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懷孕期間補鈣是食補還是藥補好?

高立欽


懷孕期間補鈣,當然是食補優先。

但是,也要分階段來看。如果食補方法達不到劑量,那麼肯定要藥食同補,這樣才能提高補鈣效果。

孕早期,孕中期:推薦食補

懷孕早期和中期,孕媽每天對鈣的需求量是1000mg。等於是在普通人(每天800mg)的基礎上增加了200mg而已。如何食補呢?

1,牛奶每天500ml,能提供550mg的鈣

2,小白菜每天4兩,能提供180g的鈣

3,一杯酸奶約100克,能提供160mg的鈣

4,甘藍每天2兩,能提供70克的鈣


5,黑芝麻醬5~10克,提供50~100mg鈣

6,肉類每天2兩,能提供6mg的鈣

7,雞蛋每天一個,能提供30mg的鈣

這些食物加到一起,總鈣量就能達到了1046~1100mg的鈣,是不是很方便呢?

孕晚期:食補藥補一起補

孕晚期胎兒對鈣的需求量明顯增長了,孕媽每天對鈣的需求量上升到1200~1500mg,這樣如果單純食補可能補不夠,所以建議鈣片和食補同時進行。

1,鈣片每天1片,大約含鈣量為600mg

2,牛奶每天400ml,提供鈣450mg(孕晚期如果孕媽的BMI指數超標,建議喝脫脂牛奶)


3,雞蛋每天一個,加2兩瘦肉,約36mg鈣

4,酸奶每天1杯,提供160mg鈣,

5,2兩河蝦,能提供325mg的鈣

6,每天3兩小白菜,能提供135mg的鈣

另外,還有豆腐乾,芹菜等等這些食物都能補充鈣。這簡單加到一起,也超過了1500mg的鈣。而且這些食物也並不是很多,對不對?

補充維生素D:

補鈣不補維生素D,等於補鈣效率降低一半。補充維生素D就是孕婦每天多曬太陽,如果陽光不足,可以每天補充維生素d400單位。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如果還有疑問,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給我留言。謝謝你的點贊、轉發,祝你好孕!下一話題再見!


爸爸不講理


今天接診了一名孕30周的孕婦,自孕20周起就開始小腿肚抽筋,每天半夜會抽筋兩三次,已經兩個多月小腿痠疼痠疼的就這麼熬過來了,她不喝牛奶(最多每天100g酸奶)不吃豆製品、綠葉菜也很少吃,平時就喜歡吃大米飯、吃肉,跟我說她的媽媽和愛人不讓她吃醫生給開的鈣片,每天喝骨頭湯,體重增長了不少,抽筋卻沒有改善,這次實在是堅持不了了,也知道缺鈣不好,準備來開點鈣片回去偷著吃… …

我是一名婦產科醫師,現在工作在產科門診,這樣的例子我每天都會見到

眾所周知,在孕期小腿抽筋(腓腸肌痙攣)是缺鈣的典型表現,關於補鈣食補要好過藥補,可是針對於這種食補就是做不到的孕婦我是建議吃鈣片的,鈣一方面對胎兒的骨骼健康特別重要,另一方面可參與各種生理功能和代謝過程,影響各個器官組織的活動

同時也要監測維生素D的指標,因為維生素D可促進鈣的吸收

我國營養學會建議自孕16周起每日攝入鈣1000mg,妊娠晚期(孕28周後)增至1500mg,在臨床工作中,我通常會給孕婦一些飲食補充鈣的個體化建議,優先選擇食補,如果食補不足,在適當的補充些鈣劑,以保障胎兒的生長髮育所需

下面我就列舉兩組能夠獲得1000mg鈣的食物組合

組合一:

食物及數量 (含鈣量mg)

牛奶500ml(540)

豆腐100g(127)

蝦皮5g(50)

雞蛋50g(30)

小白菜200g(180)

鯽魚100g(79)

合計:鈣1005mg

組合二:

食物及數量(含鈣量mg)

牛奶300ml(324)

豆腐乾60g(185)

芝麻醬10g(117)

雞蛋50g(30)

油菜300g(270)

黑魚100g(79)

合計:鈣1005mg

我是一名婦產科醫師,也是一名營養師,關於補鈣,我的態度是因人而異,因孕婦的食譜而異,如果能很好的食補當然更好,如果做不到就不要一味的去追求食補了,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的選擇鈣補充劑

另外有一點要特別說明,靠骨頭湯補鈣是超級不靠譜的,在實驗中,把豬排骨500克,加入水和醋熬製70分鐘, 得到的骨頭湯中僅僅含鈣29毫克。 骨頭湯不能補鈣,即使加醋熬骨頭湯也沒用。

最後,祝你孕期順順利利!

