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專訪汪琳琳」入圍亞足聯最佳女足年輕球員,19歲的她還有更大夢想

今晚,2019年亞足聯頒獎典禮將在中國香港舉辦。在之前公佈的候選名單中,李影被提名為最佳女足球員候選人之一,汪琳琳則入圍了最佳女足年輕球員,與她共同獲選的還有來自澳大利亞的羅斯巴肯和日本小將遠藤淳。

「专访汪琳琳」入围亚足联最佳女足年轻球员,19岁的她还有更大梦想

“希望22歲前成為國家隊主力”

距離從國青隊回來已經過去大半個月了,汪琳琳卻留下了點“後遺症”,比賽期間積攢的壓力在終於放鬆下來時全部湧上了臉,漂漂亮亮的年輕面孔上一連發了好幾天痘痘,任誰看到都止不住心疼。一個月前的亞青賽,中國U19女足鎩羽而歸。在與之後的冠軍日本隊和季軍韓國隊廝殺的死亡之組中,中國隊三場比賽1勝2負小組出局,首次無緣亞青賽四強,同時也失去了明年在尼日利亞舉行的U20女足世青賽的參賽資格。

“其實從第一場1比2韓國的比賽,我們就沒有發揮好,剛開始不到1分鐘就丟球了,打亂了整體的節奏,然後隊伍整體調整得也很慢。”回憶起這次泰國之行,身為國青隊長的汪琳琳難掩遺憾。與在第三、四名決賽中被韓國隊9比1血虐的澳大利亞不同,中國隊在與韓國隊交手的過程中一度是有機會改寫比分的,只是最終由於隊員們過度緊張和欠缺臨場應變能力等原因而未能如願。“沒贏下韓國是最大的失誤。”汪琳琳坦白道,“其實我們準備了很久,對對手的研究也很透徹。只是很可惜,我們輸了一場不該輸的比賽。”

亞青賽的失利,對包括汪琳琳在內的所有女足國青隊員來說都是疼痛的,她們也因此對成長有了新的領悟。只不過,作為隊長,汪琳琳肩上的擔子似乎要更沉一些。

征戰11月初的亞青賽之前,汪琳琳在今年首次代表成年國家隊踏上國際賽場,她先是在年初的梅州四國賽中登場,隨後又隨隊出征了阿爾加夫杯。稍許遺憾的是,夏天的女足世界盃,汪琳琳在球隊臨出發前落選了最終的大名單,不過考慮到位置和年齡問題,彼時還沒過19歲生日的汪琳琳會落選倒也能理解。

年初的梅州四國賽奪冠後,中國女足在阿爾加夫遭遇了今年的第一次滑鐵盧,在全部12支參賽隊伍中排名墊底。事實上,這一回的“阿爾加夫杯”中國隊是以鍛鍊新人、為世界盃練兵為主的,從一開始就做好了交學費的準備。首場比賽1比3不敵挪威,汪琳琳在場上出現了不少失誤,但對於這位年輕的後衛,主教練賈秀全還是給予了很大程度的信任,在接下來的兩場比賽中依舊讓她打滿了90分鐘,而她的表現確實有了明顯的提高。

「专访汪琳琳」入围亚足联最佳女足年轻球员,19岁的她还有更大梦想

19歲的王琳琳已是女足國青隊長

“第一場肯定是緊張的,想表現好,也害怕自己不夠格,畢竟代表國家出戰,心情是不一樣的,有一種責任感。”汪琳琳至今還對當時的心情記憶猶新,“我當時太緊張了,但那場打完之後就覺得自己作為小隊員沒必要想那麼多,想得越多越放不開。”因此與丹麥和荷蘭的比賽,汪琳琳什麼都沒多想,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比賽當中,這反而使她在賽前賽後都鬆了一口氣,教練和老隊員們的理解與鼓勵也令她重新調整好心態,更加相信自己,“賈導是一個注重細節的教練,會對每一個位置、每一個區域的行為作分析並且給出他的建議。姐姐們在場上都很專注,場下會刻意多照顧我。”

迎接了成年隊首秀,扛下了青年隊失利,承受了批評和指責,收穫了成長和自信,汪琳琳這一年跌宕起伏的國字號經歷總算快要畫上一個句點。當問起未來的目標,汪琳琳起初是不願開口的,她向來不是個喜歡把事事都掛嘴上的人,比起“說”她更喜歡“做”。再三軟磨硬泡之下,汪琳琳才鬆了一口,“我希望能在22歲前踢上國家隊主力,有能力防住任何前鋒。”說罷她還擔心起了這樣的措辭會不會顯得自己過於囂張,當得到身旁隊友好笑又好氣的否定,她才靦腆地笑了起來。

12歲進入國少,18歲戴上國青隊長袖標,19歲迎來成年隊首秀,同年又入圍了亞足聯最佳女足年輕球員提名,汪琳琳的未來勢必充滿著無限光明。

從小就乖 幼兒園遇伯樂

七歲的時候,汪琳琳第一次接觸足球。當時,還在上幼兒園大班的她被前來選人的足球教練相中,從此便與這項運動結下了緣分。

汪琳琳的爸媽那會兒都還不是球迷,只是因為看到女兒實在喜歡足球,再加上希望從小身體不太好的她能改善一下體質,才放任她自由自在地去球場上撒歡,哪知這個看著文文靜靜的小姑娘竟然頭也不回地走上了職業足球的路,還越走越像模像樣。

如今,汪琳琳的妹妹汪思倩也像姐姐一樣愛上了足球,她是U16國足的一員,在七月的濰坊國際青年女足四國賽上還榮獲了最佳球員。或許過些年,這對汪氏姐妹花能肩並肩成為中國女足的中堅力量。

