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你知道昌黎有“大碣石”和“小碣石”嗎?碣石山得名傳說故事!

▲視頻 航拍昌黎碣石山

你知道昌黎有“大碣石”和“小碣石”嗎?碣石山得名傳說故事!

圖 清代著名畫家戴克昌(昌黎籍)筆下的木刻版昌黎古韻圖

昌黎碣石山得名的民間傳說:

昌黎城北的碣石山,是咋得的“碣石”這樣一個山名呢?這裡有一個特別古老的傳說。眾所周知,碣石山是渤海邊上一座特出的大山,大大小小有上百座山峰,這些山峰簇擁著似天橋柱石般的主峰娘娘頂。長期生活在碣石山周圍的人幾乎都知道,碣石山有“大碣石”和“小碣石”之分。那“大碣石”,自然是指娘娘頂了,在山下,特別是海里頭,遠遠地瞅著,娘娘頂那高高聳起的頂尖很像一個指航的石柱子。“小碣石”指的又是哪兒?“小碣石”在碣石山前看不見,它藏在娘娘頂的背後的一個山崖上,是一柱直立高聳的峭巖,有五六層樓高,遠遠看像一個插在娘娘頂後坡西北角下的“棒槌”,山裡人都跟它叫“棒槌山”,也有跟它叫“天橋柱”的。棒槌山要是挺立在碣石山前頭,那就比承德的磬錘峰還醒目,還惹人眼了。

你知道昌黎有“大碣石”和“小碣石”嗎?碣石山得名傳說故事!

圖 碣石山

古時候,人們都稱娘娘頂為“大碣石”,跟棒槌山叫“小碣石”。“小碣石”還有一個名兒,叫“拴船樁”。“拴船樁”,誰拴船?大禹!傳說大禹治水的時候,來過碣石山,在那兒拴住船,上的岸。如今,細看,那石柱上還有鐵環的印兒,旁邊還有不知啥時候誰刻的“禹王系船處”五個大字,只是那幾個字兒叫雨侵苔剝的,已經模糊不清了。正因大禹這麼一來,碣石山才有了名兒,成了幾千年來誰都想登登的觀海名山,攬勝神峰。那是不知多少年前的事兒了。那時候,整個神州大地到處都泡在水裡,稍低一點的山都淹住了。渤海邊上的碣石山挺高的,這時候多半截也泡在水裡了,水面到了棒槌山的小半截上。咱們中國的山川走勢,從北向南,像一條龍從海里爬出來,龍腦袋在四川和甘肅那兒,龍尾巴在河北,標誌就是碣石山,碣石山就像龍剛剛脫水,翹起的那個尾巴。這不是咱們瞎說,司馬遷在《史記•天官書》裡記的清清楚楚:“故中國山川東北流,其維,首在隴蜀,尾沒於勃碣。”“勃”是渤海,“碣”是碣石山,“勃碣”是渤海邊上的碣石山。傳說大禹治水的時候,就這道“東北流”的山川沒有被洪水吞沒,能走道兒,別的地方只能駕船走了。大禹治水,得先探地形。他要探地形,得順著這道山川走,過不去的地方就駕船。大禹挺有腦瓜,瞅著那個地方能疏流,就在那個地方叫人插個木樁子。人們跟這個作標記的木樁子叫“楬櫫”。大禹順著這道山川從西北向東北一路走來,一路不知插了多少楬櫫,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就來到了這道山川的盡頭——碣石山。

你知道昌黎有“大碣石”和“小碣石”嗎?碣石山得名傳說故事!

