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蔣壽禮:做村民的“貼心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建行上饒市分行扶貧第一書記蔣壽禮認真貫徹落實分行黨委關於協助毛棚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工作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把毛棚村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同毛棚村黨員幹部、志願者群眾一起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雷厲風行抓落實,齊心協力戰“疫”情。截至目前,毛棚村未發生一例確診和疑似病例,村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得到有效保護。

逐戶排查 精準掌握返村人員情況

“疫情嚴峻複雜,當務之急是徹底清查全村在外打工人員的返家情況,做到心中有數”蔣壽禮如是說。為精準掌握在外返村人員及發熱人員動態,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蔣壽禮同志同村兩委、村民小組長持續加班用5天時間對全村4085人兩次進行登記排查全覆蓋,查清共16名從湖北、廣豐、鄱陽回來的村民並立即實施居家隔離,每日監控身體情況並詳細記錄在案。緊接著他和村兩委一道用村委廣播大喇叭把排查隔離情況通報全村,教育村民不信謠不傳謠,外出戴口罩,注意安全防護,迅速把村民情緒安定下來。他注重加強防疫巡查,“有沒有外來人口,家裡人有沒有發熱?有沒有與疫區人員接觸?”這幾句話成了他工作的口頭禪之一,每天他的腳印遍佈全村的各個角落。

守土有責 確保一方群眾平安 生命重於泰山,要確保毛棚村全體村民平安。為有效阻斷外界疫情輸入,蔣壽禮協助毛棚村兩委嚴格落實出入管控制度,認真做好值守人員分工排班。他主動要求安排他值守的次數比其他人多一些,從2月1日開始每天駐守在防控勸返站點。無論是天晴或是下雨,他都認真細緻地給過往村民測體溫、登記姓名和聯繫方式、耐心勸返進村和出村的村民,阻止了2352人次不必要的出入。同時,他和村兩委到村口各個防控勸返站點進行檢查和督查,勉勵值班人員嚴防死守,一刻也不要疏忽。他高度重視對毛棚村一線“抗疫”人員的關心關愛,以建行名義為13人免費辦理了最高100萬元的疫情意外保險,為駐守村口人員持續供應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資和方便麵、礦泉水等應急食品。

科技賦能 搭建立體防控體系

手工登記出入人員情況和村民每日健康記錄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蔣壽禮和毛棚村黨員幹部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而此項工作填報繁瑣,彙總不便,不能實時掌握總體動態,且存在被交叉感染的風險。蔣壽禮同志一直在思索如何解決這個難題,苦於沒有找到簡便易行的辦法。自總行開發的“疫情報送及監測平臺”快速上線後,蔣壽禮豁然開朗,認為拿到了解決問題的金鑰匙。他第一時間聯繫了毛棚村兩委進行推廣應用,在村委會上和微信群裡進行宣傳動員。他與村部工作人員先選擇數戶村民進行試點,展示了個人信息報備、實時查詢成員類別和體溫狀況、生成統計表格和疫情分析圖等各項功能。用事實來說明線上填報可以擺脫手工登記的繁瑣,降低接觸風險,幫助村委進行疫情防控決策。“疫情報送及監測平臺”得到了毛棚村委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以村幹部包片負責的方式做好上線、導入工作,截止目前,已成功導入782人,有效搭建起“線上+線下”立體防控體系。

不忘扶貧 矢志為貧困戶排憂解難

疫情並沒有打亂蔣壽禮幫助毛棚村脫貧攻堅的腳步,相反,他深知疫情對貧困戶的影響更嚴重也更急迫,早早地把目光投向了貧困戶群體。他走門串戶瞭解貧困戶生產生活困難,為貧困戶代購物資、代銷農產品提供幫助。貧困戶柯常德身患左腳殘疾,行動不便,依靠扶貧政策和自己頑強的毅力成為了養鴨專業戶。由於正處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時期,交通限制道路封閉,飼料用盡,700多隻鴨子面臨餓死。蔣壽禮深入實地瞭解情況後,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時,蔣壽禮一邊打電話向供應商說明情況,爭取儘快發貨,一邊驅車到各駐守卡點聯絡,講明原由設法放行。經過多方努力,一天之內,一輛滿載飼料的卡車運達毛棚村,柯常德高興的笑了。

幾天後,柯常德又向蔣壽禮提出家裡積壓了200餘斤鴨蛋急需銷售,請求幫助。蔣壽禮向行領導請示同意後,將柯常德家積壓的鴨蛋全部交由分行機關食堂包銷。貧困戶徐前富家中母親精神殘疾,在2017年危房改造中存在資金困難。根據他的實際情況,蔣壽禮向市分行申請了資金扶持,危房改造得已順利完工。蔣壽禮還多次上門鼓勵支持他勤奮創業,在2017年度順利脫貧。現在他正奮戰在抗“疫”第一線。提到蔣壽禮,徐前富動情地說:“感謝建設銀行,感謝蔣書記,我一遇到難題他總是幫我想出好主意。他不但在脫貧道路上扶助我們,在疫情特殊時期,還不懼生命安危,到村裡和我們一道共同作戰。他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

大事難事顯擔當,越是艱險越向前。蔣壽禮與毛棚村全體村民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正在有力有序有效進行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鬥爭中,他以實際行動當好毛棚村村民的“貼心人”,為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