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我北大畢業,我兒子考試倒數第一”:學霸爸媽的家庭教育困惑

元旦前後,暖暖的學校正式進入期末複習階段,每天的家庭作業明顯多了起來——這就意味著,老母親的心梗發病率也高了起來。 之前發了陪暖暖寫作業的那條朋友圈之後,有好多媽媽在下面評論說:

“我北大畢業,我兒子考試倒數第一”:學霸爸媽的家庭教育困惑

看到這些評論,我只想仰天長嘆:大家都誤會了!其實,在教育孩子這一場艱苦卓絕的修煉中,無論父母是不是學霸,得心梗腦梗高血壓的幾率都是一樣的啊!

01

說實話,我一直沒覺得自己是學霸,尤其是上了大學之後,更是發現各路大神比比皆是,比如我的好朋友孫斌。他是我的北大校友,也是我攀登乞力馬扎羅山時的領隊。

當年,他是浙江省理科前三名,以高分考入北大化學系。進入北大之後,他發現了自己對登山的熱愛,於是加入了山鷹社,僅僅上學期間,登頂了好幾座6000米以上的雪山,與此同時,還能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給大學畫上圓滿的句號。

縱然這樣一個在眾人眼裡閃閃發光的真·學霸,聊到兒子的教育問題時,也會愁得撓頭。

剛入學的時候,他和兒子進行了一番真情實感地長談,說:爸爸一直認為,學習的過程比結果重要。希望你在平時學習中,有對自己負責的態度,找到有效的學習方法,這就夠了。我不會給你太大壓力,非要你必須考全班前幾名,只要你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就行。

結果,兒子在某個學期的期末,考了全班倒數第一名。他差點崩潰:沒要求你考前幾名,你就索性給我考個倒數第一?!

原本他是我認識的人中唯一一個完全不雞娃的。在三番兩次收到兒子的“驚嚇”之後,這兩年終於也加入了“雞娃大軍”。

跟我們聊天時,他很無奈地說:我也沒辦法啊!雖然我沒指望他將來也能上北大清華,但至少得上個二本吧?你們說說,一對北大畢業的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如果連大學都考不上……我真沒臉見人了。

“我北大畢業,我兒子考試倒數第一”:學霸爸媽的家庭教育困惑

學霸父母的苦惱不單單來自語數外的學習。

暖暖五歲的時候,我決定讓她開始學鋼琴。家有琴童的父母都聽過這句話:不練琴母慈子孝,一練琴雞飛狗跳。

自從暖暖開始學鋼琴至今,我對這句話可以說是深有體會。大概是因為我小時候沒機會學鋼琴,以至於每次看到別人行雲流水的演奏,都會特別羨慕。這種情緒帶到暖暖學琴的過程中,就表現在我總是對她報以過高的期望,因此,但凡看到她彈得有點紕漏,心頭就會竄起一把無名火。

在給暖暖挑選鋼琴教育機構時,我結識了一位鋼琴老師。她畢業於美國歐柏林音樂學院的鋼琴演奏專業,曾在國內外獲得過好幾項大獎。她先生也是音樂學院畢業,主修大提琴。他們有一對雙胞胎女兒,跟暖暖差不多大,並且也是在五歲左右開始學鋼琴。

在大眾看來,生在這樣的音樂家庭裡,孩子學鋼琴應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一開始也是這麼認為:是因為我自己不會彈琴,所以每次陪練都覺得力不從心,可像她這樣級別的演奏家,教自己的孩子彈琴還不是易如反掌?!沒想到,她卻告訴我: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誰練琴不苦啊?我以前每天至少練兩小時,我媽拿著蒼蠅拍站在我身後,手型不對、指法不對,一拍子就下來了。所以一開始給她倆教琴的時候,我就想:千萬不能像我媽對我一樣對待她們。我一定要讓她們覺得,學琴的過程是快樂的,是真正喜歡的。

誰能想到這個flag立得快,倒得更快呢?我教了不到三個月,就感覺自己彷彿已經是後媽了。姐姐在五線譜上認Do Re Mi,認了一個多月還記不住,妹妹識譜倒是快,但是手型永遠立不住,跟倆雞爪子似的…

“我北大畢業,我兒子考試倒數第一”:學霸爸媽的家庭教育困惑

看到鋼琴大神也會為孩子練琴而抓狂,我內心突然平衡了。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她,她苦笑著說:對啊!所以我後來給她倆找了別的鋼琴老師。雖然每個月光學琴就要花掉小五千,但是,我花錢買個母慈子孝,值了!

02

有句老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所以在普羅大眾看來,學霸的後代理所當然也應該是學霸。

可是……怎麼我們身邊有這麼多“學霸父母學渣娃”的組合?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正正得負”嗎?

