林殊經歷過一次生死之後,脫胎換骨成長為梅長蘇的時候,他已經深諳皇權爭鬥的可怕。

所以他能在千里之外,僅僅靠自己的謀略,就讓一個繼位最無望的六皇子成為燕國的太子;

在他到梁國之後,也能靠著謀算人心,一步步為赤焰軍洗雪冤屈。

但是畢竟他是懂人心的,所以在最後他跟梁王的對話中,他說了,他會離開景琰,離開梁國。因為他知道,只有林殊真正死了,這場爭鬥才算結束。

同時,他是幫靖王站到至高之位上的人,而且他還掌握著江湖上最大的幫派,江左盟,這樣的處境跟當時他的父帥有何區別?

自古以來,人心最難測,深諳人心的梅長蘇,此時已明白,功高震主,再親的感情在利益面前都可能產生裂痕的道理,所以他選擇假死,遠遁。


八卦小蝸牛


梅長蘇是挫骨削皮重生之後才變“聰明”的。

之前,他只是一個張揚的少年天才林殊,毫不掩飾鋒芒。

如果林殊早就熟知政治人心,明白功高震主,就會懂得收斂鋒芒。

就像後來的梅長蘇低眉淺笑,隱於幕後。

也許林殊不是不知道,他只是不願相信這種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他的父親林燮和梁帝是同窗,不是簡單的知遇之恩。

再者,梁帝將自己的猜忌藏得夠深。

在赤焰軍全軍被滅之前,梁底都沒有流露出一丁點忌憚林燮的意思。

最重要的一點,林殊和他的父親,壓根沒覺得自己“擁兵自重,只聽祁王”。

他們始終認為軍中臨場決定是事從權宜,並非挑戰皇權。

祁王也不覺得自己屢次諫言是挑戰梁帝權威。

林燮、林殊和祁王太相信梁帝,太相信他們的情誼,輕視了人心易變和人心險惡。

而梁帝,本就是一個心胸狹窄,內心有太多陰暗的人。

他和林燮、祁王看事物的方向就是不一樣的。

所謂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小人和君子,怎麼可能想到一塊兒去?

祁王臨死時,終於明白了這種不同,他感嘆自己不懂父王,父王也不懂自己。

當然,皇權也加速了粱帝心性的墮落,很難有人能抵抗皇權的侵蝕。

十幾歲的林殊正是風華正茂,恣意陽光之時,怎會明白這些陰暗的內裡?

如果他明白,就不會是林殊,而是梅長蘇了。

(答者:天涯小鳥)


天涯小鳥movie


這個問題或許可以改為”梅長蘇那麼聰明,熟知政治人心,是不是就能原諒殺父仇人?“

在《琅琊榜》中,因為皇帝的猜忌,忠君愛國的祁王和林帥被扣上謀逆的罪名整整12年,這份屈辱時刻縈繞在梅長蘇心裡,所以按他所說:既然上天讓他活下來了,那就一定要做些什麼。”

於是,他由林殊化身梅長蘇,潛伏在譽王身邊,借譽王之手拔掉太子的羽翼,讓他們兩敗俱傷,暗地裡扶持兒時好友靖王登上太子之位,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計謀玩得666。

而他所做這一切的終極目的,就是為了給大梁換新君,匡扶朝政,洗刷七萬赤炎軍冤屈。

最終,他做到了。

在皇帝被逼迫地語無倫次,蓬頭垢面,哭著向梅長蘇解釋當初為何要殺祁王和林帥之時,梅長蘇心如止水,毫無掛念地轉身離去。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梅長蘇仍舊不懂得皇帝的苦心,皇帝殺祁王和林帥也是迫不得已,但在我看來,正是因為梅長蘇太理解這個道理,才會付出生命的代價來扶持靖王上位。

