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降糖、抗腫瘤、延緩衰老,神奇的二甲雙胍,還有你不能治的病嗎?

降糖、抗腫瘤、延緩衰老,神奇的二甲雙胍,還有你不能治的病嗎?

我們知道,二甲雙胍一直是神藥般的存在。

這種存在不僅僅表現它能治療糖尿病、有效抗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甚至還對減肥起作用,而是很多起作用的原因並沒有找到,人們依然對它頂禮膜拜。

不過,這種“鍊金術”一樣得來的藥,最近又有了新的故事,也為其神秘的真面目揭開了一層薄薄的面紗。

降糖、抗腫瘤、延緩衰老,神奇的二甲雙胍,還有你不能治的病嗎?

頂級期刊雜誌《細胞》帶來了二甲雙胍研究的最新進展。

科學家發現,二甲雙胍的抗衰老作用依賴特定腸道菌群的代謝,其代謝產物胍丁胺是抗衰關鍵,而且二甲雙胍的抗衰作用很大程度上受到飲食攝入營養元素的影響。在線蟲和果蠅中獲得的實驗數據,也在人類隊列中得到了印證。

換句話說,二甲雙胍可以延緩衰老終於有了新的證據,胍丁胺是其中的關鍵,但是同時吃糖可能就沒效果了。

但是,也許你並不知道,這個對人類健康的有巨大貢獻“藥王”,在其整個醫藥歷史上有個非常與眾不同的開場。

01

二甲雙胍對壽命延長正相關

但糖是阻礙因子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和德國基爾大學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的高通量四向篩選方法,可以綜合宿主-微生物-藥物-營養物質四大要素探討其相互作用。

通過線蟲、果蠅等一系列實驗,二甲雙胍不負神藥之名,又貢獻出了延緩衰老的新潛力。不過其發揮作用的機制,是通過腸道菌來間接影響宿主的壽命,也就是說,二甲雙胍能不能延壽,明顯要受到營養元素的影響,說白了,還是要看吃了什麼。

降糖、抗腫瘤、延緩衰老,神奇的二甲雙胍,還有你不能治的病嗎?

簡單總結一下,氨基酸、肽、氨基糖和核苷酸,雖然影響腸道菌生長,但是不耽誤二甲雙胍延壽;而碳水化合物、醛及羧酸鹽(比如D-葡萄糖),會協助腸道菌生長,讓二甲雙胍的延壽作用化為烏有!

此外,在調控腸道代謝中,有一個“中間產物”,也正是延壽的關鍵,這就是胍丁胺。而且腸道菌代謝的模擬結果顯示,氨基酸、肽等能夠增加代謝產生的胍丁胺,但是糖是不行的。

二甲雙胍這一套抗衰流程,在人體中表現為,吃二甲雙胍的糖尿病患者產生胍丁胺的能力比沒吃的要更高,甚至也比健康普通人更高。這或許就是患者反而比健康人長壽的原因了。

這項研究一方面揭示了二甲雙胍抗衰的真相,一方面也提出開發特定飲食方案或工程細菌來增強藥物效果的新思路。

除了有效治療糖尿病和延緩衰老的價值貢獻,還有一項臨床研究同樣貫穿於其醫學貢獻的歷史,那就是二甲雙胍對抗癌、抗腫瘤方面的神奇作用。



02

意外的抗癌鬥士



增強T細胞抗腫瘤功能



早在10年前,科學家們就發現二甲雙胍可以提高T細胞的功能,它通過抑制mTORC1的信號傳遞增加記憶T細胞的數量並促進癌細胞的凋亡。因此,二甲雙胍也被認為可以提高疫苗接種的質量和有效率。

一般來說,當T細胞攻擊癌細胞的能力,即分泌細胞因子的功能逐漸喪失時,T細胞就將逐步免疫衰竭並死亡。而科學家們發現,二甲雙胍就能逆轉這個現象。

降糖、抗腫瘤、延緩衰老,神奇的二甲雙胍,還有你不能治的病嗎?