我前段時間看了一篇文章,從科學的角度解釋了這個現象:

父母基因重新組合之後,都會發生均值迴歸現象。所謂“均值迴歸”,簡單來說就是,即使父母雙方都是高智商天才,孩子的智商大概率會比平均值略高,但基本無法企及父母的智商高度。

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有語文、數理邏輯、空間、肢體動覺、音樂、人際、內省、自然等八大智能。一對學霸父母,可能具有截然不同的天賦因素,比如一方是文科學霸,另一方是理科學霸,雙方基因重新組合以後,很可能生出的孩子在文理兩方面都只是比常人高一點而已,並不能達到父母其中一方的成績。

文章從概率學的角度,經過分析得出了一個結論:

假設未來的大學錄取率保持不變,那麼:

  1. 父母都考上了985的,子女能考上211的概率在一半左右;
  2. 父母都考上了C9(九校聯盟)的,子女能考上985的概率在一半左右;
  3. 父母都考上了清華北大的,子女能考上C9的概率也在一半左右;
  4. 父母教育水平都處於當年前1%時,子女仍然處於前1%的概率只有……14.1%。

因此,如果父母都是學霸,處於人群的前1%,那麼在80%到90%的情況下,自家小孩都是會比自己更差。

“我北大畢業,我兒子考試倒數第一”:學霸爸媽的家庭教育困惑

另一方面,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

大多數跟我同齡的父母在讀書的時候,學習內容相對來說都比較單一,也沒有那麼多的輔導班、拔高班,只要一門心思學好學校的課程就行。其中,很多人都生活在中小城市,競爭壓力沒有那麼大,只要“戰勝”為數不多的同學,就能成為別人眼中的學霸。

可是,以現在的北京為例。隨著北京不斷加大對常住人口數量的控制,每年能留京的高校畢業生數量越來越少,留下的人可以說是尖子中的尖子。在這種環境裡成長的孩子,為了出人頭地,勢必會面臨更大的競爭,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知乎上,有很多“學霸父母的學渣娃”或“學渣娃的學霸父母”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匿名用戶

我們兩口子都是一路考重點中學考上985的,他爸更是最差考第二的那種學霸,從小我倆就沒讓父母操心過。

我們倆開始都覺得小學隨便學學就行,孩子不用太大壓力班級前五名就可以,輔導作業是根本不需要的,中學再認真學也可以,學習完全可以自己搞定,家長只需要家長會露面被老師表揚就可以了……

現在完全被現實打臉,不天天輔導就考倒數,輔導了也才能考個中等,老師天天批評,我們得給賠笑臉。

輔導作業搞的我倆都快上支架了,每天晚上搞的雞飛狗跳,唉聲嘆氣。

@十三姨coco

我和老公,兩個985,一路成績都是名列前茅,我,市重點高中年級前三,直升保送進985的呀!我的同學都羨慕我,學習輕鬆,成績優秀!是的,這麼多年,我真的是沒費什麼力道就能把學校學的輕輕鬆鬆搞懂,當然只是學校學的,奧林匹克競賽這種我還是不行!

所以我一直覺得女兒讀書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我對她的要求只是學校裡能搞懂就可以了!

事實給了我一記響亮的耳光!無數次我想怒吼,豬麼,你是豬麼?

一個追擊問題,一個路程、速度和時間的問題,學而思上了,學校上了,小五班上了,我都解釋了幾十遍,然後她還是像豬,我永遠無法理解她為什麼不能理解,這麼容易理解的題目,她為什麼不能!

哎,我想想又想哭了;我讀書時沒受過的苦都回來了,我為什麼要中年受苦呀!

@嚕嚕胖子

作為一個學渣來回答…

我爸,80年代考上上海醫科大學念臨床,現在這個學校變成了復旦醫學院,後來去美國唸了生物研究生。他常年教育我的開頭永遠是爸爸當年高二學完就高考了,數學考了滿分,你咋連個簡單的因式分解都不會???

我媽,考上的南京工學院,就是現在的東南大學,學的無線電。日常教育是你媽我物理從來都是滿分的,你怎麼電和磁都搞不明白??

我外公,50年代唸的東北財經大學,標準的會計生。我爺爺,復旦大學新聞系畢業的,抗美援朝做過記者來著。

然後,學渣本渣我-。-一直都覺得自己可能是垃圾桶裡撿來的。首先,長得就不怎麼像我爸媽;其次,說好的,只要簡單看看書就什麼都會的基因在哪裡?作為一個從小到大英語數學都是倒數前五,常年在老師重點關照名單裡的,說好的遺傳給我的超強學習能力呢??