如果不理解功高震主,皇權至上,那則是另一種結局

在哈欠看來,如果梅長蘇不理解功高震主,皇權至上的道理,那《琅琊榜》就該是另一種結局。

梅長蘇不會選擇潛伏到譽王身邊步步為營來扶持靖王,而是會揭竿而起,以江左盟為勢力核心,逐步擴大勢力範圍,然後與梁王為代表的朝廷對抗,最終打敗梁王,實現自己的目的。

不要懷疑梅長蘇有沒有這個能耐,他絕對有,並且只要他起義,便會一呼百應。

因為在《琅琊榜》中,梁王這個皇帝從來就沒把百姓的生命看得有多重,他在乎的只是自己的皇權地位。

所以才會任由太子的私炮坊炸燬了整條街,數百條人命;

才會令譽王督辦賑災而餓死無數百姓;

才會因為猜忌祁王功高震主而昧著良心賦予七萬赤炎軍罵名。

這樣一個帝王,百姓焉能不反?

再退一步說,梅長蘇也可以選擇不那麼高調的辦法,而是從自己的手下中挑選幾名強將,策劃一場刺殺行動,給梁王致命一擊,然後直接扶持靖王上位。

憑他的手段,一樣可以做到。

但梅長蘇卻沒有選擇上文這兩種辦法,而是選擇了最危險也是最慢的一種辦法來達到他的目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他太理解皇權至上的道理,也明白梁王為何會這麼對赤焰軍,所以他不能公然對抗在他們眼中至高無上的皇權,而只能一步步慢慢瓦解譽王與太子的勢力,等到水到渠成,才能達到目的。

明白功高震主,皇權至上,不代表可以原諒梁王

回到本文第一句話,“梅長蘇那麼聰明,熟知政治人心,是不是就能原諒殺父仇人?”

答案肯定是no!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何況除了父親,還有母親、兄長等七萬赤焰軍同胞,這個仇太大了。

梁王雖然沒有親手殺這些人,但卻因為自私而給了他們謀逆的罪名,梅長蘇付出那麼多努力,也是為了把這些謀逆的罪名從死去的冤魂身上摘掉。

所以,即使梅長蘇明白祁王和父親林帥是因為功高震主才落了個這種下場,梅長蘇一樣不能接受。

因為,功高震主並不是絕對的,倘若皇帝聖明,懂得與臣子相處,那麼即使林帥和祁王功勞和聲譽比自己大,皇帝也不會生出猜疑之心,而是要反省自己,學習馭臣之道。

但這位梁王明顯昏庸且猜疑心極重,所以在他眼裡,林帥和祁王的功勞和聲譽大就成了懸在自己脖子上的一把利劍,必須除掉。

梅長蘇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在他看來,功高震主的錯誤不在赤焰軍,而在皇帝。


哈欠娛樂


《琅琊榜》中梅長蘇其實就是原林殊,十二年前隨父親一起帶領七萬赤焰軍大軍梅嶺殺敵,結果遭奸佞小人陷害,七萬將領全軍覆沒,林殊從鬼門關撿回一條命後削骨易容,忍受常人不能忍受止痛,因梁帝昏庸為給赤焰軍平反攪動朝廷風雲扶持靖王為儲君。

梅長蘇不是不知道功高震主,皇權至上,相反的曾經的赤焰軍,她他的父親,祁王等人就是太知道這一點了,為梁帝浴血殺敵,衝鋒陷陣,結果在遭遇不測之後,梁帝對他們並不信任,最後因為自己的疑惑殺害了祁王一家,同時還給林家扣上了逆反的罪名。就連一向交好的靖王在求情之後也被梁帝所忌憚,不重視。

而且即使十二年過去了,林家遭遇滅頂之災之後,林殊化身梅長蘇為人出謀劃策,他依然相信皇權至上的道理,只是因為當下的皇帝並非明君,混亂至極,邊境紛亂四起,而且為給赤焰軍平反,作為謀士的梅長蘇決定協助靖王做儲君,因為他認為在當下局面,譽王和太子都不能成為明君,只有靖王,一是認可他的人品,另外他認為只有靖王才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而且只有靖王才能還赤焰軍清白,所以他為靖王掃除一切路上障礙,坐上儲君之位。

