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有人來農村花2元一斤收酸棗,他們收回去做什麼?

農嫂話農事


早在80年代,我們大山裡的農村娃都是城裡孩子眼中的“土老冒”,不僅沒有豪華的遊樂園,也沒有電腦和手機,但是我們有的確是漫山遍野的回憶,就像是山裡的酸棗,就是童年最廉價而且最酸甜的零食,但凡農村的孩子沒有不愛吃的,但就是它的刺總是讓兒時的自己抓狂,因為摘酸棗太容易被刺傷,而時至今日,它更像一種童年的回憶,因為酸棗快要絕跡了,但在兒時山裡可是隨處可見。



據村裡老人講,在2016年我走出農村的三年時間裡,每當立秋過後,村裡都會來一波收酸棗的陌生人,5毛錢一斤,引起了村裡留守婦女和老人的瘋狂採摘,後來,到了17年18年因為我們這山區多,酸棗樹隨處可見,又來了幾波收購商,酸棗收購價也是一漲再漲,最後達到了3元/斤,很多種地的婦孺都放下地裡的農活去山裡摘酸棗,手把靈活的一天能摘30斤左右,一個月都能補貼家用2000多元,而農活都是家中在外打工的男人回家秋收,但對他們為何收購,村民卻並不知道,後來酸棗少了他們就不來了,這事也就成了迷。


經過查閱,原來酸棗可謂渾身是寶,其樹是很好的燒柴材料,果肉可以做酸棗汁和酸棗面,酸棗仁則是一種安神、解渴、開胃健脾的中藥材。近年來城裡人對這種健康野生果子的需求越來越高,不僅生吃,而且搬上飯館製作酸棗開胃汁招攬顧客,即酸甜又開胃。而一般家庭也會購買酸棗用來熬粥、做酸棗面等等家庭美食,原本不值錢的野生果子成了人們眼中的“稀罕物”,但凡看到總是要摘上幾顆,解解饞。

所以,那些收購商多半就是流竄各個農村專門收酸棗,進而拿城裡去賣掉,他們多半都不是農民,而是一些城裡的商人,別看小小的酸棗野生不值錢,到了他們手裡一斤就能賺2到10元不等,為了賺錢他們大量鼓動農民採摘,原本果子採摘本沒有錯,但因為酸棗樹多刺不易採摘,引起村民暴力採摘,甚至破壞酸棗樹,但凡摘過的酸棗樹,不是葉子全掉,就是樹木被砍到,即便在農村也已經變成了稀有樹種,讓原本生命力強,隨處都能生長的酸棗樹都能絕跡,不禁讓人感嘆人對環境的影響有多大,但是否我們可以收起手來,讓我們的子孫後代能夠繼續品嚐老一輩童年的酸甜回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