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紅樓夢》中,王熙鳳說:“寶玉和林妹妹,他兩個一娶一嫁,可以使不著官中錢”,該如何理解?

微影悼紅



鳳姐所說的“我也慮到這裡,倒也夠了:寶玉和林妹妹他兩個一娶一嫁,可以使不著官中的錢,老太太自有梯已拿出來。”歷來都與賈母支持“寶黛姻緣”聯繫在一起,作為旁證材料。

第二十九回、原文:那賈母見他兩個都生了氣,只說趁今兒那邊看戲,他兩個見了也就完了,不想又都不去。老人家急的抱怨說:“我這老冤家是那世裡的孽障,偏生遇見了這麼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幾時我閉了這眼,斷了這口氣,憑著這兩個冤家鬧上天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也就罷了。偏他孃的又不咽這口氣。” 自己抱怨著也哭了。

如果,將賈母“老冤家”“兩個小冤家的一番話,對應第一回中癩頭和尚關於神瑛侍者賈寶玉和絳珠仙子林黛玉下世“還淚”的話,便成了讖語。

第一回、 原文:那僧笑道“………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風流冤家,陪他他去了結此案。”

那麼,賈母“老冤家”豈不是在抱怨,“不是冤家不聚頭”的寶黛二人的“還淚”案不完結,她老人家人家的“孽障”不消,老天爺就不罷休、不允許“偏他孃的又不咽這口氣”嗎?

似乎,必須要完成“黛死釵嫁”就是“老冤家”賈母的宿命,曹翁一定是要安排賈母“不嚥下這口氣”,為完成寶黛“還淚”案的目標任務走到最後。 第五十回、賈母獨寵寶琴,又見寶玉寶琴站在山坡上“白雪紅梅”的美好景緻後,對薛姨媽詳問寶琴八字。鳳姐立即跟風說,自己本來想著要為寶玉寶琴兩個做媒。

第五十四回、寶玉和黛玉私相授受“贈帕題帕”有了“地下情”,黛玉又在元宵節家宴上情不自禁的當眾給寶玉“喂酒”,被鳳姐當場提醒“寶玉別吃冷酒”受到眾人關注,接著又被賈母“掰謊”說“鬼不成鬼、賊不成賊,哪裡還是個佳人!”第五十五回、剛剛過完年之後,鳳姐小產了。王夫人組建了李紈、探春、寶釵大觀園臨時管理三人組。

鳳姐對平兒兩個議論起賈府如今是“家裡出去的多,進來的少。……若不趁早料理省儉之計,再幾年就都賠盡了。”平兒回應說:“可不是這話!將來還有三四位姑娘,還有兩三個小爺,一位老太太,這幾件大事未完呢。”

聯繫上文,再來看鳳姐所說的“我也慮到這裡,倒也夠了:寶玉和林妹妹他兩個一娶一嫁,可以使不著官中的錢,老太太自有梯已拿出來。二姑娘是大老爺那邊的,也不算。……”

這話應該就純粹是榮府管家媳婦鳳姐和平兒,在議論盤算榮國府快要支撐不住的經濟賬了。此時賈母在元宵節“掰謊”時的言猶在耳,鳳姐和平兒真的不可能在此時篤定賈母的意思就是促成“寶黛姻緣”吧?

個人以為,這裡鳳姐所說的“寶玉和林妹妹他兩個一娶一嫁”,就是在純粹議論寶玉的“一娶”、以及黛玉的“一嫁”的花費來源都要靠賈母拿出體己來了,榮府的官中賬上已經實在沒有了結餘,並且如果現在不想辦法儉省,再過幾年虧空還會越來越大,榮府官中的財政坐吃山空就要賠盡了。


阿丹151014015


《紅樓夢》中,王熙鳳說“寶玉和林妹妹兩人一嫁一娶,可也使不著官中的錢”該如何理解?

