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仁義李莊:抗戰烽煙裡,欣然接納中研院和同濟大學萬餘逃難師生

仁義李莊:抗戰烽煙裡,欣然接納中研院和同濟大學萬餘逃難師生

時光流逝遠了,屹立長江邊近1500年的李莊,卻總是在腦海裡浮現。

思緒拉扯近了,享譽“萬里長江第一鎮”的李莊,竟在眼簾鮮活起來。

曾幾何時,發自海外的郵件或電報,只寫“中國李莊”便能準確送達。而海外一些科研機構,也能接收到寄自“中國李莊”的學術刊物或書籍。

曾幾何時,聞名遐邇的“中國李莊”銷聲匿跡,被人忘卻或故意遺棄:好像在抗日戰爭最為艱苦的年代,似媬姆般的李莊未曾接納被迫輾轉遷徒的院校,大仁大義的李莊人從未有過騰房挪地熱心助學的舉動……

拜謁李莊,我走了兩趟。一次是前往宜賓水富縣境內的向家壩水電站工地採訪,慕名尋訪古鎮而去;第二次是做了些“功課”,為追尋那個被譽為“中國抗戰時期四大文化中心”之地名而行。

拜謁李莊,我是在尋找或揭示一段被湮沒了的歷史啊!

好在,而今中華民族的文化地標上,李莊已擁有了自己的獨特位置。

雅緻李莊

仁義李莊:抗戰烽煙裡,欣然接納中研院和同濟大學萬餘逃難師生

眾所周知,岷江與金沙江在宜賓合流。按古人說法,這裡便是長江的起點,因此宜賓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城”。

早在戰國時期,這裡便有僰人聚居。距宜賓城約20公里的長江南岸,就是我魂牽夢縈的李莊。傳說,這座古鎮是因長江打魚為生的李姓弟兄聚居而得名,曾叫“裡樁”、“李家村”、“李莊壩”等名。

自梁代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起,李莊設治南廣縣和六同郡。隋朝因避煬帝楊廣名諱,改南廣為南溪。唐代,戎州(今宜賓)府治曾二次遷駐李莊。至北宋初年,南溪縣治才從李莊遷至仙源壩。明代始,李莊即界是長江上游重要碼頭和物資集散地,是南溪縣第一大鎮。

作為縣治、郡治李莊,曾建有“九宮十八廟”。我沒能在志書上找到手繪圖,其歷史容貌若何,尚不敢妄論。

現實李莊屬開放型格局,水路旱路暢達,找不到歷代設防的痕跡。東西長約一公里,南北寬約半公里的李莊,殿堂、廟宇、宮觀,戲樓聚集,主道街市、大院民居、偏巷深宅、碼頭民房,莫不錯落雅緻,川味十足。

駐足李莊,面對保存完好的明代慧光寺、東嶽廟、旋螺殿,清代禹王宮、文昌宮、南華宮、天上宮、張家祠等建築,敬意油然而生。不談歷史硝煙戰火,單是新中國全民“破四舊”和“文化大革命”,欲使這麼一大批文物古蹟少遭或免遭劫難,非超常智者莫能成功。

鎮內旋螺殿結構精巧,獨具匠心,梁思成先生贊其“樑柱結構之優,頗足傲於當世之作”,它與魁星閣、白鶴窗、九龍石碑並稱“李莊四絕”。

能稱作古街,李莊保存最好也最有韻味的,是建於清初的席子巷。它長不足百米,寬不過三米,俱是一樓一底木建築,穿逗結構。二樓清一色的木挑吊腳樓,上留屋簷。街兩旁的簷口不過五十公分,自街市仰眺,只露一絲天空,故而席子巷又稱“一線天”。據說以往這裡是加工、製作出售草蓆的,故稱席子巷。

李莊民居,大多是四合院,由朝門、過廳、天井、正廳、廂房組成。屋脊兩端有灰塑螯角,小青瓦覆蓋屋面,簷口瓦當和滴水瓦上燒製有福、祿、壽、喜字樣或圖案。小的四合院一進一天井,面積不超過二百平米。大的一進多院多天井,面積近千甚至數千平米。天井,鋪設條形青石和排水系統,其主要功能為採光、休閒和晾曬衣物、糧食等。

