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二戰中,法國的馬奇諾防線有什麼缺點?

段勇賓


  這是二戰時期最出名的防禦要塞,也是當時的第一要塞,這一要塞讓它的所屬國家趕到了格外的安全,要塞的內部有數層,包括指揮所、人員休息室、食品儲藏室、彈藥庫、救護所、電站、過濾通風室等。工事之間都有通道連接,通電動車。

(馬奇諾防線要塞的內部)

(馬奇諾防線要塞的內部)

射擊工事內的武器都是專門設計安裝的。整個防線共構築各種用途的永備工事約5800個,密度達到每公里正面15個。最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工事的頂蓋和牆壁厚度達3.5米,裝甲塔堡的裝甲厚度達300毫米,均能抗兩發420毫米臼炮炮彈的直接命中。

防線內的防坦克障礙物主要有防坦克壕、崖壁、斷崖及金屬和混凝土樁砦,並用地雷場加強。防步兵障礙物一般為金屬樁或木樁鐵絲網,有的地段還設置了通電鐵絲網。這就是二戰歷史中最出名的法國馬奇諾防線,為修建這一要塞,法國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是在二戰中它卻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為什麼馬奇諾防線沒有起到作用呢?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德軍繞路攻擊,同時還因為馬奇諾防線有一個防禦漏洞,這個漏洞就是阿登森林,這是法國的戰略要地,自古以來都是歐洲的兵家必爭之地,但是法國的馬奇諾防線的堅固卻沒有涉及到這一地區,原因是什麼呢?當時的法國軍部認為這一地區軍隊是不可能穿過的,於是不僅僅沒有在這一地區修建防線,同時在這一地區沒有什麼防禦,於是這一地區成為了德軍的突破口。

法國人的設想是,在法國和德國的邊境線上修築一條防線,用於抵擋德軍的進攻。其實你看一下,這條防線,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城堡,鋼筋水泥混凝土,裡面還能跑車,有各類機槍火炮。德國人從這裡進攻,根本就不可能,德國人如果強突馬奇諾防線,他註定就是失敗的,當然,這個黴頭呢,德國人也沒碰。

我們看,馬奇諾防線很難攻克,法國人清楚,德國人也清楚,那麼我們看,這個馬奇諾防線就一定是想讓德國在這下面血流成河的麼?明顯不是。

德國要進攻法國,法德邊境無疑是最直接的,而法國人修了個馬奇諾防線。再往北,法國北部和德國北部隔著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既然有了馬奇諾防線,德國人只能從這幾個國家進攻法國,法國戰役之前,法國將主力就部署在法國北部的法國比利時邊境,隨時準備過去。

這就很明顯了,法國人想要的是將德國逼到比利時,然後自己在比利時和德國人打個消耗戰。這樣做,一來這戰爭不是在法國境內打的,二來還能拖死德國。這樣看的話,這是個很好的方案,只不過法國人忽略了阿登森林。盟軍內部,論誰也想不到德國人竟然從阿登森林穿了過來,要知道法國人曾經考察過阿登山脈,認為,阿登山脈無法逾越,法國可以高枕無憂。

法國人的錯誤就是過度依賴馬奇諾防線,又把主力調往荷蘭比利時,致使德國A集團軍突破阿登山脈的之後,法國境內一片空虛。法國敗了,並不是敗在馬奇諾防線本身,而是自己心術不正導致的。再加上比利時專門坑隊友,怕德國報復,自己宣佈中立,戰前拒絕法軍入境,法國比利時這兩個好鄰居,都是各懷鬼胎。

(德軍佔領法國)

單純從法國人的戰略和德國人的部署來看,馬奇諾防線無疑是成功的,節省大量兵力,可以準備主力和德國人決戰。只不過呢,法國輸了,法國要是贏了,馬奇諾防線可就不是笑話了。


鐵桿軍迷


基本沒有什麼缺點,而且還是個非常不錯的防線,甚至趨近於完美,法國敗也不是完全敗在馬奇諾防線上的,而是對於馬奇諾防線太自信,加上德國人出神入化的戰術部署。

馬奇諾防線呢,從一戰結束就開始修了,目的就是防備德國的入侵,一直修到德國人真來了。而這條防線,的的確確起到了預期的效果,把德國人逼到比利時那邊去進攻法國。

法國人的設想是,在法國和德國的邊境線上修築一條防線,用於抵擋德軍的進攻。其實你看一下,這條防線,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城堡,鋼筋水泥混凝土,裡面還能跑車,有各類機槍火炮。德國人從這裡進攻,根本就不可能,德國人如果強突馬奇諾防線,他註定就是失敗的,當然,這個黴頭呢,德國人也沒碰。