汪琳琳出自普陀女足青訓,有女足青訓教母之稱的錢惠是她的啟蒙教練。聊起小時候練球時的苦與樂,汪琳琳打開了話匣子,“我們是從一年級開始住校的,禮拜六家長接回去,禮拜一再送過來。上學的時候有專門的家長開放日,一開始我爸媽還會來看看我,來了一兩次之後就不來了,那時我看到別的小朋友都有家長過來,心裡會有點難過,後來也就慢慢接受了。”打小就聽話懂事的汪琳琳明白,爸爸媽媽那陣子是因為工作太忙的緣故沒法次次都來學習看她,所以一年級的小汪琳琳時常琢磨著怎麼變得更加乖巧,不給爸爸媽媽添麻煩。二年級的時候,汪琳琳學會了自己坐公交車上學,從家到學校約莫一個小時的路程,她一個人揹著大大的書包,熟門熟路。看著她長大的人都說,從小到大,汪琳琳就沒有讓家裡操心過。

「专访汪琳琳」入围亚足联最佳女足年轻球员,19岁的她还有更大梦想

“小時候最開心的就是大夏天訓練中途教練給我們準備綠豆湯和冰棍。”憶完苦,汪琳琳嘴角上揚,想起了快樂事,“本來夏天在人工草地踢球特別熱,但是想到休息的時候有這些東西吃就很開心,吃完覺得‘好了,可以繼續練了’。”小孩子總是容易滿足的,一碗甜甜的綠豆湯或是一根普通的冰棍就能將任何苦意都一掃而光,而長大之後,你可能花上哪怕十倍百倍的努力,都很難再獲得與那時一樣的快樂。

好在,對汪琳琳來說,有一條獲取快樂的途徑始終沒有變過:踢球。從7歲到19歲,足球始終是她的好夥伴,只是這個夥伴偶爾也會給自己帶來煩惱。12年的光景,她倒不是沒生出過放棄的念頭,當愛好不僅僅只是愛好,而是成為了自己生活的全部,任誰都會產生迷惘和倦怠,但是一想到花了這麼多歲月和努力才走到現在這一步,汪琳琳就又重新像打了雞血一樣充滿幹勁,“好不容易能踢上職業,我為什麼要放棄?”

無論是女足還是男足,在長大後能踢上職業比賽的人都早已站上了金字塔的頂端,他們身上揹負的不僅是自己的夢想,還有無數曾經和他們一起訓練卻出於各種原因另尋他路的朋友們的夢想。當年和汪琳琳同期在普陀女足踢球的小女孩,大多數都回歸了讀書、升學的大眾成長路線,還留在上海女足的,也就剩下她和方潔、週一諾、柏一凡四個。

家庭美滿幸福,成長還算順利,沒遭受過什麼嚴重的傷病,身邊多是和藹友善的姐妹,汪琳琳有時候會感慨自己真是個幸運小孩,而這也正是她繼續勇敢追夢的動力。

“水導是刀子嘴豆腐心”

因為今年在各級國家隊的來回奔波,汪琳琳在俱樂部比賽的出席次數並不算多,一共就打了五場聯賽。在汪琳琳看來,球隊今年聯賽和足協盃兩個亞軍的成績還算可以接受,但作為有著輝煌歷史的上海女足的一員,她和其他隊友一樣都對這個結果難說滿意,“我們有更高的目標,我們要衝著冠軍去。今年有的比賽是我們自己沒有發揮好,該贏的球沒有贏下來,希望下賽季可以都拿下來。足協和各方對我們有很大的支持,我們也會竭盡全力。”至於自己的新賽季目標,汪琳琳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出場機會。

「专访汪琳琳」入围亚足联最佳女足年轻球员,19岁的她还有更大梦想

上個月從國青回到俱樂部,汪琳琳和隊友們一起上了C級教練班。為期兩週的學習讓汪琳琳對教練工作有了新的理解,“教練太累了,比隊員還累。”汪琳琳搖著頭感嘆了起來,“教練要考慮的東西很多,很全面,比如每天要練的主題是什麼、要達到什麼要求,不單單是球場上那些,還有球員的身體、飲食、心理等各個方面。”上完教練班,汪琳琳更加欽嘆主教練水慶霞了,“水導是刀子嘴豆腐心,訓練注重細節,對技術要求精益求精,很講究。她是個很好的示範榜樣型教練,讓人佩服。”

大多數時候,對於年輕球員來說,頻繁地在不同球隊間奔走,接受不同的目標、理念和技戰術要求,是一項相當大的考驗,但汪琳琳對此有著自己的應對方法,“踢球有共性的東西,這是不會變的。具體打法要求肯定不同,當時自己的狀態也會不同,所以執行教練的戰術意圖是紀律,根據對手和自己的狀態不同,調整自己的應對方法就是需要變通的地方。”汪琳琳承認,三支隊伍來回跑確實很累,但之於她更多是一種積累,“年輕隊員首先要的就是量的積累,再從中得到質的飛躍。”

正是因為比賽經驗的積累,現在的汪琳琳在賽前已經沒有最初那麼緊張了。作為調節心態的一種方式,汪琳琳會在賽前先把可能遇到的問題在腦海裡預演一遍,若是這時候想不到該怎麼解決,她會去問前輩和教練,就像是學生準備每一場大考一樣,當她心裡有了答案,緊張的情緒也便被拋在了腦後。“不過我每次入場的時候一定是左腳先邁進場地。”汪琳琳俏皮地笑了,“我覺得我只要左腳先踏進去了,這場比賽應該就會踢得還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