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美國人的自信與韓國人的精明,都體現在了對《無間道》的翻拍上

警匪片一直是世界電影裡的精華之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警與匪之間的那點事也一直被搬上熒幕,尤其是臥底類的電影:背叛與反背叛、利用與被利用,那些鬥智鬥勇的故事總是耐人尋味。全世界範圍內最好的臥底電影有三部:一部在香港,叫做《無間道》,電影裡的古惑仔最後想做個好警察;一部在韓國,叫做《新世界》,電影裡的好警察最後成為了古惑仔;還有一部在美國,叫做《無間行者》,兩個臥底最後同歸於盡。三部電影風格和結局完全不同,但都是以《無間道》為藍本打造而成。由此可見過去的香港警匪電影是多麼的強大,同時從美國和韓國翻拍《無間道》的態度上,也看出了他們完全不同的電影文化底蘊。

美國人的自信與韓國人的精明,都體現在了對《無間道》的翻拍上

《無間道》:香港警匪電影的強大

《無間道》不僅僅只是一部單純的警匪片,它的成功可能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從全世界都翻拍它的角度來看,它儼然已經成為了世界臥底類電影的教科書。

美國人的自信與韓國人的精明,都體現在了對《無間道》的翻拍上

關於臥底類的電影並不稀奇,香港很早以前就一直在探索,早期周潤發的《龍虎風雲》、梁朝偉的《辣手神探》還有張學友的《新邊緣人》都是此類影片裡的佼佼者,但真正引起現象級反應的還是2002年的《無間道》。《無間道》與其他臥底類電影最大的不同在於“對稱性”,黑與白的對稱、好與壞的對稱還有演員的對稱(劉德華VS梁朝偉)。在此之前的臥底電影幾乎都是單向線索的,而在《無間道》裡則變成了一黑一白完美的對稱。黑與白的並列本以為可以讓是非更加的分明,但因為摻雜了人性的思考而使電影變得無比的含糊,無論是劉德華的劉建明還是梁朝偉的陳永仁都不是一個單純的好壞可以來定義的,他們身上除了警與匪的鬥爭,我們還看到了人物與命運對抗的掙扎。

美國人的自信與韓國人的精明,都體現在了對《無間道》的翻拍上

無間道的主題對應的是佛學裡的無間輪迴,強調一種無法擺脫輪迴的宿命,所以讓劉德華與梁朝偉的角色更加的深入人心;但形式上《無間道》更像是道家裡的乾坤八卦,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壞難以界定,更貼近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矛盾狀態。無論是內容形式還是故事深度上都做到了極致,這就是《無間道》真正成功的原因。

《無間行者》:好萊塢電影裡的自信

美國人的自信體現得無處不在,哪怕是對電影的翻拍上。對於《無間道》的翻拍好萊塢信手拈來,並未作出任何的創新與改編,同樣依靠強大的製作能力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美國人的自信與韓國人的精明,都體現在了對《無間道》的翻拍上

《無間道》在香港取得的成功迅速的引起了大洋彼岸好萊塢的注意,2006年好萊塢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正式拍攝《無間行者》(美版《無間道》),電影由兩大實力派人氣演員馬特·達蒙和萊昂納多來出演劉德華和梁朝偉的角色,劇情上基本全部照搬了《無間道》裡的所有故事情節,哪裡該開槍、哪裡該打電話、哪裡該碰頭都與《無間道》裡一模一樣,但是人物厚度卻要顯得單薄得多,因為在《無間行者》裡刻意的去掉了那些關於人性負責面的思考。電影裡的馬特·達蒙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黑警,他沒有像劉德華那樣思考善惡想要做個好人,即使最後幹掉自己的老大並不是因為醒悟,而是擔心身份被暴露;萊昂納多也沒有像梁朝偉那樣的糾結與疲憊,他想擺脫黑幫最主要的原因是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而不是想梁朝偉那樣對黑暗有一種厭惡對光明有一種嚮往。

美國人的自信與韓國人的精明,都體現在了對《無間道》的翻拍上

《無間道》裡的人物在《無間行者》裡都有對應,有黃警司、有韓琛、有傻強,但這些人物之間的聯繫並不強,沒有情感上的交流只有業務上的溝通,再加上兩大主角人設相對的單一了點,所以讓《無間行者》看起來少了一點點電影的深度。這或許只是東西方文化差異的體現,在東方人的世界裡警匪往往是一場充滿人情味的江湖,而在美國人的世界裡警匪只是立場不同的利益鬥爭。所以《無間行者》雖然只抄到《無間道》的皮毛,但依靠好萊塢對電影市場與製作的精準把控,這部片子依然成為了當年的奧斯卡里的經典。

《新世界》:韓國警匪電影的細心

韓國人對待電影的態度是嚴謹的,只有經過層層嚴格篩選的人才能成為演員,也只有經過精心改編與製作的電影才能成為好電影,《新世界》就是其中之一。

美國人的自信與韓國人的精明,都體現在了對《無間道》的翻拍上

每個演員都想演一下《無間道》裡的劉建明或者陳永仁,每個導演也都想導一部屬於自己的《無間道》,於是2013年韓國導演樸勳政拍攝了一部屬於韓國人的《無間道》:《新世界》。《新世界》講述的是警匪派到黑幫的臥底李政宰參與黑幫話事人的選舉並最終黑化的故事。電影的靈感源於《無間道》並對《無間道》的內容做了很大的改編,不僅完全沒有了劉建明這個黑幫安排在警隊的這個角色,同時也加入了黑幫內部鬥爭的選舉,安排臥底李政宰叛變黑化。一部戲讓我們看到了《無間道》、《龍城歲月》和《教父》三部電影的影子,可見韓國人的用心良苦。儘管如此《新世界》依然沒有了擺脫《無間道》的範疇,電影核心人物李政宰就是一個韓國版的陳永仁,對臥底身份充滿了厭倦,對自己命運的掌握又充滿了被動,最後索性選擇了黑化。

美國人的自信與韓國人的精明,都體現在了對《無間道》的翻拍上

《新世界》即保留了《無間道》的味道,又確立了自己的風格,成為了韓國警匪電影裡的代表作,一度甚至被認為超越了原版《無間道》。其實兩部電影完全沒有可比性,《新世界》是借用臥底與黑幫世界的鬥爭來體現兄弟情義的價值;而《無間道》則是借用臥底與警匪的外衣來探討人物命運與價值的意義。《新世界》雖然講述的故事更大,但實際著力點更小;《無間道》雖然講述的故事小,但背後探討的意義更大。

美國人的自信與韓國人的精明,都體現在了對《無間道》的翻拍上

《無間道》的電影可能會被一直翻拍下去,但電影雖好,請不要“貪杯”,沒有像美國好萊塢那樣強大的製作能力或者韓國電影人那樣精益求精的態度,很難把《無間道》的翻拍做得更好。即使在香港本地,過去也有著《黑白森林》《臥虎》等諸多東施效顰打著《無間道》擦邊球的臥底電影。成也《無間道》,敗也《無間道》,儘管如今香港警匪電影早已世風日下,但無論如何在警匪臥底的電影類型中,因為《無間道》的存在香港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