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每年繳七千八的保險,繳20年,輕症賠6萬,重症賠25萬,划算嗎?

超級喵喵白


什麼樣的投保最划算呢?投保意外險24小時後發生意外最划算,投保醫療保險30天后發生風險最划算,投保重疾保險90天后發生風險最划算!那麼,我們知道什麼時候發生風險嗎?不知道,所以,現在投保最划算!



投保後發現保險不划算,此時退保,損失的也是自己,對保險公司和保險業務員來說,只是少了一筆業務而已!猶豫期後退保損失慘重,此時退保,只能退保單的現金價值,即退保金!不同類型的保險產品,損失的比例也是千差萬別!


下面以幾個真實的案例分析,退保後的現金價值分別能夠拿到多少,看到退保後的退保金不要驚訝,因為這就是投保人能夠拿回的真實保費!

第一年的所交保費是84174.1,發生退保後的退保金是2140



第一年的所交保費是47700,發生退保後的退保金是1080



第一年的所交保費是16376.75,發生退保後的退保金是654



第一年的所交保費是11553.29,發生退保後的退保金是344


保險保


沒有性價比不划算!可以參考下面方案:

一:等待期90天,保障終身,160種疾病

年交保費6500不到,繳費19年,保額30萬

32種輕症可賠5次,每次9萬,不分組無間隔期

20種中症可賠2次,每次18萬,不分組無間隔期

108種重疾可賠5次,每次30萬,分五組間隔180天

意外傷殘身故30萬

疾病終末期30萬,歸在重大疾病裡,賠萬疾病終末期合同繼續有效(別的公司一般疾病終末期賠付後合同結束或者沒有疾病終末期)

繳費期間,(被保人)發生160種疾病任何一種或(投保人)發生意外傷殘身故後期保費豁免,保障繼續有效【別的公司投被保人不是同一人豁免是要令加費的】

綠通服務全國(海外有要求)

二:等待期90天,保障終身,110種疾病

年交保費5500不到,繳費20次,保額30萬

30種輕症可賠3次,每次6萬,分四組間隔期90天

80種重疾可賠3次,每次30萬,四組間隔期180天

疾病終末期30萬

意外傷殘身故30萬

被保人同投保人自帶豁免(若不是投保人須加費)

綠通服務全國加海外

附加醫療600元一年,意外傷殘身故20萬

醫療604萬,質子重離子100萬

法律費用6000元

意外門診可報銷

疾病住院報銷

1萬以上可申請醫療墊付

0免賠。 不限社保用藥

綠通服務一樣不少


成就夢想的旅途中奮鬥


我分析一下,值不值得看你自己了。

1、說是交20年,但誰又能保證20年一定不發生輕疾或者重疾呢?

2、如果第5年,突然發生輕疾或者重疾,那麼錢理賠了。往後15年保費也豁免不用交了。那實際也就是交5年。但是醫療保障同樣還有。

3、半年後,即可貸款保費的15-40倍,如果其他方面需要開銷或者投資,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吧?貸款一萬,月利息也就60-80左右。

4、如果存銀行8000塊,一年300利息算不錯了吧?可是如果突然需要25萬救命錢。這個利息能夠對你有什麼幫助?誰能代替你維持子女教育,贍養父母?

拿一點點利息換幾十萬醫療保障,我覺得不虧。畢竟你的保費到期還可以拿回來的。

5、問一下那些在醫院住院和輕鬆籌的,如果可以重新選擇,他們會選擇買保險還是一樣選擇不買保險?

