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分析借款企業的還款能力?

Cassie-Arts


判斷一家企業的還款能力,對於債權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一旦債務人發生問題,債權人會遭受巨大的損失。判斷借款企業的還款能力,不能僅僅侷限於傳統的財務指標,還要關注企業的行業特性、運營效率和盈利結構;不能僅僅侷限於報表數字,而是要走出去,看看錶外的影響因素。同時,對於一些行業,我們也可以利用其典型特點,更多關注一些特殊的因素,排除各種報表粉飾的可能性,讓判斷的結果更為可靠。

一、 報表上的能力體現

通過報表數字看企業償債能力,我們最常用的是傳統的財務指標體系,包括判斷短期償債能力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長期償債能力的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等。但這些指標有其固有的侷限性。因此,我們還需要結合企業行業的特徵等相關因素來進行綜合的判斷。

1. 傳統財務指標體系。

這些指標體系在財務分析中被廣泛的使用。主要分為短期償債能力的評價指標和長期償債能力的評價指標。

短期償債能力:常用的比率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

這幾個比率是層層遞進的關係。按照謹慎性排序是:現金比率>速動比率>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是用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是假設企業的流動資產都用於償還流動負債的話,能夠給企業帶來多大的保障。這個估計是比較粗略的,因為不是所有資產都可以用來還債,企業還要保證最基本的經營。並且也不是所有流動負債都需要還,應收賬款也是可以滾動存續的。

速動比率是將流動資產中變現金額和時間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的項目剔除了,比如存貨、預付賬款等。這個比率比流動比率的可信度有所提高。

而現金比率則是直接用貨幣資金/流動負債。用現金償債,那安全係數就大多了。

長期償債能力:常用的比率有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數。

資產負債率是總負債/總資產。反應的是企業能夠有多少資產保障債權人的利益。這個比例越高,意味著企業的財務風險比較大。當這個指標較高的時候,如果想再進一步舉債,就會存在一定的困難。

產權比率一般和權益乘數並駕齊驅。也可以認為是資產負債率的另外兩種表現方式,都表示負債的高低比例。

利息保障倍數為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一般企業的債務都是“滾動式”的,並不需要每年還本,只要按時付息就可以延續。但如果沒有充分的經營收益來支撐利息費用,那麼就會陷入財務危機了。因此,利息保障倍數越高,則利息償還的緩衝效果就越好。

2. 傳統指標之外的補充因素。

傳統指標的評價,在一些情況下,可能出現“悖論”,原因是企業的實際情況紛繁複雜,一定要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做出綜合的判斷。

(1) 行業特徵的影響

脫離了行業,談負債率,可能就會有偏差。例如,對於一般的企業來說,70%的資產負債率是很高的了,而在房地產企業中,可能就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又比如,我們看新東方的流動比率為1.6,這個數字並不算太好。但是,結合行業特徵來看,其流動負債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預收賬款,這也是教育行業的典型特徵。這樣的負債不但沒有變現的壓力,反而是流動性好的表現。

(2) 運營效率

雖然絕大多數的公司,都是需要投入資金來滿足運營的,但是可能有些公司能夠利用自己的競爭優勢,使得對上游供應商的談判能力增強,通過應付賬款佔用了供應商的資金;而通過產品的競爭能力,使得客戶願意預付賬款。再通過內部管理效率提高,使得存貨佔用也很少。這樣的企業,雖然表現出的償債指標數值平平,其背後卻隱藏了企業較好的運營效率。

例如,格力電器的流動比率1.2左右,並不高。但是,通過對該指標進行分解,發現流動負債中,有較多的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這是因為其對於上游企業有較好的談判地位。流動資產低,恰恰是因為對於客戶有較強的收款能力。這正是企業在供應鏈中優勢地位的體現,企業運營資本佔用較少,管理效率較高形成的。

(3) 盈利結構

利息保障倍數,更多的是對過去形式的判斷,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才是決定能否付息的關鍵。因此,我們需要通過對企業未來盈利能力的預測,來判斷企業未來的現金流狀況。

