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寧化這個鎮政府、學校齊發力,接力“非遺”傳承

木偶戲是寧化傳統民間表演藝術,由於受眾萎縮、表演形式陳舊、表演藝人稀缺等因素,寧化木偶戲生存陷入窘境,為此水茜鎮黨委政府和當地學校在保護這項傳統文化中做了大量努力,讓木偶戲的傳承後繼有人。


寧化這個鎮政府、學校齊發力,接力“非遺”傳承


這是水茜鎮沿口村永盛堂木偶戲班在表演木偶戲。

永盛堂負責人 賴家麒

永盛堂是我父親自己成立,我做這個行業已經三十多年 ,三十六年了。

寧化這個鎮政府、學校齊發力,接力“非遺”傳承



水茜鎮沿口村距寧化縣城30多公里,是個偏遠的小山村。民國初年,泉上廖得迪、朱錦憲分別從上杭、江西學藝回來,在當地組織木偶戲班演出。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後,又到水茜等地傳藝。上世紀八十年代,沿口村木偶戲盛極一時,當地民間藝人賴彩能成立了沿口村永盛堂木偶戲班。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木偶製作技藝和演出技法已瀕臨失傳。

永盛堂負責人 賴家麒

木偶戲十多二十年之前也是有人會去學,現在就沒人去學了,走進來(學多久)就說這個掙不到多少錢,就跑去外面掙錢了,有的去讀書了,有的去打工了,各行各業,農村的藝術沒人傳承。

寧化這個鎮政府、學校齊發力,接力“非遺”傳承

寧化這個鎮政府、學校齊發力,接力“非遺”傳承


如何讓寧化提線木偶這棵“老樹”注入新的生命,讓它們根深葉茂、歷久彌新,是當地政府和學校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寧化這個鎮政府、學校齊發力,接力“非遺”傳承

水茜中心學校校長 熊森平

為深入貫徹習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講話精神,我校於2016年9月啟動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寧化提線木偶戲作為客家先民在漫長遷徙過程中流傳的一種獨特藝術形式,已被列入市“非遺”名錄,由於各方面原因,傳承遇到了瓶頸,我們學校主動承擔起傳承和發展的任務。


在政府和教育部門的推動下,如今,水茜中心學校木偶興趣班參加培訓的學生達100多人次。

水茜鎮文化站站長 朱其銘

我們今後打算,第一是保護傳承人。下一步我鎮擬對德藝雙馨的藝人作為縣、市傳承人推薦對象,並用好葛藤人才行動等政策,給予藝人適當的工作經費和生活補貼。二是深挖史實。結合《水茜印跡》編纂,深入研究,形成水茜木偶戲、打團盤舞等非遺的嚴瑾詳實資料。三是傳承發展。對木偶戲劇本進行與時俱進創作,做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文化效應相統一,打造水茜特有的文化振興、鄉村振興名片。

寧化這個鎮政府、學校齊發力,接力“非遺”傳承

(黃尉峰 藍璐 李銘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