營養海賊船調酒師~任洪葉(從業十餘年的婦產科醫生、愛下廚的營養師、王興國營養特訓班四期學員、心理諮詢師、體重管理師、親歷母乳餵養24個月的80後辣媽)


營養海賊團


我個人經驗是食補比較好。我懷大寶時由於前期沒注意補鈣,後期經常腿抽筋,懷二寶時,我從懷孕開始就注意鈣的補充,多吃補鈣食物,整個孕期就有兩次腿抽筋。



如果通過鈣劑藥補的話,一方面容易出現補鈣過量的問題,此時噁心嘔吐甚至高鈣血癥,另一方面會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便秘,如果之前有痔瘡,還非常容易引發痔瘡。我本身就容易便秘,還有痔瘡,所以我沒有采取藥補,如果真的想通過鈣劑補鈣,一定要看清說明書,有次我去諮詢補鈣產品,買回來了一個,打開說明書上面一排小字寫著孕婦慎用,沒辦法我就給退了。


補鈣要趁早,這是我懷大寶時的感觸,懷孕後,身體對鈣的需求增大,當你出現缺鈣現象時,其實身體就已經缺鈣比較嚴重了,此時再食補,效果就會比較慢,所以應該從懷孕時就注重食補,有意識增加高鈣食物的攝入,從而避免缺鈣現象的發生。

分享下我的孕期補鈣小食譜。

  1. 蝦米 買那種沒加工過的生蝦米,回來放到炒鍋裡無油焙熟,可以打成粉,裝到密封罐裡面,每頓飯時當調料放一些,非常方便,補鈣效果還特別好。
  2. 水煮蛋 每天早上兩個水煮雞蛋,雖然我特別不愛吃,但是為了補鈣,我忍著每天吃兩個,雞蛋的營養比較全面,水煮的方式最大程度保證了雞蛋的營養不流失。
  3. 晚上喝袋純奶。純奶補鈣是常識,但是要堅持每天喝,據說晚上喝奶補鈣效果比較好,還可以提高睡眠質量,不妨試一試。

我是米小兔,一個二胎媽媽。大家可以關注我,每天給你們分享家庭育兒,夫妻關係,家庭生活等資訊,有問題可以給我私信,我們一起討論.


米小兔談育兒


你好,非常高興為你解答問題,妊娠期胎兒缺鈣,會得先天性佝僂病,很容易發生新生兒喉軟骨軟化病,更重要的是,胎兒缺鈣,出生後極易患顱骨軟化、方顱、前囟門閉合異常、肋骨串珠、雞胸或漏斗腦等。

補鈣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食補最好,但食物補充不足的時候就需要加服鈣片了,那補鈣有什麼竅門嗎?



1.少量多次補鈣效果好,這樣比一次大量補鈣吸收效果好,在吃鈣片時,可以選擇劑量小的鈣片,每天分2次-3次口服,比如600毫克每片的鈣片,也可每次服半片,同樣,500毫升牛奶,如果分成2-3次喝,那補鈣的效果要優於一次全部喝完,當然,除了喝牛奶,黃豆以及黃豆製品都是不錯的補鈣食物,必須是黃豆及黃豆製品!

2.選擇最佳的補鈣時間很重要,鈣容易與草酸、植酸等結合,影響鈣的吸收,因此,補鈣的最佳時間是在睡覺前、兩餐之間,最好是飯後一小時。

3.補鈣的同時要適量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能夠調節鈣磷代謝,促進鈣的吸收,維生素D一般不需要藥物補充,每天只要在陽光充足的室外活動半小時以上(儘量避開上午10-下午3點這段紫外線最強烈的陽光),就可以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服用過量的維生素D反而會引起食慾減退、乏力、噁心、嘔吐等副反應。

4.補鈣還需要多運動,因為運動能使肌肉變結實、而結實的肌肉有利於骨骼的健壯,健壯的骨骼會產生更多的鈣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陳慶華大夫


