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四條證據顯示,薛寶釵會再嫁賈雨村,最重要那條和襲人有關

上世紀最有天分才情的女作家張愛玲在《紅樓夢魘》的一開頭說過這麼一段話:

有人說過“三大恨事”是“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第三件不記得了,也許因為我下意識的覺得應當是“三恨紅樓夢未完”。

這段話說出了太多紅樓愛好者的心聲,恨紅樓夢未完不止是張愛玲一個人的遺憾,也是千千萬萬紅樓夢粉絲的遺憾。很可惜,這個遺憾,不出意外的話,還會一直流傳下去,成為未來更多紅樓愛好者的遺憾。

恨紅樓夢未完都是因為迫切想知道八十回後的情節如何發展,人物如何收場,寶玉到底有沒有和黛玉在一起。

四條證據顯示,薛寶釵會再嫁賈雨村,最重要那條和襲人有關

雖然我們無法再見到曹雪芹的原稿,但天無絕人之路,憑藉著紅樓夢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特殊筆法,其實很多人事結局,是可以從前八十回中推測出來的。關於寶釵的結局,一般都認為是孀居一生。但也有學者認為寶釵很有可能在孀居一段時間後嫁給賈雨村了。

這種說法出來得很早,證據不算多,但每一條都很有說服力。

釵於奩內待時飛

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這是第一回賈雨村在葫蘆廟感時傷世所吟詩句。第一句不太好理解,第二句的意思卻比較明顯,釵指薛寶釵,時飛則是賈雨村的表字。當然,有不少學者認為這是單純的巧合,紅樓夢年輕女性都可以用釵稱呼,未必非指薛寶釵。

四條證據顯示,薛寶釵會再嫁賈雨村,最重要那條和襲人有關

不過,甲戌本對這句詩有一條批語:表過黛玉之後則緊接上寶釵。顯然這是在告訴我們,釵於奩內待時飛的釵就是薛寶釵。

因寶釵故及之

紅樓夢第三回,因為林如海的推薦,賈政為賈雨村謀了個金陵應天府的缺,之後賈雨村:

拜辭了賈政,擇日到任去了。

一到金陵,就發生了薛蟠馮淵爭搶香菱,薛蟠縱使家奴打死馮淵之事,這是賈雨村和薛家的最初交集。按說這事兒,主要發生在薛蟠和賈雨村之間。但奇怪的是,在上文“拜辭了賈政,擇日到任去了。”這句旁邊有一條脂批“因寶釵故及之。”

四條證據顯示,薛寶釵會再嫁賈雨村,最重要那條和襲人有關

賈雨村和薛蟠的事,為什麼不提薛蟠卻要說寶釵?薛寶釵在書中分量固然很重,但薛蟠和賈雨村也不是什麼跑龍套的,被脂批提一句的分量還是有的。很明顯,這裡有貓膩。

寶釵國賊祿鬼,賈雨村祿蠹

寶釵熱衷功名,經常勸說寶玉用點心在經術文章上,日後也好金榜題名光宗耀祖。然而寶玉是最煩這種話的,為此氣得吐槽寶釵:

好好的一個清淨潔白女子,也學的釣名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這總是前人無故生事,立意造言,原為引導後世的鬚眉濁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瓊閨繡閣中亦染此風,真真有負天地鍾靈毓秀之德了!

另外,根據《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一回書中襲人所說,寶玉也總在背後吐槽那些讀書上進的人,都是祿蠹。從整本書來看,毫無疑問,賈雨村就是最大的祿蠹。寶玉不喜歡這種人,奈何賈雨村為了巴結賈政,每次來賈府都要求見寶玉。

四條證據顯示,薛寶釵會再嫁賈雨村,最重要那條和襲人有關

我說這些,倒不是想根據國賊祿鬼和祿蠹兩個詞來把薛寶釵和賈雨村強行聯繫上。我只是想說,最起碼賈雨村和薛寶釵兩人在思想層面上還是比較接近的,所以他們兩人的結合,不會讓人覺得太突兀,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事實上,賈雨村是典型的大帥哥,而且在八十回之前就已經當上大司馬參贊朝政了。雖然年紀是大了點,但論地位,還是配得上寶釵的。

襲為釵影

紅樓夢第八回,寶玉初見寶釵,作者對寶釵有一段評價:

罕言寡語,人謂裝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

紅樓夢第三回,黛玉初見襲人,作者對襲人有一段評價:

卻說這襲人倒有些痴處:伏侍賈母時,心中只有賈母;如今跟了寶玉,心中又只有寶玉了。

關於襲人的這段話,其實明褒實貶,是在說襲人不念舊情。所以不少人諷刺襲人以後嫁給蔣玉菡後,心中又只有蔣玉菡了。

四條證據顯示,薛寶釵會再嫁賈雨村,最重要那條和襲人有關

其實何止襲人如此。寶釵的安分隨時,不也有這方面的意思嗎。謂予不信,第四回也說了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

所以,只要嫁給賈雨村對自己或者說對薛家有好處,行為豁達的薛寶釵是不在乎什麼女不二嫁的。最重要的是,既然都說襲為釵影,那麼襲人可以再嫁蔣玉菡,寶釵再嫁賈雨村又有什麼不可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