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彭慶濤點校《泗志鉤沉》(三)

點校說明:《泗志鉤沉》藏於山東省圖書館,作者王子襄曾於清代做過泗水縣令,原書為手抄孤本。點校時對個別錯漏字做了審慎更補,特此說明。


彭慶濤點校《泗志鉤沉》(三)

泗水歷山


南境之山以次自東而西者:

歷山 在治東七十里,雷澤湖南。脈自關山中麓南下入湖,湖心有石攢立。入秋後,湖水從石竇瀉落,其聲如雷。數日,湖水涸大半,湖心之石殆即。地理家所謂“崩洪過渡”者也。過湖正南起為歷山,其關山東麓一支,環湖東濱,南與歷東之山相接,故湖水雖大不能西溢。山中有歷山村,附近有諸馮村、有舜井、有娥皇女英臺、有原憲屯。

白馬山 在治東南七十里,東北與歷山相接。上有水,曰飲馬河,殆即地理家所謂天池也。山之東與南皆費境。山之西有水,與南自山澗來一小水合而北流,過好漢橋,至歷山西北,入雷澤湖,曰澤溝。溝有四村莊,皆以溝名,曰四澤溝。

萯首山 即陪首山,亦名伏首山。字亦作“負”、作“服”,古字假借通用,俗曰佛手山,訛為破頭山,改曰普救山,在治東南六十里五白馬山西。山形前昂後伏,小山附纍而下,若揹負然。山麓起伏而北,至雷澤西濱,一支東北與關山接,一支抵石屋山南陡起小山。折而西南行,微起一赭石岡,為泗、費孔道所經。又西南起一青石山,泗水出其麓,即陪尾山。“陪”與“伏”、“萯”並通,言此山為伏山之尾也。或讀“陪”音“培”,誤矣。山南有南陳村、大小廠等村莊。


彭慶濤點校《泗志鉤沉》(三)

泗水陪尾山


陪尾山 在治東五十里,脈與伏山相連。“陪”與“伏”通,“陪尾”猶雲“伏尾”,亦與“萯”、“服”、“負”、“鳧”、“浮”互通。上古有音無字,中古字少,互相假借,後人不察,拘文牽義,甚至承訛襲誤,遷就附會。記注家雖稱考據博洽,其失實而不足據者亦移矣。如“陪尾”載於《禹貢》,注者或不知其所在,或指為安陸之橫尾,亦猶指泗水發源於濟陰之千乘,即有知泗水發源於陪尾者,而究不知名陪尾之故。或且讀“陪”作“培”音,從未有知“陪”即“伏”、即“萯”、即“負”者。無怪知有萯山,而不知其處也。若伏山之名之地,更無有知之者矣。山北有四下澗,山側有泉林寺。

香山 即香城山,在治東南約五十里。左右與後群山環擁,一山高聳,南面開豁,岡嶺橫繞,聖姑山障其西南,總名曰香城山。今香山,其主峰也。上有準提菩薩廟,旁有人祖廟,相傳觀音大士成道處也。俞蔭甫從佛藏中摘錄,即《略載其家集》。按:泗在虞夏時為卞明之國,至湯伐有卞,雖存卞而併為奄之附庸。商南庚三年,自庇遷都於奄,至盤庚十四年,始自奄遷於殷,三世都奄,凡二十二年。則故老所傳三皇姑出家修道者,蓋商王之女,非卞明君女也。事雖不見經傳,然質之《佛經》與《竹書紀年》,知鄉里流傳亦非盡無據。山北有桃墟,實姚墟之訛。有古郚城,為舜祖蟜牛分封食土之地。“郚”與“虞”通,有於家道口、天齊廟、仲家莊、新莊等莊村。東有溈水,循伏山西麓,至陪尾東南轉折而西流,與潘波河合,北入於泗。西有潘波河,上源出香山西北澗,北流合潘波泉、媯水入泗。

姑幕山 俗名榖垛山,在治東南五十里,香山之西,下有古姑蔑城。“蔑”、“幕”音同,亦與“昧”通,舜六世祖姑幕所封地也。山陰,東澗水合潘波河入泗。西澗水則上源自清界嶺右,西北流經焦坡,繞聖姑山南而西、而北。有小水自朱家莊,挾南山羅漢洞之水,及北山澗水,東流經耿家莊來會。又東北流,經三汲河村東,有水自香山之右,挾聖姑山北澗水,及本山南澗之水來會,北流出安家峪,經石漏村東、卞橋村西,轉折而西流,經李家廟南,至黃陰河,合而入泗。其間有大卞橋村,即古之卞明國與魯卞邑。有泗奄、李家廟等村莊,按俗名泗源村。