你自己估算吧,存保險公司,你無非損失一點點銀行利息。也說不定你不知不覺也就花掉了。


勵志的阿超


看了一下評論,大部分回答問題的朋友應該都是從事保險行業的。很高興在各位的評論裡又學到相關的保險知識。我剛剛給女兒也買了一份保險,哪家保險公司我就不說了,以免誤會我是來做廣告的。在給女兒買保險之前,我認真研究了一些保險。什麼教育險、分紅險等等之類的吧,我從來不考慮。我首先得明白,我需要的是保障女兒一生的平安。人生漫漫,總會有風雨,如真有風雨來,我至少還有傘撐著。當然,我希望她的一生永遠沒有風雨。瞭解後,所以我就想購買保障性和消費型的,因為這樣更直接提現我的要求。如是進一步經過研究,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我自己選擇了一套方案:50萬重疾(多次賠付)+百萬醫療(1萬免賠)+豁免+意外(10萬意外)。另外“小額醫療”我就沒有購買,因為保費有點偏高,700元左右一年。為什麼沒有買小額醫療了,因為我已經給女兒購買了街道的兒童醫保(應該是200元一年)。所以社區兒童醫保可以彌補小額醫療和百萬醫療的那1萬免賠。我之所以把我購買的保險方案拿出來分享,其實是想告訴大家,選擇保險一定要自己知道適合什麼樣的產品,得根據個人需求情況而定,不要盲目的購買,我們中國人歷來都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很多保險公司產品日新月異,產品的側重點也不一樣,得多花點心思去了解。沒有完美的保險產品,只有適合自己的需求的保險。現在有部分保險經紀人也是半桶水,進去保險公司培訓幾天,就開始向親朋好友推薦保險。利益驅動下同時,就會向客戶推薦最高價位的保險,從不考慮客戶真正的需求和家庭情況。使得很多人糊里糊塗就買了。其實現在的保險行業競爭也大,這樣也意味著產品相對來說也越來越優良。保障性的保險及部分消費型的保險,我個人認為是值得購買的。如同車險一樣,開車在路上,車險就是你在路上行駛的保障。你可以保證你安全駕駛,但你不可能保證馬路上每臺車和人都遵守交通規則的。最後,我也不贊同退保,但可以重新調整保險的方案,制定適合自己的保險方案。


心歸大境


我是化險為易,我的觀點是:不划算。

保費每年7800,重症保25萬,先不說輕症,中症賠付多少,單單是25萬的重疾保額,是遠遠不夠的。目前的保險重疾產品,非常豐富,基本上按照市面上重疾險的費率7800的保費27歲,交費20年,完全可以保到50萬左右的重疾保額,含身故。

題主之所以有這樣的問題一定是保費給你造成了壓力

我們都說,買保險有雙十原則,即保額要達到我們年收入的10倍,花費在10%左右。但是社會在發展,保險產品也在更新。其實,按照目前保險產品的豐富程度來說。每年保險話費不超過總收入的7%,就可以買到保障相當全面和足夠額度的保險產品了。

按照題主現在的重疾險,消費7800,如果是倒推的話,7800/7%=11.1萬左右,那麼題主的年收入至少不低於11萬,這7800的保費才不會對題主造成壓力。

如果您的收入沒有達到,說明這份保單已經影響到你的生活了,而且保額也才是收入的2倍,是個不划算的保單。

對於不划算的保單要會盡早的止損,相對於長期的投入,提早止損的損失是最小的。

保險需求從來都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全滿足的,題主現在27歲,正式買保險的黃金年齡。。除了要考慮到,買夠足夠的保額外,還要考慮自己的經濟經濟承受能力,上個問題我說到:題主之所以有這樣的顧慮也一定是目前的繳費,已經影響到了提出的生活。

買保險我們求的是安心,但是,也不能讓保費成為一種過重的負擔。建議題主,還是在選擇再選擇一份更合適的重疾險種,等新保單過了等待期以後,把老保單給退掉,一般老保單會有60天的緩交期,緩交期內,保障依然是有效的。題主可以合理的運用好緩交期。

退保雖然有損失,比如題主現在人交保費7800,交費第1年,如果說退掉的話,大概也只能退到,現金價值大概只有保費的1/10左右。雖然損失掉了7000塊錢左右,但是。如果說不退掉。這個保單需要每年繳費,繳費20年,後期的損失將會更大。

27歲黃金年齡,正確的保險配置選擇和順序是什麼?