這毋庸置疑的,天然食補的最好啊,藥補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進行補充的。

含鈣高的食物推薦

1、奶製品
奶製品是鈣元素的主要來源,如牛奶、羊奶等含鈣量非常豐富,且鈣質很容易被人體吸收。但任何人喝奶都不建議喝生奶,特別是孕婦,一定要和通過滅菌的鮮奶。
2、蝦皮以及海產品
蝦皮的含鈣量比奶高出十幾倍,但相對而言牛奶的綜合營養價值又要高一些,因為蝦皮中只含有鈣質,且鈣的吸收率沒有奶好。如果對於蝦及海鮮過敏者建議不要食用。
3、豆製品
豆子本社含鈣量不算高,但製作成豆腐之後其含鈣量就高了,另外大豆中的草酸非常豐富,所以鈣的吸收利用率是比較低的,所以建議吃豆腐等豆製品來補充鈣元素,而不是直接吃原生的大豆可以補鈣。
4、蔬菜
蔬菜類含鈣量是很高的,比如小白菜,油菜及芹菜等都是鈣質很豐富的食物,蔬菜中含有的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非常多,多以營養專家都建議多吃新鮮的素材水果。

總結

補鈣是一個支持以恆的過程,不可能吃一兩餐就能補鈣的,提倡營養均衡,才能更好地補鈣。


醫聲護事


懷孕期間補鈣是食補還是藥補好?

孕期補充鈣是無可爭議的事情,尤其是在孕16-20周以後,隨著寶寶進入快速生長期,寶媽鈣的需求量就砰砰砰的上漲。

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鈣的推薦攝入量分別為800mg,1000mg,1200mg。若孕期攝入鈣劑不足,可導致孕婦骨質疏鬆,甚至影響寶寶生長髮育。這裡就面臨這一個問題,是純粹食補呢,還是在食補的基礎上增補鈣劑。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哪些食物富含鈣劑:

生活中常見食物的鈣含量量表如下:

上面列舉這些食物的量表,主要為了說明單純通過食補很難達到孕期的增補量,而且食物不是單純的增補鈣,還有其他的物質。說的簡單點要通過純粹的食物增補鈣,其實是很難的,不信你可以自己算算這量。至於鈣劑的安全性,我只講一句話相當安全。

作為一個產科醫生,建議孕媽在孕16-20周起開始增補鈣劑600mg,避免鈣缺乏,孕期補鈣 的主要滿足胎兒骨骼生長髮育和預防孕婦鈣缺失,除此之外還可以預防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祝好孕。

專業產科醫生為你的孕期保駕護航,每日更新孕期科普,不定期孕期疑惑解答。專業推算孕周,評估胎兒體重,規化產檢。帶給你們一個愉快的孕期體驗

產科俞醫生


我們普通人每天鈣的適宜攝入量為800mg,而懷孕後的準媽媽,對鈣的需求量是增加的,孕中期每天鈣的適宜攝入量為1000mg,孕晚期應達到1200mg/天。

鈣攝入達標,一方面能保證胎兒的鈣供應,預防寶寶先天性疾病,另一方面對準媽媽的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孕期鈣補充可降低母體高血壓、妊高徵和先兆子癇的危險。

最佳的補鈣方式自然是食補,因為食物中還含有其他有助於鈣吸收的成分,比如鉀、鎂、維生素K、維生素C、有機酸等。最佳的補鈣食物是奶和奶製品,不僅含鈣量豐富,且吸收率高。其次是豆類及豆製品、堅果類、綠色蔬菜也是鈣的良好食物來源。另外,蝦皮、海帶、芝麻的鈣含量也很高,在作為配菜或調料的時候可以選擇這些食物,增加鈣的攝入。

營養調查顯示,我國孕期婦女通過膳食攝入的鈣量平均為500-800mg/天,所以建議在膳食基礎上,適量的補充一些鈣補充劑,比如鈣片等。在補充鈣片時有以下建議:

1.建議選擇100-300毫克的小量鈣片,一天兩三次分批吃。比如早上一次200毫克,晚上一次200毫克。一次攝入量過多,利用率反而有可能降低。有關補鈣的相關醫學綜述確認,不建議一次補500毫克以上的鈣。

2.有的補鈣品會直接註明其中所含鈣元素的量,但有些產品寫的是鈣化合物的總量,二者不是一回事。通常所說的100-300毫克的鈣片是指鈣元素含量,如果是鈣化合物,比如碳酸鈣或檸檬酸鈣,需要換算一下,一般一克碳酸鈣中只含有約0.5克鈣(500毫克鈣元素)。

3. 目前市售的鈣片基本都添加了維生素D,除了維生素D之外,有些補鈣產品宣傳加了其他與骨骼健康相關的成分,比如維生素K,維生素C,膠原蛋白等。不過通常這類產品的價格也會高出許多,在乎性價比的朋友,推薦買普通鈣片,再配合一瓶複合維生素,效果是一樣的。