仁義李莊:抗戰烽煙裡,欣然接納中研院和同濟大學萬餘逃難師生

席子巷

見識了人文李莊,也該瞭解一下李莊飲食文化。

李莊飲食,概括說來就是異彩繽紛的“一花”、“ 二黃、”、“三白”:一花即椒鹽花生,二黃是李莊黃粑、以黃辣丁為代表的長江河鮮,三白為白肉、白酒、白糕,尤以李莊白肉為盛。抗戰時期,著名學者陶孟和首次品嚐李莊“裹腳肉”,薄如蟬翼的肉片肥而不膩,精心調配的蘸醬回味無窮,於是向老闆建議將其改名為李莊刀工白肉,“李莊白肉”由此得名。

仁義李莊

仁義李莊:抗戰烽煙裡,欣然接納中研院和同濟大學萬餘逃難師生

歷史李莊,說得再多終不過是個保存尚好的川南集鎮。真正使其成名且令人景仰的,是以羅南陔為首的一批鄉紳在中國抗戰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1940年,輾轉南遷昆明落腳未穩卻又要被迫遷往四川的同濟大學,多方求助無望時竟然收到一紙十六字電文:“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電文落款人:羅南陔。

風起於青萍之末。十六字彰顯李莊人的情懷,一個註定對中國文化產生深遠影響的行動,悄然開始……事情原委,居然是聽人擺的“龍門陣”。

某日,李莊士紳羅伯希、王雲伯在縣城吃茶。茶客們談日本人佔領了湘、鄂、桂,雲南吃緊,逃難昆明的機構又要轉移,先遣人員已來川選址。南溪縣清靜,當地政要及士紳卻拱手婉拒。檯面語是“手長衣袖短”、“小廟供不起大菩薩”,潛臺詞則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下江人”會破壞鄉風民俗,“惹不起躲得起”。

二人再細打聽,曉得宜賓中元造紙廠錢子寧廠長,受託為母校同濟大學選址,把首選目標定江邊城市,正八方考察,四處託人哩。

仁義李莊:抗戰烽煙裡,欣然接納中研院和同濟大學萬餘逃難師生

同大校友錢子寧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羅伯希、王雲伯馬不停蹄趕回李莊傳遞消息。

羅曾行武為軍閥副官,還當過二十六集團軍成都辦事處參謀,頗有見識。他先向長輩羅南陔稟報。羅是國民黨李莊區黨部書記,當即約請張官周、楊君惠、宛玉亭、範伯楷、楊明武、鄧雲陔等全鎮各方頭面人物,齊聚羊街8號議事。

這一議,使李莊人情懷膽略與仁義昭然若揭!

這一議,使李莊成了中國抗戰時期文化中心。

幾天之後,羅伯希、李清泉代表李莊各界,乘船到宜賓去請錢子寧。錢子寧又驚又喜又疑。喜的是選址有著落,驚的是它處婉辭李莊卻肯接納,疑的是縱然李莊有情,同濟未必中意。但一到李莊稍事考察,他釋然了。

由是,羅南陔代表李莊給同濟大學拍發了十六字的電文。

隨即,又幾封函件發至李莊,國民政府行政院、中央研究院等單位,知悉李莊善舉便紛紛派員接洽。同濟理學院院長王葆仁、事務主任周召南赴川籌備,中央研究院史語副研究員芮逸夫、凌純聲等也隨即趕來……

等待的日子裡,李莊人都在想什麼、忙什麼?哦,清廟一一請菩薩們出門暫且入地;騰房一一為師生們挪出辦公、課堂或宿舍。

等待的日子裡,古鎮李莊在歷史的風煙中悄然嬗變!

書院李莊

1941年初,同濟大學師生抵達四川李莊鎮。爾後,陸續遷來國立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體制人類學所和社會科學所、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中國營造學社和金陵大學文科研究所等學術機構。

一時間,僅3000人的李莊,湧入11000多“外地人”,古鎮猶如一爿碩大的書院,赫然展現在讀書人眼簾:沉寂多年的廟堂宮館驟然鬧熱,宛若受驚群鳥的同濟師生,終於覓到了一片綠蔭。

