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皇帝喜歡看自由搏擊,一場酒宴大醉之後,被親弟弟弒殺奪位

皇帝喜歡看自由搏擊,一場酒宴大醉之後,被親弟弟弒殺奪位

南漢版圖

南漢的開國之君劉龑於大有十五年(後晉天福七年、942年)四月病逝,其子劉玢即位。劉龑一生共有19個兒子,劉玢原名劉洪度,是其第三子,封秦王,趙昭儀所生。劉龑的長子邕王劉耀樞和次子康王劉龜圖早逝九子萬王劉弘操又在南漢大有十一年(938年),與安南吳氏的白藤江戰役中戰死。

因為兩位兄長早逝,劉玢得以成為事實上的長子,在繼承問題上佔有優勢。但是,劉龑對於劉玢並不滿意,認為其“不足任吾事”。劉龑看中的是五子越王劉洪昌,認為“惟洪昌類我,吾欲立之”。正當劉龑謀劃命劉玢出鎮邕州,四子晉王劉洪熙出鎮容州,“然後立洪昌為太子”之時。崇文使蕭益入宮問疾,得知此事之後,向劉龑勸諫:“少者得立,長者爭之,禍始此矣!”廢長立幼,確實容易引發皇權攘奪,劉龑權衡再三,最終還是選擇了三子劉洪度為接班人。

公元942年(大有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劉龑去世,秦王劉弘度繼位,改名為劉玢,任用弟弟劉弘熙輔佐朝政,改年號為光天,尊奉其母昭儀趙氏為皇太妃。劉玢得立,“果不能任事”,而且荒淫佚樂遠勝其父,甚至在劉龑喪期,劉玢還“召伶人作樂,飲酒宮中,裸男女以為樂”。

皇帝喜歡看自由搏擊,一場酒宴大醉之後,被親弟弟弒殺奪位

劉龑

政治的腐敗自然會引發社會控制的鬆動,“由是山海間盜賊竟起”,劉玢在位期間發生的張遇賢舉事是此間的一次規模較大的社會動亂。南漢光天元年(941年)七月,循州(今廣東龍川)縣吏張遇賢聚眾起事,自稱“中天八國王”,設置百官,建元永樂。宋人龍袞的《江南野史》卷二記載:“虔州妖賊張遇賢作亂,皆絳其衣,時謂之赤軍子。”

張遇賢軍很快攻陷循州,斬殺循州刺史劉傳,劉玢派遣“以膽勇稱”的越王劉洪昌、循王劉洪杲領兵鎮壓。南漢官軍駐紮於錢帛館,“軍士方食”。張遇賢就率兵突襲而至,將南漢軍隊重重包圍,屢突不得出。循王劉洪杲率親兵數百人與張遇賢軍力戰,“矢下如雨,軍人多死。洪杲矢盡,挺劍力戰,流血滿袖。”最後,幸得元帥府步軍都指揮使萬景忻、陳道庠拼死苦戰,兩位王爺才能突圍逃命。

南漢朝廷派出鎮壓張遇賢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潮州、正州等沿海地帶,成為張遇賢的囊中之物,形勢相當危急。南漢朝廷未能有效控制此次社會動亂,“嶺東皆亂”,番禺(今廣州)以東的許多州縣皆被反叛勢力控制。

皇帝喜歡看自由搏擊,一場酒宴大醉之後,被親弟弟弒殺奪位

亂世軍亂

劉玢皇位本來就得來僥倖,國政治理又極為糟糕,南漢皇室內部自然就會有人覬覦皇權。事實上,劉玢自己也有深深的不安全感,他深知諸弟之中既有才能遠勝己者,更有意欲取而代之者。因為恐懼皇位被奪,劉玢對諸弟防甚嚴。據《資治通鑑》記載,(劉玢)“常猜忌諸弟,每宴集,令宦者守門,群臣、宗室,皆露索,然後入”。

儘管百般戒備,劉玢最終未能躲過宮廷政變。奪位之人即是當初父皇劉龑為劉玢安排的輔政之臣晉王劉弘熙,背後又得到了頗有軍事才能的越王劉弘昌和循王劉洪杲的支持。《舊五代史》中言,“玢之立也,多行淫虐,人皆患之”,掌握朝中大權的晉王劉弘熙便於其弟越王劉弘昌謀劃弒君自立。

《資治通鑑》中有對這次宮廷政變更為細節化的記述,南漢光天二年(943年)七月,“晉王弘熙欲圖之,乃盛飾聲伎,娛悅其意,以成其惡”。明知皇帝好酒色,晉王還向其進獻聲色犬馬,目的就是“以成其惡”,坐實其昏君的名號。

皇帝喜歡看自由搏擊,一場酒宴大醉之後,被親弟弟弒殺奪位

五代十國

劉玢喜愛手搏,即是徒手搏擊之類的競技類運動。為了投其所好,劉弘熙“令指揮使陳道庠引力士劉思潮、譚令、林少強、林少良、何昌廷等五人習手搏於晉府”,劉玢聽說後很是高興。七月初八日,劉玢“與諸王宴於長春宮,觀手搏”,直到夜晚宴會才結束。這場宮宴就是劉玢最後的晚餐,爛醉如泥的他被陳道庠、劉思潮等人殺死於寢殿門口,時年24歲,其左右衛士也全部被戮。

第二天早晨,“百官諸王莫敢入宮”,越王劉弘昌“帥諸弟臨於寢殿,迎弘熙即皇帝位”。劉弘熙即位之後,更名為劉晟,改光天二年為應乾元年。是年,十一月丁亥,改元乾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