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關於買房 溫嶺總有許多故事可講

想起一件比較有印象的事情:曾帶著溫嶺的親戚到椒江買房,遇到個單價14000元左右的新樓盤。他突然問,這麼便宜?筆者馬上補充了一句,旁邊賣完的那個新盤,之前一萬都不到。他繼續感慨說,還是椒江便宜呀。

當然,關於買房,溫嶺總有許多故事可講。

01. 對很多溫嶺人來說,地緣已不是最重要的

曾在某論壇看到一場關於新老城區買房的大討論,結果正方反方的支持率差不多。這並不能理解為價值的等同,但至少說明兩個問題,一個是新區發展已經從概念走向了實際,讓人感知到了價值和趨勢;另外一個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有了自己的選擇標準。

曾經的地緣概念,已不是最重要的了。

首先,因為人們對於城市往哪裡走,一直都有清晰的認識。從溫嶺撤地建市,逐步從原來的老縣城當中走出;再到突破北山制約,開始向北發展。一場從老區到新區的城市革命,便已經開啟。

其次,因為整個新區界面一直在不斷成熟,尤其是作為核心的城西板塊。從九龍湖再到溫嶺銀泰,配套建設只是一方面,更具信號意義的是,溫嶺行政中心2017年的時候正式搬到了九龍。據說,這是溫嶺建縣500多年來,城市中心的首次轉移。

關於買房 溫嶺總有許多故事可講


城西板塊界面已經成型,來源網絡

不誇張的說,溫嶺的新區建設,是台州所有縣市區當中最為成型,思路也是最為清晰的。

既然如此,那麼人們買房現在最為關心什麼?通過諮詢一些溫嶺朋友,大致總結如下:關鍵是這個位置規劃當中的配套是否豐富,是否在城市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上,還有價格是否合適,最好還有較大發展空間。

一位出租車師傅說,要看溫嶺接下來往哪裡發展,去城西大道那邊看看就知道。

關於買房 溫嶺總有許多故事可講


城西區位圖

看筆者興趣濃厚,他也打開了話匣子“銀泰周邊慢慢都建滿了,而城西大道那邊還有空間,除了本來就有會展中心、市人民醫院啊之類的,現在還多了一個類似銀泰的大商業,等於又形成了一個商圈。加上在修的輕軌,還有橫峰那邊開始大改造,再往北呢就是高鐵站,這個發展思路,很清楚了。”

配套豐富、發展方向、預期空間,還真是每項都對的上。

關於買房 溫嶺總有許多故事可講


城西大道正在成為新的發展風口,圖片來自溫嶺日報

至於價格,位於神童門,未來將享受到兩大商圈加持紅利的雲樾觀嶺項目,據說剛剛推出的首期房源起價只有17523元/平,均價也是遠遠低於主城區在售的幾個新盤。

02. 買遍全世界,也會期待在溫嶺的下一套

對於溫嶺這座城市,存在著不少認識誤區。

比如,以為溫嶺不過是一個縣級市。但實際上,這個縣級市不僅人口規模十分可觀,而且消費力強悍,且有很重的城市認同感。

從人口規模上看,120-130萬,幾乎超過了歐洲許多著名的城市,同時也是台州所有縣市區當中,最具規模的。

關於買房 溫嶺總有許多故事可講


溫嶺銀泰城的成功是當地消費活力的證明,來源網絡

從消費力來看,同樣一個茶飲料品牌,溫嶺店的日均流水,要比椒江多兩三倍。

有人口基數,又有消費力,這個對於城市發展來說,是極大的保障。

而對於城市認同感這點來說,筆者身邊許多溫嶺朋友,提到家鄉城市,總是充滿著自豪和存在感。一般的縣城,許多人到大城市買房,基本為了留在那裡;而溫嶺人雖然也去大城市買房,但更多是在資產配置方面,儘管很少人會用這類詞彙去形容。

即使買遍全世界,還是會期待在溫嶺的下一套房子。這不單單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自信。

還有一個認知誤區則是,溫嶺的房價是這兩年才開始貴起來的。

誰要在網上這麼說,就會有一大群溫嶺網友出來反駁:大溫嶺一直都很貴!有位中介朋友回憶說,溫嶺單價過萬是全臺州最早的。2012年的時候吧,一套東輝小區90方二手房一度還漲到1.9萬。到了2014年,有些新房就賣2萬以上了。“一套別墅單價七八萬,十幾萬還有人大驚小怪,我們溫嶺買別墅什麼時候看過單價?”

