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馳援日記丨愛“心”驛站在一線“開業”,為醫患注入“強心劑”

信息時報訊(記者 廖溫勃 通訊員 劉向欣 郝黎)3月2日,是廣東省人民醫院心理醫療隊5名專家隨廣東省第24批援鄂醫療隊來到武漢的第7天。

在開始的頭幾天,隊員們主要任務就是接受各種級別的感控培訓和穿脫防護服的練習,並完成了支援湖北醫療隊的組織架構建設。廣東省人民醫院心理諮詢科主任尹平擔任了支援湖北醫療隊專家組組長,劉向欣擔任臨時黨支部的支委,李雪麗參加了院感組,張箏馳參加了後勤保障組,曾瑾參加了宣傳組工作。並積極響應組織號召,張錚馳在全隊第一個向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我們一起共渡難關!”愛心驛站開診

來到武漢後,按照國家衛健委的工作安排,廣東省第24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分成五個小隊,分別對口支援5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小分隊接到了對口支援武漢亞心總院的任務。

2月27日接到任務的第一天,他們就積極與亞心醫院取得了聯繫,第二天尹平和劉向欣去醫院實地瞭解有關情況,並與醫院相關部門的領導進行了充分溝通,在聽取了解他們的意見及需求後,省醫小分隊迅速制定出具體的心理援助工作方案。

亞心總院一共收治了4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有近一千名醫務人員在一線工作。他們的一線醫務人員下班休息和輪休都住在專門的酒店裡。省醫小分隊在醫院的門診區和酒店的專門房間各開設了一個心理諮詢工作室,稱之為“愛心驛站”,每天派駐心理醫療隊成員值班,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對患者、醫護人員通過各種心理 支持、心理疏導、人文關懷、危機干預等心理援助服務。

“心理援助 齊’心’抗疫”,面向亞心醫院住院患者和醫務人員的心理援助宣傳廣告迅速通過海報、微信群開始傳播。有諮詢需求的,科直接掃描宣傳海報上的二維碼,加5位心理專家的微信或電話、面對面諮詢。

為了加強黨對抗疫工作的統一領導,在亞心醫院黨委的要求下,省醫心理醫療隊也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尹平任書記、劉向欣任組織委員、李雪麗任紀律委員、曾瑾任宣傳委員。

日常工作安排是分成兩個小組,劉向欣、曾瑾在醫院愛心援助值班,李雪麗、張錚馳在醫院醫務人員住的酒店愛心驛站值班,尹主任總協調,根據需要調整人員完成特殊工作比如去病房會診。大家都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提供各種所需要的心理服務。目前還工作剛剛開始,工作量還不是很多,這也是正常的現象。大家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地努力工作。

“病友”治好走了 剩下的她焦慮了

3月1號醫院有5名輕症新冠患者情緒不穩定,過度緊張焦躁需要精神心理科會診。接到通知,尹平主任與劉向欣醫生馬上穿好防護服,進入隔離病房對5位患者一一會診,並對其中的4名患者進行了心理干預及藥物治療。

其中一位81歲的老人文姨(化名),原來是一位農民,身體一直不錯。幾年前,丈夫和她在一起看電視時,突發腦溢血,一個小時後就去世了,給她留下了心理陰影。這次她也不知道怎麼患上了新冠肺炎被隔離治療。其實她的症狀並不嚴重,就等核酸檢測陰性就可以出院了。她同屋的兩個病人最近都出院了,可她檢測核酸老是陽性,她很著急也很害怕,整晚睡不著。

尹平主任決定和她聊聊天、得知曾和她同住一個病房的病友,夫妻倆都感染了新冠肺炎,丈夫患病四天後就去世了。這讓她想起了她丈夫也是突然在她面前走掉了。所以她很害怕,害怕又導致失眠,失眠又擔心自己也腦溢血,導致更加害怕,陷入惡性循環。當看到同病房的病友都出院了,她更焦慮不安了。

尹平主任首先對她的經歷表示同情和理解,並告訴她可以配合用藥物來幫助她睡好覺,穩定情緒。她說:“就期待通過專家的幫助,能睡個好覺。我會配合醫生的。”文姨通過和尹主任的溝通,慢慢學會認識自己情緒。

擔心病毒“侵蝕”心臟 新冠患者焦慮疊加

同在亞心醫院住院的陳先生(化名),一直從事工程質量檢測工作。近些天來感覺胸悶、心悸、失眠等,總擔心是新冠病毒侵害了自己的心臟,反覆做心臟檢查,雖然沒有發現問題但總是懷疑和擔心,醫生怎麼解釋都沒用。在和他聊天后瞭解到,他平時工作特別認真,總擔心出事。幾年前就已經在吃控制焦慮和改善睡眠的藥了,但他對藥也是總懷疑擔心副作用,也是吃吃停停不規律,效果也不好。

尹平主任耐心告訴陳先生,他的表現是焦慮症狀的表現,並不是新冠肺炎的心臟侵害。目前這樣過度緊張焦慮,可能會干擾他的免疫功能,反而不利於新冠肺炎的治療效果。尹主任在事後的工作總結中介紹該患者的症狀有其性格特點,也有以前焦慮情緒的疊加所致,需要轉移注意力,穩定好情緒,積極配合藥物規範治療才能有助於身體康復。

在會診完病人後,尹平主任、劉向欣醫生與病區的醫護人員又在一起進行了工作交流,教大家如何去應對有心理情緒問題的患者。查房會診後第二天上午,醫療隊就接到病區主管醫生的反饋:“今天查房患者普遍反饋用了藥之後睡眠質量非常好,今天早上都精神很好,感謝幾位專家對我們的指導,讓患者能安心住院治療,儘早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