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誰的外送電量是中國第一?

​​天府之國,沃野千里。自古以來,四川自然稟賦得天獨厚,正如《華陽國志》中所寫,“水旱從人,不知飢謹,時無荒年”。

四川電力相伴四川,一路服務波瀾壯闊的改革發展,一路服務“治蜀興川”的宏偉事業,點亮了一個又一個夢想。

省公司名片

名稱: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

辦公地點:成都

最高負荷:4154萬千瓦

最高年售電量:2170億千瓦時

最早有電時間:1905年,成都

成長曆程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川電人艱難起步,用腳步和汗水點亮每一盞燈,踏遍蜀道每一寸土地;四川電力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四川電網電壓等級不斷攀升,輸送能力持續突破,實現了從省級電網到樞紐電網的偉大跨越,實現了從“嚴重缺電”到“外送第一”的巨大變化。


誰的外送電量是中國第一?

燈火輝映的成都市琴臺路 陳光全 攝

四川,如何一步一步成為外送電量最多的省級電網?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

1949~1970:“缺電大省”的曲折發展

◆1949年以前,四川的輸、配、變電設備數量少,電壓等級複雜,全省沒有統一的電網。成都、重慶、宜賓、自貢、樂山、瀘州等地較大的電廠都是孤立供電,互不聯通。當時,省最高電壓等級35千伏的輸電線路只有202千米。

◆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四川電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1950年12月,四川建成宜賓電廠送電至宜賓紙廠的第一座35千伏變電站。

誰的外送電量是中國第一?

◆1953年,國家開始實施“一五”計劃。經過“三年恢復”,四川電力在“一五”計劃期間開始全面發展,新建和擴建了一批發供電工程。

◆1956年12月,四川第一座110千伏變電站,重慶盤溪變電站投產。同月,由長壽獅子灘至重慶盤溪變電站的全川第一條110千伏輸電線路投運,實現水火電聯網運行,滿足了成都、重慶、宜賓等主要城市工業生產用電需求。

誰的外送電量是中國第一?

重慶盤溪變電站

◆1970年5月1日,四川第一條220千伏線路建成投產。

誰的外送電量是中國第一?

四川第一條220千伏線路

1998:二灘水電,光明使者

二十餘年的艱難起步,讓四川電網有了一定發展。

1978年,四川電網年售電量突破100億千瓦時。但是,在四川,電依然是稀缺之物。直到1985年,全省人均電量只有228千瓦時,僅為全國人均的一半;每年召開兩次分電會,各地市州要為用電指標分配“吵架”。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四川富甲天下的水資源提供了機遇。

早在1980年2月,成都勘測設計院首次查明四川省可開發水能資源佔全國的26.8%,居全國第一位。為了充分利用豐富的水資源,二灘水電站這個“超級工程”的藍圖徐徐展開。

1991年9月,二灘水電站正式開工建設。

1998年8月,二灘水電站首臺機組發電!從220千伏到更高電壓等級,1998年成為四川電力工業史上值得銘記的一年:第一條50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二灘500千伏送出工程建成了。

“二灘”成為20世紀我國建成的最大水電站,也是我國第一個全面對外開放的大型水電工程。線路全長1400多千米,穿越大小涼山的高海拔、重冰區,技術和施工難度堪稱世界之最。

誰的外送電量是中國第一?

二灘水電站大壩施工場景

至此,四川全省超高壓輸電網形成,四川多年嚴重缺電的局面得以改善。四川電網建設駛上快車道,電壓等級不斷攀升,電網日益堅強。

“水利萬物而不爭”,億萬年來一直桀驁不馴的雅礱江水終於變成強大的電流輸向千家萬戶。水潤天府的歷史再次延續。

誰的外送電量是中國第一?