綜上,梅長蘇不是不知道皇權至上,而是非常明白這個道理。


嘻娛記


梅長蘇當然明白這個道理。梅長蘇要為赤焰軍平反,不代表他不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梅長蘇不會因為梁帝有足夠的理由殺祁王,坑赤焰軍,就去理解梁帝,就放棄為赤焰軍平反,就放棄自己的政治理想啊。

梅長蘇明白功高震主的道理

在電視劇的開頭,流傳著一句話:麒麟才子,江左梅郎,得知而得天下。如果沒有切實的事蹟,所有人都會認為這不過是一次炒作。畢竟,無論是太子,還是譽王,都不是傻瓜,僅僅憑藉琅琊閣的一句話,就屁顛屁顛的對梅長蘇禮遇有加。畢竟,梅長蘇曾經在燕國有突出戰績,曾經幫助此國最沒有希望的六皇子登上了太子之位。

因為深知功高震主,深知功成身退,梅長蘇並沒有留在這位六皇子身邊,而是非常低調的在江左盟中,沒有人知道他的去處。

梅長蘇必須為赤焰軍平反

梅長蘇曾經是林殊,是一位軍人,與靖王一樣,梅長蘇懂得沙場鐵血,懂得軍人殺敵報國的情懷。一邊,前方展示浴血奮戰,另一邊,被誣陷成為叛軍,被消滅番號。對於任何一個身處其中的軍人,都不可能沒有平反的願望,不僅為自己,還是為了同袍,更是為了赤焰軍的軍魂。

梅長蘇不僅是為了報仇,更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這個觀點,海宴曾經做過澄清。現在的網絡小說中,充斥著重新報仇文,看多了這類文,很多網友會自然而然的認為梅長蘇只是為了報仇。不,梅長蘇更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我們從劇情中可以看到,梅長蘇在不斷打壓譽王和太子的過程中,扶持了很多正直的朝廷官員,讓很多侵佔土地,損害民眾,中飽私囊的官員下馬。

梁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皇權,殺了為百姓著想的祁王,滅了保衛家國的赤焰軍;太子為了爭取錢糧,經營私炮房,不顧百姓安危;譽王為了扳倒太子,不惜炸燬私炮房,讓百姓蒙受災難。

如果這些人始終把持朝政,百姓如何安居樂業?梅長蘇和靖王都是祁王的崇拜者,他們自幼接受祁王的教導,有著海晏河清的政治理想,只有扳倒這些惡勢力,平反赤焰舊案,讓天理昭昭,讓正直的靖王殿下出頭,才能完成梅長蘇的政治理想。

結語

綜上,梅長蘇並非不懂功高震主,並非不懂得皇權爭鬥 ,只是在海晏河清的政治理想面前,烏煙瘴氣的爭權奪利都必須被掃清,冤案必須得到平反。


小亮談影視


林燮和林殊是不一樣的。

首先,林燮是江湖人,他年輕的時候是走江湖,和各路豪傑稱兄道弟,是講道義的人。當他輔助梁帝的時候,梁帝還是一個皇子,他能和林燮走到一起,除了他皇子的身份,肯定也是因為他很贊同林燮的所作所為,惜才愛才,就和後來的譽王一樣,當他們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標的時候,林燮願意忠心不二的奉梁帝為主君,不惜用兵變的方式輔佐他當上皇帝,但是林燮忘了一點,在梁帝還不是皇帝的時候,你們可以稱兄道弟,當梁帝是皇帝的時候,在梁帝的眼中,你不再是他的兄弟,而是他的臣子,說難聽點就是他的奴才,你就該事事聽他的,為他做事。林燮的地位一再的升高,先是梁帝信任的臣子,後來做了梁帝的大舅子,而且梁帝最優秀的兒子是林燮的外甥,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帶兵,赤焰軍對林燮更是忠心耿耿,若不是因為林燮的忠心,他若想謀反,那是分分鐘的事,所以梁帝不得不忌憚。