聖公山 即聖姑山,在治東南四十五里,香山之西南。本因聖姑修道於此而名,後改為聖公山,而殊無據。山南化為沙磧,西南趨至清界嶺,南特起大山曰柱子山。

柱子山 亦名邾子山,或亦名邾峰,實即合鄉之臨樂子也。《水經注》誤以為蓋縣,在治東南五十里,峰巒叢豎,地理家所謂“五星聚溝”者也。西沂水源其西南麓,西流至兗郡金口壩入泗。東沂水源其東麓,東北流經平邑、費縣、沂州,合蒙陰之沂,南流至邳州入泗。漷水源其東南麓,南流,又轉而西南,經東漷村、滕縣,至獨山湖入泗。洙水源其西北麓,西北流經張莊、孫徐、泗城,曲轉七十餘里,至漢之故蓋縣南入泗。山,屬漢東海郡之合鄉縣,非泰山郡之蓋縣也。《地理志》註明,言洙水西北流七十餘里入泗。《水經注》因“合”、“蓋”音同,誤以洙源於蓋。後人又不確考,而牽強附會,逐有以龜陰之水為洙源者。不知其水甚小,至源西南至卞入泗,長不足三十里,而邑屬距平。山為伏龜,再北為巨圍山、敖山、無所臨樂子山,去岱東之蓋三百里,去岱南之蓋七十里,水絕非洙,山絕無臨樂子。而洙水所出之臨樂子山,實在漢之合鄉縣,今泗、費、鄒、滕交界之柱子山也。

東自歷山至東南柱子山,其支麓南抵清界嶺,西北抵泗奄、李家廟,為南山第一支。

稌(shu)山 俗名黍山,又訛為鼠山,在治東南四十里。脈出柱子山,西北至張家莊,東北特起,漸平而低,形若垣墉。北行約十里,又起一尖圓之山,名小山。黍山西南麓有張莊,東北麓有焦坡,東有清界嶺、有樂山莊、有小山莊。小山西埡有村曰王家口。“稌”與“徐”通音舒,地屬春秋邾之稌邑,字亦作“徐”。《禹貢·徐州》,固以海岱及淮為域。然其州牧所居,或即居龍氏之舊都。故此山至居龍山之麓,地多以“徐”名,即轉為“稌”、為“舒”、為“黍”,至今音猶相沿也。


彭慶濤點校《泗志鉤沉》(三)

泗水安山寺


安山 在治東南三十五里。東至小山,過峽漸起,而西峰頭高聳,南面壁削,上有二洞,一南向,一西向,曰羅漢洞。南向之洞內,石欄上有丹篆百餘字,無識者;西向洞內,上有石龍,燥溼可卜晴雨。山後左有小山,曰鳳翅山;後有小山,曰龍頭山。兩小山皆經鑿斷,非尋常力所能為,相傳唐帝遣尉遲敬德督工鑿之。龍頭改名貓山,前即安山寺,唐時建。寺左有泉,曰龍津。由安山北下,一支至朱家莊過峽起,為鯨山、良常諸山。山南有黨家莊,山北有羅家莊。“安”,即“奄”音之轉,合西之商山與西之奄山,總謂之“奄”。

東鯨山 在治東南四十里,東與姑幕西峰相對峙,中隔安家峪河。南麓有三汲河,東有安家峪村;北麓拖長,至李家廟南,隔河而止;東麓有石漏村,茶山在東鯨山之西、西鯨山之東,頂平身圓,遠望若立瓶然;南麓有耿家莊,雲平山在茶山西、安山北脈,自朱家莊過峽,北即起為此山。頂平如雲橫曳,東南面連起兩小山,在山下夜聞對面鳳翅山間之水,忽響忽息,鏗鏘如鑼鼓然。山南有朱家莊,北麓盡處有黃陰河村。

西鯨山 在雲平山西,高大峻險,南無村莊,有水自澗西流。北面拖下連起小山,勢西趨跌為大嶺。東界黃陰河西,水自山下西北流至固安,即固奄。東南有松山、石佛峪及李家莊,北之水來會,經固安東與北西流折而西北,至苗舘村西入泗。其間有嘉平、黑石岔、司家莊、黃家嶺、孔家鋪、南苗舘等莊村。

