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東莞銀行現金流間歇性"失血",不良資產處置手中有方


東莞銀行現金流間歇性


重啟IPO後的東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莞銀行")再次置於聚光燈下,也受到了媒體的多方關注。

其官網顯示,自成立以來,在各級政府及監管機構的正確領導和監管下,緊緊圍繞價值最大化的核心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提高人力資本和科技應用能力為基礎,以"提升效率"為手段,強化風險管理、銷售管理和服務管理,進一步推進產品和服務創新,優化資源配置和完善激勵機制,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業務持續增長,一直以優異的業績在全國同行業中名列前茅。

《壹財信》發現,東莞銀行在緊緊圍繞價值最大化的核心目標上確實"成績斐然",一方面能夠多次溢價處置不良資產,另一方面卻以"跳樓價"將不良資產轉讓給客戶,應值得關注。

現金流間歇性"失血"、波動異於同行

據招股書,報告期內東莞銀行的營收、淨利潤實現雙增長,業績表現穩定。不過,其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卻大體上呈下降趨勢,而同行可比上市公司的兩項指標均值卻大體上呈上升趨勢。

但是,財務報表顯示東莞銀行的現金流表現不佳,報告期內出現間歇性斷流,且和同行的趨勢相背。

招股書顯示,2016年至2019年1-6月,東莞銀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分別是1,747,480萬元、-785,137萬元、520,313萬元、-1,571,761萬元,這與連續增長的淨利潤大相徑庭。

東莞銀行表示,2017年現金流"失血"主要是因為銀行順應監管政策要求主動減少同業資產和同業負債。雖然同受監管壓槓桿政策影響,2017年同行多家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基本是下降趨勢,而在可比的7家上市銀行中,僅鄭州銀行、青島銀行的現金流出現負數。

2018年,同行可比上市公司杭州銀行、長沙銀行、貴陽銀行、鄭州銀行、成都銀行、西安銀行等6家銀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均下降,青島銀行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出現回升。上述7家銀行中,6家銀行的現金流進入"負時代",僅杭州銀行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正數。而東莞銀行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不僅出現增長,而且由負轉正,也異於同行總體的下降趨勢。

東莞銀行解釋,雖然受持續加大信貸資源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的影響,同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出現下降趨勢,但是東莞銀行存款的快速增長較大程度上抵消了貸款增長帶來的現金流出影響。

東莞銀行現金流間歇性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截圖來自招股書)

不良資產"跳樓價"轉讓給客戶

東莞銀行除了現金流出現間歇性斷流、波動異於同行外,其報告期內多次"低價促銷"轉讓其不良資產,引來媒體的質疑。但在其23筆不良資產轉讓交易中,其中有3筆溢價轉讓和1筆打折轉讓給客戶的交易引起了《壹財信》的關注。

東莞銀行現金流間歇性

(截圖來自招股書)

據上圖,其中有3筆不良資產轉讓不但高出評估價格一截,收回了全部貸款和利息,而且還有溢價。

2017年1月24日,東莞銀行向珠海橫琴誠匯豐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誠匯豐")轉讓一筆個人貸款類的不良資產,本息費合計為400萬元,評估價格為266萬元,轉讓價格為402萬元。

2017年9月15日,東莞銀行向惠州市惠宏泰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惠宏泰")轉讓一筆公司貸款類的不良資產。本息費合計205萬元,評估價格為125萬元,轉讓價格為220萬元。

2019年3月15日,東莞銀行向湖南惠通錦和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惠通錦和")轉讓一筆公司貸款類的不良資產,本息費合計381萬元,評估價格為305萬元,轉讓價格為392萬元。

企信網顯示,誠匯豐已於2017年8月更名為珠海誠匯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企業類型和法定代表人均做了變更,由珠海市誠匯豐農業有限公司、珠海鴻湖投資有限公司和兩自然人林少綿、謝紹金投資設立;而惠宏泰為自然人莊遠坪的獨資企業,惠通錦和系兩自然人劉軍、蔣曦瑤投資的企業。

東莞銀行這3筆不良資產的溢價轉讓,著實令人驚歎不已,不知上述受讓不良資產的3家公司是何方高能,竟爭相上演"白馬騎士"?而這一違背正常邏輯的交易背後是否藏有貓膩,我們不得而知。

與此同時,報告期內東莞銀行在處置不良資產的過程中,還有一起以兩折多的"跳樓價"向客戶轉讓不良資產,也頗為惹眼。

上圖中還顯示,2018年7月26日,東莞銀行向廣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廣州資管")轉讓了一筆公司貸款類的不良資產,本息合計43,706萬元,評估價格為12,552萬元,轉讓價格為9,249萬元,轉讓價格僅為本息合計金額的兩折多一點。

據招股書,報告期內廣州資管還是東莞銀行的客戶,截至2019年6月30日,廣州資管是東莞銀行的第七大單一借款人,其貸款和墊款的餘額是97,450萬元。

廣州資管和東莞銀行的上述關係,使得該筆不良資產以兩折多的"跳樓價"處置是否公允也值得懷疑。

東莞銀行IPO或依然面臨一些問題,路漫漫其修遠兮,最終是"求索"後凱旋而歸,還是失之交臂,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