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浙江日報丨義烏實施全域分質供水 新建樓盤都用“中水”衝馬桶

浙江日報丨義烏實施全域分質供水 新建樓盤都用“中水”衝馬桶

義烏市中心通惠社區卿悅府小區,幾幢嶄新的20餘層高樓即將交付。這幾天,義烏市水務局、水務集團的工作人員時常在小區裡出現,他們檢查水管、檢測水況、測量水壓,十分忙碌。

在義烏整個水資源版圖上,卿悅府小區的建成並投入使用是一件大事——義烏全域分質供水由此正式進入了老百姓家中。

卿悅府小區不論戶型大小,都預先埋設了雙管雙水錶。一根是灰色自來水管,還有一根則是綠水管。特製的綠色水錶上,還標有“中水禁止飲用”字樣。綠色管網中的“中水”,專供沖洗馬桶。

什麼是“中水”?城市使用“中水”意味著什麼?義烏為什麼要為此投入巨資?近日,記者走進義烏一探究竟。

浙江日报丨义乌实施全域分质供水 新建楼盘都用“中水”冲马桶

澆樹衝路,禁止取用自來水

相比於“自來水”“汙水”,很多人對“中水”未必瞭解。

“中水是一種中低品質水,是指雨水、江水或廢水經過中水廠適當處理後,達到一定水質標準,可以進行有益使用的城市雜用水。”義烏市水務局水資源管理中心主任硃紅斌介紹,在一些發達國家,以及我國北京、香港等地,使用中水沖洗道路、綠化園林已司空見慣。

新加坡更是這方面的佼佼者。日前,新加坡公用事業局受義烏市政府邀請,來到義烏調研。交流中,新加坡公用事業局科技署首席工程技術官、博士彭志明介紹,新加坡由於國土面積有限,歷來十分重視節水。在新加坡政府規劃中,水資源佔據很高地位,產業佈局、城市發展等都要讓位於“水”。目前,新加坡建了17個蓄水池,約佔國土面積三分之二的地域,雨水都可被收集起來。

“在新加坡,每一滴水至少重複利用3次。”彭志明不無自豪地表示,新加坡正是靠著海水淡化、馬來西亞引水、中水再生水利用以及完善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統等,解決了500多萬人口的用水問題。

相比之下,義烏的中水利用,雖然近一兩年才起步,但起點較高——在1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實施全域供中水,是件投資巨大的稀罕事。

義烏主城區已基本都用中水澆樹澆花、沖洗道路,園林市政用水禁止取用自來水。此外,義烏還有兩個使用中水試點:卿悅府小區和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接下來,義烏將著力在主城區有機更新區塊(大規模拆除重建以及改造的區塊)、所有新建住宅區、新建工業區等推廣使用中水。

目前,義烏有兩個中水生產點:義駕山生態水廠和稠江工業水廠。

建於義烏江畔的義駕山生態水廠,鋪就了嶄新的柏油路,一些老化的機械設備也被更換,蓄水池裡儲滿了剛從義烏江裡抽上來的水。水廠設計供水規模達每天18萬立方米,眼下的供水量還只是“牛刀小試”。

“近幾年經過‘五水共治’,義烏江水水質已經明顯好轉,但仍然屬於微汙染水。我們從義烏江取水,經過處理後輸出中水。”義烏市第二自來水有限公司總經理範偉民說,經過水廠實測,義駕山生態水廠輸出的中水,PH值、溶解性固體、鐵、錳、總大腸桿菌群等指標和自來水相比,僅在嗅和味、渾濁度等方面略有差異。

和義駕山生態水廠取義烏江水不同,另一邊的稠江工業水廠,其水源則來自於中心汙水廠深度處理後的達標尾水,這是實打實的“再生水”。

“為方便取水,稠江工業水廠就建在中心汙水廠隔壁,義烏為此投資了8700萬元,這也是義烏首座高品質再生水廠。”稠江工業水廠廠長黃波告訴記者,原先中心汙水廠一般是將處理後的達標尾水排放至義烏城南河,用於激活水系,除此之外,尾水幾乎不做他用,而今尾水有了新的用武之地——成為中水。

企業受益,一年水費省百萬

居民小區埋設雙管供應中水,用處只有一個,就是衝馬桶。目前,居民用中水初定指導價為1.7元/噸,比自來水居民水價低0.5元/噸。其水源來自義駕山生態水廠,根據義烏全域分質供水規劃,義駕山生態水廠主要供應義烏主城區稠城、江東、北苑等範圍。

另一邊,全國最大的襪業生產商義烏浪莎集團,則用上了來自稠江工業水廠的中水。

在“浪莎”的印染車間,記者看到,其印染設備除了連有自來水,還連有中水和企業自身的回用水(雨水收集)。

作為目前稠江工業水廠最大的用戶,“浪莎”日均用水量達1500噸。“全年僅此一項就可為企業節約水費百萬元。”“浪莎”公共部部長楊修林告訴記者,工業用水的中水價格相較自來水至少便宜1元/噸。

楊修林清楚地記得,2018年義烏遭遇供水危機,全市採取了限用自來水措施。因“浪莎”使用中水,自來水限用不僅未對企業生產造成影響,反而幫助企業佔得了市場先機。“政府鼓勵我們多用中水,不僅不限量供水,還專門出臺激勵政策。像我們這樣日用中水量超過1000噸,水費還能再便宜0.5元/每噸。”楊修林說。

