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帶娃逛博物館太難?簡單易上手的博物館遛娃攻略就在這

帶娃逛博物館太難?簡單易上手的博物館遛娃攻略就在這


提起帶娃去博物館,不少爸媽可能有點糾結:“好是好,有點難啊。”

的確,博物館大多數是靜態展示展品,娃很難呆得住,對娃解釋展品這件事,也不是所有爸媽都能搞得定的:我自己對博物館都沒啥感覺,對展品也一頭霧水呢,怎麼給娃講呀!

帶娃逛博物館太難?簡單易上手的博物館遛娃攻略就在這

但是,博物館之於孩子的成長不可或缺。往大了說,博物館是人類歷史和智慧的濃縮之所在,是孩子審美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領域,往小了說,是讓孩子低成本看世界的最好去處,開闊孩子眼界的捷徑。

怎樣帶孩子逛博物館,才能既讓孩子有收穫,自己又不壓力山大呢?

小智老師和智庫智囊團中的媽媽們聊了聊,總結了幾個特別接地氣、容易上手的辦法,幫你和孩子一起邁過博物館的門檻。

帶娃逛博物館太難?簡單易上手的博物館遛娃攻略就在這

帶娃逛博物館的幾大誤區

帶娃逛博物館太難?簡單易上手的博物館遛娃攻略就在這

對於帶娃去博物館這件事,家長們最頭疼的就是,孩子在博物館裡呆不住,或是對展品毫無興趣,或者乾脆一聽要去博物館就搖頭。

為什麼會這樣呢?

你可能在帶娃逛博物館時,陷入了以下幾個誤區,可以對照自檢一下。


誤區一:把博物館當成了第二個考場

帶孩子去逛博物館,很多家長抱著一個目的:讓孩子去學知識。

家長們想象的場景是,孩子認真的按順序、一個不漏地觀看和了解展品,把重點記下來,還能體驗更多項目,過後還能回答家長們拋出的問題,比如:


“鎮館之寶是什麼?”“剛剛這個青銅器是哪個朝代的?哪裡出土的?有什麼特色?”“剛剛那副畫誰畫的,是哪一時期的,有什麼藝術特點?”

這哪裡是逛博物館啊,簡直是上考場嘛。

如果孩子記不住知識點,家長還會怪罪孩子逛博物館沒用心。反覆幾次,孩子能沒有牴觸心理麼?願意和你去逛博物館才怪。

記住知識點,這只是認知擴展。我們需要關注的,更多是孩子逛博物館時,觀察到了什麼,引發了什麼樣的思考,甚至是激發了什麼樣的興趣和靈感。至於孩子究竟記住了哪些東西,真的沒那麼重要。


所以,家長們要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別再考孩子啦。放過孩子,也放過自己,孩子反而更容易接受博物館。

誤區二:忽略與孩子平等溝通的視角

帶娃逛博物館太難?簡單易上手的博物館遛娃攻略就在這

雖然家長們在行動上是帶孩子去博物館,但卻不要有高高在上的“帶”的心態。家長要想著我自己“和”孩子一起去博物館。

想想,你和閨蜜一起去逛商場挑衣服時,會怎麼樣?你們會平等的交流與溝通,還幫忙提醒對方考慮不周的地方,對嗎?

帶孩子去博物館,也要拿出共同參與、平等溝通的心態。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提前學習博物館相關知識;也可以從孩子的視角出發,給孩子解讀博物館裡的內容;還可以蹲下身子,彎下腰來,聽聽孩子在說什麼,多引導他們關注細節,從他們的視角體驗博物館是什麼樣。

這樣,可能你和孩子會有說不完的話題,根本就不用擔心會鬱悶而歸。


誤區三:覺得孩子太小還不懂

帶娃逛博物館太難?簡單易上手的博物館遛娃攻略就在這

也有家長會糾結,孩子那麼小,去博物館能看懂什麼呀,等再大一點再去。

這還是受了“去博物館就是要學到知識”的思維影響。其實,孩子天性好奇,博物館裡有太多新奇與未知可以引發孩子的思考,任何年齡段的孩子都會愛上博物館。

其中,3-6歲是最佳年齡段,因為這個階段是孩子學習習慣養成、認知力提升的重要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僅需要家庭和學校教育,還需要公共教育的薰陶,所以這個時期培養孩子對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的初步興趣很關鍵。

但錯過3-6歲的時間段,家長也不用太焦慮孩子會落後,只是在選擇博物館和觀展內容的時候,注意針對孩子年齡段就可以了。

帶娃逛博物館太難?簡單易上手的博物館遛娃攻略就在這

如何選擇合適的博物館/展覽?