雪山 在治東南三十八里西,鯨山之西。《佛藏經》言:“佛東遊於雪山以觀滕、泗之水。”即此山崖,鐫有石佛像。下有村曰石佛峪,曰松山村,“松”蓋“雪”音之訛。

桃花山 在雪山西。山前有桃花莊,山後形勢忽轉向東北,三支並出。中支為固安,有集場;右有李家莊,左有支馬家井、李家坡、蔣家莊等莊村。

良常山 在治南二十里,山形端正,三峰中高,兩旁微低。山南有北吉埠,山北麓起堆阜分三支。東澗之水北流,經萬興莊東折而西北流,至東奄店東北入於泗;西澗之水北流,經常山莊東北至鮑東莊東北入泗;中支左右兩小水北流,一經邵家村,東至東奄店東入泗,一經邵家村西與蒼龍溪、浴泉水會而入泗。蒼龍溪在東奄店西南,諸泉湧玉噴珠,曲折瀠洄,匯為二溪,合流入泗,《新宮銘》所謂:“良常西麓,源泉東洩”者也。《仙傳》“蒼龍溪主為歐陽通勃海男率更令詢之子”,《新宮銘》則:“泗水縣丞蔡少霞夢龍威大人山玄卿授而伎書諸碑者,蘇東坡嘗引之以入詩篇。”事雖玄渺,銘詞甚佳。而蒼龍溪之實境,則千古宛在,殊令遊者徘徊而神往雲。

玉立山 在良常之西,特起一山,方長圓頂,轉向西北,跌化為嶺,曲轉起伏,勢止於鮑東莊之泗濱。西南麓有東皋裡,西有黨家廟,有黃、趙等泉,有鮑東莊。

右山東自東鯨,西至玉立,從奄山擘脈過峽,其支麓東抵石漏,西抵鮑東莊,為南山第二支。

東商山 即東老寨,在治東三十里。自安山寺西北過峽處,如堵牆陡起,此山南臨洙水,橫立如列屏,上平,北拖尾而下。

西商山 即商寨,在治東南二十八里,山形四面懸崖壁立,上有東西兩峰,中宛而平。商王南庚都奄,崩葬此山,故名商山。土人嘗保此避亂,故名老寨,亦名商寨。山最峻秀,每雨後,嵐光浮黛。《縣誌》列為八景之一,曰“商寨晴嵐”。山南有村漢稌,即漢舒,曰露金溝;山北有村曰老寨後窩,曰南吉埠。

能山 在商寨北,勢如屏障,有洞,明杜中憲輅曾讀書於中。


彭慶濤點校《泗志鉤沉》(三)

泗水居龍山


居龍山 在治南十五里,自商山之西,小山接連至伯仲泉,西特起,形勢雄峻。南、西兩面,皆峭如壁立;北面陡落,結數尖圓小山,脈自東北大圓峰落下,化為漫嶺,轉向西北而趨。其界水左自伯仲泉繞東麓西南流,至北孫徐南入洙,北流,繞山西麓,經龍王套、彭家莊、魯舒西折轉而西,經醴泉西南折轉而北,經縣城東至立石西入泗。右水自山澗北流,經龍扒港,又北合東自朱家莊峽西,流經踅莊、桃花莊、北吉埠之水,又西流轉折而北,經東臯裡,南折轉而西,繞西臯裡之東、之北西流,又轉而北,經魯舒、尚舒之東,黨家廟之南、之西,王家莊之東,大鮑村之南、之東,有泉水自東南來注之,過鮑村橋下北流而入於泗。其間莊村,南麓有孫徐,西麓有龍王套、南彭家莊、羅家灣、大溝涯、任家莊、魯舒、醴泉、高家莊、張家莊、楊家莊、蔡家窪、穆家莊、東立石、西立石,東麓有龍扒港、樊家莊、西臯裡、南北尚舒、王家莊、大鮑村、徐家樓,北濱泗有小鮑村、東西曲泗。名墓有明進士光祿卿王士楨、河南參政王英、昌黎知縣王應選、華容知縣王光祖墓,皆在魯舒西,前臨洙。明進士河南按察副使杜輅墓,在商舒嶺東麓;漢濟北相鮑信墓,在鮑村西;明主事蔡瑄、殉節舉人李萬稱墓,皆在蔡家窪東北;清舉人竹溪、知縣王家榕墓,在西立石北,近泗。古居龍氏國於此山之麓,故山以居龍名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