如果本身企業的盈利結構不佳,那麼在未來期間,更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因素。

比如,一家企業現有情況下盈餘3%,目前的情況是可以足額償付債務的,但是盈利能力較薄弱。在未來佔較大比例的材料、租金和人工都有可能出現連年大幅上升,並且其增長幅度預計會大於收入的增長幅度,那麼其盈利能力在現在的基礎之上,還會進一步被成本的上升所侵蝕,未來的盈利狀況惡化很可能會影響其現金流,需要引起關注,並判斷其未來的償債風險。

二、表外的影響因素。

評價企業還款能力的因素,除了報表內的指標及其補充,還有報表外的。

比如或有負債、長期租賃、信用記錄和聲譽等。只有充分評價這些因素對企業的影響,才能對企業的償債能力做出綜合的判斷。

1. 或有負債。

如果企業涉及到與擔保或者訴訟有關的或有負債,金額較大且很可能發生,那麼在評價償債能力時,也要做充分地考慮。因為一旦或有事項成為現實的義務,會對企業的償債能力產生重大的影響。

2. 長期租賃。

租賃資產包括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我們一般會把融資租賃形成的負債反映在資產負債表裡,但是忽略了經營租賃。如果存在長期的、金額較大的經營租賃,那麼定期要支付的租金,可能就會對企業的償債能力產生影響。所以,在評價企業的還款能力時,也要予以衡量。

3. 信用記錄和聲譽。

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企業的任何信息都很容易被公開獲取。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就彙集了企業的各種公開信息。而通過天眼查、企查查等軟件,也可以將企業的信息一目瞭然。

如果企業的信用記錄優秀,即使短期債務出現了問題,可能也比較容易籌措到資金。而如果劣跡斑斑的企業,再進一步借款可能就舉步維艱了。

三、 不同行業的特殊方法

我們分析企業的還款能力,除了有報表的指標分析和補充,表外因素的影響,還有一些特殊的手法。有時候,借款企業為了獲得款項,提交的報表經過了一定的粉飾,那麼我們就需要通過火眼金睛,來還原報表的本來面目。

1. 看水電錶、工資表。

對於製造型企業,我們要看其報表是否有水分,可以看其水電錶和工資表。水電的消耗直接反應了真實的產能,工資表則反映了人工。這些因素都是對報表的最好驗證,可以幫助我們看出企業究竟是產品供不應求而馬力全開,還是產品滯銷而生產蕭條。從而印證報表的數字是否可信。

2. 看稅單和銀行流水。

對於貿易型企業,交了多少稅,銀行有多少的資金流水,一般是難以粉飾的,這就從另一個角度驗證了企業交易的真實性。稅單和水單一般是比較可靠的依據,通過實際查看,可以幫助我們驗證前面所分析財務指標的可信度。

四、總結

分析一家企業的還款能力,我們不能僅僅侷限於傳統的財務指標,還要結合企業的行業特徵、運營效率和盈利結構。此外,不僅需要著眼於財務報表,也要關注表外的因素。或有負債、長期租賃、信用記錄和聲譽等,都可能影響到企業的債務清償。最後,對於有些行業,我們可以採取一些特殊的方法,來印證其報表數字的可信度,幫助我們更好地排除報表粉飾的可能性,還原企業真實的償債能力。


財會小童


分析企業每年的盈利是借款的幾倍,企業的現金流是借款的幾倍。如果是長期借款,每年只收取利息,就要分析企業的淨利潤是利息的幾倍。正常最低需要企業年利潤是利息的五倍。這就是專業術語利息保障倍數。


堅定的價值投資者


今年,諾亞財富踩雷34億“承興事件”,算是給資管和風控敲了一次警鐘。
簡單一點說,就是諾亞財富旗下的歌斐資產,給承興國際提供供應鏈融資業務,而供應鏈關係中就有京東的影子。歌斐資產持續對債權和交易對進行盡職調查和風控,但事實證明最後是踩雷了。

一邊是諾亞財富聲稱:

已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京東承擔責任和償還義務,並要求承興國際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在京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承興涉嫌偽造與京東等公司的合同進行詐騙。“歌斐”在被詐騙的過程中至始至終沒有通過任何方式和京東進行合同真實性的驗證,暴露了其自身在合規和風險管控上存在重大缺陷。