圖 大禹治水圖

與碣石山緊連著的是燕山群峰,從燕山上下來,有一段地勢低的地方被水淹住了,不算小,也不算低的碣石山當時成了海中的一座島。無奈,大禹只好乘船去碣石山。船在水中走來走去,到了碣石山。就在這時,天頭又突然變壞了,風雨交加,大浪滔天。大禹領著人同風浪搏鬥,卻怎麼也找不著理想的靠岸的地方。猛然間,大禹發現有一個像楬櫫的石樁子,豁然屹立在山旁,把船駛過去,拴在那上邊一點也沒有問題。大禹親自掌舵,大夥齊心協力,一下就把船靠了過去,拴到了石樁子上。拴住了船,上了碣石山,大禹和大夥都長舒了一口氣,心裡話:今個兒多虧碰到了這個石樁子,要不不定咋的。說也怪,他們一上岸,天頭就變好了,原來差點要他們的命的地方,一下子風平浪靜了。他們生火做飯,結廬而息。大禹登上碣石山頂,放眼遠望,只見大海深深,茫然無際。他知道,這裡已是山之盡頭海之畔了,把水都疏導到這裡,水患就沒有了。只是,這工程太大了,不是一年兩年能幹成的事兒。他希望,早一天把水都攆到這兒。頭離開碣石山時,他手下的人想在碣石山立個楬櫫,大禹說:“甭立了。這兒有天生的‘楬’石,這在水中望著像航標的圓柱形山頂就是大‘楬石’,這拴船的石樁子就是小‘楬石’……”他這樣一說,大夥都點頭稱是。打那以後,渤海邊上有“大楬石”、“小楬石”的消息就傳開了,人們都把這座治水終點的山叫“楬石山”了。後來,人們把“楬”的“木”字偏旁換成了“石”字,“楬石山”就寫成“碣石山”了。大禹治水成功以後,當了天子,開始接受天下九州的貢品。他閒下無事,與他的助手伯益寫了一本《山海經》,盡記治水時到過的地方的山川湖海。在《北山經》中,他特意記載了“碣石之山”。後來,有人為歌頌大禹治理天下的功績,還寫了一本《禹貢》,在“冀州”和“導山”中都專門提到了“碣石”。據此看,人們一直傳說碣石山的名兒是大禹起的,一點都不假。正因大禹治水時到過碣石山,碣石山成了北方的一座神山。

你知道昌黎有“大碣石”和“小碣石”嗎?碣石山得名傳說故事!

圖 曹操東臨碣石

到春秋戰國的時候,在這兒結廬修行的方士很多,據傳他們中間有不少人成了仙。這就惹得秦始皇、漢武帝都跑到這兒求仙來了,到這兒就對“大碣石”、“小碣石”頂禮膜拜,想沾沾大禹的神氣兒。曹操不善,他沒有到這兒求仙拜神,領會了碣石山的真諦,寫了一首千古絕唱《觀滄海》。離開碣石山,他還寫了一首同樣有名的《龜雖壽》,說“神龜雖壽,猶有終時”。他肯定是在碣石山想到了大禹,像大禹這樣的傳奇人物,也不能長命百歲,求仙又有何用,還不如做一個“志在千里”的“老驥”。曹操算是真正理解了給碣石山起名的大禹。(講述:李煥宇 採錄:董寶瑞 1999年7月採錄於昌黎縣文聯辦公室)

End!


擴展閱讀:

“碣”與“楬”:

你知道昌黎有“大碣石”和“小碣石”嗎?碣石山得名傳說故事!

圖 碣石山

“碣石之山”何以得名?查“碣石”之本義,當為可作標之石,且呈圓柱形。“碣”字本從木,通楬櫫之“楬”。楬,在遠古時專指作標誌用的小木樁,即作標之木。《周禮·秋官·蠟氏》記有:“若有死於道路者,則令埋而置楬焉。”鄭學的代表人物、東漢經學家鄭玄,引述鄭司農(即東漢經學家鄭眾,史稱其與其父鄭興為“前鄭”)之語注曰:“楬,欲令其幟取之,今時楬櫫是也。”由此可知,“碣”字之產生,乃為取“楬”之義,專指作標之石。正因“碣”字本義在“楬”,到漢朝時用其形容山石時,產生了獨立高聳之義,並引申為標識。《漢書·揚雄傳》有“碣以崇山”句,唐朝訓詁學家顏師古在《漢書注》注云:“碣,山特立貌。”此外,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在著《說文解字》時,明確釋“碣石”為“特立之石”,並雲“東海有碣石山”。追本溯源,可知“碣石之山”的基本定義為似“楬”之山,其山石獨立高聳,特立一地,可作明顯的標誌。由此可以斷定,碣石山之所以得稱“碣石”,並在古地名中佔有一席之地,主要是因其山形似“楬”高聳,且在北方沿海地區能夠起到獨特的地理座標作用;否則,《山海經》和《尚書·禹貢》等地理名著就無以記載“碣石之山”和“碣石”了。

你知道昌黎有“大碣石”和“小碣石”嗎?碣石山得名傳說故事!

