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下山樁要怎樣養護,成活率才能夠更高?

我家的那個玲


將樹木做成盆景,整個過程就是對樹木重新塑造的過程,尤其是對於下山樁來說,讓它順利的成活才是能夠成為盆景的基礎,想要其的成活率更高,就需要對樹木的習性能有一些瞭解,同時要清楚當地環境的特徵,有效的結合給下山樁適宜的成長環境,因此,養護的過程就成了樹樁成活與否的關鍵。

認識一老者,所擁有盆景都是下山而來,十幾年的時間裡,不成活的樹樁少見,已經形成了自己極為有效的秘籍,讓喜歡盆景的我極為眼饞,多次討教,老者總是笑而不談,直到交往熟悉後,在二兩馬尿的作用下,老者敞開了心扉,有了好為人師的模樣,現經過我的總結後如下。

一般來說,凡是下山樁,都有比較嚴重的創傷,尤其是它的主根,可謂是傷及根本,因此,想要留下的毛細根順利成活,主根重生光彩,首要的關鍵就是在採挖季節、過程處理、用土、後期養護著幾個環節。

1、採挖時間

一般來說,老樁採挖適合的季節是在元旦過後至三月中旬之前,挖樁的選材要恰當,那些枝幹位置好,枝條粗細比例恰當的樁材才有更強的可塑性,若光禿禿一老樁,別管主幹多麼引人入勝,後期的成長也不容易那麼理想,在採挖的過程中就需注意好保根、護根的工作,要知道,同一棵樹木的根系,再生機能也不是完全相同,幼根、成年根、壯年根的再生能力強,老根則不容易生髮新根,因此,根系的保留就較為關鍵,需注意多留成年和壯年只根。

2、過程處理

在下山以後的初栽之前,別隻看眼前,要考慮到後期下山樁的上盆,若是主根、粗根等留的過長,等地栽成活以後,還會有新根的萌發,這樣的話,在後面上盆的時候還需重新處理,又多了一次傷害的機會,加大了風險,很多朋友都是讓下山樁犧牲在了這個環節,因此,在下山截取根系的時候,最好可以一次到位。

3、用土

剛下山的老樁,如果不是地栽,則壤土的選擇就影響著成活,所用土質一定要有疏鬆、透氣、排水好的特性,黏性較大的粘土一定不能使用,另外需注意,這個時候的用土不要追求肥沃,若是過於貧瘠,可在後期的養護中稍施淡肥。

4、養護

剛栽種的老樁,第一次要澆透水,多點也沒關係,條件允許的話,可事後高錳酸鉀溶於水中澆灌,能幫助根系生髮,所謂的保溼,主要是樹木的枝幹,需經常噴水,盆土則不然,避免長期過溼才是讓根系生長加快的方法,多數情況下,拿捏到潤而不溼的狀況最好。

在老樁栽種之前,最好是可以考慮好擺放的位置,比較建議的面朝東南,背靠陰涼,這樣的環境,夏季時能在清早見陽光,其餘時候又不會爆嗮,同時,在雨多的季節要對其遮擋,尤其是夏季梅雨,土壤溫度高配上溼度大,很容易損傷根系,可在中秋過後讓光照逐漸加強,適應室外的養護環境,另外,冬季的時候最好是入室養護避免凍害。

下山樁成活以後,就需要考慮對它的枝條進行處理了,根據樹木長勢的不同,循序漸進即可。多是情況下,都是在9月以後開始為好,後期上盆操作建議在來年的2-3月之間,可最大程度的減少風險。


農村大曹


首先,要分季節,之後就是處理和養護了!

一般情況下,我們的下山樁採挖時間都在冰雪消融以後到公曆4月中午這段時間和9月以後到11月間。


第一步:採挖

選擇造型奇特,成活率高的樹種,最好帶上容器,特別是松柏一類的樹種,可以帶上簡易花盆,就地取樹根旁邊的土,便於裝材儘快適應,提高成活率!

如果是網購或者在市場上買下山樁,一定要看顏色,傷口,樹幹有無破損,根鬚多少,儘量選擇新鮮的,樁材選的好,成活率自然就高。

第二步:樁材的處理。下山樁需要進行二次修剪,經過幾天運輸,傷口水分流失嚴重,也會有很多細菌。所以二次修剪是必然的,之後使用生根水浸泡3-5個小時,儘量選擇質量好的生根粉。以後傷口塗抹癒合劑,利於傷口癒合和保持水分。

第三部:栽種。有條件的可以地栽,空氣流通,空間大。可以使用純河沙進行栽種,透氣,生根快。最好不要使用花盆栽種下山樁,因為空間較小,排水能力有限。可使用植袋或者控根器。儘量不要放室內,空氣要流通,必要時,可以套袋,有利於保溫保溼,加快發芽;澆水不宜過多,平時可以多噴點水。“幹生根,溼發葉”。這個一定要記住!

下山樁一般是春天挖最好,因為秋天挖的話,北方冬天冷,下山樁剛生了一點根,保護不當的話,根系受凍,會導致根系死亡!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木易盆景


在南方每次颱風一過,秋季的氣溫就會下降一次,昨天台風“白鹿”一過,空氣明顯轉涼了,很多喜歡挖下山樁做盆景的人,已經著手準備,秋季的挖樁了。下山樁要怎麼養護,成活率才能夠更高?我來說下我觀點:

採挖下山樁是盆景來源的最佳途徑。採挖的最佳季節春季,以及秋季。秋季氣溫穩定並持續一星期下降到30攝氏度,就是採挖的最佳季節。(松柏類,不算)

  • 採挖樹樁無論帶有土球,或不帶土球,根部截根儘量不要破壞到樹皮,根部截根要整齊,千萬不可用撕裂的方式挖樁材。下山樁到家截根的時候,截根要一次到位,然後使用鋒利的美工刀將傷口部位,環式修正到平滑,無毛邊毛口。

  • 傷口修剪以後,晾以下傷口,用多菌靈,或者是高猛酸鉀,噴霧打溼傷口消毒殺菌。在陰涼位置晾2到3小時。然後使用“生根劑”對水1000到1500倍(注意說明書比例)。浸泡根部2到5小時。

  • 栽種下山樁土壤主要使用素土,直接使用淡水河沙,或者河沙里加入1/5之一的田園土。河沙乾淨無菌,濾水快,透氣性強,晝夜的溫差較大,利於誘發根系。栽種好下山樁以後,主幹部位傷口大於1公分的及時塗抹傷口癒合劑,包上上鋁箔。塑料袋扎口,不淋雨不直接被暴曬傷口。

  • 栽種好以後的下山樁,養護到陰涼的通風位置10到15天。根據發芽以後的新芽生長情況,在第二片葉子打開的時候,就可以適當增加光照,養護到散光的位置,增加光合作用。下山樁土壤不可長期溼潤,補水做到“不幹不澆澆則澆透”。期間還可以使用噴霧給枝幹打溼補水。

以上是我個人在下山樁的養護方法,希望可以幫助上大家。交流盆景經驗請留言評論區,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