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人到中年,若身上有這兩點“特徵”,九成是成大器之人,錯不了

晚清時期的重臣曾國藩,曾送給他的親家郭嵩燾這樣一副對聯:

好人半自苦中來,莫圖便益;

世事皆因忙裡錯,且更從容。

正所謂“命由我作,福我自求”,我們的渴望的福氣、運氣等,並非是上天恩賜,而是靠我們自己一點一滴去努力,爭取到的。

這幅對聯,雖然簡單直白,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人到中年,若身上有這兩點“特徵”,九成是成大器之人,錯不了

上聯是說,郭嵩燾是好人,是對郭氏坎坷崎嶇的人生的理解,對郭氏不向逆境低頭,逆境崛起精神的肯定和勉勵。同時也告誡郭氏不要貪圖安逸,保持勤勉方可成事;

下聯,則是勸誡大家,很多錯誤和失誤都是源於草率和思慮不周,每臨大事都要保持耐心,從容應對。

人到中年,若身上有這兩點“特徵”,九成是成大器之人,錯不了

曾國藩

好人半自苦中來,莫圖便益

人生並非一帆風順,唯有經歷過風吹雨打才能真正長大;不經一番徹骨寒,哪得梅花撲鼻香?

吃過苦,才能有所擔當,才能有所成績。

海明威老人曾說過: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只有經歷了困苦的人,才不會懼怕未來,面對前方的荊棘不皺眉頭,逆流而上。

人到中年,若身上有這兩點“特徵”,九成是成大器之人,錯不了

海明威

孟夫子也曾在《勸學》中提到: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吃苦,方可增加自己所不能之事。一個人的能力,大多都是在一次次克服艱難困苦的過程中提升的,切莫在該吃苦的年齡選擇了安逸,否則日後定會為此付出代價。

寧少來吃苦,不受老來貧。 ——《治家格言》

人到中年,若身上有這兩點“特徵”,九成是成大器之人,錯不了

孟子

世事皆因忙裡錯,且更從容

這兩句話即是教大家戒驕戒躁,能夠耐心靜心處世。

這裡分享給大家一個故事,出自《郁離子》,鄭國有一人,脾氣甚是急躁、火爆,射箭不中而將箭靶砸壞,下期不贏而將棋盤咬壞,最後他也是死於急躁的毛病。

很多事,你越急著做反而越亂,因為你一急就會亂了方寸,一亂則更急,如此才會錯誤百出。

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人的才能、才華唯有在耐心從容的情況下,才能得到良好的發揮。

人到中年,若身上有這兩點“特徵”,九成是成大器之人,錯不了

人生如同登山,一個臺階一個臺階才能越來越高,妄想一次兩三個臺階者,往往容易踩空。

生活工作中,再繁忙的事情,都保持耐心和從容,濾清點滴的關係,自始至終保持清醒冷靜,才是一人最大的魅力。

好人半自苦中來,莫圖便益

世事皆因忙裡錯,且更從容

人到中年,若身上有這兩點“特徵”,九成是成大器之人,錯不了

書法名家 褚健老師 手寫《好人半自苦中來,莫圖便益》

做人要敢於拼搏,不怕吃苦;做事要把持從容,理性應對。“吃苦”和“從容”,是為人處世兩大法寶,一個人身上若有這兩點“特徵”,九成是成大器之人。

如果你年過40歲,生活依然沒有起色,這裡不妨將這兩點謹記於心,給自己一次機會,成就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