總之,很是熱鬧。歌斐資產的34億最後能不能拿回來還不得而知,事件背後的真相到底如何也不是吃瓜群眾能所以揣測的。但事件的本質是債務違約。

類似的債務違約事件從來沒有停息過。樂視賈先生負債出走,除了先下手為強的招商銀行勉強拿回來了一些本金,後邊還有一連串的“受害者”;暴風影音則讓光大證券損失慘重,只不過兩者之間已經不是單純的債務關係。

為了保證投資資金的安全,資管公司通常有嚴格的風控體系,對被投資企業的償債能力進行分析,對風險進行評估,以規避投資風險。這是償債能力分析在投資中最典型的應用。而歌斐和光大證券踩雷,多少也說明內部風控存在缺陷。

除了投資以外,也還有很多業務場景需要分析一個企業的償債能力,典型的比如:
  • 公司從信貸管理角度,分析客戶的償債能力,確定給客戶的信貸額度和能給予的賬期;
  • 公司從採購管理角度,分析供應商的償債能力,確定採購的交貨期能否得到保證,以及給供應商提供預付賬款的風險;
  • 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因為放貸需要,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確定企業有沒有能力按期還錢;
那具體應該怎樣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呢?我覺得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兩個維度。
在財務管理中,針對客戶的信用分析,引入了“5C”分析體系,從企業信用的五個方面入手:品質(character)、能力(capacity)、資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條件(condition),這也是償債能力分析常用的方法。其中,品質、條件可以歸為定性分析,而資本、抵押和能力可以歸為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就像相親,首先看對方的人品、成長環境等信息,然後才是瞭解對方家底、收入水平,前者定性,後者定量。同樣,對企業的定性分析,首先看的是“品質”和“條件”兩項。
品質,要看的是這個企業願不願意償還債務,是不是有過“老賴”的行徑。這其實就和單個人一樣,有錢人借錢的時候說得很好聽,但還錢的時候就沒影了。有些公司也是這樣,明明有錢,就是想要拖著、賴著,跟這樣的客戶做生意自然會很費勁。與之相反,有些客戶雖然很強勢,對賬期要求很苛刻,但給錢很利索,那和後者做生意反倒要更簡單。

所以,企業的品質是評估的首要指標。要得到這個信息,可以藉助互聯網,比如通過天眼查、企查查、啟信寶等網站很詳細地提供了企業的各項風險數據,其中,司法風險是尤其值得留意的(下圖來源:天眼查)。包含的是企業過去一些訴訟案件,是不是老打官司,是不是常常欠債不還 ,多少能從中窺探到一些蹤影。另一方面,公司的品質跟老闆的個人品質也息息相關,在瞭解公司的司法風險的同時,也可以順帶看看老闆是不是也有不值得信賴的過去。

如果是投資,則還可以重點關注企業的股權結構。很多企業通過複雜設計來隱瞞真實的股權關係,背後的目的可能是關聯交易,也可能是利益輸送,終歸不是好事。

之前看過一個小案例,有家公司的把很大一筆資金借給了關聯方,對方一直沒還最後公司財務做了壞賬處理。那從公司債權人的角度,對這種關聯業務是無能為力的,同樣的還有公司的小股東,也只能等待破產清算。


如果說“品質”是企業的主觀意願,那“條件”就是客觀因素,是指會影響到企業償債能力的外部經濟環境。如果行業整體處於不景氣週期,那行業中的公司通常都面臨資金緊張、業績下滑,自然償債能力也會收到影響。相反,如果行業處在發展階段,需求被不斷挖掘,產能得以充分釋放,那整個行業公司的回款都會很快,償債能力就很好。比較典型的是去年的環保行業,很多公司都面臨嚴重的資金問題,債券違約,發不出工資,等待重組或者救世主。
當然,行業中也會有好公司,所在分析企業的外部環境時,同時也要了解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 ,產品質量和口碑等信息,也是與公司償債能力息息相關的外部因素。
以上是進行償債能力的定性分析,從大處著眼確定這個企業在償債方面是好還是不好;是不值得考慮還是可以再觀察。

