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孩子讀小學一年級,周圍很多同學都在外面補習,這才一年級啊,這種現象正常嗎?

曉溪論事


孩子讀小學一年級,周園就有很多同學在外面補習,這種現象正常嗎?小徐老師可以明確告訴,這種現象既不正常也沒有效果。

01 從家長將孩子送進補習班的原因來看

家長為什麼要把一年級的孩子送進補習班?原因在於:
1、父母忙於工作,無暇陪伴孩子學習,而一年級學生,學習習慣還沒有養成,需要老師或家人的約束,強化行為標準,因此不得已將孩子送進補習班。

2、孩子比較厭學,或者調皮好動,家長管不了或者不忍心管,圖個省心。

3、孩子確實學習能力差,跟不上學習節奏,需要有專門老師輔導提高。

如果就以上三種原因,家長是確實出於無奈,送到補習班讓補習班老師管,總比沒人管好。但是還有一類家長是看別人家的孩子都上補習班,自己出於焦慮和攀比之心也把自己孩子送進去,那樣的話就是退而求其次了。

02 從小學一年級要重點培養孩子的能力來看

一、小學一年級學得內容並不多,主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孩子在學校呆了一天,放學會又被關進補習受約束,只會讓孩子更厭學。而且補習班大多是集體上課,學習態度和習慣有問題的學生很難得到改善。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在幼兒園比較放鬆,突然進入一年級面對繁重的課業負擔,很多孩子都無法適應,因此必須靠家長和老師合力才能讓孩子儘快適應一年級的學習節奏,在家長的陪伴和鼓勵下,一年級的孩子才能更快的消除學習上的畏難情緒,奠定學習的信心。

二、小學一年級要重點培養孩子自己讀題並理解題意的能力,此能力最適宜家長陪伴著孩子,鼓勵孩子靜下心來將題讀完整並獨立思考題意,才是提高孩子做題能力,並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然而送進補習班,不會讀題的孩子聽到別的孩子讀,就會失去讀題的耐心,很難養成獨立思考題意的能力。

三、小學一年級的寫字姿勢和坐姿習慣以及寫字的規範性等需要有人隨時提醒規範,才有有助於養成良好的習慣。而在補習班,一般老師會無暇顧及這些小細節。

四、對低年級的孩子而言,家長的陪伴不僅可以促進孩子快速健康的成長,還可以增加親子情感,何樂而不為?

03 從補習班學習的內容來看

如果一年級孩子上的補習班,不是考試科目內的內容,是興趣技能班的話,那麼另當別論。對於興趣愛好的培養,及早進行啟發還是有一定益處的,比如讓孩子學學書法,畫畫、鋼琴、跆拳道、跳舞等興趣班,一方面可以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鍛鍊孩子的心性,促進心智成熟等。

但是興趣班的學習也要適量,不可以貪多,無謂的增加孩子的學習負擔,成為孩子的痛苦,這樣的話也會失去了培養興趣和愛好的初衷,不但不會有較高的成就,反而令孩子厭惡學習,這是得不償失的。

另外,補習班的教育無法取代家庭教育,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缺乏跟孩子的有效交流,孩子之後心理出問題的幾率會更大。

綜上所述,每個家長都要清醒的認識到,自己家的孩子有沒有必要參加補習班,是不是孩子的興趣所在等等,要明白低年級的孩子,家長的陪伴、鼓勵和幫助才是讓孩子健康成長並取得好成績的最有效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