第一,挑選產品的時候,總保費,不能超過自己收入的年收入的7%,按照目前的市場情況,是完全可以滿足的。比如題主年收入10萬,那麼每年7000塊以內是完全可以買到滿足需求的產品

第二,優先保證自己的社保正常繳納,這個就不多說了。社保有多重要,30歲以上的人都能夠理解。

第三,優先考慮百萬醫療險,因為比較年輕,正是打拼的年齡,小病的話。社保可以保障基本的醫療保障。萬一發生大額的醫療費用的話,那麼百萬醫療可以很好的作為補充,特別是現在的百萬醫療,有很多產品有醫療費墊付功能,27歲一年只需要,500以內,就可以買到不錯的產品。



第四,意外險。這個比較好選擇啊,年輕人,更多的是外出打拼,出行會比較多,所以說意外的風險會更大,配置一份便宜的意外險是很有必要的。

第五,是重疾險,如果說經濟水平有限的話,可以考慮定期重疾險,費用比終身型重疾險要便宜不少,或者是一年期的重疾險,後期經濟條件好了之後,可以再慢慢的添加終身型重疾險。



最後是壽險。如果您購買了重疾險,不包含身故責任的話,那麼也是有必要再配置一份壽險的費用也不高,一年幾百塊就可以買到50萬以上的保額。

按照順序一點一點的配置齊全自己的保障需求

明白了這些保險的配置順序,題主就可以,能夠樹立一個正確的,投保是投保概念,有針對性的選擇自己的產品。沒必要把錢花在不必要的保障上面。

保險也是商品,每種保障都有優缺點,重點考慮它是否能夠滿足自己的保障需求,如果滿足了,那麼他就是一款適合你的好產品。

最後,保險是不斷更新的,人一生的保障需求也是在發展和變化的。

如果現在的經濟條件有限的話,可以按照這個順序一點一點的來配置,保險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張保單就可以滿足所有的保障的,我們就像我們個人規劃一樣,我們的目標,有些目標不可能說是,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了,需要投入持續的去投入時間,金錢和精力。

我是化險為易,多年保險狗🐶,關注我,和你一起走出保險套路。


化險為易


划算嗎?

單純在年齡,保費與保額上來考慮,性價比不高,不划算!!!

買保險(只說重疾險)最好別用划算不划算來評判,不管什麼誰家產品,今天買完,過了等待期用到了,保險最為划算,但是,你想用嗎?

買保險買的是保障,是用他來保全我們的財富,他起到了保全財富的作用那就買對了。

如果你只有重疾險,建議加一個醫療險(小病醫療+百萬醫療)在給自己配一個意外險,經常出差就再給自己一個百萬的身價。

合理適當的用好保險會上我們生活更美好。


凱哥15227275969


首先,我不支持退保!無論你買的什麼保險,我都不建議退保,因為退保有損失!

第二:保險費率其實是一樣的,貴有貴的道理的。題主提供的信息其實還不夠詳細,七八千塊錢有沒有附加醫療險?投保人是本人麼?如果是父母或配偶,附加豁免了麼?重疾理賠幾次?輕症理賠幾次?輕症理賠豁免保費麼?等等這些信息都沒有,所以不好講性價比如何,更別提退保了!

第三:雖然很多人說性價比,但我只能說每家公司產品設計理念不盡相同,側重不同,所以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自己的,說句實話,僅靠你說的那些信息我覺得就告訴你退保是很不負責的。我見過不少客戶,市面上幾十種產品對比個遍,感覺這個產品這點好,那個產品那點好,總有合心意的地方不合心意的地方,都合心意了又嫌貴了,挑來挑去直接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後來跑去香港諮詢香港保險,到是來了個港澳幾日遊也沒定下來買那個,糾結的不要不要的!