圖 碣石山

碣石山曾是中國北方遠古的地理座標:

碣石之名,最早見於《山海經》。《山海經》中的《山經》,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山嶽地理名著,比較詳細地記載了遠古中國的山川、物產等情況。在《山經》中記載,北方第三列山系的第一座山稱做太行山。……又往北五百里,稱做倫山。……再往北五百里,稱做碣石山。在《尚書·禹貢》中記載,(大禹)開通了太行山、恆山(在今河北曲陽縣,與燕山山脈相接),一直到達碣石山(在今河北昌黎縣,燕山伸向渤海的餘脈)的水路,使河水從碣石山流入渤海。由此可以看出,在古地理著作中無論描寫山脈的走向,還是記述河水的流向,都把碣石山作為標誌之山。此外,《尚書·禹貢》中描述遵海入河的航道時,曾有“鳥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的記載。意思是,東北以鳥為圖騰的少數民族,走海路來進獻貢品時,沿遼東灣西岸向南航行,接近右側的碣石山後,向西轉航於渤海北岸,最後再向西南航行進入到黃河(古黃河口在今天津市附近),再由黃河逆流而上,就能到達國都陽城(今河南登封一帶)。由於碣石山位於渤海沿岸的山海交界之地,位置獨特,既是內陸山脈、河流通向渤海的標識,又是航海時遵海入河的航標,因此,常常被早期的地理書籍作為地理座標而記載。

你知道昌黎有“大碣石”和“小碣石”嗎?碣石山得名傳說故事!

 圖 碣石山

 碣石山形成於中生代燕山造山運動,是燕山伸向渤海的餘脈,南北長約24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跨越昌黎、撫寧、盧龍三縣境界,佔地面積約320平方公里。上百座峰巒由北向南突兀拔起,漸次增高,形成東西橫列的三道屏峰。靠南的一道最大屏峰中央為碣石極頂,像擎天一柱,如碣高衝,直插雲霄。碣石山距渤海15公里,系渤海近岸最獨特醒目的山巒。

關於碣石山獨特山貌的描述,歷代史志記載頗多,成書於北魏時期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記載,大碣石山在右北平郡驪成縣(今河北撫寧縣)西南,王莽改稱“揭石”。漢武帝曾登此山以望巨海,並在此地刻石。今枕海有石如甬道,數十里,當山頂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見,立於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則隱,及潮波退,不動不沒,不知深淺,世名之天橋柱也。狀若人造,亦非人力所就。這可能就是在大海之中看到的碣石山山貌的真實寫照。唐朝經學家孔穎達在注唐《十道四蕃志》中“河北道名山曰碣石”時說:“碣石在平州(唐時治所在河北盧龍)東,距海30裡,遠望其山,穹窿似冢,有石特出其山頂,其形如柱,當即《禹貢》之碣石。”在這裡將碣石山主峰描繪成穹窿似冢,峰頂如柱,則更為形象。清同治五年版《昌黎縣誌》載:“碣石山,縣西二十里。舊府志雲:今昌黎乃古三邑地,謂絫縣及王莽之選武、馮德也。其為碣石,當自昌黎、撫寧南皆是,茲為大碣石,因天橋柱指之雲。此天橋柱為碣石。……仙台(指碣石山主峰仙台頂)前臺、後臺雖若分為二,而由南面視之,形如履鍾,高可一里有餘,通趾頂,實為一石,而非累積所成,聳矗山頂。山高七里,通仙台頂,計之殆將十里。百里望之,瞭然可辨,可謂大矣,則所謂大碣石。”民國二十二年《昌黎縣誌》記雲:“蓋海道浩渺,必望大山之特出者,以為標準。海過平州,趨南瀛、渤之間,地勢坦衍,千百里中無大山可望。故必以碣石為準,而夾右以行,然後可南轉,以入於河。……今昌黎縣之仙台頂去海三十里,猶之海畔也。上有石柱高數百丈,自海中望之,矗矗高出,可為標識,其地實當撫寧縣西南。”從上述記載可以看出,位於中原與遼東交界之地的碣石山,在眾多跌宕起伏的峰巒之中,因山形似冢,峰頂似凌空一柱,如碣高插而特立不群,確實為山貌獨特的奇峰峻嶺。

碣石山曾是中國北方充滿神奇色彩的千古神嶽:

你知道昌黎有“大碣石”和“小碣石”嗎?碣石山得名傳說故事!