二灘500千伏送出工程

2002:川電東送,拾級而上

2002年5月27日,隨著國家電力調度中心“合閘”的一聲令下,川電東送這一凝聚著幾代川電人心血的美好夢想終於實現了。

川電東送輸電通道起於四川龍王500千伏變電站,途經四川、重慶、湖北、江西、江蘇、浙江、安徽,最終到達上海南橋500千伏變電站,全長2525千米,創下我國500千伏超高壓輸電通道最長紀錄。

2010年4月11日,德陽—寶雞±500千伏直流輸變電工程雙極投運,實現了西北、華中兩大電網資源互補。

截至2018年年底,德寶直流實現水火互濟電量超1000億千瓦時,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誰的外送電量是中國第一?

±500千伏德寶換流站全貌 黃忠明 攝

2010年7月8日,四川第一個±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宜賓—向家壩—上海±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成功投運。該工程每年可向上海輸送320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隨後建成的錦屏—蘇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溪洛渡—浙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可將大部分電力輸送至華東負荷中心。

誰的外送電量是中國第一?

運行中的±800千伏錦蘇線 王志奇 攝

誰的外送電量是中國第一?

2013年4月16日,向上工程滿負荷試驗 何飛 攝

2015年,±800千伏錦蘇、復奉、賓金三大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和±500千伏德寶直流輸電線路首次同時滿功率運行,全年外送電量突破千億千瓦時。

截至2018年底,四川外送電量達6300億千瓦時,為四川省帶來經濟值1800多億元。同時,相當於節約標煤2.1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過5.3億噸、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約326萬噸。

2015:責任川電,點亮藏區

2011年,國家電網公司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共同啟動“十二五”四川藏區電網建設,5年累計投資309億元,大力實施“電亮藏區”工程。建設新都橋和丹巴、木裡等一系列500千伏輸變電工程,解決藏區水電輸出及農牧區用電問題,對服務四川藏區經濟社會發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增進民族團結和諧起到了重要作用。

誰的外送電量是中國第一?

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白日山上電力通道融入藏區 陳翔 攝


誰的外送電量是中國第一?

電亮藏區——飛越藍天 曾林 攝

全面實現無電村通電,是2015年四川省委、省政府20件民生大事之一。無電地區大多地域偏遠、交通不便,是四川電力攻堅的“硬骨頭”。當年6月30日,國網四川電力提前半年實現供區內無電地區全面通電目標。12月底,四川省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全面完成。3年內共投資72.5億元,解決14.03萬戶62.83萬人無電問題。

誰的外送電量是中國第一?

2014年1月,黃泥巴村通電


誰的外送電量是中國第一?

2015年6月10日,大涼山最後的無電村——大巖洞村委慶祝通電舉辦篝火晚會 蔣志明 攝

2019:泛網落地進行時

現階段,國網四川電力正緊鑼密鼓地開展泛在電力物聯網落地工作。該公司以數據平臺構建為切入點,整合現有系統資源,在補短板上下功夫,舉全企業之力大力挖掘數據金礦,加快數據融通,以大數據分析和新型業務場景應用為抓手,讓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切實提升電網安全經濟運行水平、企業經營績效和服務質量。

國網四川電力著力開展大數據分析,提升對內對外服務質量;利用歷史數據建立營配稽查模型應用,實現對違約查處及反竊電工作流程的全面跟蹤管理;探索業務數據到模型數據的語義轉換,構建適合各專業的數據共享及應用挖掘規範,搭建好底層數據與業務應用之間的橋樑。

在成都,進一步推廣智能電錶,為實現數據一個源、電網一張圖、業務一條線打下數據基礎;以特色應用驅動發展,打造“一網通辦、全程透明”的能源互聯網生態圈,融合營銷、調度、規劃、運檢等業務系統,實現低壓業務“一次都不跑”,高壓業務“最多跑一次”,壓縮辦電時間一半以上。

誰的外送電量是中國第一?

成都高新供電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換裝智能電錶

在科技城綿陽,綿陽供電公司與市經信局共同編制“在綿開展泛在電力物聯網綜合示範建設試點工作報告”,在生產中運用智能機器人巡檢、無人機巡線、激光三維成像、輸變電設備狀態檢測等先進技術,不斷探索實踐。

誰的外送電量是中國第一?

輸電線路智能巡檢機器人在220千伏欖安線自主巡檢

誰的外送電量是中國第一?