  首先說說我的個人看法:這是王熙鳳對寶玉和林妹妹成親的認可,是她對兩人姻緣的判定。

  咱們回顧下原文相關內容。

  王熙鳳和平兒憂心賈府,主要是榮國府的將來,作為管家少奶奶和心腹,她們對榮府的賬是一清二楚的。說到還有幾項用大錢的地方,平兒說到了幾位姑娘和小爺們和老太太,鳳姐笑笑說:“我也慮到這裡,倒也夠了:寶玉和林妹妹他兩個一娶一嫁,可以使不著官中的錢,老太太自有梯已拿出來。……”

  賈府有兩套賬。第一套是大賬,即賈府總收入和總支出,雖然賈赦和賈政雖然不在一鍋吃飯,但並沒有分家,在抄家時賈政曾經說過,所有的大項,比如說幾百人的吃穿用度,額外支出都得走這個,即王熙鳳說的“官中”。

  第二套就是各人的私房,即梯已。自己攢自己私下賺的,都是私房,比如說王熙鳳放高利貸的利息,就是她的私房,比如賈璉私納尤二,就把自己的私房拿了出來,稍有權力的人,都有自己的私房,作為賈府最有錢的老太太,私房是最多的,由鴛鴦這個首席丫頭來照看,賈母的私房到底有多少,沒人知道。這個錢是個人支配,和官中不衝突,想怎麼用就怎麼用。

  公子小姐的婚嫁,一般都要走官中的賬。王熙鳳說的不使官中的錢,是話裡有話的。

  公子小姐年紀大了,總是要成親的要不就是寶黛配對,要麼就是不配對,咱先來看看不配對的情況。

  賈寶玉娶親。按公子哥的標準,即賈珠娶親時的標準算,官中出,因為賈母疼寶玉,給一部分私房,即官中+賈母部分私房,組成了賈寶玉娶親的聘禮,到成親那天,女方加還會有一半的嫁妝,男方這部分是可以回來的。

  林黛玉嫁別人。林黛玉嫁人,按本家小姐的標準,這個還真不好算,元春是作皇帝的小妾,迎春是賈赦那邊出的,探春作了南安王妃的義女,也不好算,惜春還太小,也是寧府的人,都沒標準。那就按一般侯門小姐算,官中出錢,賈母私房補貼,補多少?應該會和寶玉一樣多。

  假使(我是說假使啊)寶玉娶親官中給20抬,賈母給30抬,共50抬,一般女方會照標準補貼25抬,賈府得回來75抬。假使黛玉嫁人,官中給20抬,賈母給30抬,共50抬,按一般規則,那男方得給100抬!什麼樣的家族能給得起100抬聘禮?

  賈母補貼是給一樣多的,官中出的錢也是一樣多,可娶林的那人給的聘禮的多少,不受控制。男方聘禮給的越多,嫁妝就得越多,如果男方出的聘禮太少,而賈母給的補貼太多,不合適,男方出的聘禮特別多,賈母給的補貼得更多,怎麼樣都不好達到剛好50抬的標準!

  按這樣的算法,那個人得和寶玉一樣的條件,給一樣的聘禮,給多了,賈母的補貼要上去,有人有意見,給少了,賈母的補貼要降低,賈母不高興,什麼樣的人能和寶玉一樣不多不少,還得林黛玉和賈母的喜歡?不就是寶玉本尊嘛!給的聘禮和嫁妝一樣多,賈母補貼一樣多!

  如果林妹妹嫁寶玉,一切就都解決了,娶的嫁的都在自己家,左手到右手,多少就無所謂了。官中都是要出錢的常理,也可以不要了,因為老太太作主老太太安排,林家的銀錢都是陪嫁,有情人終成眷屬,什麼幾抬幾抬的,根本就不需要操心。

  王熙鳳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她是老太太的代言人,她深知賈母的心意,所以她早早斷言,寶黛的婚嫁不用操心銀錢的事。何以為證呢?