我們看,馬奇諾防線很難攻克,法國人清楚,德國人也清楚,那麼我們看,這個馬奇諾防線就一定是想讓德國在這下面血流成河的麼?明顯不是。

德國要進攻法國,法德邊境無疑是最直接的,而法國人修了個馬奇諾防線。再往北,法國北部和德國北部隔著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既然有了馬奇諾防線,德國人只能從這幾個國家進攻法國,法國戰役之前,法國將主力就部署在法國北部的法國比利時邊境,隨時準備過去。

這就很明顯了,法國人想要的是將德國逼到比利時,然後自己在比利時和德國人打個消耗戰。這樣做,一來這戰爭不是在法國境內打的,二來還能拖死德國。這樣看的話,這是個很好的方案,只不過法國人忽略了阿登森林。

盟軍內部,論誰也想不到德國人竟然從阿登森林穿了過來,要知道法國人曾經考察過阿登山脈,認為,阿登山脈無法逾越,法國可以高枕無憂。

法國人的錯誤就是過度依賴馬奇諾防線,又把主力調往荷蘭比利時,致使德國A集團軍突破阿登山脈的之後,法國境內一片空虛。法國敗了,並不是敗在馬奇諾防線本身,而是自己心術不正導致的。再加上比利時專門坑隊友,怕德國報復,自己宣佈中立,戰前拒絕法軍入境,法國比利時這兩個好鄰居,都是各懷鬼胎。

單純從法國人的戰略和德國人的部署來看,馬奇諾防線無疑是成功的,節省大量兵力,可以準備主力和德國人決戰。只不過呢,法國輸了,法國要是贏了,馬奇諾防線可就不是笑話了。


軍武文齋


我是東斯坦因,認真對待每一個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國根據一戰經驗,為了防禦德國再次入侵,遂決定建造“馬奇諾防線”。從1928年起開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價50億法郎。防線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等,通道四通八達,較大的工事中還有有軌電車通道,防禦主體有數百公里,十分堅固。

單純從防禦工事,馬奇諾防線不能說是完美,但也沒有什麼大的瑕疵。從建成到20世紀70年代被徹底廢棄,馬奇諾防線從未被正面攻破過。雖然很多人認為馬奇諾防線被德軍攻破了,但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從開戰直到法國投降,馬奇諾防線從沒有被攻破。

馬奇諾防線的問題更多的是體現在象徵意義之上。

首先,由於馬奇諾防線非常堅固,使得德國對法作戰可以選擇的路線其實不是很多。只能從比利時一線突入法國。到時英法聯軍只需要將主力部署在比利時方向上,就能在預設的比利時戰場上以逸待勞迎頭痛擊德國。從這一點來說,馬奇諾防線其實給了法國很大的戰略主動權。

不過英法兩軍高層實在是太過於依賴馬奇諾防線了,以至於犯了經驗主義錯誤,忽略了阿登山區,儘管那裡地形崎嶇,不易運動作戰。最終數十萬英法聯軍主力,在德軍的奇襲之下,大敗虧輸。

其次,新型武器的研製、採購、換裝都是要花錢來進行的。可法國為了建造馬奇諾防線,是一個規模宏大的過程,花費了法國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這擠佔了很多法國國防經費。進而極大的影響了法國軍隊的建設。

其三,法國對納粹德國的消極應對以及姑息養奸的做法,是直接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主要原因之一。

一戰中,法國軍隊傷亡超過600萬人,北部省份被戰爭摧毀,國家背上沉重的戰爭債務,經濟凋敝,民不聊生。殘酷的戰爭給法國留下了慘痛的記憶,這也使得法國社會上蔓延著一股強大的厭戰情緒。

在這種“過和平日子”思想的驅使下,馬奇諾防線出現了。它代表了絕大多數普通法國人渴望和平穩定的生活意願。但事實證明,單靠一條堅固的防線,是守不住真正的和平的。

就到這裡,以上是本人個人觀點,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個贊,還有“關注”。


東斯坦因


安德烈馬其諾,將大部分法國國防預算都花銷在了這條防線上,馬奇諾是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沿法德邊境,綿延數百公里。首先的問題來了,為何要建立這樣一條防線,這些防禦工事最直接來講可以阻止德國軍隊通過法國邊境直接入侵。這道防線也經過測試,在當時來看簡直是堅不可摧的,怎奈一心情緣,這並不意味著德國人就會取消的入侵計劃。

為何建立馬奇諾防線與這條防線的缺點是相輔相成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受普法戰爭時期的影響,近的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保守派已過時的一戰軍事思想,新式武器(裝甲力量)的無視和弱化,法國民眾完全防禦(期待和平)的理念,遲滯延緩敵人進攻,給國內動員兵力的時間等等因素。另一方面防線可以讓法國在付出最小代價的情況就可能讓德國損失慘重,就這種情況下促就了馬奇諾防線的誕生。

