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浙江大學研發出新型藥物遞送系統 助力精準擊殺腫瘤

如果抗癌藥物能夠準確的到達腫瘤所在之處,並釋放其藥效,那麼對於擊殺腫瘤的可能性將大大提升,但不是每一種抗癌藥都能夠進行精準擊殺,有的可能因為水溶性差導致藥效無法正常發揮,有的則找不到腫瘤所在的位置從而導致藥效釋放錯位,有的抗癌藥甚至被機體內的免疫系統當成敵人被消滅掉了,那麼到底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呢?下面再生醫學網就為您推送一條相關研究。

為了讓抗癌藥物在體內更好地循環、有更好的療效或者降低抗癌藥物對正常組織的殺傷性,利用納米材料包載抗癌藥物構築納米藥物,是當今的研究熱點。

浙江大學研發出新型藥物遞送系統 助力精準擊殺腫瘤

近日,浙江大學黃飛鶴教授、毛崢偉教授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喻國燦博士團隊,研製出一種構築超分子多肽的新方法,其可控的多肽自組裝擁有多種形貌並可用於癌症的光動力治療。這種新型藥物遞送體系,將光動力治療的光敏劑-卟啉裝入新型結構“潛艇”,進而給藥直達腫瘤細胞。

體內和體外的研究表明,超分子的修飾策略及多肽的靶向性大大提高了光動力治療效率。科研人員表示,這種超分子多肽在多肽的修飾及腫瘤的精準治療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再生醫學網認為,浙江大學研發出的新型藥物遞送系統將大大提高藥物達到腫瘤的精準性,為有效擊殺腫瘤提供助力。據瞭解,新型藥物遞送系統尚在實驗中,一旦確定投入到臨床應用中,將為腫瘤患者提供更加精準的治療,讓我們共同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