  老太太疼林妹妹那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她雖然沒有明說把寶玉和黛玉的婚事給定下來,但是從進賈府,她就把這兩人放一起,同等待遇,其他人都靠邊。她還說兩人不是冤家不聚頭,自己一天天地操心,什麼時候斷了這口氣才眼不見心不煩,偏偏又不咽這口氣。王熙鳳也曾經藉著吃茶的機會表示自己的看法,她說:“既吃了我們家的茶,為什麼還不給我們家做媳婦啊?”還巴拉巴拉地,說什麼人物門第傢俬啊什麼的,信息量極其豐富,別的不論,單就是吃茶,就是很有講究的,吃了男方家的茶,就表示對這門婚事的認可,是接受聘禮的一種方式,雖是玩笑,卻也是真心。

  賈母對林黛玉的疼愛,對寶黛兩人的維護的例子數不有勝數,我就不多說了。

  我也就這麼說一說,到底曹大神是個什麼意思,也沒辦法請他答覆了。(文/宛如清揚)


宛如清揚


其實,熟讀文本的人都知道,這句話後面王熙鳳自己就做了說明的,“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來”。

賈母最疼是寶玉,其次就是黛玉。

而賈母有大量的財產,且最疼寶玉,自然日後都是留給寶玉多。那麼其餘兒孫們呢?當然也會垂涎這些錢。

上到兒子賈赦,下到孫媳婦王熙鳳,孫子賈璉。

王熙鳳這個潑辣的女子倒也不乏率性。

她就曾經公然向賈母鳴不平:

果然拿不出來也罷了,金的、銀的、圓的、扁的、壓塌了箱子底,只是勒掯我們。舉眼看看,誰不是兒女?難道將來只有寶兄弟頂了你老人家上五臺山不成?那些梯己只留於他,我們如今雖不配使,也別苦了我們。這個夠酒的?夠戲的?”

風姐這番話說的即詼諧又犀利,還不乏溫情,確實是個潑辣爽利的人。

為什麼風姐雖然幹了很多有違良心的事情,但是讀者依舊沒法恨她,甚至還有那麼一點欣賞她,用情她最終的遭遇,就是因為她性格里不乏真實。

而雍容大氣的賈母,明顯也是喜歡這種率性真實的女子。所以賈母並未責怪她,反而以寵溺的語氣說:


他婆婆也不敢跟我頂嘴,他倒跟我邦邦的。

在王熙鳳的這些言語裡面,可以看出賈府雖然此時以入不敷出,但是,賈母個人還是極富裕的。

而且在王熙鳳的這番話裡面,其實已透露出寶玉和黛玉已經到了議婚的階段。

為什麼這樣講?

第一:王熙鳳打趣黛玉:

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為什麼還不給我們家做媳婦?

這明顯是在賈母處得了消息,不然以王熙鳳的心眼,這句話不會輕易出口。

第二就是王熙鳳叫寶玉記賬:

到了屋裡,鳳姐命人取過筆硯紙來,向寶玉道:"大紅妝緞四十匹,蟒緞四十匹,上用紗各色一百匹,金項圈四個。"

王熙鳳沒有告訴寶玉記什麼帳,這就是端倪一。

端倪二,就是大紅妝緞,這四十匹寫在最前面?

紅色是大喜色,明顯是婚事所用之物。而後面一百匹卻沒有寫在最前面,就是暗示寶黛已經在悄然議婚之中。而賈母做為木石婚姻最大的支持者,且寶黛二人又是她最愛的寶貝,藉著婚事的名譽贈送大量的財產也名正言順。

基於以上這些原因,王熙鳳才公然敢說這麼一句話出來。

(圖源皆自網絡,侵刪)


書燈幽見


我是大野澤的風,致力於原創問答,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裡王熙鳳說這樣的話,雖然只是簡單幾句話,但是卻透露出三個訊息:

1.賈母對寶玉黛玉的疼愛,是獨特的。王熙鳳說寶玉和黛玉未來娶親嫁人,他們的所有花銷,老太太肯定都是包了的,不需要再動用家裡的金庫,即所謂的官中錢。其他人都是要動官中前,由此可見老太太對倆人的特殊關愛。

2.從此細節可以看出,寶玉和林妹妹的木石前盟可能不太可能在一起了。雖然我們都喜歡有情人終成眷屬,可是在《紅樓夢》這個充滿悲情色彩的書中,寶玉是來世間渡劫的,林妹妹是來報恩的,所以渡劫完成,報恩完畢,兩個人的緣分盡了,都是要回歸大荒的,最終在俗世的感情都會結束,兩個人不太可能在一起。通過最為聰明伶俐的王熙鳳之口,說出未來他倆一娶一嫁,由此可以看出賈府對他們是有規劃的,但是沒有將他們規劃到一起;

3.更深層次的意識,是通過王熙鳳之口,來呈現賈府已經敗落的現實。說明賈府的敗落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具體的結果。問題的初始就是財務的競爭,當一個大家族開始變賣財產,開始計算每天的花銷時,說明這個家族的財務狀況出現了問題,所以一段簡單的話,都是有深意的,這是《紅樓夢》的特徵。


大野澤的風


王熙鳳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角色,她最厲害的地方就在於會察言觀色,會見機行事讓上面的人開心是封建大家庭最核心的競爭力,而王熙鳳正是靠著這種核心競爭力才一步步坐上了賈府管家的位置,王熙鳳只需要讓一個人高興她的位置就是穩固的,這個人就是賈母,只要賈母高興了,王熙鳳的差事算是辦的完美了,要不然辦的事隨時都能挑出來毛病。

王熙鳳深知賈母最喜歡的人是寶玉,女孩子裡最喜歡的人是黛玉,所以賈母心裡其實是一直想撮合黛玉和寶玉的,於是王熙鳳這一句玩笑話裡其實是包含了把寶玉的娶和黛玉的嫁當做是一件事情來辦。

所以才說寶玉和林妹妹,他兩個一娶一嫁,可以使不著官中錢

這話明顯是一句玩笑話,為什麼說這個是一句玩笑話呢,目的就在於逗賈母開心,讓賈母覺的王熙鳳也是支持寶玉和黛玉的。

黛玉在賈府是孤兒,身邊每個親人,最親的人就是賈母,所以賈母一早就為黛玉準備好了最豐厚的嫁妝,這一點賈府上上下下都是知道的,而且如果將來林姑娘要出嫁肯定不用賈府出錢的,這一點在古代是有這明確規定的,林黛玉出嫁怎麼也是輪不到賈府出錢的。

但是私人出錢就是另一回事了,雖然賈母是賈府的最高領導,但是賈母的錢和賈府的錢是分開的,賈府的錢是賈府的賈母的錢是賈母的,所以黛玉出嫁禮法上賈府是不用出錢的,但是出於對外孫女的疼愛,賈母出錢也是任何人都沒有辦法說什麼的。

再說寶玉,寶玉是賈府的嫡子嫡孫,所以將來無論如何寶玉結婚賈府是肯定要出錢的,這一點不管賈母是否自己掏腰包,賈府都要為賈寶玉大辦特辦,錢是肯定要從宮中出的,賈母的私房錢不能當做是賈寶玉娶妻的錢,這一點其實大家都很清楚。

王熙鳳之所以說了這麼一句,明顯是衝著賈母為林黛玉準備了豐厚的嫁妝這一件事說的,如果黛玉嫁給了寶玉,這錢不等於說是左手倒右手,等於還是賈府裡面的錢,只不過所有者從賈母換成了黛玉,這麼一個玩笑也是說到了賈母心裡。