仁義李莊:抗戰烽煙裡,欣然接納中研院和同濟大學萬餘逃難師生

禹王宮 同大校本部

仁義李莊:抗戰烽煙裡,欣然接納中研院和同濟大學萬餘逃難師生

東嶽廟 工學院舊址

仁義李莊:抗戰烽煙裡,欣然接納中研院和同濟大學萬餘逃難師生

南華宮 理學院舊址

仁義李莊:抗戰烽煙裡,欣然接納中研院和同濟大學萬餘逃難師生

祖師殿 醫學院舊址

仁義李莊:抗戰烽煙裡,欣然接納中研院和同濟大學萬餘逃難師生

羊街 李濟舊居

仁義李莊:抗戰烽煙裡,欣然接納中研院和同濟大學萬餘逃難師生

當年的教授新村

同濟校本部設於禹王宮,工學院在東嶽廟,理學院在南華宮,醫學院在祖師殿,圖書館設在紫雲宮,大地測量組在文昌宮,體育組則在曾家院子。

羊街的姚家大院、劉家大院、楊家大院、王家花園,水井街的范家大院、鄧家大院、張家大院,麻柳坪的鐘家花園、王家大院等大戶私宅,均騰給同濟,作為男女生宿舍,教師公寓或教授新村。

生物系教授童第周到李莊後,拿出所有積蓄,還當了夫人首飾,買下一臺德國造的舊顯微鏡,嘗試中國最早的克隆技術研究,並取得領先世界的生物胚胎研究成果。

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駐地乃張家祠堂,是清道光年間修建的四合院。正祠供奉牌位,懸有兩廣總督張之洞題贈的“宏我漢京”牌匾。左右東西舍,幾十扇門窗均系楠木,雕花門窗每塊時價達十四兩紋銀,每扇窗上雕有不同形態的仙鶴,栩栩如生,並配以彩雲,謂之百鶴祥雲,被梁思成譽為“李莊四絕” 之一。

仁義李莊:抗戰烽煙裡,欣然接納中研院和同濟大學萬餘逃難師生

今日慄峰書院

仁義李莊:抗戰烽煙裡,欣然接納中研院和同濟大學萬餘逃難師生

1941年6月9日,板栗坳李莊各界慶祝中央研究院成立13週年

仁義李莊:抗戰烽煙裡,欣然接納中研院和同濟大學萬餘逃難師生

桂花坳 傅斯年一家當年居住的小院

仁義李莊:抗戰烽煙裡,欣然接納中研院和同濟大學萬餘逃難師生

傅斯年

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所址在板栗坳,距李莊鎮8裡多。坳上的慄峰書院,是張家幾輩人建成的8000平米大宅院,是一座典型的川南古民居建築群。山莊由山門牌坊、正堂大院、東邊大院、西邊大院(即戲院)、東西朝門、內外圍牆、炮樓等建築物組成。山莊竟有108道門,暗合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星之數,與其一衝之隔的南北兩處,還有兩座院落,北面是“桂花坳”,南面謂“新房子”

傅斯年當年住在桂花坳。山莊右邊的四合院名為“田邊上”,卻是戰時後方最大的文史圖書館,各類書籍擺滿七間大房子。傅斯年曾對北大研究生李孝定說:“如果你願意上課,就去昆明;如果你願意自修,現在史語所搬到四川李莊,那兒的參考書及第一手資料最為豐富,你就到那兒看書”。

董作賓在板栗坳戲臺子的工作室裡,孜孜整理一屋子甲骨,弟子李孝定戲言:“師徒二人據大門板擺成桌子的兩邊,貓在戲樓院的戲樓上,唱了三年戲”。董氏獲世界聲譽的《殷歷譜》,就是在戲樓的一張大門板上寫成的;李光濤、王崇武與勞幹在此整理明清內閣檔案與居延漢簡;“東巴文化之父”李燦霖寫出了《麼些象形文字詞典》和《麼些標音文字字典》;石璋如、屈萬里等以殷墟發掘為基礎,在甲骨文、殷商文化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張政、嚴耕望、逯欽立、何茲全、王崇武等所從事的斷代史亦有了縱深發展……

可憐陶孟和主持的社會科學研究所因房屋緊張,被迫分租兩處:一處在石崖灣,一處門官田,距李莊四五里。

中國營造學社,駐地是張家老房子。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等人工作、居住均在此。梁思成著名的《中國建築史》,即是林徽因病重期間於李莊完成的。梁思成在李莊有兩個得意門生,一個是羅哲文,現是中國著名文物專家;劣一個叫洪逸德,時在同濟大學土木工程系讀書。梁思成的脊背有傷,穿著鋼背心,走路不方便,下鄉就由洪逸德攙扶著,因此梁思成稱他倆是手足徒弟:一個負責繪圖,一個協助走路。