同樣受益的還有義烏市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飲用吸管生產企業,“雙童”建成了集分質供水、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利用、工業水循環回用、生產熱水循環利用和純淨水供應等六大綜合節水系統,企業年用水量從22萬立方米降至2萬立方米左右,每年可節水20餘萬立方米,水資源重複利用率達到95%以上。

價格低更省錢,不管是居民還是企業,用上了中水顯然合算。沒有用上中水的,如今也充滿了期待,比如洗車店老闆——安徽人李師傅。

李師傅在義烏恩惠路開了一家洗車店,平均每天洗二三十輛車。但2018年義烏限用自來水,讓李師傅的洗車店深受影響。“義烏用水緊張嘛,所以像我們這種洗車店都不能用自來水洗車。”李師傅告訴記者,去年三天兩頭就有工作人員上門查水錶,“1個月大概給我們兩三噸自來水,我們連洗衣服都小心翼翼,生怕超標。”

李師傅解釋,正常情況下,像他這樣的洗車店,平均洗六七輛車就要用1噸水。可自來水不能用,怎麼辦呢?除非洗車店關門,否則只能買水。於是有人瞄準了眼下的商機,開著槽罐車,全城送水上門, 1噸水售價約40元,相比原先5.3元每噸的自來水售價,暴漲近8倍。

為消化經營成本,李師傅提價了:每輛車的洗車價格從25元漲到35元。不過,相比同行業40元每輛的標準,這個價格依舊算低的。“我們店裡沒有夥計,都是我們夫妻倆自己洗,所以還算便宜的。”

浙江日报丨义乌实施全域分质供水 新建楼盘都用“中水”冲马桶

城市“解渴”,分質供水少不了

據義烏市水務局初步測算,在目前“馬力尚未開足”的情況下,平均每噸中水的綜合處理費用超過每噸10元,高於自來水處理成本。但供給企業的中水僅收費每噸2元多,供居民價格甚至在2元以下。為什麼義烏要做這筆“虧本”買賣呢?

義烏雖然年均降水量達1400多毫米,但仍是典型的資源型缺水地區,域內可利用的水資源十分有限。

硃紅斌介紹,義烏區域內地表水開發利用已接近上限。近些年,義烏已不具備新建水庫的條件,域內主要水庫也已擴容完成。城市發展速度日益加快,用水量不斷增大,從義烏域內進一步挖潛已經相當困難。

義烏也早早啟動了域外調水工程。2000年,義烏就和東陽簽訂供水協議,每年從東陽的橫錦水庫調水5000萬立方米,2019年,又簽訂供水合同,每年調水量增加3000萬立方米。此外,義烏還與浦江簽訂協議,每年從浦江通濟橋水廠調用成品水1000萬立方米。

根據預測,隨著義烏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未來10年,義烏城鎮用水量年均增長率或達4%。這意味著,2025年義烏城鎮用水量需求可達2.23億立方米,2030年為2.7億立方米。而正常年份,義烏全市優質水資源量僅為2.2億立方米(含域外引水)。枯水年份更少,約為1.81億立方米。

“以前,義烏所有的供水都採用自來水,包括建築衝廁、綠化澆灑、道路沖洗、洗車等,導致城市自來水供應愈發緊張。這是對水資源的浪費。”義烏水務集團董事長陳德佔認為,義烏要“解渴”,分質供水是必由之路。

範偉民掰著指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卿悅府大概630餘戶居民,不算多,而整個城市有機更新區,有11000多戶居民,這些市民如果全部用中水沖廁所,每天預計能置換出優質水1200多噸。”

專家測算,如果義烏全域在建築衝廁、綠化澆灑、道路沖洗、企業生產等方面全部使用中水,每年至少可置換出30%的優質水,這能很大程度上解決義烏優質水缺乏的難題。

“義烏全市域、大規模、高品質的分質供水的規劃,我們做到了2035年。2022年底前,還將新建生產中水的蘇福工業水廠、雙江湖工業水廠。”硃紅斌介紹,除了將中水使用推進各大工業區企業和新建住宅區塊,未來,還要積極引導學校、市場、集聚區等推行中水回用、雨水利用,最大限度節約優質水資源。

目前,義烏已將分質供水作為規劃控制、土地出讓的前置條件,凡是規劃區內新建工業區、集聚區、住宅小區、公共建築等,都實行雙管分質供水。埋設雙水管、雙水錶是義烏樓盤新開發的前置條件。而在項目建設方面,義烏也將分質供水作為規劃許可、圖紙審查、項目驗收的必備條件。

“對已建區,由於市政管網已經基本完善,這部分的分質供水改造難度較大,經濟投入也大,我們將逐步完善。”義烏市水務局黨委書記、局長翁一兵說,“希望通過3年努力,到2022年,將義烏打造成節水優先的實驗區和示範區;通過5至10年努力,年置換優質水資源1億噸以上,為義烏城市發展至300萬甚至更大人口規模,以及工業招大引強、轉型升級提供保障。同時形成分質供水全國標準,樹立全省標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