這句玩笑話的充分展示了王熙鳳的察言觀色,能用這麼一句話讓好幾個人都開心真是不簡單,有時候大家族裡面的那種複雜關係,你沒有這種複雜的能力是根本活不過第二集的。


昭烈名臣


這句話是第55回王熙鳳對平兒說的,寥寥數語,信息量很大。

首先,這句話體現了寶黛兩人與眾不同。

一般來說,子女結婚,花費多少,都是需要榮國府來買單的。但是鳳姐排除寶黛,結合後文“老太太自有體已拿出來”,可見此項費用已經有賈母聲明包攬,一方面說明寶黛極受寵愛,另一方面說明老太太的私房錢很多,她的主動付出不僅可以減輕榮國府的財務負擔,也使其他人、其他事的費用更充裕,可謂皆大歡喜。


有的觀點認為,賈母此舉會引起別人的嫉恨,顯得一碗水端不平,這是沒有從各人切身利益角度去分析。以賈環為例,他哥寶玉的結婚費用讓他奶奶承包了,他的結婚費用就不那麼緊巴了,他應該為此感到高興才對。而且,與費用從哪支出的問題相比,當事人更看重的,恐怕是他的費用標準吧。

其次,這句話體現了鳳姐的財務預算情況。

冷子興在向賈雨村演說榮國府時,曾說寧榮兩府“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畫者無一”,實際上並非如此,鳳姐雖然有為自己營私舞弊的行為,但也一直在努力謀劃榮國府的未來。

婚喪嫁娶歷來都是大事,所以鳳姐頭腦中早就開列了一個結婚費用清單,除寶黛外,迎春由賈赦管,探春、惜春等人每人上限為7000-8000兩銀子,賈環上限為3000兩銀子,她必須與賈母、王夫人確定各人的費用標準後,提前籌備好這些重大支出。

第三,這句話體現了又一個不幸而言中的預言。

在《紅樓夢》原著中,不管是曹雪芹先生有意還是無意,很多預言都像是伏筆,都應驗了。比如,寶玉對黛玉常說的“你死了,我作和尚去。”又比如尤三姐發誓只嫁柳湘蓮,將一根玉簪,擊作兩段,“一句不真,就如這簪子!”

鳳姐這話也是如此,林妹妹都還沒有熬到結婚,結果先病死了。寶玉結婚是在元春去世後的九個月的功服期間內匆忙成親,不敢大操大辦,隨後又出家了。在這件事上,他們確實都“使不著官中錢”。

除了以上三點解讀,有一種觀點認為這句話還體現了寶黛的一娶一嫁是賈母授意的同一件事,我認為僅從文本客觀分析,是得不出這個看法的,只能理解為賈母準備出一娶一嫁的兩份錢而已。


遠景讀紅樓夢


看紅樓夢的人都知道,有木石姻緣,也有金玉之說。

“金玉之說”就是賈寶玉和薛寶釵。因為薛寶釵有金項圈也是和尚所贈,且上面的字與賈寶玉上的玉隱隱有成對的意境。賈寶玉的玉上是“莫失莫忘仙壽恆昌”,薛寶釵金項圈上的字是“不離不棄芳齡永繼”。



“木石前盟”就是說林黛玉是絳珠仙子,而寶玉是神瑛使者。前世神瑛使者澆灌絳珠仙草,他們本就是有緣有因果的,所以這一世勢必因緣際會。

從賈母的語言和做事上來看,寵溺黛玉。屋子裡紗舊了給換頂級的“軟煙羅”,這紗除了送劉姥姥,自己做了一個帳子,給黛玉糊了窗子,剩下的上了裡子,給丫頭們做了夾背心。

藥吃的不好重新換大夫,和自己的藥用料一樣。寶玉和黛玉一生氣鬧彆扭,賈母就著急上火讓王熙鳳去說和。



王熙鳳是極為懂賈母之人,所以她料定黛玉是要嫁給寶玉的。如果黛玉嫁給寶玉,聘禮和嫁妝不過是這個屋子抬到那個屋子,所用之物也是賈母私藏極好的。

紅樓夢書裡所寫,但凡是賈母拿出來的必定的最好的,給寶玉的“雀金裘”,頂級的裁縫竟都不認識,唯有以前跟著賈母針線極好的晴雯認識也會修補。賈母手裡的東西都是外面花錢也買不到的。