帶娃逛博物館太難?簡單易上手的博物館遛娃攻略就在這

國內外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很多,而每個博物館除了固定的常設展覽外,不定期還會有不同主題的特展。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為孩子選擇適合的博物館/展覽,讓孩子們更容易接受博物館呢?

1、從互動性強的博物館入手

對於低幼孩子或者是從未接觸過博物館的孩子來說,可以從參與性和互動性強的博物館入手。

比如自然博物館、科技館、人文博物館、以及兒童博物館等,這些博物館大多都設計了互動體驗區,孩子們可以直接動手觸摸,動手去體驗。

2、從孩子的興趣愛好出發

博物館是一個自主學習的場所,一定要以興趣為主導。興趣是學習的開始,沒有興趣,學習就不會真正發生。孩子愛上博物館源於那些他真正感興趣的東西,家長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學會利用博物館來學習他感興趣的東西。

有的孩子愛恐龍,有的孩子愛汽車,抓住他們喜歡的主題觀展,往往事半功倍。同時孩子又都是愛玩愛鬧的,儘量選擇互動性強的博物館,也能有很好的效果。

而對於已經上學的孩子,可以儘量匹配他們的學習內容,既可以滿足學業需求,又能培養孩子的修養底蘊,一舉兩得。

選擇了一個孩子感興趣的博物館或展覽之後,在展區內更要跟隨孩子的興趣。如果家長強迫孩子看一個東西,企圖激發他的興趣,當孩子不感興趣時,一定會敷衍家長,或者扭頭就走,那麼博物館的體驗就被瞬間破壞了。

如果是孩子不感興趣的話題,講解就是浪費時間,真正的學習發生在思考的過程中,而不是被動接收信息的過程。

3、根據孩子的閱讀能力選擇

不同博物館對於觀展者的文字和圖像閱讀能力需求不同,父母可以提前瞭解博物館的展出內容水準,結合自己孩子的閱讀能力,判斷匹配度。

年齡小的孩子可以選擇閱讀能力要求較低的展覽,如今國內一些針對孩子的展覽已經推出了專給孩子的導覽器和導覽語,家長們可以為孩子租借一臺。

年齡段大自由閱讀很重要,家長們可以放手讓孩子自行閱讀。

4、根據孩子的理解力選擇

去博物館時,雖然有實物、文字、圖片等素材,但也需要孩子有較好的理解能力能幫助孩子更好得利用這些素材,同時博物館知識前期準備非常有必要,否則孩子的興趣很快就隨著不理解、不懂、沒興趣而飄散。

而像不同博物館所展出內容的深度不同,比如像《中國通史》這類的綜合展覽,需要孩子對通史有一定的接受度和理解力,低齡段的孩子就不太適合。

帶娃逛博物館太難?簡單易上手的博物館遛娃攻略就在這

如何在逛博物館時引導孩子?

每一個博物館都有著獨特而深厚的文化,在去博物館這件事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引路人。所以家長們在逛博物館前還是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的。

家長們可以先了解網上搜尋準備要逛的博物館或展覽的介紹信息,以及觀眾的評價,會得到一些啟發。

接下來,可以結合孩子平時讀過的繪本、最愛的玩具、動畫片或者感興趣的內容,把這些故事跟準備要看的博物館/展覽內容聯繫起來,等孩子們真正去到展廳現場的時候,就會對博物館/展覽有種熟悉的感覺。

還可以額外找一些跟博物館主題相關的書籍、繪本、動畫片、紀錄片、遊戲,讓孩子提前接觸。

對於低幼的孩子,逛博物館前可以帶他們提前玩一些跟博物館相關的小遊戲,像是省博曾展出的四川古蜀寶藏展,可以找到四川博物館推出的冶煉青銅面具的小程序小遊戲。

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看與展覽相關的紀錄片。比如要去看“龐貝展”前,可以給孩子看BBC的紀錄片《龐貝的最後一天》。

逛博物館的過程,往往有點枯燥乏味,小智老師聯合智庫智囊團的媽媽們,一起為您總結了幾個妙招:


1、佈置趣味任務

家長們可以結合現場看到的展品,隨機應變,適當給孩子佈置小任務。

對於低幼的孩子,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館中的工具。比如,有些博物館會有專門為孩子設計的兒童語音導覽、視頻介紹、還有互動小遊戲,給孩子拍照的展板,趣味打卡印章,這些都是激發孩子逛博物館興趣的有效手段。

再大一點的孩子,就可以選擇佈置競猜、對比或者尋寶等趣味性任務啦。

比如去參觀甲骨文時,家長可以和孩子做一個小小的比賽,指定幾個甲骨文的文字,看誰能先猜出對應的現代文字;去看扇子展覽時,比一比誰能說出更多的扇子形狀;
還可以設計一些尋寶清單,或者是預設一些展品的定位,讓孩子在館裡找出來;
還可以引導孩子用思維導圖的技巧,梳理一下自己看到展品的感受。


小任務結束後,不要忘了給孩子適當獎勵哦。

2、提問開放式問題

帶娃逛博物館太難?簡單易上手的博物館遛娃攻略就在這

千萬別用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的封閉式問題去提問孩子,封閉式問題對培養孩子深度思考的能力和開放性的思維沒有什麼幫助。

家長們應該多向孩子提問開放式問題,比如當孩子十分關注某個展品時,家長可以問這三個問題,開啟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對話:

你觀察到了什麼?你對什麼感興趣?你為什麼會對這個感興趣?

記住,對話的目的不是傳授給孩子什麼知識,而是調動孩子的大腦思考,鼓勵孩子用語言把所思所想表達出來。這種能力的鍛鍊比記住某個展品的功能、年代要有價值。

當和孩子聊起一個他感興趣的話題時,家長可以問這三個問題:

你覺得你知道什麼?你想知道什麼?你學會了什麼?

比如,當孩子在自然博物館裡聊起恐龍時,家長用這三個問題不僅可以知道孩子已經瞭解的東西,同時還可以知道孩子更想了解的內容。

只有這樣,家長才能有針對性地帶孩子到某個區域看他感興趣的東西。作為和孩子共同探索的夥伴,家長要跟隨孩子的興趣和想法,逐漸在博物館裡找到與孩子興趣契合的內容。

3、把博物館的學習方式帶回家

帶娃逛博物館太難?簡單易上手的博物館遛娃攻略就在這

其實,任何地方都可以是博物館。在博物館中的探索和學習方式,同樣可以用在生活中。

家中、小區、公園……只要跟隨孩子的興趣,博物館式的學習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家長需要做的是,從孩子的視角重新觀察這個世界,不要用自己已有的認知限定孩子對世界的認識。

如果家長在博物館中發現了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同樣可以帶著孩子在生活中去尋找。

比如孩子對昆蟲感興趣,就帶他去觀察蟲子,孩子對汽車感興趣,就帶他去研究汽車。家長思考的深度會影響孩子思考的深度,從一個興趣點延伸出的學習機會是無限的。

帶娃逛博物館太難?簡單易上手的博物館遛娃攻略就在這

最後的話

看到這裡,你可能已經明白,和孩子一起去博物館,讓孩子愛上博物館,其實從來不是很難的事。

難的是,家長如何扭轉自己對博物館的認知和態度。

小智老師身邊的一位媽媽,從來沒有刻意逼迫孩子去逛博物館,她把孩子當成自己逛博物館看展的一個陪伴者。

“一開始孩子也呆不住,那就放出去透氣啊。”她說,“可是我想看啊。”

漸漸的,孩子開始覺得逛博物館看展是生活中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慢慢也開始對博物館感興趣了,這就是耳濡目染的效果。

逛博物館看展過程,就像拼圖一樣,每一次帶來的收穫都是一塊小拼圖,隨著次數越來越多,孩子們慢慢就能拼出屬於他自己的那片天地,這個過程不一定很快,但是會有很開心很滿足的感覺。

別再誤解博物館了,用上小智老師給出的方法,和孩子一起愛上博物館吧!

[1] 《她帶孩子3年逛了67個展覽,親子逛博物館用這方法比刷題收穫更多!》,圓圓媽

[2] 和孩子一起愛上博物館講座,朋朋哥哥,耳朵裡的博物館

圖片來源:包圖網、黑龍江省博物館官網

帶娃逛博物館太難?簡單易上手的博物館遛娃攻略就在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