我一直覺得脫離了家庭實際的保險規劃就像去醫院看病,醫生不經望聞問切,不看病例病史,直接開藥讓你走人……你覺得這種治病的醫生怎麼樣?


愛河夢痕


雖然不同公司的相同保險產品也會有性價比的區別,但是相互之間差距都都不會太大,擁有任何公司的任何一款保險都比在風險面前裸奔的人們心裡要踏實太多,這也是保險能夠帶來的安全感~!

我自己也被動被親姑姑配置了保險之後,帶著“挑刺”的心態去保險公司認真學習了三個多月,瞭解越多就越感覺到保險對於咱老百姓和國家穩定的重要性~!

作為親歷了親人罹患癌症,親人離世前在電話裡帶著不甘心對我說自己不想死的見證人(學習保險知識後才知道如果親人當時擁有保險,在不需要考慮治療費用的前提下,生存幾機率就會大大提高),另外還想提醒大家,保險產品的種類也很多(好比我們不能用洗衣機來替代空調的功能一樣),關於健康方面的保障最好也要配置齊全至少三種-重疾險,醫療報銷險,還有意外險。

各位有良好保險意識的朋友可以自查一下,如果保障不全面的可以找身邊信任的保險朋友補齊保障,保險意識欠缺的朋友也應該給身邊的“合格”保險人機會把自己的保險意識提升起來後,自願的配合保險人朋友規劃好適合自己保障計劃……

最後願大家承受的苦難可以因保險以及其他健康保障產品的作用而變得更少一些!


WALL-E瓦力77884248


👉 招商局仁和人壽保險“愛倍至”重大疾病保險‼️ 賠付高達575%

1⃣重大疾病100種,保底賠付4次(惡性腫瘤3次、非惡性腫瘤1次)腫瘤與腫瘤相隔3年賠付,非腫瘤與腫瘤相隔1年賠付。無論是《新增,復發,轉移,持續》照賠

2⃣輕度重疾50種,每次賠付保額的

35%,且不影響重大疾病保險額度。

3⃣多倍賠付5.75倍,重疾可賠400%,輕疾175%。

4⃣腫瘤隔期只需要3年,非腫瘤與腫瘤隔期1年,充分體現最大利益給客戶,打破行業常規。

5⃣從65歲開始領保額的1%,領20年。

6⃣從85歲ー次性返還所交的保費(110%)保障依然有效到終身,百年歸老之後再賠付基本保額。

7⃣投保人、被保人重症以及輕症豁免功能,90天等待期後發生理賠,以後的各期保費不用再交。

👉 保障範圍廣、人性化、保費低、最重要還能連息帶本的返還給客戶——這是招商仁和·愛倍至產品的計劃。


小吳觀影


不是太划算20年後貨幣貶值有多少。想想20萬在2010年2000年的購買力,你就知道這個額度夠不夠了。

我自己買的是香港友邦的家裕智倍寶,年交1萬,8w美金的賠付。為什麼我買香港的有幾個點:

1 美元結算,相對來說美金更保值一些,萬一是疑難雜症國內治癒率低拿著美金去香港看也好。而且就通脹率來說美金的通脹率更低些。

2 重疾保障,重疾不在多少種,而是在對重疾的判斷上,國內的重疾的判斷實在是太嚴重了。論中風,其實中風的幾率很大對不對,香港的重疾對中風的描述是任何方式引起的中風都算,但是國內是對引起中風的緣由有限制。特別是在截肢上,國內是必須要截到根部位置,香港的就沒有截多少的限制。

3 保額的增長,例如我買的8w美金的保額,不會一直都是8w,而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加。

4 身故/退保,即使是意外身故也按重疾的額度賠付。如果我60多歲沒有生病,那麼還可以退保拿一筆錢養老。

我覺得還是不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