定量分析

如果是定性的分析,是模糊的正確, 那定量分析是要要精準的正確,這就需要財務數字來進行量化。體現到財務分析裡,就是一系列的償債能力指標。

其中,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是衡量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考量現金、速動資產、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例關係。

公司的流動負債,是公司近期內就必須要償還的債務。比率越大,表明公司可以用來償債的資產越多,短期流動性風險也就越低。比如,賬面有500萬的現金,但負債只有400萬,那公司還完債後現金還綽綽有餘。若是賬面資金只有200萬,而負債有500萬,那公司就需要考慮將部分資產變現,才有能力還債 ,但是,資產變現需要時間,如果不能在負債的償還日期前,將資產變現,那流動性就有危險。

資產負債率、權益乘數、利息保障倍數,則是衡量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其中,資產負債率、權益乘數側重本金償還能力,而利息保障倍數則關注公司的獲利能力能否滿足利息支付的要求。
這些指標,有一些常規的數值範圍,比如,現金比率通常要維持在0.2左右,資產負債率超過70%會認為風險比較高,利息保障倍數至少要大於1。。。諸如此類的數值範圍都是在分析時可以參考的標準,當然,不同行業也會有差別,比如房地產行業,資產負債率明顯要高,但房地產的融資能力也通常比較強,需要結合起來看。
從財務管理的角度,公司在考慮償債能力,保證流動性的同時,通常還會權衡公司的運營效率。保守型的和激進型的財務管理,對各項指標的選擇會有很大差別,也就意味著不同的風險級別,這就是在進行償債能力分析時需要注意的。
同時,因為資產負債表是公司某一時間點的靜態呈現,這一刻的數據好看,可能並不代表公司的真實情況。所以,還需要把償債能力指標放在一個相對較長的週期去看,看一段時間的指標數據的變化。
另外,也需要關注的資產的質量,如果資產無法變現,那再多也沒用。從償債角度考慮,需要重點看資產的狀態,已經抵押的資產,對外提供的擔保,會間接影響到償債能力,計算各類指標時,需要予以特殊對待。

今年最典型的案例是樂視網,2019年半年報顯示虧損100億,其中98億來源於根據樂視體育、樂視雲案件判決及進展情況計提的負債,這對本就困難重重的樂視網 ,無疑是雪上加霜。


有人說,債券型基金的基金經理,需要有對宏觀經濟環境,以及該環境下的公司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或者,對公司償債能力的分析,就是他們最重要的一項能力吧。


從風險出發的償債能力分析,在財務分析體系中的比重,要略低於盈利能力分析,這也反映了在投資決策中,對盈利的要求是更重要的指標。這背後,其實也代表了債券投資和股權投資對收益的不同期望值。債券投資要求的是短期無風險收益,為此可以降低對收益率的要求,而股權投資要求的長期的高收益,於是選擇承擔更高的風險。

至於你會有怎樣的考慮,最終也還是取決於風險與收益的平衡。


康愉子


償債能力分長期和短期,又分量化(表內因素)和非量化指標(表外因素)。短期償債能力: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流量比率、營運資本等長期償債能力:資產負債率、長期資本債務率、利息保障倍數等 其他影響短期償債能力的非量化指標因素有:(1)可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2)準備很快變現的非流動資產;(3)償債能力的聲譽。 (4)與擔保有關的或有負債,如果它的數額較大並且可能發生,就應在評價償債能力時給予關注;(5)經營租賃合同中承諾的付款,很可能是需要償付的義務;(6)建造合同、長期資產購置合同中的分階段付款,也是一種承諾,應視同需要償還的債務。 其他影響長期償債能力的非量化指標因素有:(1)當企業的經營租賃量比較大、期限比較長或具有經常性時,就形成了一種長期性融資。(2)在分析企業長期償債能力時,應根據有關資料判斷擔保責任帶來的潛在長期負債問題。(3)未決訴訟一旦判決敗訴,便會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因此在評價企業長期償債能力時也要考慮其潛在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