運維人員在眉山220千伏平春變電站為智能機器人“小白”輸入任務指令

9月,四川省發改委正式給國網四川電力發來“關於四川省泛在電力物聯網工程實驗室項目的覆函”,同意由該公司建設四川省泛在電力物聯網工程實驗室。實驗室建成後,不僅能搭建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平臺,有效提升相關研發技術含量,還有助於泛在電力物聯網技術創新人才的培養和成長。

名稱變遷

1951年2月,在重慶西南軍政委員會工業部下成立了成都電業管理局,直接領導雲南、貴州、四川三省裝機容量較大的電力企業。

1958年,隨著國家機構的調整,成都電業管理局更名為四川省電業局,隸屬於國家水利電力部領導,統一管理全省電力企業。

1965年,國家實施“三線建設”,成立水利電力部四川省電業管理局、西南電力建設局和西南電力修造總廠,領導全川部屬電力生產企業和西南地區的電力建設企業、修造企業。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四川電網按照省委要求,改二級管理為三級管理體制,相繼成立川東、川南、川西和渡口電業局,分別管理所在地區的電力企事業單位。

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以四川省電力工業局為基礎,成立電力工業部

西南電業管理局,統一領導雲南、貴州、四川三省的電力企業,保留四川省電力工業局名稱,與西南電業管理局一套機構,兩塊牌子。

1993年2月,按照國家體制改革精神,成立四川省電力公司。四川省電力工業局(公司)受電力工業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的雙重領導,其職能不變。

1997年,重慶直轄,重慶市電力工業局正式掛牌成立,重慶市範圍內原四川省電力工業局所屬的9各單位及資產、權益、負債劃歸重慶市電力工業局 。

1998年3月,四川省電力工業局、四川省電力公司 接受國家電力公司和四川省人民政府雙重領導。

2001年2月,正式撤銷四川省電力工業局,標誌著四川省電力公司完全成為一個企業,不再具有政府職能。

2013年,四川省電力公司更名為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成為國網全資子公司。

成長故事

自然災害練就脊樑川電

四川,因為地理位置特殊,地震、冰災、洪災、旱災、泥石流頻發。因地表起伏懸殊、氣候複雜多變、地岩層性複雜、地殼運動活躍等因素,雨雪冰凍、地震、乾旱、暴雨、泥石流、草原火災、山體滑坡、崩塌等自然災害頻發,且具有點多、面廣、規模大、成災快、爆發率高、延續時間長等特點。

2008年5月12日,是深深刻進每個四川人記憶的一天。這一天,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四川電網直接經濟損失達106億元。地震災害對綿舊、德陽、廣元、阿壩及成都5個地區共54個縣區的供電造成了嚴重影響。

國網四川電力在總部及兄弟單位的支援下,迅速恢復了受損電網。在抗災保電中,該公司湧現出了汪志剛、王暢、馬元江等先進典型。


誰的外送電量是中國第一?

大地震後,曾經美麗的映秀鎮成為一片廢墟


誰的外送電量是中國第一?

汶川特大地震最後一名倖存者馬元江安裝假肢後,豎起大拇指點贊

誰的外送電量是中國第一?

供電員工奮戰在汶川城關開關站搶修現場

汶川特大地震後,國網四川電力痛定思痛,開始了電力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的探索,確定了打造專業電力救援隊伍的工作思路。在一次次探索與實戰的磨練中,應急體系標準化、隊伍專業化、協同聯動機制科學化、裝備與物資保障現代化建設日臻完善。

10多年來,國網四川電力及時處置各類突發事件962件,啟動省公司層面應急響應26次,累計投入應急搶險人員173700人次,出動應急車輛32600臺次。


誰的外送電量是中國第一?

抗震救災現場 龍志明 攝

目前,隨著“川電外送”“川藏聯網”工程的順利實施,四川電網內外互濟能力不斷加強。

錦蘇、復奉、賓金三大輸電線路實現滿功率運行,每年輸送電量超過1300億千瓦時,累計外送電量約6000億千瓦時,為東部地區大氣汙染防治和節能減排作出了巨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