二甲雙胍可以將T細胞從凋亡的狀態中起死回生,一步步恢復原先分泌細胞因子的功能,並幫助T細胞來到腫瘤細胞身邊,殺死腫瘤細胞。在白血病、黑色素瘤、腎細胞癌、非小細胞肺癌、腸癌以及乳腺癌中都觀察到了二甲雙胍可以顯著的增加T細胞的能力。

抑制腫瘤微環境免疫抑制,

預防腫瘤轉移



腫瘤微環境就像是腫瘤組織的“萬里長城”,阻斷著其他細胞對癌細胞的進攻。但是在這個圍牆中,不僅有癌細胞自己、還有與癌細胞“狼狽為奸”的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免疫抑制細胞,還有嘗試攻擊癌細胞的免疫細胞。

降糖、抗腫瘤、延緩衰老,神奇的二甲雙胍,還有你不能治的病嗎?

被癌細胞“策反”的巨噬細胞不僅會損害正常T細胞的功能,自身還會“變身”成另一種激活的M2表型,促進腫瘤組織周圍的血管生成,幫助腫瘤細胞的轉移和侵襲,並抑制抗腫瘤免疫反應。但是科學家們發現,二甲雙胍就可以阻止這個過程,抑制巨噬細胞的分化預防腫瘤細胞的轉移。

阻止癌細胞的PD-L1表達



癌細胞的代謝變化與致癌和抑癌通路的異常密切相關,而這些都有助於PD-L1的表達。先前我們就發現,在癌細胞的PI3K-AKT-mTOR代謝途徑中,癌細胞通過促進各種營養物質的攝取和利用,以及通過促進PD-L1在腫瘤細胞的高表達來形成對免疫細胞的免疫逃逸。

降糖、抗腫瘤、延緩衰老,神奇的二甲雙胍,還有你不能治的病嗎?

近年來,科學家發現二甲雙胍可以通過癌細胞內的相關蛋白降解而降低PD-L1的穩定性和膜定位,阻止癌細胞的PD-L1表達。同時,這一過程也可以增強細胞毒性T細胞對癌細胞的殺傷性。在以往的乳腺癌實驗中,也顯示經過二甲雙胍的乳腺癌細胞的PD-L1表達水平明顯降低。





03

其他重要的機制:腸道菌、線粒體



作為治療二型糖尿病的一線藥物,二甲雙胍的療效已經得到了毫無爭議的認可。

2017年,《Nature Medicine》期刊發文揭示了二甲雙胍的降糖作用可能與改變腸道細菌組成有關。他們發現,通過降低肝臟中葡萄糖的數量來治療糖尿病並不是二甲雙胍的全部機制。

這篇研究指明,二甲雙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通過促進腸道細菌(如Akkermansia)的生長來發揮作用。這為患者通過改變飲食來調整腸道菌群結構,最終獲得降糖效益提供了新的線索。

除了影響腸道菌群,來自西北大學的Navdeep Chandel教授曾證實,二甲雙胍可以減緩線粒體代謝,進而阻止癌症的生長。

在最新的關於“二甲雙胍降低因空氣汙染引起的心臟病風險”的研究中,Navdeep Chandel團隊發現,二甲雙胍可以通過靶向巨噬細胞內的線粒體,發揮消炎作用,從而有望降低由霧霾汙染引發的心血管疾病。





降糖、抗腫瘤、延緩衰老,神奇的二甲雙胍,還有你不能治的病嗎?

最後,小編要提醒大家:我們對藥物的使用要時刻保持清醒,從來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最好的藥,只有更適合自己的藥。

所以,對於二甲雙胍我們雖然很欣喜它不斷被挖掘的可能……。但是,當醫生沒有明確告訴你,“你的病,這個藥可以吃”時,千萬不要輕易嘗試。

還有一點要強調的是,經過檢索小編並未發現二甲雙胍對於非糖尿病的健康人群有確切的減肥作用,所以二甲雙胍並不能當做單純肥胖者的減肥藥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