更何況賈母最心愛的兩個玉兒要是結婚,她那些好東西還不傾其所有都給了他倆。所以,王熙鳳認為不必動用官中的錢,老太太會拿出自己的梯己。東西不用置辦,至於花費老太太豈有不預備的。所以,王熙鳳才這樣說。



寶玉另娶,黛玉別嫁,王熙鳳也料想過。寶玉不是娶黛玉就是薛寶釵,那娶薛寶釵更不會有多大花費。薛寶釵是出身皇商,聘禮不用太貴重,不過就是個意思。黛玉要嫁,那份體己也是留給她的。

那老太太賈母預備好的東西也不會給別人,肯定都是他倆的。古時候的人,女孩子帶過去的嫁妝是自己的。就像王熙鳳的嫁妝一樣,缺錢的時候,賈璉來和王熙鳳要銀子也是讓她把嫁妝變賣的意思。



賈母疼黛玉養了這麼多年,自然會替她準備她的嫁妝。對於王熙鳳所想這是毋庸置疑的,寶玉和黛玉的婚姻也是早就可以料想到的。而王熙鳳也是極為贊成的。

在話語裡幾次三番這樣調笑黛玉,也側面表明了她的態度。你瞧瞧,我們家的這一個,當然指的是寶玉,哪配不上呢?她還說林黛玉要是當了賈府的媳婦,不論是人物還是出身門第亦或者是傢俬,都完全可以跟他相配。



王熙鳳也是頗為喜歡黛玉的,否則那大觀園另設小廚房一事就不可能。明擺著寶玉嬌貴到底是男孩子,還有其他姑娘一直都是這樣的,只有黛玉不能受寒,睡覺都是從頭到腳捂的嚴嚴實實的。她不想活了都是半夜把被子踢了,說明寒氣是最受不得的,所以大觀園裡另設小廚房是打著寶玉的名,實為了黛玉。



王熙鳳對於寶玉和黛玉婚事的打算也是這樣,覺得黛玉和寶玉是賈母的命根子,婚事賈母不可能不預備,就算不預備,現成的東西拿出來點就夠用了。因為賈母的花費都是用的官中的錢。


宅女箋言


《紅樓夢》中關於王熙鳳是否支持寶黛姻緣的主要依據就是王熙鳳曾經和平兒說過的一段話。這段話主要論及榮國府日漸窘迫的日子。王熙鳳對家裡的大事小情算起了賬,其中涉及賈寶玉和林黛玉原文是這麼說的:

我也慮到這裡,倒也夠了;寶玉和林妹妹他兩個一娶一嫁,可以使不著官中的錢、老太太自有體己拿出來。



五十五回,王熙鳳小產,探春管家,平兒去幫襯回來就和王熙鳳有過一段關於榮國府內部的算賬。這裡事關賈寶玉和林黛玉,王熙鳳根本不愁,她認為賈母的私房錢足夠應付賈寶玉娶親和林黛玉的嫁妝。之所以如此,這裡有兩個原因。

第一,賈寶玉作為賈母的寶貝,賈母是打定主意要將老本留給賈寶玉的。他一旦成親,所需費用賈母基本都會出了。一應用具,賈母也會將自己的收藏拿出來。到時候榮國府官中基本不用出什麼錢,就可以將賈寶玉的婚事辦完。而其他子孫就算吃醋妒忌也沒辦法。王熙鳳就曾說過。

果然拿不出來也罷了,金的、銀的、圓的、扁的,壓塌了箱子底,只是累我們。舉眼看看,誰不是你老人家的兒女?難道將來只有寶兄弟頂你老人家上五臺山不成?那些東西只留於他。



