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白雲觀外甘雨橋建於何時?一張碑文拓片為解開了謎團提供了線索

老北京人一說起西便門外的白雲觀,大多會想起白雲觀窩風橋周邊的摸石猴、打錢眼傳統民俗項目。對於窩風橋的來歷也有這樣的說法:原來白雲觀外邊有座甘雨橋,後來就在觀內修了一座窩風橋,兩座橋有風調雨順之意。這個說法流傳很廣,很多介紹白雲觀的書籍和文章都這麼寫,人們也這麼說。

白云观外甘雨桥建于何时?一张碑文拓片为解开了谜团提供了线索

如今的甘雨橋

按這種說法,先有甘雨橋,後有窩風橋。史料記載,窩風橋初建於康熙四十五年(1706),那麼,甘雨橋也應早於窩風橋的初建時間。甘雨橋建於何時呢?

根據當代編纂的《北京志·道橋志》記載,甘雨橋明初建於北京南旱河的最南端,其位置就是如今經玉淵潭的引水渠至最南端西便門外一帶,正是白雲觀東側不遠處。根據這個記載,甘雨橋建成的年代就比窩風橋早了幾百年。

問題又來了,既然甘雨橋早就在那裡,為何人們經過幾百年後才意識到,要在觀裡建一座窩風橋來祈禱風調雨順?是不是存在這種情況——橋建於明初,只不過當初橋並不是叫甘雨橋,只是後來才有這個名稱。

關於甘雨橋的這些問題,筆者百思不得其解。

近日,無意間與朋友聊天,引出一張《甘雨橋落成命名記事碑》的碑文拓片,為解開了這個謎團提供了線索。

白云观外甘雨桥建于何时?一张碑文拓片为解开了谜团提供了线索

《甘雨橋落成命名記事碑》拓片

當時,筆者在網上找到幾張關於西便門外甘雨橋的老照片,後轉發給這位朋友,沒承想其中兩張照片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翻箱倒櫃從一摞拓片中,找出了一張關於西便門外《甘雨橋落成命名記事碑》的拓片,並轉發給我。我仔細一看,以前關於這座甘雨橋的認知一下子轟然徹底給顛覆了。

這張拓片記載了這樣的內容:“西郊白雲觀,距大城西便門三里,中隔溪流;每屆夏秋,車馬不便;陳方丈毓坤,以利濟為懷,募資建橋,以利行人。餘聞茲盛舉,慨然助之……值茲橋成雨降,方丈以橋名請題曰甘雨,並作文記之,以示不忘……”這段文字說明了修橋的原因,而橋之得名為“甘雨”,是因為橋建成後正好降雨。碑文落款時間,是民國五年,即1916年。也就是說,民國初年才有甘雨橋。

窩風橋初建於康熙年間,根據這碑石拓片的記載,甘雨橋建於幾百年後的民國,如果屬實,那麼,白雲觀裡窩風橋是因為觀外有甘雨橋,為合乎“風調雨順”之意而建的說法,就不成立了,它很有可能是民國時期杜撰而來的美麗傳說。

這張碑石拓片,我仔細看了多遍,似乎不願相信這些都是真的。再仔細揣摩碑文,其中有“募資建橋”一句,它強調的是“建橋”,說明原來這裡沒有橋。幾百年來,在這條雖只是溪流的交通要道上,難道就一直沒有一座橋?

為弄清楚這些問題,筆者開始從多方查證。首先在明崇禎年間進士孫承澤所寫的《天府廣記》中找到了一絲痕跡,在一篇名為《楊士奇郊遊記》的文章中提到,“出平則門,望天王(寧)寺、白雲觀在城西南五六里,將馳赴之……稍前度石橋,入土城(金中都遺址),望白雲觀可一里。” 根據這個說法,這座石橋似乎與甘雨橋的位置比較接近。或許,民國所建甘雨橋的位置,在明朝就有橋,只是沒有一個正經的名字罷了。

在清末《光緒順天府志》中,有關於“都城內外大小橋樑”記載,筆者細細查找,在三百多座橋樑中,也不見“甘雨橋”的蹤影。筆者又找到一張民國四年(1915年),內務部職方司測繪處繪製的《實測京師四郊地圖》,在所關注處確有跨河橋的圖示,可惜未有橋名標註。

白云观外甘雨桥建于何时?一张碑文拓片为解开了谜团提供了线索

甘雨橋老照片,遠處橋頭似碑亭,橋洞處有三個反寫的字:路溝橋,這說明此橋雖有雅名,但人們似乎還是習慣用它的民間俗稱。

由此可見,不管甘雨橋那裡之前有沒有橋,至少沒有“甘雨橋”這個說法。再查閱關於白雲觀的兩部志書,一部為李養正編著的《新編北京白雲觀志》(2002年出版),一部為日本人小柳司氣太編著的《白雲觀志》(1931年),這兩部志書都沒有提到白雲觀窩風橋與觀外邊的甘雨橋有什麼關係,同時也都沒有關於《甘雨橋落成命名記事碑》的記載。不過,兩部志書都記載了白雲觀“共修窩風甘雨兩橋”的內容,時間是民國十三年。可見,民國五年建成甘雨橋後,白雲觀已經把觀外的甘雨橋當做觀產對待,並在幾年後與窩風橋一併維護重修。

如此看來,《北京志·道橋志》上所載“甘雨橋建於明朝”的說法,也就欠準確了。即便原來確實一直有橋,但也不叫甘雨橋。不過,根據《北京志·道橋志》記載,1950年拆除的,卻的確是民國修的甘雨橋。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拆除甘雨橋後,在原址先建了一座可以通行人的水閘,名曰二道閘,後來橋閘分離,建了一座可通行汽車的橋,人們沿用舊名,仍稱甘雨橋,如今在地圖上也能搜到甘雨橋。雖然說此甘雨橋非彼甘雨橋,但是多留下一些歷史記憶總是好的。

有意思的是,筆者還找到一張出版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前期的《北平四郊詳圖》,此圖不但有橋的圖示,還在附近出現了“甘雨橋村”的標註。另一張由日本地圖出版社1939年編纂的第三版《最新北京市街地圖——附四郊圖》也是如此。先有了甘雨橋,後來出現了以橋命名的村落,這是另一個新的發現。

原標題:白雲觀外甘雨橋建於何時?一張碑文拓片為解開了謎團提供了線索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經濟視野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