圖 碣石山

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陰陽學家騶衍的“五德始終”說在各諸侯國影響很大,“神仙”說也風行一時。碣石山一帶在齊桓公滅孤竹之後,由孤竹國的領地變成了燕國的轄境,燕國開始視碣石山為本國境內開展祭祀活動的神靈之地。碣石山成為方士們最為青睞的修仙場所,相傳成仙的人接連在這裡出現。據《史記·封禪書》記載,燕國人宋毋忌、正伯僑、充尚、羨門子高等相繼修道成仙,其中羨門子高就居住在碣石山上。這一說法在清乾隆年間著名藏書家、文獻學家張敦仁《通鑑刊本識誤》中有明確記載。當時,燕國的方士多隱於山海結合之地,而山與海結合的最得天獨厚之地就是如今昌黎的碣石山及其鄰近地區的濱海地帶。巍峨挺拔、山形奇特,遙望似天橋柱石,被遠古的航海人視為遵海入河航標的碣石山,以及其附近的北戴河、秦皇島等沿海半島或島嶼,無疑是方士們呼天喚地、煉丹修仙的最佳選擇之地。尤其是隨著燕昭王對神仙的狂熱崇拜,時至秦朝建立之際,燕國的方士已不可勝數,日益活躍。使得碣石山及其鄰近海域在秦、漢時成了秦始皇、漢武帝等帝王求仙活動的大本營,充滿神秘色彩的碣石山逐漸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神嶽。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漢書》的作者班固在《西都賦》中寫道:“揚波濤於碣石,激神嶽之嶈嶈。”表明在漢朝之前,碣石山就已經成為了名揚全國的“神嶽”。

碣石山有哪些景點?

景點一、仙台頂

仙台頂是碣石山主峰,為古今觀海之勝境,頂尖形貌奇特,突起於寬博坦蕩的千仞絕壁之上。

由兩座南北對峙的峰巒疊成,南望視為一體,極似一方凌空拔起的柱石,石上鐫有“碧雲峰”3個大字。由水巖寺登仙台頂,沿石階兩側建有憩亭10餘座。

你知道昌黎有“大碣石”和“小碣石”嗎?碣石山得名傳說故事!

圖 仙台頂

景點二、五峰山

五峰山,仙台頂東西兩側,各有五座山峰,被稱為東五峰山和西五峰山。東五峰山矗立奇特,北名平鬥,東名望海,西名掛月,東北名錦繡,西北名飛來。

山腰建有韓文公祠,系明崇禎十四年山海關督師範志完所建,內塑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塑像。範志完還在廟後高處峭壁令人刻下“泰山北斗”“五峰環翠”8個大字。

革命先驅李大釗於清宣統元年至民國13年(1908~1924年)曾先後7次在這裡山居和政治避難,並撰寫了兩篇馬克思主義論著和一些詩篇。在其對面五峰嶺上有李大釗同志站立石雕像一尊。

你知道昌黎有“大碣石”和“小碣石”嗎?碣石山得名傳說故事!

圖 五峰山

景點三、天橋柱

天橋柱,在碧雲峰西北2.5公里的一道山崖上端,有一石柱如塔高聳,呈四方形,高達30多米。

石色青白,四面如斧砍刀劈,陡直峭立,柱的上半部由三層巨石摞就,巍然挺拔,直衝霄漢,這就是被古人稱為“天橋柱”的奇石。

景點四、龍潭洞

龍潭洞在水巖寺東北絕壁之上。洞深三丈有餘,洞口有門,洞內有潭,潭深丈餘,水從石壁流淌,雲氣蒸騰。

洞下有巨石峙立,上刻有遼代營州領海軍題記200餘字,為太康五年五月十九日刻。洞南石崖上有金代北平牧高侯貳車王公的遊記刻石。

此外碣石觀海、天柱凌雲、山岩春曉、石洞秋風、西嶂排青、東峰聳翠、龍蝠靈壑、風翥祥巒、霞輝窣堵、仙影滄浪等也均是碣石山的著名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