仁義李莊:抗戰烽煙裡,欣然接納中研院和同濟大學萬餘逃難師生

梁思成林徽因夫婦

仁義李莊:抗戰烽煙裡,欣然接納中研院和同濟大學萬餘逃難師生

修葺後的“梁林舊居”

仁義李莊:抗戰烽煙裡,欣然接納中研院和同濟大學萬餘逃難師生

六年時光,定格為鏡像:或撐著夾著油傘,或捏著張開著摺扇,或振臂在平壩上演講……著名學者傅斯年、陶孟和、李方桂、梁思成、董作賓、童第周們,行跡匆匆出沒於李莊;

六年時光,濃縮成雕塑:或油燈下凝眸沉思,或書案前瘋狂寫作,或花前月下吟詠漫步……留洋博士李濟、梁思永、吳定良、凌純聲、夏鼐、吳金鼎、曾昭等,均以李莊作“嫁娘”。1948年國民政府評選首屆院士81位,從李莊出去的就有九人。

六年時光,外籍教授史圖博(德國)、魏特(波蘭)、鮑克蘭、史梯瓦特、韋特(德國)、陳一荻(美國)等,曾隨同濟遷徙李莊。

六年時光,費正清、李約瑟等國際友人曾造訪李莊,並與那裡的傅斯年、陶孟和、梁思成、童第周等朋友保持著永恆的友誼。

六年時光,同濟在李莊誕生了法學院,德文補習班變成為新生院,造船組擴增為造船系並增設了機械專修科,理學院的數理系擴分為數學和物理兩系。

有容乃大啊,房屋面積和人口有限的李莊,因了羅南陔等一干精明人之善行義舉,當之無愧成了“中國文化的折射點,民族精神的涵養地”。

不老李莊

1946年秋後,李莊的諸多廟殿宮院空了,李莊人心裡也空了。

能朝夕守望且人數逾萬的“下江人”,陡然間走了,李莊人的日子便過不慣了,便有了許多念想與牽掛一一接收院校、吸收知識涵養、與文化人結緣,或許就是李莊人之初衷吧。

遺憾的是,新中國成立後的李莊如逯欽立的命運一般,被欽定“死亡”。

好在,被人忘卻且沉寂數十年後李莊“復活”了,這得益於作家岱峻的慧眼。他說:第一次去李莊是在2000年的“五一”長假,川南一線的旅遊景點非常火爆,私家車的長隊綿延好幾公里,但沒有一個人去附近的李莊看看。我去了,住在鎮政府招待所,那時是李莊最好的旅館,一個套間標價才10元錢。那時在李莊沒有一張導遊圖,看不到一處景點標誌。此後耗時3年,他寫出田野發掘式的《發現李莊》,反響極佳。又5年後,《消失的學術城》和《李濟傳》也付梓了。岱峻說:八年來,我的生命和那個村莊已緊緊地連在一起。

2005年,幼年在南溪讀書,1945年考入李莊同濟大學附屬高中,後成為著名翻譯家、文學家的周懋庸,滿腔熱忱為故鄉寫了一首《李莊歌》。

仁義李莊:抗戰烽煙裡,欣然接納中研院和同濟大學萬餘逃難師生

2006年,同濟大學在李莊修建立了“李莊同濟紀念廣場”,樹起了紀念碑,邀校史館館長、作家喻大翔寫了一篇《李莊同濟紀念碑碑銘》。

仁義李莊:抗戰烽煙裡,欣然接納中研院和同濟大學萬餘逃難師生

抗戰勝利已70多年的今天,李莊是個啥模樣,期待有心人前去觀賞。可以告訴您的是,我數年間兩次走訪李莊,都曾在李濟、傅斯年、梁思成夫婦舊居久久逗留,期冀身心俱往那個一莊學子、滿鎮書香的吃不飽飯的年代……

當年的莘莘學子們走了、死了,可學養活著,學術成果不朽啊!

當今社會“運動”多矣,可再怎麼折騰,那方曾經守護且滋養了傳統文化根基的李莊,是可以隨意被“封殺”或被遺棄的麼?

善哉,李莊不老:李莊仁義傳承,李莊人的精氣神永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