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沒文化鬧出的歷史笑話,想笑卻笑不出來

沒文化鬧出的歷史笑話,想笑卻笑不出來

陸容畫像

明朝浙江參政陸容有一本筆記存世,名叫《菽園雜記》。

其中記載了陸容幾十年宦海沉浮的見聞。

翻開此書,一幅六百年前明朝眾生相乍然浮現在眼前,頗令人興味盎然的是,其中收錄的許多哭笑不得的文化“誤區”。

沒文化鬧出的歷史笑話,想笑卻笑不出來

四川安嶽峰門寺石窟造像 修復前後對比圖

近幾年來,四川許多有千年歷史的石窟造像,被當地村民用油漆粉刷“修復”的事件層出不窮。

這種情況,實際上多處於對歷史的無知和對法律的漠視。

誰能想到,生活在15世紀的陸容,他的書中就錄入了很多類似的事件:

“吳中羽林將軍廟,訛為雨淋,而不覆以屋。三孤廟訛為三姑,而肖三女郎焉。山西有丹朱嶺,蓋堯子封域也。乃鑿一豬形,以丹塗之。世俗傳訛可笑,大率類此。”

江南有一座羽林將軍廟。

所謂“羽林”其實指的是西漢以來的皇帝禁衛軍,最初是漢武帝所創,因為軍中之人多是戰士遺孤,所以又有“羽林孤兒”之稱。

按理說,羽林一詞應該是充滿著悲情和壯烈色彩。

結果百姓並不知情,聽著聽著以為是“雨淋”將軍,應該露天供奉......

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沒文化鬧出的歷史笑話,想笑卻笑不出來

顯濟廟(三姑廟遺址)曾供奉麻姑、聖姑、妃姑三位海神,現已損毀

而三孤廟,則被當地人聽作三姑廟,於是塑了三個女像放入廟中頂禮膜拜。

更搞笑的是山西有個地方叫丹朱嶺。

三皇五帝中,堯帝的兒子本叫丹朱。

可是,百姓又以為這裡是“丹豬嶺”,居然在嶺上鑿出一個豬的形狀,再用硃砂塗紅。

可以說是貽笑大方。

沒文化鬧出的歷史笑話,想笑卻笑不出來

關公擒將圖 局部

要說以訛傳訛中最有趣的部分,便與關公有關。

關羽當年受封為漢壽亭侯,結果明朝時連朝廷大臣在內許多人,都不知道“漢壽”其實是個地名,錯誤的以為漢只是因為關羽是漢朝人所有加上的統稱。

甚至於,在《印譜》中竟然有人刻了一方“壽亭侯印”以行騙:

“關雲長,封漢壽亭侯。漢壽,本亭名。今人以漢為國號,止稱壽亭侯,誤矣!漢法:十里一亭,十亭一鄉。萬戶以上,或不滿萬戶,為縣。凡封侯,視功大小。初亭侯,次鄉、縣、郡侯。雲長漢壽亭侯,蓋初封也。今《印譜》有“壽亭侯印”,蓋亦不知此而偽為之耳。”

陸容還另外記述了相當多的“不知典故者”鬧出的笑話。

沒文化鬧出的歷史笑話,想笑卻笑不出來

《唐明皇》楊貴妃 林芳兵飾

比如將唐初鑄造的“開元通寶”銅錢,當作是唐玄宗開元年間所造:

“今錢背間有新月痕,人遂以為始鑄錢時,工人呈蠟樣,楊貴妃玩視之,因有指甲痕。此蓋不知典故者,因明皇年號與錢文偶同,而附會其說耳。”

連銅錢上的劃痕,都被附會成楊貴妃的指甲印,想象力真是無比豐富。

可見,歷史知識的缺乏,是自古以來教育系統中一件不可忽視的事情。

一個謠言產生之後,流播之廣,足以令人驚駭。

然而,類似的事情卻層出不窮,這其中的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