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牙體缺損修復後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處理方法

我們在單個牙齒上做到的牙體缺損修復與其它的修復相比,複診率是最低的,但在牙體修復過程中,要對牙齒進行磨除,然後再將製作好的修復體永久粘固在被修復的牙體組織上,因此一旦出現問題也較難處理,輕者可能需要對症進行適當處理,重者則需要拆除修復體重新制作。因此,牙體缺損的修復必須要看看是不是適合自己,認真做好全面的檢查,確保修復質量。在粘固前認真核實確保修復體的質量,自己感覺無不良感覺後再進行永久粘固。下面小虎牙就為大家總結一下牙體缺損修復後可能出現的一些常見問題以及應對辦法。

牙體缺損修復後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處理方法

牙體缺損

㈠疼痛:疼痛又分為過敏性疼痛、自發性疼痛、咬合痛三種。

1.過敏性疼痛

假如你是活髓牙,牙體在經過打磨後,暴露的牙本質遇冷、遇熱刺激會出現牙本質過敏現象。若牙體在前期準備時損傷大,術後沒有采取相對應的保護措施,牙髓常常充血處於激惹狀態。粘固時的消毒藥物刺激、機械刺激都會引起短暫的疼痛。一般這種疼痛在一段時間後會自動消失。若粘固後長時間持續疼痛,說明牙髓受激惹嚴重,或許會發展成牙髓炎,注意隨時觀察,出現牙髓症狀時需要做牙髓治療或者根管治療,但是卻往往要破壞修復體。

修復體實用一段時間後才出現過敏性疼痛

這類疼痛的原因主要有三種:①繼發齲;②牙齦退縮;③粘固劑脫落或者溶解。出現這種狀況的時候,一般要將修復體破壞或者拆除重做。


牙體缺損修復後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處理方法

牙體缺損修復

2.自發性疼痛

修復體粘固後出現的自發性疼痛,它的常見原因大致分為牙髓炎、根尖炎、或牙周炎。修復體粘固後體現出來的自發性疼痛多是因為牙體本身切的太多,粘固之前又未曾配戴暫時冠,前期沒有做好牙髓的安撫治療,牙髓受刺激由牙髓充血發展為牙髓炎。出現這類疼痛需要對症治療。

3.咬合痛

修復後短期內出現咬合痛,一般由床上牙合引起。出現咬合痛首先應該確定自己有沒有創傷性牙周炎、尖周炎、根管側穿等,然後再根據病情來確定是不是需要做牙周治療或者拔牙等。

㈡食物嵌塞

引起食物嵌塞的幾點原因有:①修復體與臨牙之間無接觸或者接觸不良,基本要拆除修復體重做;②修復體軸面外形不良;③牙合面形態不良,可適當少許磨改;④平面與臨牙不一致;⑤鄰面接觸雖良好,但修復體齦邊不密合;⑥有充填式牙尖等。食物嵌塞是最常見的問題之一,你會感覺到漲腫不適,應當及時修復失牙,聯冠修復等。

牙體缺損修復後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處理方法

鄰接不良的患牙


㈢齦緣炎

修復體粘固後可能小狐仙齦緣炎,表現為邊緣處組織充血、水腫、易出血、疼痛等。治療時,可局部用消炎藥鎮痛,儘可能消除減少致病因素。保守治療若症狀沒有緩解,應拆除修復體重做。

㈣修復體鬆動脫落

修復體鬆動脫落是牙體缺損修復失敗的主要表現之一,修復體一旦鬆動,應儘早取下。如果是設計原因,應重做。如因為固位形差,則要重新修改預備基牙,改善後重做。

㈤修復體破裂、折斷、穿孔

這類情況會出現在佩戴過程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①外傷因素;②材料因素;③製作因素;④磨耗過多等因素造成。出現此類狀況原則上應重做。對於冠樁固定良好不易拆除額,可做冠修復。

牙體缺損修復後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處理方法

外傷貼面修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