二十二回,王熙鳳就藉著賈母出錢給薛寶釵過生日,對賈母的家底,用處,以及出處說了清楚。榮國府的共識,賈母的財產大部分是留給賈寶玉的。賈寶玉結婚,自然不用官中出。

第二,林黛玉的嫁妝有林家一部分,賈母也會有準備。林黛玉作為賈母唯一的外孫女。林如海託孤就是交付給賈母的。只要賈母活著,林黛玉的一切,賈母都是主要監護人。這自然涉及到林黛玉的出嫁問題。

關於林如海死後林黛玉的遺產一直有爭議,我們不談,只說從基本常識來看,林如海哪怕沒錢,賈敏當初的嫁妝也會留一部分給林黛玉,而林家處理後遺產給林黛玉出一份嫁妝也足夠了。這些林黛玉兩次進京其實都會拉回來交給賈母保管。而且作為外孫女,賈母再拿出一部分體己給外孫女做嫁妝也天經地義。


王熙鳳和平兒算賬,主要陳述的是客觀事實。賈寶玉娶親,林黛玉出嫁都不需要榮國府破費。賈母一人包辦了。那麼其中會不會有林黛玉嫁給賈寶玉就徹底省錢的說法呢?我認為還是有的。

王熙鳳的眼色一直在賈母身上,賈母的心思她一清二楚。連小廝興兒都認定林黛玉會嫁給賈寶玉。薛姨媽也認為林黛玉嫁給賈寶玉合適。加之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日常情形,寶黛姻緣是榮國府的主流看法。賈母親上加親的想法是毋庸置疑的。

王熙鳳與平兒說這事用了“一娶一嫁”是相關聯的。並沒有分開說,就表明她當時心中篤定賈母會做主寶黛二人親上加親。她們說話之時,是五十五回,賈家的形勢沒有完全惡化。當局者迷,王熙鳳也慮不到後面會發生那麼多不可預測的事。賈家會敗落的那麼快。她所謂的這些花錢的地方,可能不等到發生,錢都花沒了。而寶黛姻緣最終也沒有結果。但無論怎樣,王熙鳳說賈寶玉和林黛玉的一娶一嫁花不到官中的錢是不錯的。有賈母的體己,八十回後,無論發生什麼,給寶黛二人辦事是足夠的。

君箋雅侃紅樓,多歧為貴。你的關注將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關注一下,歡迎收藏轉發。非常感謝 !


君箋雅侃紅樓


我認為這段話其實暗示了王熙鳳十分看好寶玉和林妹妹兩人的婚事。

為什麼這樣講呢?其實一直以來,王熙鳳對林妹妹與寶玉是十分看好的,不然她也不會跟林妹妹開玩笑地說:“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

而如今談論到府大的開支時候,她不由自主的把寶玉與林妹妹拿到一起來說了。有親說鳳姐只是純粹的說下他們兩人因為受賈母的喜愛,結婚的時候都會由賈母拿私房錢出來,不用官中的錢了,但這是說不通的。

林妹妹是賈母的外孫女,因為父母早亡被賈母接到府中養,林妹妹沒有父母了,賈母做為她的監護人為林妹妹婚事出錢是理所當然了,再者林妹妹所繼承的遺產去向成迷,不過我推斷應是賈母代為保管了,因為其他人要是敢貪默了林妹妹的遺產那還得問賈母同不同意。保管了林妹妹鉅額遺產的賈母當然有義務出錢給林妹妹辦婚事了。

雖說賈母給林妹妹辦婚事是再正常不過了,但為什麼寶玉的也由賈母出呢?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就算賈母再怎麼疼愛寶玉也沒理由她全部出錢來為寶玉辦婚事啊。賈母最多一高興多送點東西就成了,完全沒必要大包特包的全部拿自己的錢來辦的。

