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貸款先付6000元?鄖西男子險被騙

貸款先付6000元?鄖西男子險被騙

在全民抗疫的階段,一些不法分子卻蠢蠢欲動,妄圖將黑手伸向大家的錢袋子。


2月25號下午4點,鄖西縣湖北口派出所接到一起居民報警求助,對方諮詢網上貸款是否需先付手續費,值班民警楊照意憑藉職業敏感,立即判斷這是典型的網絡詐騙手段,並及時勸阻求助人,幫助對方止損6000元。


求助人袁先生家住湖北口,常年在外打工,今年受疫情影響,考慮到外出務工比較困難,想在家養豬,奈何手頭資金較少,便想到了網上貸款。他在某“金融”網站欲申請兩萬元貸款,結果客服稱他的銀行卡被凍結,激活條件是往指定賬號轉入6000元。這時,袁先生有些猶豫了,怕有風險,便立即撥打報警電話諮詢求助。


事後,民警對袁先生進行了網絡詐騙的知識普及,袁先生當即在網上取消貸款,並向民警致謝。


警方提醒:詐騙手段繁多,只要記住“天上永遠不會掉餡餅”,就不會輕易受騙。如遇到自己不確定的問題,可到附近派出所諮詢求助。居家防疫的同時,也要當心以下新型詐騙套路。


虛假捐款詐騙

不法分子搭建虛假的捐款網站,以慈善機構的名義發送欺詐短信,誘導公眾點擊短信中的釣魚網站或木馬病毒鏈接,造成受騙者資金損失。

友情提示:對於網絡上的各類捐款信息,務必先向有關機構核實,以明辨真偽。


直播教育詐騙

近日,有不法分子通過班級QQ群、微信群等軟件假冒學校教師或班主任身份,以延期開學和組織開展線上教學為由發佈詐騙信息,要求學生家長通過微信、支付寶繳納各項費用,致使多位家長上當受騙。

友情提示:學校一般不會在群內發送二維碼,一般也不會要求家長通過網絡轉賬的方式支付學費。因此,家長在收到任何掃碼交學費的消息時,都應直接與班主任或校方核實真偽,避免受到財產損失。


售賣口罩等物資類欺詐

疫情期間,由於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資需求量大,不法分子們便通過微信群、QQ群發佈高價虛假廣告,誘騙客戶向其轉賬。一旦買家轉賬後,不法分子就會發送其虛假快遞訂單號,當網民發現未收到貨並嘗試與“賣家”聯繫時,往往會被拉黑處理。

友情提示:看到網絡平臺發佈的各類物資售賣廣告信息,謹慎對待,不要輕易轉賬,可選擇貨到付款,避免上當受騙。


虛假充值詐騙

疫情期間,遊戲在線率高,為騙取玩家錢財,不法分子打著“超低價”、“充值優惠”的旗號,對虛假詐騙鏈接進行包裝,然後通過群聊、遊戲聊天系統等途徑發佈,待有玩家點擊填寫後盜取資金。


友情提示:不要輕易點擊非官方渠道發佈的遊戲鏈接,更不要輕易把自己的賬號密碼等信息告訴他人或在陌生網站上填寫,如需轉賬匯款,務必先要核實對方身份。


訂單退款詐騙

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快遞公司物流時間調整,很多電商平臺及其賣家延遲了發貨時間,部分客戶因此提出退款申請。不法分子針對這一情形以“訂單退款”為由主動聯繫客戶,誘騙客戶提供賬戶信息、獲取短信支付驗證碼,從而進行盜取資金。

友情提示:當有退款需求時,建議直接通過購買商品的電商平臺申請退款。如有自稱商家客服主動聯繫或發送短信時,不要輕易提供個人信息、賬戶信息、各類密碼及短信驗證碼,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推銷特效藥詐騙

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部門、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部門、藥物研究(醫療)機構等,以撥打電話、發送短信等方式進行推銷,謊稱有防疫的“特效藥”,誘導受害者前往釣魚連接購買,從而獲取個人銀行信息進行盜取資金。

友情提示:國家相關機構針對疫情研發的所有藥品均會在權威媒體公佈,大家記得要時刻關注權威媒體的報道即可,至於面對打著“推銷藥品”旗號的不法分子,大家千萬不能輕信!


火車/機票詐騙

由於封城等原因,目前仍有很多人無法返城,對此不法分子發送改簽或退票短信,誘導受害者點擊病毒鏈接,或引導其撥打虛假客戶電話,要求提供銀行卡賬號,密碼及驗證碼等敏感信息,從而盜取受害者餘額。

友情提示:無論對方發送鏈接還是電話提醒,都務必不要輕易相信,此類騙局往往以利益驅動,誘導受害者獲取“回報”,對此只需不予理會或官方求實,便可化解不必要的麻煩。


體檢詐騙

不法分子主要在火車站、汽車站等人員流動地方作案,他們不斷地尋找著外來人員,謊稱由於目前肺炎病例增加,必須經過檢查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並且要求繳納“體檢費”。

友情提示:目前常規體溫檢測都是免費的,切勿相信一切所需繳納“體驗費”的項目,如在外時出行受阻,可及時與該處工作人員取得聯繫。


記者|劉嘉 通訊員|蔣嬌嬌


貸款先付6000元?鄖西男子險被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