@匿名用戶

我是那個學渣娃,我爸是77年恢復高考那一年的大學生,進了一個牛逼的學校,碾壓了他那一輩的同齡人;

從小到大理科上的題目但凡我絞盡腦汁也解不出的題,我爸走過來瞅兩眼,這不就是ABCD一步步做出來就好了嗎…感覺受到一萬點暴擊。

反正我從小被批讀書不認真,這麼簡單的題還做錯。可是我真得盡力了呀,成績中庸也是木辦法的呀,別人家的小孩各種逆天操作,我做不到哇;從小有一種恐怖,如果沒考好回去怎麼交待。心理持續存在巨大陰影。

03

有的媽媽可能會說:停停停!看了這麼多學霸父母的案例,我們這些普通人,甚至自己讀書時就是學渣的父母豈不是更絕望了?

那……我再給大家講個勵志故事吧:

我有位關係很好的發小。他人特別好,但在學習方面,卻是一個從小就讓老師非常頭疼的學生。高考時,勉強憑藉著美術特長,考上了一所藝術類院校,大學四年放飛自我,畢業時險些沒拿到學位。

然而,很神奇的是,他兒子Galen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而且是常年作為優秀學生代表上臺領獎的那種。我記得有一次,他在凌晨一點發了一條朋友圈,是Galen奮筆疾書的照片,配文:

“中午睡太久,晚上睡不著,非要爬起來做兩套數學卷子。”

我經常跟他開玩笑,問他:“上輩子修了什麼福,才能擁有這樣的娃?”

他卻跟我說:“這哪裡是修來的福,我根本就是在還債——還小時候不好好學習的債!我現在真的相信這句話了:世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我北大畢業,我兒子考試倒數第一”:學霸爸媽的家庭教育困惑

Galen從小就在國際幼兒園讀書,目前就讀的小學也是一所很正規的雙語學校,除了英文是純外教課外,數學也是中英文雙語的教學模式,學校還要求家長定期反饋監督孩子的學習情況,這在無形間就對家長的英文水平提出了要求。

之前,Galen爸爸還會把孩子的英文作業發給我,讓我幫忙檢查。去年,他告訴我,決定去給自己報個英語班進修,“要不再過兩年,我真的沒辦法給他輔導作業了。”

“我北大畢業,我兒子考試倒數第一”:學霸爸媽的家庭教育困惑

我經常用Galen爸爸的朋友圈鞭策我自己。

每個學霸孩子的背後,大多都會有一個這樣的“惡魔爸爸/媽媽”。

暖暖的老師就跟我說過,老師們最怕遇到的,就是那種把孩子往學校一扔,自己做撒手掌櫃的家長。

尤其是對於低齡孩子來說,在產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之前,是需要家長指方向、立規矩的。這與父母的學歷、財力、社會地位之類的並沒有直接關係。

教學這麼多年,她見過形形色色的家長,其中有一些家長,名校畢業,身處高位,“日理萬機”到無暇過問孩子的學習。

她曾經帶過一個孩子,都上到三年級了,爸爸竟然還不知道孩子在哪個班級。

但是,也有不少父母,儘管自身很平凡,對孩子的學業卻給予100%的重視和配合,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雖然不能說個個都能成為學霸,但至少都能保持中等偏上的成績。

給非學霸父母的Tips

  1. 就算你看不懂孩子正在學習的內容(低年級階段一般不存在這種情況),至少要告訴他:每天回家的首要任務是完成作業,爸爸/媽媽晚上會檢查看你完成了沒有;
  2. 如果你擔心“自己都不會學習,怎麼輔導孩子”這個問題,一定要和老師多交流,讓老師告訴你輔導功課的方法和重點;
  3. 諮詢你身邊擁有豐富學習經驗的朋友(比如我),或者孩子是學霸的家長,看他們有什麼可借鑑的經驗和方法,“偷師”沒啥丟臉的,畢竟娃的學習更重要。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這是陶淵明在44歲時寫的一首詩《責子》。

他說:我雖然有五個兒子,奈何他們都不愛讀書,不求上進。老大阿舒十六歲,懶惰無比。老二阿宣馬上十五歲,到了“志學”的年紀,卻對學習完全沒興趣。老三阿雍、老四阿端都是十三歲,連數字6和7都數不明白。小兒子阿通九歲,屁事不懂,整天就知道吃。

你們看,連赫赫有名的大詩人都不免感慨:上天給了我五個這樣的兒子,這就是命啊!事已至此,我只能多喝兩杯了……

“我北大畢業,我兒子考試倒數第一”:學霸爸媽的家庭教育困惑

這樣一比,我們這些後輩父母,別管自己是不是學霸,也別管自己取得過多麼高的成就,還不如看開點,放平心態,微笑面對家庭教育這件事吧!

(雖然此刻這麼說,但我並不能保證到了輔導作業的時候還能想起這句話 )

(作者:暖暖媽,北大碩士畢業,原世界頂級諮詢公司諮詢顧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