王熙鳳之所以這麼肯定的覺得寶玉結婚錢也是由老夫人出,那是因為她肯定寶玉結婚的對象肯定是林妹妹,這樣賈母出錢也是合乎常理的了。


悅讀會


一日,鳳姐和平兒在私底下由讚賞探春關於減損項目節省用度的治家思路,說到賈府目前的經濟狀況,對賈府的未來生出和探春同樣的憂慮。鳳姐說現在家裡出去的多進來的少,過去老祖宗定的支出標準又不能減,感覺持家很為難。倆人就說起眼前還有幾件非辦不可的大事都是要花大錢的。於是鳳姐一件一件的打預算,找著落,說“寶玉和林妹妹他倆個一娶一嫁,可以使不著官中的錢,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來……”接著還說到了迎探惜以及賈環賈蘭他們的婚事和賈母喪事這幾件大事,哪些歸公家出,哪些事另有出路。這大概就是鳳姐說這句話的前後語境,其實意思很明瞭,應該不會產生歧義。說的就是寶玉結婚和黛玉出嫁這兩樁事的錢賈母會從自己的私房錢中拿出來,不用動“官中”的錢,鳳姐從持家人的角度覺得自己可以不必為這兩筆事發愁了。估什是有人議論黛玉佔賈府的便宜傳到了賈母耳裡,為了息口,賈母說了寶玉黛玉婚嫁的費用自己出的話。王熙鳳就曾跟賈母開玩笑說,將來老祖宗歸西了難道只要寶玉一人把您扛上五臺山?賈母偏愛寶玉和黛玉這不是什麼秘密,也沒有人說賈母這樣處理自己的私產不公。“一嫁一娶”怎麼就讀出是寶玉娶黛玉來了呢?難道因為黛玉父母雙亡寄身賈府就和寶玉是自家屋裡人了,而且兩人結婚嫁妝和聘禮也可以兩免了?如果風俗如此,則王夫人棄黛就又多了一條理由,這樣寶玉的財產沒有任何增加呀!

《紅樓夢》前80回中,有兩次正面寫到賈母對寶玉婚事的態度,一次是清虛觀的張道士向賈母提及要跟寶玉尋一門親事,賈母以年令還小推辭了。還有一次是想把寶琴說給寶玉,薛姨媽說已聘了人家,所以賈母才收其為幹孫女。這裡面不排斥賈母是在放煙幕彈,向王夫人和薛姨媽表明自己沒看上薛寶釵做孫媳婦,通過拖延時間,為寶玉和黛玉預留空間。即便如此,也說明這件事牽址到婆媳關係還有親戚關係,賈母很難作出決定,又怎麼能把內心不敢公開的秘密告訴王熙鳳呢?這不是賈母的作為。那會不會是熙鳳的猜測呢?以鳳姐之聰明,絕不會把說不準的事當作既定事實來對待。而且鳳姐是在實打實地作預算,把沒把握的事情算落實,到時落了空一時到那裡愁這筆開支?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賈母連他們嫁娶的錢都安排好了,那對他們的婚姻歸宿也應作了安排。毫無疑問,賈母對黛玉的婚姻肯定是操碎了心,但如果說在賈母心裡黛玉的歸屬就只有寶玉這唯一的一個選項,就太小看賈母了。同時,賈母無疑在整個賈府都具有至高無尚的權威,但因此認為只要她說句話這事準成,那也是沒看懂賈母的人。她如果是一個完全不考慮家族內部其他人感受,完全獨行主位的人,她就不可能贏得尊重!再說,賈母喜歡寶玉和黛玉,並不是非要他倆成夫妻才是喜歡,不同意他們結為夫妻就是不喜歡。因為要確定倆個人的婚姻遠沒有把私房錢分配給誰那樣簡單,即使賈母想玉成寶黛,中間還隔著寶玉的父母,弄不好還會毀掉黛玉一生的幸福。在黛玉的婚事上賈母肯定沒少操心,肯定是權衡再三,至少直到王熙鳳說這句話時賈母還沒有最後的決定。有時候有些話就是那麼簡單,過多解讀反顯得畫蛇添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