曾參與過台州多地的看房團,發現溫嶺人的買房意識那麼強烈,或許這也是當地房價早早高企的一方面原因。

而且溫嶺買房特別喜歡呼朋喚友。有位溫嶺某項目的置業顧問朋友回憶說,自己接待過一位客戶,後來她引薦過來不少人,基本都是親戚朋友。

關於買房 溫嶺總有許多故事可講


溫嶺買房特別喜歡呼朋喚友

有些帶過來買房的理由特別簡單,老姐妹,兩對面當鄰居。

雲樾觀嶺首期開盤現場,就有不少業主帶著一群人過來,你以為是親友團,其實都是來看房買房的。

03. 溫嶺人不缺房子,只缺更好的房子

身邊的溫嶺朋友,家裡房子都不少,但依然愛買房。

他們說,每個人想法不太一樣,有些只是單純為了投資;有些是因為感覺新出來的樓盤和以前不一樣,自己應該買一套,有面子;還有人更勵志,把買房作為自己努力賺錢的動力。

可以理解的是,在這個每幾戶人家裡就能出一個小老闆的縣級市裡,買房絕對不是小範圍人群的樂趣。許多人付款甚至都是一次性的,對全款買房的熱衷,也算是溫嶺樓市的一大特色。

鄉鎮客戶也會大量進城買房。一方面,溫嶺的經濟模式很容易在鄉鎮形成強大的購買力;另外一方面,他們也在尋求更為優質的居住場景,更豐富的教育醫療配套,還能獲取更豐富的社會資源等等。

總結來看,溫嶺人不缺房子,但缺更好的房子。

如何理解這個“更好”的概念?以景觀為例,以往的樓盤只是追求賞心悅目和綠化率,而當下的主流設計理念則是,在打造體驗感和場景感的同時,又具有功能性,讓外部景觀真正成為業主生活的一部分。

比如前文提到的雲樾觀嶺,整體的人居升級是可量化的:約2000方的中央疊水湖景、 約600方的下沉式庭院、兩個約460方的陽光草坪、7大架空層會所、1000方名望會館 700米環形跑道等等。還有地下四季恆溫泳池,都曾是豪宅項目的標配。

關於買房 溫嶺總有許多故事可講


雲樾觀嶺示意圖

該項目還專門為此計劃打造1萬方的實景示範區,這樣的手筆,在行業內也是非常非常少見。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小細節,考慮到許多業主的需要,雲樾觀嶺為寵物打造了一個功能組團。能考慮到寵物對於主人不同尋常的意義,這般人居才是真正的可稱之為升級。

04. 溫嶺樓市有兩種盤,大盤和其他盤

溫嶺人愛買房,更愛大盤。

“我住那個XXX小區”,“哦哦哦~就是那個很出名的小區。”這樣的對話很有場景感。字裡行間透著的就是一股子驕傲味道。而大盤,很容易成為這樣的小區。

首先,體量大,會讓人印象深刻,且具有辨識度;其次,大盤更有足夠的空間來打造優質場景,更容易形成內部的生活體系,並和外部配套形成互補;還有就是,大盤容易成為所在板塊的標誌性建築,推動整個區域的發展。

像雲樾觀嶺,就是很好的詮釋了大盤概念。總建築面積達到38萬方,是目前溫嶺在售待售最大的商品房小區。


關於買房 溫嶺總有許多故事可講


大盤很容易成為板塊內的標誌性項目

同時,小區還配置了4000方商業,以及5000方九班制幼兒園。

配套豐富的項目往往會有兩大價值,一是對業主而言,日常生活更為便捷;二是對整個板塊而言,該項目的價值會更為凸顯,對周邊的影響力更大。

05. 誰說溫嶺人只喜歡大戶型

很多人都會說,溫嶺人特別喜歡大戶型。

這就好像宿舍裡突然來一位內蒙古的同學,大家會問:你會騎馬嗎?住蒙古包嗎?你家旁邊是不是一望無際的草原?你射過雕嗎?

其實,這裡面少了一個字,準確的說,溫嶺人喜歡住大戶型,但各自置業訴求畢竟不同。比如有些只是為了投資,有些是屬於純剛需,只能控總價,這種情況下,小一點的戶型依然很有市場。

這時候,就特別需要選擇一個戶型產品比較豐富的新盤,一來選擇會比較多,二來關注該項目的人群規模也會更為龐大。

還是拿雲樾觀嶺作為例子,該項目在戶型端有兩大特點,第一,是整體格局符合當下最為先進的設計理念,方正、通透、大面寬;第二,可以提供不同大小的戶型,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建築面積約130方戶型,四房兩廳兩衛,10.9米超大面寬,足以滿足三代同堂或者二孩家庭的需求,對許多購房者而言稱得上一步到位的置業選擇。

建築面積約98方戶型,三房兩廳兩衛,9.8米的大面寬,同樣也為業主提供了差異化的空間選擇。

關於買房 溫嶺總有許多故事可講


雲樾觀嶺建築面積約98方戶型

如果對溫嶺做個認知層面的總結,筆者認為,這是一座充滿強烈存在感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滿個性化需求的城市。

值得尊重,也值得給予更多的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