而林殊在一開始也只是一個少年將軍,他沒有注意到朝局的變化,當赤焰案發生了之後,他通過十二年的隱忍、調查和安排,他漸漸懂得了父親為什麼會有這個災難了,所以他回金陵,只為了翻案,不再想著再回到朝廷,所以梁帝提出條件的時候,他早就準備好了,這個就是林殊已經懂得帝王之心了。

風起長林裡的蕭庭生,其實那個時候也是和林燮差不多同樣的地位,同樣的忠心,但是蕭庭生懂得收斂,懂得避嫌,包括兒子蕭平章也非常謹慎,他這個做法,可以看出,是蕭庭生的老師梅長蘇教他的,雖然最後長林府沒落了,但是,至少蕭庭生是得到了一個好的結果的。


janny0701


從金陵城最耀眼的少年林殊,蛻變為躲在暗處算計人心的謀士梅長蘇,他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他失去了血脈相連的至親,失去了同生共死的戰友,他更知曉是害他家破人亡的罪魁禍首是誰。

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帝舅舅,那個跟他父親稱兄道弟的至交好友,那個掌握生殺大權的大梁君主,擔心赤焰軍功高蓋主,就將10萬將士活活燒死在梅嶺。

彼時梅長蘇還是林殊時,就已經是金陵城的風雲人物,他是戰無不勝的軍中少帥,也是聰明絕頂的天才少年,當時的他是多麼意氣風發啊。

爹爹對梁帝忠心耿耿,林殊看在眼裡記在心中,他告訴自己要向爹爹看齊,要為國盡忠,為民謀福。彼時的他們,對大梁的未來,只有慢慢的憧憬,卻不知危險已經悄悄臨近。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赤焰軍的得寵,令夏江與謝玉嫉妒不已,他們狼狽為奸,利用梁帝的疑心,設下請君入甕的毒計,令10萬人葬身梅嶺。

相信林燮到死都不相信,他最好的朋友,居然要至他死地。林殊當時也不相信,可是自他從死人堆裡,爬出來後他恍然大悟。

原來他們一心效忠的皇帝,早已不信任赤焰軍了,他們拼死拼活為了什麼?他們浴血奮戰又為了什麼?他們將他當做一生的信仰,可萬萬沒想到,他背叛了他們這群為國盡忠的將士。

權利會腐蝕一個人的心,曾經的梁帝還是皇子蕭遠時,結識了林燮與言闕,還成了肝膽相照的好朋友。為了助蕭遠建立一個理想的國家,林燮逼宮,將蕭遠扶上了皇位。

當了皇帝的蕭遠 ,漸漸地開始變了,他變得多疑,不再相信林燮等人的忠誠,反而忌憚赤焰軍。小人正是利用他的猜疑之心,借刀殺人,赤焰軍全軍覆沒,梁帝才覺得可以高枕無憂了。真的無憂嗎?未必。


劇來叨


梅長蘇還是林殊的時候,他的父親林燮是赤焰軍的主帥,與皇帝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他的母親是皇帝的親妹妹晉陽長公主,他的姑姑是皇帝的寵妃—宸妃林月瑤,他的堂哥是皇長子蕭景禹,他與皇七子蕭景琰是好兄弟,與皇家關係如此親密,當年的蕭景禹又是太子的不二人選,朝中大臣一片正直之風,連皇帝自己都說,帶著林殊放過風箏騎過馬,可見皇帝對林殊如同親子,林燮又是忠君愛國的好將領,連皇帝的皇位都是林燮輔佐上位的,所以,林殊心裡自然對皇帝是信任的。

皇帝心裡雖然對祁王蕭景禹心有芥蒂,但還沒有到弒殺親子的地步,若不是祁王建議取消玄鏡司,夏江也不會和謝玉聯手製造這起滔天巨案,加之皇帝對祁王的偏見,導致一代賢王和七萬忠魂俱亡,林殊雖然知道功高震主的道理,但出於對皇帝的信任和皇帝對他的真情,直到謝玉率領大軍屠殺梅嶺,林殊都不敢相信是皇帝下的命令。也直接導致了後來的梅長蘇內心如鐵的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