4. 鈣片或其他營養補充劑,都是食物中的正常成分,所以不需要像藥一樣必須飯前或飯後吃,反而隨餐服用吸收效果更好,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消化道的影響,不容易發生服用鈣片之後胃不舒服或者便秘的問題。

另外,孕期鈣的攝入也並不是越多越好,最大的攝入量不要超過2000mg/天,過多的鈣攝入,可能導致孕婦便秘,也會影響其他營養素的吸收。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幫助你。


註冊營養師張文姬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任何營養素缺乏引起的不適都不能繞開食補,它是最安全、最容易堅持的。如果出現明顯不適,可遵醫囑服用營養素製劑。

孕中晚期,人體每天需要1000毫克的鈣,比平時多200毫克。為了有充足的鈣儲備,醫生通常推薦食補+鈣劑+維生素D。

富含鈣的食物有奶及奶製品、蝦皮、芝麻醬、綠葉蔬菜、菌菇類等。在日常飲食中應增加這些食物的攝入。但食補也不能亂補。需要指出的是,奶及奶製品是補鈣首選。但是如果孕媽媽對普通牛奶不耐受,可以選擇舒化奶或者酸奶,當然,添加了鈣的孕婦奶粉也是很好的。蝦皮通常含鹽量高,為了減少鹽的攝入,推薦無鹽蝦皮或者在食用前浸泡去鹽分,烹調時加點醋,更有利於鈣的吸收。

如果是純素怎麼辦?那就多吃點豆製品,特別是大豆類,比如黃豆、黑豆、豆腐、豆腐皮等。同時可能需要服用鈣劑。

這裡有個誤區需要指出,通常人們認為骨頭湯補鈣,其實是錯誤的,經常喝骨頭湯容易攝入過多脂肪和嘌呤,補鈣效果並不好。

還是那句話,吃多少不重要,能吸收多少是關鍵!在攝入富含鈣的食物同時,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才能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維生素D在食物中含量普遍不高,推薦每天服用維生素D製劑。也可選擇恰當時段進行戶外運動,增加身體維生素D的自身合成。

很多醫生都會建議在孕期補充鈣劑,但鈣劑補太多又容易引發便秘,還會影響鐵鋅等的吸收。所以,鈣劑是否必須補,還要看孕婦具體情況,要遵醫囑服鈣劑。



媽媽身體裡面的鈣元素充足就意味著寶寶可以得到很好的鈣質吸收,因為媽媽們體內的一部分該是可以進入到寶寶的身體。所以如果媽媽平時鈣的攝入不足就會導致寶寶發育有影響,缺鈣嚴重還會導致自身出現腿抽筋,嚴重的情況下出現骨軟化症等。

那麼懷孕期間的媽媽應該怎樣正確的補鈣呢?

如果不知道懷孕期間的自己是不是缺鈣,那麼可以等到一定的時間就去醫院做個孕期檢查,測試鈣的含量是否片偏低。

如果出現鈣元素偏低的情況,那平時在飲食上就要多加註意,比如多吃些含鈣量比較豐富的食物,適當的去戶外多曬曬太陽促進身體內鈣的吸收。

還有就是懷孕初期的時候寶寶對鈣的吸收要求比較低,也就是說,我們身體內的鈣就足夠使它們吸收了,平時只要在稍微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便可。

等到懷孕中期的時候,寶寶發育生長的速度比較快,這時候身體內所需的營養也比較多,所以一定要多注重補鈣,如果食物攝入的鈣不能達到要求,那麼可以選擇一些吸收比較好的鈣劑。


KK健康


懷孕期間,準媽媽對包括鈣在內的多種維生素需求量增大,應該格外注意補充。食補和藥補並不是割裂的,二者應該結合起來。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年人的鈣適宜攝入量為800mg/天,孕期和哺乳期的媽媽需求量更大,吸收率也更高。

一、食補最健康的補鈣方式

孕期媽媽的飲食要注意營養均衡。

要多吃含鈣豐富且易於吸收的食物,如奶和奶製品、豆類、蝦皮、海帶、芝麻醬等。

同時也要明白鈣的吸收受到許多別的物質的影響,如穀物中的植酸、某些蔬菜中的草酸(如菠菜、莧菜等)、過多的膳食纖維等。這類食物在孕期可以適當少吃一些。

二、藥補配合食補,效果更好

孕期除了補鈣,還要注意補充多種維生素,建議孕媽媽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補充多種維生素,為寶寶做好營養素積累,同時也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

頭條號:南媽手記,一個有料的頭條號,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