馬其諾防線的建立讓法國領導層安心,它那無法穿透壁壘勾勒出一道無法攻破的防線。法國人很自然地預料到下一場戰爭的到來,但他們心安的認為那將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演,塹壕戰和消耗戰的交織,他們更加肯定希特勒肯定不喜歡這種涉及挖戰壕和打一場昂貴消耗戰爭的策略。很可惜法國人猜對了前面卻猜錯了後半部分,對待法國的時候,希特勒只想以致命的一擊迅速結束法國戰役。

此時,埃裡希·馮·曼斯坦因將軍提出了作戰計劃,主要攻擊方向是通過茂密的阿登森林,他們將包圍法國和英國軍隊在北部,形成有效地包圍,迫使他們投降。法國則自信的認為阿登森林是坦克很難穿越的地形,只用了一個步兵師進行防禦,這支部隊大部分是志願者和裝備三流的年長老兵組成,而且沒有像樣的重武器。

綜上所述,盟軍認為他們在弗朗哥-比利時邊境的前線將深入比利時,這將提供一條從比利時中心延伸到馬其諾防線頂端的高度防禦線。但他們低估了德國坦克穿越森林的能力,只撥出了一小部分部隊來保衛這條防線,其中大部分是志願者和裝備三流的年長老兵。

那麼關於這條防線最大的缺點在哪呢,個人認為是不適應時代發展,大多數法國人搞笑的認為下一場戰爭模式還會和一戰一模一樣。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海空軍並沒有起主導作用,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海空軍起幾乎可以影響整個戰局的勝敗,尤其是空軍,各種攻擊機和戰略轟炸機可以有效的摧毀地面裝甲力量以及瓦解一個國家的戰爭潛力。可想而知一條不能活動的防線擺在那裡會起什麼作用,而他們恰巧遇到的又是新銳戰爭思想和作戰理念的德軍,不輸都對不起他們自己。

這條防線建於1930年至1940年,是一個龐大的防禦系統,前後耗費了大約50億法郎,最終卻因未能阻止德國的入侵而聞名。它的防禦初心與現實相差太遠,成為了一個笑柄。這條防線最大的好處可能就是對一些一戰、二戰時期的有關研究至關重要,對解釋一些現代參考文獻也很有幫助。


戰武奇兵


二戰中法國落後的是軍事理論和思想,單單就馬奇諾防線本身來說並沒有什麼缺點,只是它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顯得毫無價值。



馬奇諾防線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堅固。防線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等,通道四通八達,較大的工事中還有有軌電車通道。馬奇諾防線的修建是法國人的一個驕傲,這個歐洲最為龐大的工程項目將築城技術發揮到了極至。我認為法國主要敗在以下幾點


缺乏軍事理論創新。

由於一戰法國在防禦戰役中的成功,日後法國將這一“完全防禦”的軍事思想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馬奇諾防線便是這種軍事思想的最佳實踐。二戰初期,法國的軍事思想還停留在一戰的塹壕戰,固執的認為法國的安全主要是建立在邊境上連綿不斷的要塞工事上”。

對新武器認識不足。

在一戰中嶄露頭角的新兵器坦克和飛機,被法國人可笑的定義為步兵和炮兵的支援工具,認為飛機的作用就是給炮兵指示目標,坦克的為了掩護步兵的進攻。而德國則利用坦克組建裝甲集團對敵發動閃電戰,大縱深運動戰。

心裡防線的崩塌。

馬奇諾防線最危險的方面還在心理方面,它給人造成一種牢不可破的安全感,當德國人用閃電戰,繞過堅固設防的“馬奇諾防線”時,法國人的戰鬥意志被徹底摧毀,一個多月便投降了,這才是它最大的“缺點”。


小哥話歷史


馬奇諾防線的缺點有很多,簡單說幾點:第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指道思想的錯誤,讓整個法國還是按一戰的套路打二戰,失去了積極主動的進攻戰略,所以德軍攻打波蘭時,英法聯軍只能乾瞪眼,無力支援波蘭。第二防線本身太短了,阿登地區想當然認為德軍不可能過來,比利時,荷蘭一線怕人家投降德國木有修建。整個中部和北部都是空的。第三就是防線的建立使得法軍進攻能力建設太差勁了,當戴高樂的坦克從三個地向德軍的補給線進攻,都被德軍的步兵打退了,法軍都想等敵人來打我,我在烏龜殼裡,你能把我怎麼樣的,束服了自己已的手腳,等於交出了戰略的主動權!由此三點足以至命!所以法國才打了三十九天就GAME OVER了,便宜了德軍!!!


samruanqiqi


造價太高,一公里要當時至少一百萬美元,在一戰後法國貧瘠的財政狀況這個殘酷現實下,以那個時代那種生產力下的國內生產總值來說,實在是太昂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